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加:刀锋下的波罗古泽木刻

朗加在雕刻 像怀抱婴儿般,朗加左手抱起一块约50厘米长、16厘米宽的木刻板,右手提刀向木,深浅转拨精准灵动,大藏经《甘珠尔》中的一字一句犹如瞬间有了生命,活脱脱跃然板上。从12岁起

人物专访 2018-08-28

阿香·仁青格来 :奔跑在追梦路上的康巴汉子

血管里响着马蹄的声音 眼里是圣洁的太阳 ——《康巴汉子》仁青格来 算起来,我和仁青格来相识已经有足足五年了。现在

人物专访 2018-08-27

叶星生:藏派丹青的传承与创新

  “汉族母亲生下了我,但藏族人民养育了我”,说这句话的人是一位出生在四川,成长在西藏,一直从事美术创作、民间收藏研究工作,成果显著,多次获国内外重大奖项的美术大师。他就

人物专访 2018-08-23

格桑此里:心中装着巴拉格宗的日月

图为巴拉格宗景区。 戴上黑框眼镜,鸭舌帽遮阳,心中装着巴拉格宗的日月。20日一大早,34岁的藏族导游格桑此里背上自己的摄影包,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巴拉格宗位于云南省迪庆藏

人物专访 2018-08-21

索南卓玛:北京地铁广告里的藏族姑娘

如果经常搭乘北京4号线和14号线,你或许曾经见过她? 我认识的索南卓玛,并不是一个传统的牧区藏族姑娘。她小时候没有放过牧,14岁才学会挤牦牛奶;她走出了牧区,在四川德格县宗萨

人物专访 2018-08-17

朗顿·白芨:民族歌舞让生命“更长”

拉萨的天空逐渐由蓝变红至灰黑。河南岸,山披绿被为幕布,星空点缀为舞台,一个流传了1300多年的故事即将拉开序幕。舞台上,演员们还在加紧排练;舞台下,一个藏族女性拿着话筒目不转睛地

人物专访 2018-08-16

叶星生:为西藏而守望 为藏派探创新

洁白的毁灭。叶星生工作照。叶星生《赛牦牛》全国美展二等奖 中国美术馆收藏。人民大会堂西藏厅主体壁画——《扎西德勒》图 1800*450厘米。 “丹青难写是精神

人物专访 2018-08-14

卓玛:用快手带火家乡特产的95后藏族姑娘

如何让优质的虫草、松茸等山货走出深山?四川21岁的藏族姑娘卓玛通过快手的“短视频”与“直播”找到了答案。现在,这位97年的藏族姑娘在快手有57万粉丝,不仅

人物专访 2018-08-10

尼玛:悬壶济世“藏医梦”

图为尼玛在海拔3800米的互助北山为藏医药专业技术人员传授藏药材识别经验。青海省藏医院供图  他是青海省藏医院最忙的大夫,如痴如醉地热爱着自己的事业和患者,以其慈悲的胸

人物专访 2018-08-08

歌手白玛永西

白玛永西,女,藏族,1981年3月9日出生在玉树州称多县歇武乡一户普通的牧民家里,父母以放牧为生,生有三个哥哥一个姐姐,她在家中排行老五。 歇武乡位于通天河畔,是一个民间歌舞盛

影视娱乐 2018-08-08

西毛:藏族女孩的“举重梦”

“嗨!”西毛大喊一声,将重达60公斤的杠铃高高举过头顶。再加上之前的抓举成绩45公斤,这个15岁的藏族女孩儿,以总成绩105公斤,将2018年第15届北京市运动会举重女子甲组48

人物专访 2018-08-07

桑德:牧笛悠悠

——藏族音乐家桑德的音乐人生 桑德,作曲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青海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作曲,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担任海南藏族自治州民族歌舞团作曲

人物专访 2018-08-03

贡桑多杰:血管里响彻格萨尔的马蹄声

如果你只以常人的眼光和思维进入西藏,“到此一游”是你的宿命。你永远无法深入。 在这个高原,在神山圣湖遍地的藏地,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去西藏之前,我知

人物专访 2018-07-31

索南求培:创业致富不停步

前不久,在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一场别开生面的品牌发布会吸引了不少当地年轻人的目光,还刷爆了朋友圈。品牌发布会的主角除了产品本身之外,还有品牌创始人索南求培,一个始终怀

人物专访 2018-07-26

多吉:中国第一位藏族工程院院士

多吉在观察矿石 觉果 摄 农民后代,工程院士 “西藏有了第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这一消息一经传出,雪域高原为之振奋。多吉,一个普通藏族农民的后代,成了人们关注的

