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西藏自治区旅游局、拉萨市旅游局、林芝地区旅游局、日喀则地区旅游局主办,西藏茶马古道国际旅行社、拉萨征途户外运动有限公司、西藏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承办,“2010第三届极地藏历年盛宴民俗节”将诚邀2010名国内外游客进藏体验藏历新年。

2010年藏历铁虎年即将来临,凑巧的是,当天(藏历1月1日、阳历2月14日)正好是农历春节、情人节百年巧遇的日子,三个佳节互相重合,让人不得不把酒言欢,在激情下尽情歌舞,而三个节日当中,藏历新年的庆祝活动又别具特色,它洋溢着浓厚的快乐气氛,是一个娱神和娱人、庆祝和祈祷兼具的民族节日,是藏族一年中最隆重、最重要的节日,为了庆祝藏历新年,藏族同胞会尽情狂欢15天……

吃“古突”的乐趣

过藏历新年要从藏历腊月二十九“古突”之夜开始。

藏历腊月二十九,当太阳西沉,家家户户都要围坐在陶罐周围吃一种特殊的面疙瘩,称为“古突”。掌勺的女主人会在一部分面疙瘩里包进各式各样的东西,谁吃到了什么赶紧得向女主人报告,每样东西都和吃食者的性格或运气联系起来,因此,吃“古突”既是一种娱乐,又是一种占卜。例如,吃出羊毛的人,说明他心地善良;吃出辣椒的人,说明他性格泼辣。女主人还要做一个面人,脑袋小、肚子大,谁舀到它,谁就得挨罚,叫他学驴叫、装狗叫,还得喝九勺面汤,喝不了就硬灌……“面疙瘩宴会”总是在欢笑和嬉闹中结束。

把“鬼”赶回地狱去

吃饱喝足,要做一件很重要的事——赶“鬼”,藏语叫“吕藏巴”。

在许多藏族同胞的观念中,世界上除了人,还有各式各样的“鬼”在活动,在新年到来之前,一定要把它们赶出家门,赶到地狱里。“鬼”藏在哪里?看不见,人们便选择一些圆圆的石头在院子里垒几个细而高的圆柱作为“鬼”的宝座。石柱前摆着破盆,是“鬼”的“饭碗”,“饭碗”里装着糌粑团,这些糌粑团需事先在人的身体上揉擦,沾满汗渍和污垢,当然也表示沾满了人的疾病和晦气。

这时候要请“鬼”会餐,吃家里剩下的面疙瘩,主人还要不停地劝:“吃吧吃吧,吃得饱饱的吧!”再过片刻,主人会端起“鬼”的“饭碗”,一脚踢翻石头堆朝门外飞跑,其他人则晃着火把,跟在后边,一边跑一边喊叫:“屯晓,屯晓!”(出来,出来!)。

跑到某空旷地,送“鬼”的人燃起麦草、砸烂“鬼”的“饭碗”,高高兴兴地返回唱歌、跳舞、喝酒,庆祝赶“鬼”胜利!也许他们认为,“鬼”的“饭碗”打碎了,只好从这个世界上逃跑了。

折嘎艺人的呼喊

藏历正月初一,拉萨人绝早起来,有的甚至通宵不睡,但是不能开门,只能在屋里吃、喝,静静地等待。当东方破晓,第一颗星星升起,折嘎艺人在街头大声呼喊:“拉结啰!”(神胜利了),他们才兴高采烈地敞开大门,开始新年第一天的庆祝活动。

折嘎意为“白发苍苍的老人”。相传远古时候,遇到战争胜利或者狩猎丰收,都得由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说一番祝福赞美的话,这种习俗沿袭至今已成为一种专门的说唱艺术。

由于拉萨居民成千上万,折嘎艺人为数不多,实在顾不过来,近几年,电台就预先把赞词录制好,大年初一黎明时,反复播送,吉祥欢乐的祝福声传遍拉萨古城,传遍整个西藏。电视台还会播出折嘎演唱的专题节目,使高原上的藏族同胞可以同时在折嘎礼赞中打开新年之门,人人皆大欢喜,这个办法实在太妙了!

