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文化工作会议6月12日至13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会前会见了会议代表,他强调,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努力开创少数民族文化事业新局面。
李长春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对会议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全国少数民族文化工作战线的同志们致以亲切问候和崇高敬意。他指出,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是中华民族共有的宝贵精神财富。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作出了一系列重要决策和部署,推动少数民族文化事业不断繁荣发展。
李长春强调,当前,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事业正处于新的历史起点。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少数民族文化工作,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不断满足各族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要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好广播电视村村通、西新工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家书屋等重大文化惠民工程,把党中央、国务院的声音和科学文化知识传送到千家万户,丰富少数民族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要深入发掘和展示少数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积极推进内容形式、体制机制和科技创新,并努力与文化产业发展相融合,使少数民族文化得到更好的弘扬和传承;要大力推动少数民族文化的国际交流,增强中华文化的竞争力和影响力;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少数民族文化工作的领导,努力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素质较高的少数民族文化工作者队伍。
会议提出,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推动各民族文化相互借鉴、加强交流、和谐发展。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把握规律性,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推动少数民族文化改革创新,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生产更多各族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坚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少数民族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不断完善扶持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会议要求,加强少数民族文化建设,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重点,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手段,以推动文化创新为动力,以改革体制机制为保障,以满足各族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到2020年,民族地区文化基础设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接近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实施一批重大文化项目和工程,推出一批文化艺术精品,创作生产更多更好的优秀文化产品。文化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科学有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基本形成,政策法规更加完备。文化市场体系更加健全,文化产业格局更加合理。文化对外交流水平和国际影响力、竞争力进一步提高。
会议强调,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是一项长期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是一个宏大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一要统筹推进全国文化建设和少数民族文化发展。把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纳入繁荣发展中华文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总体战略。二要统筹推进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为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要更加重视民族地区的文化建设,使文化建设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为各族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三要统筹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各族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同时要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加快发展,不断满足各族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方面的文化需求。四要统筹推进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继承和创新发展。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在保护继承的基础上大力推动少数民族文化创新和发展。五要统筹推进少数民族文化市场建设和管理。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建设繁荣、规范、有序的文化市场,抵御外来有害思想和文化渗透,切实维护民族地区文化安全和社会稳定。
会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以边疆、基层和农牧区为重点,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和水平。二是加强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实施少数民族重点文物保护工程。三是大力推进少数民族文化创作、传播方式和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建设文化产业基地和文化产业群,打造有竞争力的文化品牌。四是进一步拓展少数民族文化对外交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实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对外文化交流精品战略。
会议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做好少数民族文化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加强领导,把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形成科学高效的领导体制和统筹协调的工作格局,进一步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的政策措施,营造出精品、出效益、出人才的环境,为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