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史卓玛:只为大家平安出行

扎史卓玛在清扫路面沙石。  在国道214线德钦县城至飞来寺日因卡村段路上,人们经常能看到一位藏族老阿妈带着铁锹、撮箕、扫帚在路边忙碌的身影。遇到路面有散落的沙石,老阿妈就用扫帚

人物专访 2018-06-13

嘎玛德勒:唐卡人生 技艺传承

从昌都市区沿扎曲河而上,一路颠簸山路百余公里,历时4个小时,记者来到嘎玛德勒老人家里。这位老人,就是西藏工艺美术大师、嘎玛嘎赤画派第十代杰出传承人。嘎玛德勒向记者介绍一幅

人物专访 2018-06-12

杨华珍:针线缱绻民族情感

  2017年8月,主题为“蜀地藏羌 钟灵毓秀”的杨华珍藏羌织绣作品展,在位于北京前门大街的传统文化艺术中心举行。展览通过艺、技、传、情四个主题单元,展示了杨华珍近年创作

人物专访 2018-06-11

次仁罗布:在传承中弘扬古老技艺

次仁罗布正向学生们讲解钦孜画派的历史。 2018年5月,次仁罗布和他的学生多吉次旦(左一)、旦增桑珠(左三)、扎西罗布(左四)合影。夏扎大院一角。“唐卡之都”画院工作人员按

人物专访 2018-06-08

达哇才让:译坛铸就英才

达哇才让,是我共事近20年的同事,也是我在中央民族干部学院翻译骨干研修班、国家民委中青年英才上海复旦大学研修班两期在职培训时的同学。他性格开朗,他在哪里,哪里就有欢声笑语

人物专访 2018-06-06

嘎仓玛:藏东深谷藏匠心 小锤敲过八代人

  经济全球化和工业信息化给今天的人类社会带来了极大的生活便利,但潜心格物的工匠精神并没有过时,反而受到时代的呼唤和追捧。在西藏东部的深谷里,就有这样一批人仍然在坚守、传承千

人物专访 2018-05-30

泽吉:将热巴舞带进教育系统的第一人

  “艺术是被赋予了情感的技术,文化是有了思想的艺术。”热巴舞从最初的流浪艺术到如今的科班文化,是艺术的发展,更是一种新文化载体的传承。  提到热巴舞,有一个熟悉的名

人物专访 2018-05-29

多杰才让:牦牛绒编织脱贫梦

5月23日,多杰才让在“阿雅克”牦牛绒手工艺制作工作室内。  “我的成长离不开牦牛,我的生活离不开牦牛,现在我的工作更离不开牦牛。”  36岁的多杰才让是牦牛绒

人物专访 2018-05-28

旦正华青多杰:人生是一场属于自己的格斗

  “每天的挥汗如雨后自己都能进步一点点,练习格斗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旦正华青多杰说。  见到旦正华青多杰时,他正在位于青海省西宁市海湖新区的青海搏击运动协会

人物专访 2018-05-23

当珍批初:“陶”之夭夭

当珍批初检查黑陶成品正在制作酥油茶罐的拉茸肖巴制作黑陶的材料 香格里拉市尼西乡汤堆村手工制作黑陶的历史渊源久远,以尼西乡石棺墓出土的黑陶为据,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香格

人物专访 2018-05-18

多杰本:操起藏区经济杠杆"部落人"

部落人村长多杰本与小编有着相似的经历,辍学、打工、回归。不一样的是,村长怀揣梦想归来,小编背负失恋归来。怀揣梦想归来的多杰本在实现理想抱负的路上步步生莲,先后成立部落人、

人物专访 2018-05-17

扎西顿珠:老板舞者

  五月,西藏自治区山南市隆子县斗玉珞巴民族乡斗玉村大面积的青稞已经出穗,桃、苹果等树木也已翠绿。这个掩映在满眼绿色中的村落是山南市唯一的珞巴族聚居地。共有66户,254人,其中珞巴

人物专访 2018-05-14

向巴扎西:擎起地勘的希望火炬 为国家“探家底”

  盛夏藏北地区的旷野,夜晚寒风凛冽。地质勘探人向巴扎西裹着两层被子,在帐篷里辗转反侧,为眼前的钻探技术难题想着对策。  向巴扎西曾啃下不少技术硬骨头。在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勘

