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第八届青海省文学艺术奖表彰大会召开。11个艺术门类的110部(件)作品获奖,青海文艺家们在舞蹈、美术、书法、摄影、民间文艺、曲艺、文艺评论等各方面晒出实力。

       文艺作品斩获国内外大奖

       青海省文学艺术奖是青海文学艺术界的最高奖项,评选活动五年一届,自1984年以来已成功举办了七届。第八届青海省文学艺术奖获奖的110部(件)作品,代表了五年来青海省文艺创作最高成就和水平。

      2019英国国际野生动物摄影师大赛颁奖典礼上,来自青海的两位摄影师鲍永清和樊尚珍引起各界的关注,作品《生死对决》获得国际野生动物摄影作品大奖,《雪域秘境-藏野驴》获国际野生动物摄影单项奖,这两幅作品也获得了第八届青海省文学艺术奖。

       此外,获得青海省文学艺术奖的还有进入全国美术年展的中国画《盛世高原》、连环画《改革先锋环保卫士——杰桑·索南达杰》等。记者从青海省文联了解到,从申报到入围终评乃至获奖作品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各民族优秀文艺人才,青海世居各少数民族作家优秀文学作品、农牧民摄影作品、农民画作品、土族阿姑刺绣作品等一大批基层、新文艺群体等文艺创作者比例显著提升。

       在青海,30万绣娘用指尖的技艺让全世界看到青海之美。来自贵南县的拉毛叶忠首次凭借青绣作品获得青海省文艺奖。拉毛叶忠告诉记者,现在的青绣作品从民族服饰的装饰转变成了具有艺术价值的文化旅游商品,青绣作品获奖让绣娘们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青海制造”精品力作走向大舞台

       近年来,以青海元素为主的电影陆续在各大影院、网络上映。从优秀剧目到获奖电影,青海本土创作者和导演将青海多元文化浓缩在剧目和电影中,使青海民族文化吸引了亚洲乃至全世界的关注,网友纷纷评论这些青海制造的作品“有文化有内涵”。

       舞蹈《花乡》源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回族宴席曲》,在编排过程中结合了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的地域特色。大型秦腔传奇剧《土族元帅》再现了年逾八旬已告老还乡的土族将领祁延西率兵出征的英雄事迹,在司鼓、板胡、古筝等多种乐器伴奏和悠扬的土族“花儿”伴唱中,展现出土族独特的风土人情和浓厚的历史文化。

       “作为年轻的电影人,我们制作团队希望通过青海本土电影的拍摄,从中挖掘青海本土的电影艺术人才,更好地展现青海特色文化,不断推动大美青海的特色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电影《旺扎的雨靴》导演拉华加说。

       文艺家在作品中秀出青海实力

       逢年过节,农村的节日氛围要比城市浓厚得多。“大美青海文艺轻骑兵”“送欢乐、下基层”等系列文艺惠民活动,为各地增添了几分热闹。艺术家们走进青海乡村牧区,为群众写对联、拍全家福、慰问演出,不仅把文化送到基层,文艺工作者也在社会实践中汲取了创作营养。

       在青海省美术馆美术展厅内,能看到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展览,“奋进的青海”——青海解放70周年成就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青海解放70周年美术书法作品邀请展”等展览记录着人物、风景、山水和城市变迁。这些作品,就是艺术家奔走于城乡之间,在一笔一笔勾勒和描画中,所呈现的艺术的青海。

       苏娟是青海民族大学艺术学院教师,也是文艺评论类奖项获得者之一。在她看来,青海浓厚的文化底蕴,是艺术家们创作取材的富矿,越来越多的青海作家挖掘青海民族历史文化资源,创作出了一大批精品力作并连获大奖,青海文艺家们将创作出更多有温度有思想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