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憧憬:更群大师留影南亚布丹的文献照片
黄南州同仁县一网友提供了一幅更敦群培大师的照片——图片文字说明:“2006年在布丹国新近发现的更敦群培大师照片”。笔者以为这对于“更学”无疑是一份十分宝贵文献。
根据杜永彬在其《二十世纪西藏奇僧——人文主义先驱更敦群培大师评传》中罗列的年谱:更群大师1903年3月23日诞生;1912年出家;1918年在安多今化隆县境内底察寺学习;1921年入拉卜愣寺学习;1928年启程往圣地拉萨;1929年入哲蚌寺学习;1934年赴印度;1946年回拉萨。在南亚各国游学凡十二年。
杜著说明更群大师在南亚十二年的时间,大都是在多吉岭周边度过的——一直到1934年。大吉岭(rDo-rje gling)位于东经88度15分47秒、北纬27度2分30秒, “大吉岭”这个名称是由2个藏语词Dorje“霹雳”和ling“地方”合并而成,翻译为“金刚之洲”。大吉岭的历史与尼泊尔、布丹、锡金和孟加拉纠缠在一起,直到19世纪初,大吉岭附近地区一直轮流由尼泊尔和锡金王国统治。1947年印度独立后,大吉岭被并入西孟加拉邦。大吉岭山城和Kurseong、噶伦堡(Kalimpong)成立了单独的行政区 。锡金古称哲孟雄(Dremojong),也属于藏文化圈的一部分,现入印度政治版图。布丹王国地处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南麓。西部、北部和东部与中国接壤,西南部与锡金相连,南部与印度毗邻。“布丹”一词源于梵文Bhotaanta,意为西藏边陲。面积46620平方公里,1983年统计人口136万。不丹人占80%,其余为尼泊尔人。居民多信奉藏传佛教噶举派。西部布丹人的“宗卡”语和英语为官方语言。南部操尼泊尔语。 在这样一个涉及吐蕃历史文化的辽阔疆域,更群大师学习、考察、徜徉深思并辛勤写作了十二个春秋。据杜著和诸多藏文专著/论的说法,在此期间这位西藏僧人的生活极其佶倨,财源枯竭。人称“安多丐僧”。但更群大师不畏困苦,在锡兰(斯里兰卡)刻苦学习了3年梵文和巴力文并最终掌握了梵文、巴力文、英文,在掌握这些语言工具的同时,更群大师在研究印藏文化比较研究和译介藏印古典名著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也因为通过与法国敦煌学家巴考首次与敦煌文献结缘,成为可以与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相提并论的、藏学研究中的“敦煌学”鼻祖。更群大师划时代历史名著《白史》在考据佐证方面获益于敦煌文献委实不浅。而我们也是不是可以从这幅图片上推定:当初由姐姐资助,更群辞别家乡启程赴拉萨,在拉萨期间以卖画维持生活,多少有些积蓄。1934年接受印度学者Rahyl Sankrityaytn之邀赴印度。刚刚进入南亚的更群大师长衫革履,(与后来Bla-chun-pho转述的情景看更群大师生活的窘境“掏出3卢布买1米粗质棉布做衣服------”相比的确形成很大反差)从一个侧面说明进入异域的大师的精神风貌:自信和对未来的憧憬。时年大师应该是3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