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记忆》将于11月10日-22日每天20点在昆明胜利堂演出。“民族音乐和世界音乐之间,其实只有一步之遥,但要跨过这一步很艰难,我们正在尝试,而且看到了希望。”昨天,知名作曲家刘晓耕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明天即将在昆明胜利堂首演的大型歌舞集《香格里拉记忆》中,刘晓耕和刘烨父子上阵担任音乐总监。
挑战 必须突破传统的藏族音乐
刘晓耕觉得,这次接下《香格里拉记忆》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在音乐界,以藏族文化为题材的作品已经不计其数,假如你没有突破,就会沦为平庸。”因此,一年前,刘晓耕开始广泛收集素材,多次到香格里拉地区采风,先后收集了200多首当地民歌,但经过严格的筛选,最后只从10多首歌曲中提取到了为数不多的一点材料。
从一开始,父子两人就认定《香格里拉记忆》的音乐既要有浓郁的民族地域风情,又要充满现代气息,以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在这个主题思想的指导下,《香格里拉记忆》的配乐以西方的管弦乐器作为基调,再加入大量经过处理的原生态音乐,并搭配以摇滚、蓝调等诸多国际音乐元素,“将来,观众一听到这个音乐,第一感觉应该是一部电影大片的配乐。”
碰撞 50后和80后音乐理念的交响
刘晓耕透露,《香格里拉记忆》的配乐,80%的部分是儿子、如今还在中央戏剧学院就读研究生的刘烨完成的,包括主题曲《梦会开花的地方》等。“这次创作是50后和80后音乐理念之间的碰撞,是中西方音乐风格的碰撞,也是民族音乐和现代音乐的一次碰撞。”刘晓耕说。
刘晓耕父子的创作,从古典时期到21世纪所有可能用到的作曲技巧,几乎都用了个遍。在整个歌舞集中,最让父子骄傲的就是主题曲《梦会开花的地方》,“一看到歌词就特别有感觉,荆林写的词毫无雕饰,就如同他发自内心的倾诉。”刘烨当时几乎是一气呵成地给歌词配了乐。歌词成型后,刘晓耕决定邀请萨顶顶配唱,“只有她独一无二的声音,才能唱出这首歌中深切的回归感觉。”
梦想 实现从民族向世界的跨越
刘晓耕对本次创作充满自信,他说:“云南有灿烂的原生态文化和民族音乐资源,但一直以来都只是原料生产,提供给观众的都是素材,没有任何包装和提炼,都是裸的,缺乏包装。这就是为什么多年来,云南没有像宋祖英一样在国际上能受到认可的音乐人才。”
刘晓耕认为,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之间只有一步之遥,但要跨过这一步,很难。而《香格里拉记忆》中的音乐,刚好就是一部跨越之作,“将来,这个歌舞集的音乐会以CD的方式发行,我希望它能一直流传下去,被人们永远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