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囊谦王宫殿遗址,才角寺管家琼培(左)向最后一代囊谦王扎西才旺多杰的长孙扎西丹周诉说历史。
才角寺的经堂在玉树地震中受到破坏
青海玉树囊谦王家族自南宋时期开始统治囊谦。其家族族姓“治”意为“母牦牛”,是古代藏族六大姓氏之一。在很长时期内,囊谦王是整个玉树地区的实际统治者。约在公元七世纪中叶,囊谦为吐蕃所征服,成为“吐蕃五如”之一的孙波如管辖范围。吐蕃五如各分十个千户,今囊谦地区是其中的千户之一。在吐蕃立国200年间,包括囊谦在内的玉树地区为吐蕃提供兵源、马匹和其他军事给养,是吐蕃的重要军事重地,与青海其他藏区相比,这里与吐蕃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上的联系更为紧密。
囊谦王家族从第一代当盖玛到末代扎西才旺多杰,共历71代,一直实行着政教合一的统治。才角寺是囊谦王家族的家寺。历代囊谦王也是该寺的寺主活佛。
末代囊谦王扎西才旺多杰为民族团结做出了历史性贡献。玉树解放后,他积极靠拢人民政府,协助党和政府推行新政,取得了人民的信任和拥护。自1951年至1966年先后担任玉树藏族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达15年之久。
如今,昔日的王族宫殿早已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有才角寺依然屹立。囊谦王家族的后人们也过着寻常百姓的生活,最后一代囊谦王的长孙扎西丹周目前是玉树县下拉秀乡中心寄宿小学的一名普通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