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从青海省民族语影视译制中心获悉,随着译制中心进一步加快数字化译制生产,组建数字电影流动院线,青海农牧区藏族群众今后有望看到更多、更好的本民族语言、本地民族方言影视节目。

译制中心主任张景元告诉记者,中心今年将投入600万元资金,充分利用3条数字化译制生产线,争取将影视节目译制能力逐步提高。

张景元说,中心过去使用模拟设备,录制一部90分钟的电影,需要7天至10天,年译制能力只有100小时,而自2006年实现译制生产数字化以来,录制同样一部影片只需3天时间,年译制能力可达300小时,相当于200部90分钟影片。

数字化改造也使中心译制水平、产品质量大大提高。与译制中心合署办公的西海民族音像出版社近两年来先后拍摄、出版、发行了《青海藏传佛教建筑与艺术》、《五彩神箭》等一批电视片,其中一些音像制品还制成汉语、藏语、英语多音轨DVD,深受藏族群众欢迎。

记者看到,配音演员在录音棚内录制康巴藏语方言版影片《开国大典》,编导在录音棚外机房内操作数字设备,可随时进行导入、剪辑、合成,导演可随时暂停,对演员进行指导。而在过去,使用体形庞大的模拟设备,仅预热就需要相当长时间,录制过程远不如现在简便。

记者了解到,译制中心承担着青海省农牧区电影发行放映工作,已建立了25个连锁放映点,包括3个寺院放映点,覆盖12个县、76个乡(镇)。译制中心还将加快基层连锁放映点数字化改造,在条件合适的藏族聚居村庄,译制中心每年放映12场藏语电影。

张景元说,中心计划至2010年建成50个以上放映点,并逐步组建青海农牧区数字电影流动放映院线公司,在译制中心设立数字影片接收基站,设立基层电影放映员培训中心,为数字电影普及工作奠定人才基础和技术保障。

青海省民族语译制中心自1980年成立以来,共译制藏语安多方言、康巴方言以及蒙语电影870多部,影视节目近3000小时,发行少数民族语电影拷贝超过1770个。除省内藏区外,中心译制的藏语影视节目还发行至甘肃甘南、四川阿坝、西藏昌都、那曲等周边藏区,共覆盖200多万藏区少数民族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