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钧
喜欢郑钧的歌,已经成为习惯。
他的《赤裸裸》、《回到拉萨》、《灰姑娘》总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听的时间久了,自己竟然也能熟练地唱出来。融汇着浓郁藏族民歌气息的《回到拉萨》,以其独特的风格感染了都市的人,为我们找到了一个精神的家。那包容着恢宏文化的布达拉宫、咆哮而又纯净的雅鲁藏布江、巍峨奇丽的雪山,美丽的雪莲花,怎不令人心动。博大与雄浑、纯洁与美丽一起在眼前汇合。于是,尘世的心灵被洗清,昏睡的灵魂被唤醒,漂泊的人回到了家。这里没有世俗的格斗与争夺,没有心灵沉重的包袱,只有雄奇纯美的自然。在这可以摆脱外物的纠缠,找到真正的自己。用自己真正的心感受高原美丽的景色、无羁的欢乐。于是感受到的是美丽雪山下美丽的喇嘛庙,更有美丽的姑娘“没完没了的笑”,好一个人与自然合一的圣境。真朴的景致,纯洁的姑娘,外部自然与心灵世界在纯真无羁的笑声中真正达到了契合,那样的自然、那样的和谐,以至于使每一个世俗的人都不能不被感染,加入进去也“没完没了地跳”,自己的心将不再漂泊,世俗的心灵变得纯净,再也没有羁绊,再也没有重负。都市生活的节奏日益紧凑并加快,同时也使众多的心灵日益处于漂泊状态,迫使心灵背上莫以名壮的负担,布满钢筋水泥,弥漫着金属声浪的都市不会给心灵卸去重负的机会。面对日益沉重的生命,我们是否该为自己的心灵找寻一个“拉萨”,给生命以喘息的机会。
《回到拉萨》、《灰姑娘》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感受,伴随着都市快节奏的生活,给我以精神与心灵上的宽舒与缓松,歌曲表现出西藏人淳朴善良,那些美丽的地方的旷达,难以忘怀的真实爱情,发自内心的呐喊,渗入内心世界淡淡的忧伤……这些无不激发出现代人对大自然的渴望,对爱情执着的向往。正如郑钧所说: “现代人干什么都觉得挺傻的,冲动越来越少了,这就不浪漫了。”尤其那首《灰姑娘》,将我们带到了质朴爱情的境界,在悠扬动听的歌声中接受了爱情真谛的洗礼。郑钧的这两首歌无疑是最为经典的一首,也是将他推向音乐生涯最为辉煌的两首。郑钧的《第三只眼》多少让我有一点失望,除了那首主打歌曲《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很多歌曲都很难再让我回到以前那种真切的感受。郑钧说:“《回到拉萨》的灵感来自於一个我极为要好的朋友。这首歌是为了纪念我生命中最绝望的时候出现的一段欢乐时光……当时我觉得这种感觉就像我想像中的西藏,不知为什么,我从小就热衷於那些与生命神秘有关的东西。这可能与我的一些令人难以置信的亲身经历有关,於是我写了这首歌,后来为拍音乐录影带到拉萨后,我发现那个地方的确非常令人迷恋。《灰姑娘》这首歌是我半夜三点突然激动翻身下床的结果。而且一挥而就,不过挥的是眼泪……”这是郑钧创作这几首脍炙人口的作品的最真实的感言,那时候他深入了生活,真正地去体验并感受了,从这些歌词内容中看到了爱情和生活的真面目,歌词充满真实、音乐与感受交融,整首歌继而爆发出感人的力量和持久的生命力。
《怒放》、《赤裸裸》为摇滚时代添写了浓厚的一笔,为中国的摇滚音乐起到了模范作用。我所接触的摇滚歌曲中,大多数摇滚好象都揭露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厌烦,歌词满足于对个人生活和情感进行琐碎皮相的描写,这种“个人脾气”的作品并不代表听众的心声,不能与听众的生活情感相织交融,反而演绎成为作者或歌手个人情绪的发泄和释放,其中不乏自恋、自私、褊狭、任性虚假和浅薄,也只有那些内心封闭、视野狭窄的音乐人才能写出那样肤浅浮躁的东西。相反,郑钧的歌却使人们对生活和爱情都充满信心,在无形中给人们注入了精神依托,让这歌声伴随着我们,在失意中期盼美好的生活和完美的爱情,《怒放》、《赤裸裸》是摇滚,而这种摇滚显得与众不同,显得刚柔相济,显得宁静中流露爆发,和谐中自然而然,教会人懂得优雅、得体、高贵和尊严的意义,而不是蛊惑、纵容人沉溺于极度自私的道德放纵和精神堕落。这些歌曲以美好作底子;以纯真作背景,有着稳定扎实的生活体验。郑钧强烈地爱一切值得爱的人和事物,因此,无论罹受多么严重的摧折和不幸,这些歌曲从不徒逞一时之快地逃避崇高,诅咒生活。可以看出郑钧在任何时候都信持着音乐质量和音乐品质,怀着温柔的善念,向人们表达着祝福的情感。
