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日尖参指尖游弋于键盘之上,在初冬时节“续写”着他与格萨尔大王不了的“缘分”,30多年来唯一不同的是手中的纸笔换成了电脑。
48岁的格日尖参是青海省果洛州甘德县人,18岁至今已出版《列赤马宗》、《敦氏预言授记》等28部《格萨尔》史诗作品,在中国藏区被称之为“写不完”的《格萨尔》艺人。
按照《格萨尔》“活态化”传承形式,因其根据自己“特殊意念”写作,属于掘藏艺人。掘藏在《格萨尔》中表现为掘藏文本和实物掘藏;两种行为从事者,前者如格日尖参就是掘藏艺人,后者称实物掘藏师。
“和《格萨尔》结缘,是我命中注定的。”格日尖参自小在村里和母亲口中耳濡目染《格萨尔》说唱,在他眼里,能出生在素有“格萨尔文化史诗第一村”之称的德尔文也是自己的福气所在。“在德尔文(村),《格萨尔》不仅是说唱(艺术),也是信仰。”
16岁时为遵其母生前遗愿,格日尖参出家至当地龙恩寺为僧,开始礼佛受教。“大概在寺里当了两年阿卡(僧人),我就决定离开寺院,去各大神山圣湖朝圣,寻找格萨尔大王的‘遗迹’。”
“直到有一天,(脑海)突然出现了《格萨尔》故事中的情景,特别想记下来。”格日尖参深知,但在藏区凡要著述立说者,必须由其学生或他人提出请求,方能动笔,“这是佛经中规定明确的。”
1986年,格日尖参与当地一位比他大两岁姑娘结了婚。婚后,他发现妻子特别喜欢听《格萨尔》。“只要有人说唱《格萨尔》,无论多远,她都要跑去,但她并不知道我也会《格萨尔》。”
“有一天,妻子要求我说《格萨尔》给她听,这是一个吉祥的征兆。”格日尖参“心间伏藏”(心中的宝贝之意)被激起,此前只受过藏文初等教育的格日尖参用很短时间,就写出了长达30余万字的《格萨尔王传·列赤马宗》,作为圣洁之礼献于爱妻。
据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所研究员杨恩洪研究,《格萨尔》说唱艺人中,不少神授和掘藏艺人的说唱技艺习得方式非常神秘,原本目不识丁的牧民或僧人,一场昏厥或大病后,就能说唱或记述大段史诗,目前这种现象,尚无科学解释。
格日尖参“出道”是在1987年7月在青海湖边举行的全国格萨尔艺人说唱大赛上,与其相识28年的中国社科院《格萨尔》研究中心主任降边嘉措回忆,“当时来自藏区的格萨尔神授、顿悟、掘藏等艺人很多,格日尖参是掘藏艺人中最优秀的”。
格日尖参被称为《格萨尔》艺人中少有的“文化人”。在他看来,上世纪80年代《青海藏文报》上一篇名为《丹玛达加》的文章是他习得《格萨尔》的转折点。
“当时自己藏文水平也不是很高,主要还是靠口头记录,后来开始从僧人们的诵经中汲取营养,开启了‘心间掘藏’(发掘、创作之意)。”格日尖参表示,“现在写作《格萨尔》的过程不仅是将灵魂深处不断轮回的记忆记录下来,更是对当下(繁荣)文艺工作的回向。”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格萨尔》史诗共有一百多万诗行、两千多万字,且内容仍在增长之中。2006年中国官方将其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格萨(斯)尔》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格萨尔》已不仅是我们藏族人独有的宝贝,作为世界性的文化财富,格萨尔王统一不同部落,给各民族带来了和平与友好的故事值得继承传扬。”格日尖参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