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四川甘孜州稻城县香格里拉镇歌剧院,高朋满座,《亚丁·三怙主》大型歌舞剧在此进行首演,吸引世界各地游客、成都、甘孜州、稻城县周边群众、新闻媒体记者和摄影爱好者参与观看。

       大型民族歌舞剧《亚丁·三怙主》充分挖掘藏民族传统文化内涵,运用梵音清唱等多种多种艺术对“亚丁文化”和“亚丁景观”进行全方位展示,并给予正确地诠释和导游,使八方游客对藏民族文化有更多更深的认知。亚丁景区的核心内容是三怙主神山,即仙乃日、央迈勇、夏诺多吉(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金刚手菩萨)神山文化,它们分别象征慈悲、智慧、力量。本剧结合时代需要,通过《序》《慈明》《慧明》《力明》《尾声》五个篇章,充分展示藏族传统文化和当代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将民族文化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世界充分宣扬正能量,增加观者的满足感和获得感,提高保护大自然意识,进一步使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诚信等正确观念植入人心。

       《序》

       讲解香格里拉之魂,诠释亚丁三怙主的本意,说明三座神山文化包含佛陀的核心教义:观世音菩萨为众生带来慈悲、文殊菩萨为众生带来智慧、金刚手菩萨为众生带来力量。

       第一场:《慈明》

       心与灵魂相约,遇见最初的自己。本场围绕亚丁仙乃日(观世音)神山文化,用静得空灵的艺术手段诠释观世音菩萨赐予的“慈悲”以及当地人把善良真正深入心灵和珍爱生命的境界,认同六道众生生命平等和谐相处的深刻含义。

       第二场:《慧明》

       遇见自己,就不孤单。路过自己,不要错过。本场围绕亚丁央迈勇(文殊)神山文化,用欢快的歌舞艺术展示幸福生活的智慧。把民俗舞台化,舞蹈仪式化,对雪山、江河表达感恩敬畏之情。通过传统歌舞和自然风光相融合展示藏民族特有的淳朴和快乐。

       第三场《力明》

       看芸芸众生如何芸芸,回归自己。本场围绕亚丁夏诺多吉(金刚手)神山文化,展现神秘面具与古装的风彩,用传统民乐诠释金刚手菩萨赐予的“力量”,祝愿人们拥有博大的胸怀而远离贪嗔痴,从而不惧生老病死,战胜因果轮回之苦,由衷地崇拜大自然而返璞归真。

       《尾声》

       纯洁好客的藏族人民,热情欢迎着远道而来的客人,太阳和月亮就停泊在人们的心中。看那人间净土在眼前,香巴拉并不遥远!这里,将勾起人们尘封已久的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这里,就是传说中的香格里拉!

       锅庄和打墙舞,主要体现地域特色浓郁的民族风情歌舞,从夯土注墙的建房劳动号子到彩袖飞舞的奔腾锅庄舞,把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的“金歌银舞”呈现在舞台上。使其独特的地域民族风情更加绚丽多彩。

       剧终

       在祥和的氛围中演绎者与观赏者相融,大家手捧吉祥灯共同祝愿:家庭幸福,民族团结,国家兴盛,世界和平!

       创作理念

       《亚丁·三怙主》歌舞剧是根据民俗中的神山圣湖生态理念结合传统歌舞表演,用独特的视觉创意打造旅游文化产业剧目。该剧目以亚丁景区的三座雪山分别象征慈悲、智慧、力量等传统文化为背景,充分发挥藏族人民淳朴善良的情怀,通过说、诵、唱、舞以及民乐等歌舞艺术,准确展现文化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剧情表现注重大小结合、动静分明,在空灵与震撼的交替场面中倾情传递人类所共需的正能量。

       创作团队

       由建团以来的著名专家和团内精英导演组成,并特邀众多专家顾问与创作团队现场研讨,精心策划,用心编排。特别值得得一提的是,在整个剧目的前后三场中分别引用的梵音诵唱,都是在整个藏区著名的民间高手,纯粹到极致,而且在其空灵与脱俗方面各有特色。《亚丁·三怙主》在剧情结构、人物服饰、音乐元素等各方面风格浓郁,是一场诠释香巴拉秘境的本地剧目。

       剧目宗旨

      文化是通过千百年来过滤提升而沉淀的,内涵的挖掘需要通过艺术的诠释,面对藏民族深邃而又神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多游人感觉只是迷茫、好奇,并不懂藏民族的文化精神。当今世界面临战乱、饥饿、暴力和恐怖袭击,生态环境成为人类最大的难题,如何破解,藏民族提出的智慧、慈悲、勇敢的理念也许会对人类有启示性。

       精彩演出博得观众阵阵掌声,演出 在欢乐祥和的气氛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