牦牛,又叫高原之宝、高原之舟,作为青藏高原特有的大型哺乳动物,牦牛主要产于中国青藏高原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区,有着“高原之舟”之称。藏族人民衣、食、住、行、烧、耕都离不开它,他们喝牦牛奶,吃牦牛肉,烧牦牛粪,用牦牛皮做衣服或帐篷,牦牛对于藏族人民来说是不可或缺的。数千年来牦牛与藏族人民相伴相随,以其一切成就了藏族人民的衣食住行运烧耕,深刻地影响了藏族人民的精神性格,形成独特的牦牛文化。

       在西藏拉萨近郊的柳梧新区,有一座特殊的建筑,在这个建筑里面,世界上第一座以牦牛为主题的牦牛博物馆就位于此地。

       进入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幅是当代藏族画家昂桑的一幅一半人脸、一半牦牛头的名叫《牦牛与人》的画作。大厅的左侧“憨厚、忠诚、悲悯、坚韧、勇悍、尽命”的几个大字格外显眼,这便也是牦牛精神的精髓,西藏文化符号。

       牦牛馆展厅分别从感恩牦牛、探秘牦牛、相伴牦牛、灵美牦牛等四个方面来展示牦牛文化的深刻内涵,并讲述为何“藏族驯化了牦牛,牦牛养育了藏族”以及为何“没有牦牛就没有藏族”。从自然与科学的牦牛、历史与人文的牦牛、精神与艺术的牦牛三个层面,多角度、深层次介绍牦牛的起源、驯化、牦牛与西藏人民共同创造的西藏文化以及艺术作品里的牦牛文化。

       漫步在这座占地面积8000多平方米、筹备近3年、总投资1.3亿元的博物馆,新奇而又神秘。在展厅内,用牦牛皮制作的秤、皮箱、皮画、胡琴、盾牌、包含牦牛成分的藏药都在相伴牦牛厅里一一呈现。不远万里磕长头来到拉萨的信徒们,身上所系大多是牦牛皮制作的围裙。相伴牦牛厅里就收藏着两套磕长头用品。不仅能看到久远年代里的牦牛制品,我们还能看到在中国现当代史上,牦牛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作出的巨大贡献。

       在世界上牦牛数量占90%的西藏,成立一座以牦牛为主题的博物馆,就是就是为了保存和传播牦牛文化,并将这些文化传承延续。一般人认为西藏文化就是宗教文化,宗教是西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远远不是它的全部。牦牛承载着西藏的历史和文化,比藏传佛教更早、更大、更远还更普及,因此也是完全可以被当作藏族人民的一种文化象征符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