郑钧这些所有真正触动了我们心灵的作品,都来自与他对生活的体验和真实感受,他没有矫揉造作,没有凭空捏造,全是来源于生活的情感积累。郑钧说:“事实上都是激发我创作欲望的某些真实故事,其中有些是令人不堪回首的,或者是我根本不愿公布於众的。对我而言,虽然从技术上来讲,我始终在努力地完善自己,但一首歌曲的创作在很大程度上有赖於激情和灵感,有时一首歌从旋律到歌词的完成,仅仅在几个小时之内,(比如《回到拉萨》),有时候则长达一、两个月。《赤裸裸》写作的时间比较长,是我的第一首作品,包含了很多东西……”究竟包含了什么东西呢?我认为包含了他对生活深切的感悟,正是那些他所体验的真实故事,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那些不愿公布于众的东西是最正规的东西,埋藏在心底,不愿让尘世的俗气干扰她的冰清。他所依赖的激情和灵感正是来自于这些生活中的亲历感悟,发自内心感受,这是积累过后的一种情感上的喷发。现在有很多歌曲,由于创作者闭门造车,不能深入生活和扎根于生活,缺乏心理动因和内在依据,音乐作品常常给人一种突如其来无法理解的怪异印象,比如说许多歌曲像僧人拨拉着念珠念咒一样,听上去很不舒服,犹如一不小心吞了一只苍蝇,感觉不能言语。很多流行歌曲或摇滚歌曲的制作人把自己的趣味和思想强加给人物,让听众服从自己随意的驱遣。这种脱离生活的产物不是垃圾又是什么?我们从郑钧的音乐中捕捉和感受到那些返朴归真的东西,让我们的心灵一次又一次受到这种真实情感的冲击,一次又一次受到这种质朴、雄浑、圆润、音乐甘露的滋润和沐浴。
有时候期盼中会有更多的失望,郑钧后来的音乐渐渐走入低谷,不免让我怀念他以前那些激情飞扬的音乐。郑钧的翻唱大碟《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其中都是很多年前的老掉牙的歌,有歌的近三十年了。可以看出,郑钧失去了当年创作的激情,再很难有突破性的作品,诸如《回到拉萨》和《灰姑娘》此类的经典歌曲距离现在的郑均愈来愈遥远,他在重复着别人,显得百无聊赖,在无所创作的闲暇之时应付和浪费着他的音乐时光,他的创作高峰期似乎已经过去,他停留在辉煌时期的边缘上彷徨,变的懒惰,只局限于消受过去音乐的辉煌成就,不能再次深入生活和大众。也许一个生活的安逸了就失去了创作的激情,这一点在郑钧的身上表现的尤为突出,更遗憾的是,他那些曾经铭刻在心里底层记忆,就被都市上流生活的潮水冲刷得荡然无存。
在失去原创的动力之后,郑钧索性开始了翻唱的过程,不能在零距离地介入生活,而是强调“这些都是我很喜欢的歌”来刺激人们的消费欲望,刺激人们的外在而强烈的感官反应。他开始无视音乐固有的特点,无视音乐的质量和品质,把音乐的创作变成了翻唱团屁股后面言恭貌谨的“小跟班”。迪克牛仔无疑属于这样的角色,但最典型的“小跟班”形象,则非郑钧的《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莫属,郑钧的这一专辑典型地表征着音乐创作丧失音乐品质的严重情形,表征着原创歌曲奴役翻唱歌曲所达到的可悲程度。我从他的这部专辑里可以看到小打小闹,小情小调,小腻小歪。在这部专辑里,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郑钧音乐才能的发挥,没有贴切的情感流露,没有自己的不满和愤怒,没有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热爱,没有对爱情的颂扬和感受,更没有他那些曾经的歌曲给予我们的欣悦和感动,这不仅是对他自己的音乐创作时光毫无必要的挥霍和浪费,而且还显示了他对喜爱他的歌迷们的傲慢和不尊重。现在知道的郑钧的歌曲绝大多数都是翻唱的,譬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首歌曲不知道被多少“小跟班”翻唱过多少次,而郑均也再翻唱,并且听上去毫无原唱的特色,而他翻唱的也失去了原唱的品味,显得不伦不类。这种眩惑的翻唱歌曲之所以缺乏力量,就是因为它只是满足于与原唱保持一种异化性质的相似性与一致性,而缺乏质疑并超越原唱音乐的内在质量和激情。郑钧也跟在这些二流乐人之列,实在让人感到痛心,他翻唱的歌曲并不能使我们的心灵感受到雄强的力量,不能使我们体验到他那些原创音乐所固有的诗意和激情。
而现在的郑钧在做什么?如果他自己愿意放弃他已经拥有的音乐天才的荣誉,愿意放弃在乐坛上享有实力派音乐人物的桂冠,那就是意味着他要在音乐大道上一步步都向末路。这时候我想起了一位他的老歌迷的疑问:郑均到现在还有什么?一个操着越来越珠圆玉润的嗓音的人,一个再也拿不出东西的江郎,一个活成了标本的老帅哥,一个拥有妻儿和牧场的东家……老歌迷的一句话让人回味无穷:如果没有2005年12月3日那场演唱会,郑钧恐怕已经被很多人忘记了。
真诚的希望郑钧回来,带我们回到拉萨,回到心灵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