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时节,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的师生们迎来了新学期。
资料图片:2009年秋季,四川省将有万余名藏族学生到内地中职学校免费学习
坐在返校的长途客车上,就读于成都礼仪职业中学的甘孜州藏族学生毛建敏,已没有了半年前离家的不安。她整理着校服,大声地和同学打招呼。
2月23日,广元市职业高级中学正式开学,藏区的孩子们平安返校,笑容灿烂。副校长廖大凯说:“83名藏区学生经过半年多的锻炼,更加成熟了。”
沐浴着爱的藏区孩子,正在温暖的“新家”追逐梦想。
全国首创“9+3”模式
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即9年义务教育加3年免学费中职教育,由四川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
近年来,四川省藏区除石渠县外,全部普及了9年义务教育。由于藏区的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不够,因此,组织藏区初中毕业生到内地接受职业教育,可以利用内地教育资源,帮助藏区学生学到技能并就业,实现一人成才,全家脱贫。
2008年,四川省委、省政府决定在推进富民安康工程的基础上,加快实施牧民定居行动计划暨帐篷新生活行动、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和卫生事业发展计划三大民生工程。
资料图片:2009年3月2日,四川藏区9+3免费职业教育计划启动仪式在康定举行。该计划旨在帮助藏区贫困农牧民学生“零缴费”和“无障碍入学”接受中职教育,是一个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举措。
去年3月,甘孜州首批300名藏族学生到内地5所重点职业学校学习,这次试点成功引起强烈反响。学生家长基德说:“我的孩子终于可以走出茫茫大山,用知识和技能改变他的人生了。”
当年9月,四川省全面启动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按照该计划,到2013年,四川藏区在全面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将每年组织1万名学生到内地接受中等职业教育。
四川省教育厅针对藏区学生特点并结合其就业前景,遴选出68个专业及169个专门化方向,作为招生专业建议目录。政府对参加该计划的藏区学生,每人每年免除学费2000元,前两年生活补助每年3000元,第三年补助1500元 (不足部分通过工学结合、顶岗实习获得)。对交通、住宿、书本等杂费,每生每年补助1500元,给予新生每年每人冬装补助300元。
不仅如此,四川省还把参加这一教育计划的藏区学生,整体纳入学校当地城镇居民医保。给予接受学校工作经费补助每生每年500元。
感受到家一样的温暖
2009年秋季开学,四川甘孜州、阿坝州和凉山州木里县1万余名藏区学生,奔赴内地18市的85所中职学校就读。这是四川教育史上藏区学生赴内地读书规模最大的一次。
自贡市把藏区“9+3”免费职业教育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各部门通力协作,有求必应,鼎力支持,让藏区学生来了留得下,留下学得好,学了有作为。
眉山市组建学校德育、教学、后勤和宣传工作组,充分发挥藏区教师的指导作用,建立分工协作的运作机制,认真执行夜间和节假日值班等制度,着力为藏区学生创造优良的学习生活环境。
“首先要让藏区学生融进来”。各校教师、党团员学生主动与藏区学生结成帮扶对子,帮助他们解决各方面困难,让他们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
在射洪职中,校园之声广播站在背景音乐里添加了藏族歌曲。节假日里,学生们来到结对的教师和团员家一起度过。彭州市职业中学在“9+3”班学生宿舍设图书角,订阅多种报纸杂志,供藏区学生阅读。乐至高级职业中学制定了详细的工作预案和多种培养、活动方案,并为每个学生建立了成长档案。
秋季学期结束,为确保藏区学生安全到家,天全县特别成立了学生返家领导小组、护送小组和联络小组,为孩子们订购车票,对居住在康定周围的学生直接护送到家。回到家的孩子们相继发回短信,表达谢意和新年的祝福。
创新开展教育教学管理
足巴甲来自阿坝州若尔盖县,就读于达县职业高级中学计算机应用专业。“刚到学校时,感到气候不适应,学习很吃力,尤其是数学课,很多听不懂。”
针对足巴甲等学生文化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学校采取了灵活的教学方法,文化基础课实现分层教学,分类要求,分类指导。现在的足巴甲,不光是数学课能跟上进度,而且专业课成绩也大幅提升。
成都铁路运输学校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上打破常规,把课程分为人文素质课程和项目课程,实践课时占到了70%。校长马雄介绍:“我们从实践教学入手,实训实践提前进行,组织学生到不同的企业去实习,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
为建立藏区学生教育管理长效机制,各地教育部门从制度入手,使对藏区学生的教育教学管理进入规范化。
南江县小河职中建立“双班主任”制度,精选一批业务过硬、经验丰富、责任心强、有亲和力的骨干教师从事民族班管理工作。建立行政干部、班主任、科任教师24小时分批值班及周末和节假日轮流值班制度、外出学生教师陪同制度。隆昌建立月会制度、月报制度,通报藏区学生学习生活情况,争取财政、宗教、卫生、民政、公安、劳动和社会保障、团委等方面的支持,形成齐抓共管的长效机制。
“能够来到内地读书,我太高兴了。在这里,我能学习喜欢的专业,还能结交新朋友、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春季学期的开学典礼上,足巴甲和同学们互相鼓劲,“我们一定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在这里成长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