到河边背水

藏历正月初一清早,人们还要拼命吃东西,越饱越好,这表示全年都不会饿肚子。还有一种说法,初一早上“鬼”要来背人,吃饱了,“鬼”背不动,不过腊月二十九晚上刚刚赶过“鬼”,正月初一为什么“鬼”又要来背人?有意思。

深更半夜,藏族同胞们还要到河边背水,冒着零下几度甚至零下十几度的严寒,等待着黎明破晓。传说地狱之王辛者曲杰,当天夜里要登上高峻的雪峰,喝雪狮的奶,一边喝一边流,狮奶顺着高山陡坡流进江河源头。谁起得最早舀到第一桶水,里边就会有狮奶,人喝了将健康长寿。拉萨人一般不到河边背水,因为路远,城里有几口神井,被认为与江河湖海相连,最勤劳的能背到第一桶水的人,照样可以舀到雪狮的奶汁。八廓街北面的丁果曲米就是其中之一,这口井相传是藏王松赞干布的饮水井,井里的水非常神圣。

酒不醉人人自醉

“扎西德勒彭松措”(新年快乐),祝福的人并不进门,只是在门外高声祝福,里面的人听到后会赶紧捧着切玛出来互相问候,同时,各自从对方的切玛里抓一把糌粑、麦粒,在口里尝一尝,然后朝空中抛三次,以供奉天神、地神和龙神,再互相敬献哈达、敬青稞酒,喝酒前,用无名指蘸酒,弹洒三次,也是供奉神灵的意思。

节日街头,到处都在祝福,到处都在敬酒,到处都在歌舞狂欢,不管认识不认识,不管朋友不朋友,不喝三碗不准通过。一时间拉萨成了欢乐的城、歌舞的城、醉得摇摇晃晃的城。藏族同胞成群结队,边歌边舞边唱,互相搀扶着、祝福着,个个醉得东倒西歪。“家家扶得醉人归”,人们醉了睡,醒了喝,喝了醉,醉了又睡……

插旗挂幡 福运升腾

当经幡挂起来的时候,也就是福运升腾的时候。藏历正月初三,拉萨人会成群结伴,走出喧哗热闹的街市,来到宝瓶山和药王山,插经旗、挂彩幡,祭祀山神和水神。

插旗挂幡以后,邻居亲友三成群五,找一处背风、向阳的坡地,唱歌、喝酒、谈笑,尽情享受新鲜冷洁的空气和明丽灿烂的阳光。其实酷爱户外活动和群居生活的藏族同胞在祭拜山神的同时,也举行了一次登山运动和集体郊游。

藏历正月初五的开犁仪式

藏历正月初五,拉萨郊区的农人要举行隆重的开犁礼。农人们穿上节日的盛装,强壮的耕牛被打扮得十分漂亮。出发耕田之前,农人要吃最好的饮食,喝很多青稞酒,同时要给耕牛喂极浓的酥油茶、更多的青稞酒和食物。牛醉了,情绪极度亢奋,一路狂奔乱跑,欢叫不止。农人对此高兴得不得了,因为这是兴旺发达的好兆头。

农人还要从家里扛出一块白色山石,那是去年从农田请回收藏好的,今年则要重新恭恭敬敬安放在农田中央,它称为“阿妈色多”,意即“金石头妈妈”,是庄稼的保护女神。

之后,农人会在地里煨起桑烟,插上祈福经幡,赶着牛耕出五道地畦,每一畦撒一种作物,例如豌豆、青稞、小麦、油菜籽、蚕豆等。开犁礼完毕,大家会聚一处,一边喝酒一边唱歌。10天以后,农人再到田边察看作物发芽的情况,据说这是农人制定播种计划的依据。

尽情狂欢

藏历新年期间,人们会将平时不常玩的游戏通通搬出来玩个尽兴。

白天,男子多会跑马射箭,比赛摔跤、抱石头、赛牦牛、长跑、打“乌尔朵”、唱山歌、弹六弦琴、跳舞、演出藏戏等;女子除为跑马助兴、为射箭唱箭歌外,大都会聚在一块玩各种游戏。

晚上,旷野上点燃篝火,篝火边搁一木桶,凡是来跳舞的人,都会带壶酒倒入木桶,然后围着篝火,一边饮酒一边跳舞,从黑夜跳到黎明,有的连续几天几夜。跳舞有强烈的比赛成分,被挑选出的优秀分子很受敬重,大家会纷纷向他们献哈达、敬酒、送羊腿和粮食,牧民还会把成串的奶渣挂在他们的脖子上以示祝贺……各种游戏会让人们乐此不疲,在美酒和歌声中一直狂欢到藏历正月十五为止。

藏历新年具有浓郁的中华文化特色。中国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曾经专门著书总结中华文化,他认为“年”的本味不应该是物质的丰盛,而是文化的丰盛——“从这个意义上说,包括藏族在内的年俗文化就是彰显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一个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