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承和保护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华锐藏族民歌,使宝贵而源远流长的古老文明得到更好的延续和传承,6月29日至30日,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藏语言文字工作办公室与天祝县天堂镇教育辅导站在天堂寺广场联合举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华锐藏族原生态民歌演唱大赛。比赛分老年组和中青年两个组,共有43名歌手踊跃报名参赛。本次大赛参赛选手均来自民间基层,内容以本土古老的原生态词调为主。

       大赛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特以邀请本区领域民间文学范畴内,有一定知名度且长期从事民歌研究的老教育工作者、艺人和音乐创作人担任赛事评委。事先评委小组讨论制定评审规则与标准、严格按照评分标准,在统一标准内量化评比。通过初赛、复赛角逐,共有14名选手分别获一、二、三等奖,另有18 名选手获优秀奖。通过比赛活动使本土20多种独特的唱调、唱词得到挖掘与阐发。

       举办这次大赛,本着以“弘扬民族文化,延续中华文明”为总旨,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非遗工作方针。广泛动员广大艺人、歌手带动全社会保护流传千年的非遗文化遗产,由此激起人们对母语文化、传统文明的保护意识,使广大群众不断增强文化保护的自觉性、主动性,进而认清文化传承的重大意义和作用。

       “水之不涸,以其有源也,木之不拔,以其有本也”。民歌在某种程度可谓是本地民族文化的根和母语文化的重要承载,在原生态文化区举办民歌演唱比赛活动,既可给广大老百信提供献艺平台,也满足了民众的文化精神需求,更反映民族地区非遗文化动态而真实的保护措施。同时,彰现了“一带一路”沿线民族地区文化活态传承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