人物专访 2018-07-24

嘎玛塔青:从画唐卡到欧洲设计学院 再到香格里拉啤酒

证件照VS唐卡画风的自画像 嘎玛塔青,意思是一颗自由的星。他是第一位从意大利的欧洲设计学院(IED)毕业的藏族学生,作为欧洲最大的私立设计学院,IED有悠久的历史及很高的国际声誉。

人物专访 2018-07-18

索南仁青:在传统藏餐里融入现代元素

在藏宫里就餐的人们。 眼前的这个藏族汉子,皮肤黝黑,身形并不高大。乍一看并不起眼,但就是这个藏族青年索南仁青,曾荣获共青团青海省委乡村创富好青年光荣称号,最近还获得了玉树藏族

人物专访 2018-07-13

求央益西:让牦牛绒制品从草原“出海”

工人切布使用捻线机,每日手工制作出50多米的牦牛绒毛线。阳光下,团队一起制作牦牛绒产品。制作牦牛绒产品需要的工具多达20多件。工人在厂区内晾晒毡帽,这是他们半个月来的产品。求央益

人物专访 2018-07-12

嘎玛白姆;“格桑花”课堂帮助更多的家乡小朋友

  在前不久落幕的2018年“创青春”江苏省大学生创业大赛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下简称“南航”)经济与管理学院研究生嘎玛白姆负责的“格桑花·益E课

人物专访 2018-07-11

德格才让:录音师是距离导演最近的人

——藏族首位电影录音师德格才让 随着电影《动物世界》的热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到了影视制作的幕后工作,专业规范的工业流程也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声音制作作为一种此

人物专访 2018-07-09

杨士宏:情系民族 梦萦故土

——记少语系1982届校友、《西北民族大学学报》总编辑杨士宏研究员 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古洮州之地,中国文化艺术瑰宝四大名砚之一洮砚的出产地,秦长城的最西端,唐宋时

人物专访 2018-07-04

项措卓玛:脚尖跳跃的“追梦舞”

  6月25日,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文化馆里,伴着一曲悠扬的《牧人》,一群年轻的姑娘、小伙在练功房里挥洒着汗水,反复排练着即将在贵南县机车文化节上表演的节目。  作为领舞,项措

人物专访 2018-07-03

朵普仓·次嘎:一双巧手雕刻艺术 精湛技艺代代传授

次嘎(右一)点评徒弟向巴曲扎的作品。 次嘎在大昭寺大威德金刚立体坛城制作过程中对每一道工序精益求精。 次嘎(左一)与徒弟们在一起。   2017年3月,朵普仓·次嘎放下手中的活,带上

人物专访 2018-07-02

松太加:对电影的热爱和坚守不变

“这是一部坦诚而深刻,勇敢不妥协,描述了人际关系的复杂,刻画了在面临生命终极时刻的希望和救赎。” 金爵奖评委会给松太加的颁奖词是这样说的。也许和导演松太

人物专访 2018-07-01

桑珠嘉措:胸怀日月 仰望星空

——记藏族著名天文历算家桑珠嘉措 1984年2月,藏族著名诗人伊丹才让,在兰州为一个藏族天文历算学者写下了这样的诗篇:辗转的金辇车不转身的斗室星构筑直达宇宙的通途,灿

人物专访 2018-06-29

更嘎才旦:音符做礼献雪域 旋律祈福新时代

藏族地区,人们生活的每一个层面、每一个环节和孕育生命的每一个过程中,都离不开音乐,音乐中蕴涵着雪域高原的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从而促使藏族成为拥有音乐种类和曲目最多、歌

人物专访 2018-06-27

赛仓·罗桑华丹:悲智双运 情怀人间

——记藏族著名学者、教育家赛仓·罗桑华丹教授 “辨析精微理义的智慧/化现深奥妙邃的实修/巧立锦绣华章的神韵/堪称世间文质三珍宝。”藏传佛教格

人物专访 2018-06-25

洛哇:雪域雄鹰 人民的艺术家

洛哇,曾用名洛桑朋措,藏族. 大专学历。1955年2月出生于青海省泽库县宁秀乡的一个普通牧民家里,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艺术系舞蹈专业,现任青海省藏剧团,黄南州民族歌舞剧团创研室主任,

人物专访 2018-06-24

尼玛旦增:创业之路越走越宽

在美食当道的拉萨,经常可以在餐桌上看到富有藏式特色的碗、碟、茶杯等消毒餐具,这些消毒餐具大部分来自拉萨潘云餐具消毒服务有限公司,公司的负责人是大学生创业者尼玛旦增。

人物专访 2018-06-22

桑吉东知:运笔毫厘 神韵自现

桑吉东知,西藏著名勉唐派唐卡画师,参与布达拉宫、罗布林卡等多个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壁画修复工作;完成过多幅由数以千万计的发丝般粗细的笔画组成的大型唐卡。 精选布

人物专访 2018-06-15

藏人之友点击排行

Copyright © 2025 tibetcu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