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今年大热门纪录片《第三极》里那个寻找雄鹰翅骨的老人吗?他跋山涉水,只为寻找能够制作鹰笛的材料。今天,我们就和大家一起走近鹰笛,探寻这一神奇的乐器。

  在藏民族的心目当中,鹰是神鸟。传说中,鹰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会冲着太阳飞去,直到化为灰烬。因此,在地面上很难见到它的尸骨。不过,偶尔因为气候极端恶劣,雄鹰没能飞过雪山而被冻死,人们才会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上发现它们的尸骨。

  在西藏,鹰笛又叫做“龟铃”,它是藏族地区的一项传统乐器,迄今已有1700余年的悠久历史。它的音色有很强的穿透力和感染力,但是我们在生活当中已经很难见到真正的鹰笛。

  虽说在纪录片《第三极》中介绍,老人家古玉是今天藏族鹰笛的唯一继承者,鹰笛的演奏技艺也面临着失传的境遇。但是在藏族人当中,也不乏研究者和爱好者。西藏自治区歌舞团的演奏家次旦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演奏家次旦是西藏自治区歌舞团民乐队的队长。一次在挪威演出的时候,对方赠送了一个笛子,跟西藏的笛子非常像。

  这使次旦想起了自己民族的笛子。而直到1986年,次旦才在朋友的帮助下找到第一根可以用来制作鹰笛的翅骨。由于没有见过真正的鹰笛,次旦没有贸然动手制作。1992年,次旦第一次在青海牧区见到了真正的鹰笛,这次神奇的际遇给了他很大的信心。如今,次旦说,他的梦想就是把西藏最好的鹰笛吹到世界各地。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