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幽默、风趣、鲜活而寓意深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乡土气息,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道。说话或写文章时巧妙运用歇后语,可以使语言生动活泼,给人以幽默、风趣、鲜活的感觉,又可以启迪和丰富人们的想象力,增强语言的表现力。运用和传承歇后语,对于继承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弘扬民族文化,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冯启双在西藏工作数十年,西藏高原恢宏壮阔的气势、悠久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朴实敦厚的民风民俗、多姿多彩的自然生态以及他几十年的生活经历与智慧,注定了其西藏情结,也为其歇后语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冯启双现为西藏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拉萨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现在已经退休了的冯启双仍然十分活跃,总想为后人留下点精神财富。他每年都要在拉萨呆上几个月,收集素材、潜心创作,和藏族朋友学习交流。在他拉萨的小院里,有个精心搭建的木架,时值初秋,上面的南瓜已经碗口大,冯启双站在木凳上,一边将南瓜藤上的枯叶子摘下,一边说:“没有在西藏长达几十年的生活积累,我是写不出这么多西藏题材的歇后语的啊。”
说起编写《西藏歇后语》的来龙去脉,冯启双首先要感谢自己的家乡——四川。冯启双1948年生于四川射洪,从小受到四川“展言子”(歇后语)的熏陶,耳濡目染,逐渐培养起了对歇后语的浓厚兴趣,讲起歇后语来总是一串连一串。他不但牢记乡亲们别有风趣的歇后语精华,还熟练掌握了歇后语的艺术规律,能随机应变脱口编出许多新的歇后语,其作品《西藏歇后语》便是对其多年所创歇后语的集结。
家乡的熏陶为冯启双编写歇后语奠定了基础,而真正促使其《西藏歇后语》诞生的还是诗人杨从彪。上世纪末,文学刊物《拉萨河》选刊了冯启双自创的歇后语72条,受到许多藏汉职工和大学生的青睐。诗人杨从彪发表专门文章,高度评价冯启双那些歇后语的独创精神和艺术价值,热情鼓励他把独辟蹊径的歇后语创作持续下去,于是才有了如今这本凝聚作者智慧和心血的《西藏歇后语》。
有意思的是,品读冯启双的《西藏歇后语》,包括中国新闻文化研究会研究员周昆山在内的众多读者,都品出了几种味道——麻辣味儿、时代味儿和酥油糌粑味儿。
先是麻辣味儿。冯启双出生在唐代大文学家陈子昂的故里,自幼受到的文化熏陶、感染的乡土气息以及民间诙谐幽默的方言,为他的歇后语创作奠定了基础。所有这些,我们在其歇后语中都深有感触。如“包着脑壳赶场——违(围)法(发)乱纪(挤)”,“下雨天不带帽子——精(经)灵(淋)”,“米汤洗脑壳——糊涂到顶”,“鸡蛋壳上雕花——刻薄”,“豆瓣炒腊肉——有言(盐)在先”等,语言形象生动,具有明显的四川方言麻辣味儿。
再是浓郁的时代气息。在冯启双的歇后语中,有很大的篇幅与时代发展息息相关。如“老阿妈捏糌粑——真抓实(食)干”,“天气预报——看天说话”,“崔永元的节目——实话实说”等,语言风趣幽默。在冯启双的歇后语中,也不乏针砭时弊、辛辣讽刺的内容,如“哈巴狗上楼梯——只顾往上爬”,“珠峰顶上作报告——高谈阔论”,“珠峰顶上竖梯子——高攀”等。一座珠峰,在冯启双笔下活灵活现,刻画出了人间万象、社会百态。
三是酥油糌粑味儿。冯启双在西藏生活了几十年,广交朋友,为丰富歇后语创作开拓了不竭的源泉,其歇后语源自生活又高于生活,妙趣横生,读来让人捧腹。如“牦牛的肚子——草包”,“牦牛背后扬鞭——吹(催)牛”,“珠峰顶上盖大楼——高见(建)”,“珠峰顶上挂灯笼——高招(照)”等,言简意赅,寓意深长,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在冯启双的歇后语中,有歌颂社会主义新生活的,如“藏北草原的牦牛——吃喝不愁”,“长江源头放糖——甜头大家尝”等,充分体现和颂扬了西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和谐,各项事业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美好景象;有鼓励人们进取、奋斗和发扬勇敢向上精神的,如“珠峰顶上竖雷达——最高境(警)界(戒)”、“潘多登上珠峰顶——巾帼不让须眉”等;有歌颂友谊的:“珠峰顶上握手——崇高的友谊”、“登珠峰拄柺杖——助一臂之力”等;有讽喻不正之风的,如“哈巴狗上楼梯——只顾往上爬”,“珠峰神女拜王母——走上层路线”,“背着唢呐上珠峰——吹到顶了”等。这些歇后语非常形象,生动谐趣,便于记忆,容易流传。
诗人杨从彪评价说,冯启双的歇后语是经得起推敲的,也是站得住脚的,具有“珠峰顶上走正步——高超(操)”的文化品位,读后让我们“珠峰顶上跳锅庄——兴高采烈”,有的甚至会让我们笑得“珠峰顶上吹喇叭——上气不接下气”,笑后沉入深思,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