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静静的嘛呢石》导演万玛才旦(blog)3月23日下午作客上海万达国际电影城,和现场大学生观众面对面交流。
主持人:先前就像很多媒体所报道的那样,大家对这部影片的关注度很高。首先想请您简单介绍一下这部影片的创作过程?影片中小喇嘛是个很可爱的人,我想问下大喇嘛、小喇嘛都是您生活当中碰到的真实人物是吗?
万玛:这部片子最早是在2002年北京电影学院假期的一个作业。2002年假期回拉萨,Discover频道邀请我拍一个纪录短篇。在拍摄过程中,选定了这个小喇嘛。片长是100分钟。《静静嘛呢石》这部戏只是在原来短片的基础上加了爷爷刻嘛呢石的这场戏。在2002年之后,又想来做拍的时候,觉得原来这个小喇嘛已经长大了,不太适合来演这个戏。所以跑了很多地方的寺院,青海的寺院和拉萨的寺院基本上都跑了,基本上没有更满意的演员,所以剧组提议还是回去看看当年的小喇嘛。他们见了这个小喇嘛,觉得还是他最适合演剧中的这个角色。
主持:有很多观众看了这个片子之后,都想知道什么是嘛呢石?能不能给大家讲讲?
万玛:在安多藏区,就有刻嘛呢石这个场景,如果一个人的亲人去世了,捐一些钱,就可以刻一个属于你的亲人的嘛呢石。嘛呢石就是刻在石头上的经文。如果大家到了藏区,嘛呢石就是藏区普遍的一个景物。游客如果去藏区旅游,不要随便拿别人的嘛呢石,因为那个是被人捐刻的。
主持:影片中有一些场景大家会笑的很慧心,比如小喇嘛看西游记这个场景,导演设计这场戏是出于怎样一个考虑?
万玛:首先《西游记》是一个宗教体裁的故事,它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但是小喇嘛觉得这是一件真实的事情,是他生活中的所会发生的事情。
主持:小喇嘛看《西游记》和我们普通人的心态是不一样的。
万玛:小喇嘛看这个故事他是怀着一颗纯净的内心,去拉萨朝圣和去西天取经一样,是喇嘛共同的经历。《西游记》这个宗教题材是所有喇嘛都能看的。另外影片中还有藏戏的场景,藏戏是藏区的传统戏曲,在影片的背景音乐中也有很多涉及到。
主持:这部影片是导演在北京电影学院的时候拍摄的,您为什么想拍摄这样一部特殊的影片?
万玛:目前反映藏区当下生活的影片比较少,我的创作初衷就是用藏语拍摄这么一部影片。
观众1:小喇嘛在影片中戴孙悟空的面具,为什么会对面具恋恋不舍?
万玛:那个是特意设计的一个环节,在最后一段没有一点台词,这个问题以前在一些访谈也谈到过。我在导演阐述中讲的就是:也许身处其中的人对身边,那个环境发生的变化感觉不是特别明显,就像我本人一直生活在西藏,读中学在西藏,读大学在北京,每次回去都会觉得有很大的变化。所以像我这样在外面工作的人,首先就是有忧伤的感觉。
观众2:《静静的嘛呢石》在上海是第一次上映,上海地区是一个比较繁华的大都市,片中的小喇嘛对现代文明的冲击与对自己生活的执著,您是否也继续坚持做这种艺术电影。您是怎样看待中国电影的票房不景气,包括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现象?在国外获了奖,但在国内市场很小的景象。
万玛:我会继续拍喇嘛三部曲,下一部是老喇嘛答应带着小喇嘛去西藏朝圣的路上所发生的事情。第三部则会关注抵达拉萨后朝圣的小喇嘛遇见更广阔世界的故事。去拉萨朝圣是许多藏族人一生的梦想,除了这几部以外其他在构思的也有关于藏族题材的。关于市场,我觉得定位就是,希望这些影片会带到藏区去放映,虽然这样的影片不会有很多观众,但到了藏区后它就是一部会受欢迎的电影。
观众3:这部片子在放映的时候似乎胶片有点问题?
万玛:因为这部片子在藏区放映时流动性比较大,拷贝量很小,全国中文拷贝只有三个。所以在重复放映过程中会有一些小问题。
观众4:请问万玛导演,您在拍摄过程中遇到过哪些困难?
万玛:这部片子是一部宗教题材的片子,他在通过审查的时候,要经过宗教局统战部和电影局的审查,所以影片的剧本必须用中文写,字幕也必须翻译成中文,我个人认为这部影片的翻译基本接近藏文的对白,但是可能会在藏语口语中有些流失的细节。
最大的困难,第一,这是我第一部影片,它本身定位就是一部低成本的电影,影片的制作周期很紧,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不能像其他投资比较大的影片一样,做几个月甚至半年的处理。
第二,影片的拍摄在春季,故事是集中在春节的三天之内发生的。春季的时候藏区的天气变化比较大,一会儿是阴云密布,一会又是阳光灿烂。天气的变化无常对拍摄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第三,影片中都是起用的非职业演员,喇嘛都是真实的喇嘛,表演藏戏的也都是民间的艺人,他们的表演是对生活原型的还原,很多人看了他们的表演之后都觉得非常自然。但是在拍摄过程中还是有一定困难的。比如:影片中的那个老爷爷,拍戏的时候已经80岁了,经常忘词,一句台词要讲很多遍。有一次我们为了拍他的一句话,拍摄了一个上午十几条,但是有趣的是他的心地特别善良,我们就告诉他这样很浪费胶片,损失了几千块钱,他就能一次把台词念好。
主持人:请问导演,您的第二部的剧本是不是已经在构思了?
导演:第二部剧本正在做着。谢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