林芝米林县南伊乡才召村“珞巴服饰制作作坊”里的珞巴族织工在织布 摄影:胡青

  记者在西藏林芝采访时了解到,得益于“西藏林芝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综合项目”,今年,该地区米林县珞巴服饰生产合作社的10位女学徒,人均月收入超1万元。

  2011年,45岁的达瓦被认定为林芝地区米林珞巴服饰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这位米林县南伊乡才召村的珞巴汉子由此走上了带领村里38户170多人致富的道路。

  2012年,在地方政府和中央文化部非遗司的帮助下,珞巴服饰成为“西藏林芝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综合项目”的一部分,文化部委派专家对珞巴服饰从工艺理性传承到材料合理使用进行了全面梳理,达瓦领导的珞巴服饰生产合作社在接受评估后,生产规模扩大,由原来20平米左右的小平房,扩大为2间100平以上的、包含织布机、产品展示等在内的综合性工艺作坊,织工也从原来的不到5位变为现在的10位。

  达瓦说,现在,北京某公司免费提供原料羊毛线并按件支付织工加工费,1条窄一点的围裙(珞巴服饰的一部分)需要1名织工织1天,加工费是500元,1条近1米的最宽的围裙需要1名织工织6天,加工费是800元左右。“她们(织工)平均下来1个月都能赚1万元以上。”如今,达瓦除了教授村里10位妇女用最传统的方式制作民族服饰外,还兼授珞巴竹编和织布技术。

  工艺理论专家谷泉说,专家组一致认为,坚决要在当地寻找和培养珞巴服饰制作工艺的接班人。“民族特色的东西不仅是产品,它们从里到外、从始至终都饱含民族工艺传承人或制作者的感情。由该民族的群众用自己最熟悉的传统制作工艺、凭借自己对这片乡土的热爱,和文化的感觉,自由发挥,自己创作、制作,才是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所在。”因此,专家只对最终走向市场的成品和总体颜色范围给出了建议,“我们结合这里的地理环境和民族特点,给制作珞巴服饰的地方百姓21种颜色选择,但是具体的染色、每一块布料有几种颜色、颜色的搭配、花纹的样式等等由他们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