人物专访 2018-05-10

隆务·拉加华:我的“平凡”人生

隆务·拉加华,男,藏族,1950年7月15日生,系青海省兴海县中铁乡人。从小被青海省俄合萨寺院札西曲宗更排香曲布林,意为“吉祥兴善菩提洲”观世音菩萨·俄合萨

人物专访 2018-05-08

格桑顿珠:让传统藏医药与时俱进

2018年3月,中共中央组织部公布了第三批国家“万人计划”入选人员名单。在本次公布的197名教学名师中,西藏藏医学院藏药系主任、副教授格桑顿珠入选。国家“万人

人物专访 2018-05-04

才旦夏茸活佛:丹斗祥瑞照天下

著名学者、藏学家才旦夏茸活佛,法名晋美柔必罗哲,亦名阿旺央丹柔必多觉,是藏传佛教后弘期发祥地丹斗寺活佛。他自幼严习佛学,博学多识;毕生著书立说,治学严谨,为后人留下了许多极为宝

人物专访 2018-05-02

格茸农布: 藏族音乐人、弦子演奏家

格茸农布是如今炙手可热的藏族音乐人、弦子演奏家。 故乡通主,给了格茸农布最重要的东西——创作源泉。 有人说,家是风雨中的一间小屋,是大雪天里的一杯热酒,是一

人物专访 2018-04-27

达哇

达哇(扎西达哇),男,藏族,1965年5月15日生于青海省海南州兴海县,博士研究生。1983年9月至1987年7月就读于青海民族学院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1987年9月至1990年7月在青海民族学院藏族古

学术教育 2018-04-25

尼玛次仁:在一木一弦间,弹起“扎念”情

在西藏不少地方,堪称“家家有把‘扎念’”。虽然家中不是每一个人都会弹唱,但人们却乐意把它挂在家里,以备日常庆典聚会之用,同时它也具有汇聚福禄的意蕴。

人物专访 2018-04-24

喜饶嘉措;佛学泰斗 一代宗师

喜饶嘉措大师 喜饶嘉措大师于1884年阴历四月初八诞生在今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道帏藏族乡贺庄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中,乳名多杰。多杰的父亲名叫拉浪杰,母亲名叫拉浪吉,多杰还有一

人物专访 2018-04-19

斯塔:藏族女大学生的创业故事

  在拉萨市夺底南路的一家藏餐馆里,一位20岁出头的藏族姑娘来往穿梭,点头跟往来的顾客打着招呼,笑容始终挂在脸上。直到顾客把钱交到她手里时,记者才确定,这个貌不惊人的姑娘是这家藏餐

人物专访 2018-04-18

扎巴格丹: 寻根、扎根,回报社会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记者在香格里拉独克宗古城大龟山脚下的阿若康巴·南索达庄园精品酒店大堂见到了酒店老板扎巴格丹。这位爱笑,脸上留着络腮胡的藏族汉子在香格里拉就

人物专访 2018-04-17

拉华加:雨靴踩起的水花

拉华加,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青年导演、编剧。担任过《塔洛》等很多优秀影片的执行导演,是著名导演万玛才旦的御用执行导演。他的长片处女作《旺扎的雨靴》获得第68届柏林国际电影

人物专访 2018-04-15

耿昇

耿昇(1944-2018),1944年12月生于河北省阜平县,1968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法文系。自1980年由外交部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便从事有关中法关系史、法国汉学诸方面的翻译与

学术教育 2018-04-11

其美多吉:雪线邮路,百万公里云和月

其美多吉在出班前检查车辆。其美多吉开车送邮件。  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有一条特殊的路——川藏线康定至德格邮路,这条线路承担着四川进藏邮件的转运任务。这条路全程往

人物专访 2018-04-11

多吉彭措:用信念托起康巴人的电影梦

2016年8月,由四川甘孜籍著名导演多吉彭措执导的电影《贡嘎日噢》,在历时3年拍摄后,正式与观众见面。电影首映以来,受到了国内外各界人士的好评,不仅获得了2016年度美国13届世界民族

人物专访 2018-04-09

敬庭尧:创作300米水墨巨制《文成公主》

敬庭尧在成都的画室里作画。  敬庭尧,1949年生于四川省遂宁射洪县,自幼酷爱美术,1965年年仅16岁因其绘画天分特招入伍。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美术家协会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全军

人物专访 2018-04-08

歌手班玛措

班玛措出生于美丽富饶的甘加大草原,自幼酷爱音乐,背负着父母的恩情与自己的梦想,离开了美丽的家乡,边读书边为自己的梦想而拼搏。在奋进的道路上参加了多种公益演出、歌曲大赛、文

影视娱乐 2018-04-02

郎加:感知文化的魅力 用藏语翻译世界名著

郎加,四川乡城籍人,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协会会员。从四川省藏文学校到青海师范大学藏、汉、英三语专业,再到西南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郎加的&ldquo

人物专访 2018-04-02

钟扬:雪域高原一颗种子的答案

这是钟扬在西藏日喀则进行植物采样期间留影(新华社发 2013年8月4日 冯艾/摄)   一个人的生命,能够记录到怎样的巅峰?  在海拔6000多米的珠穆朗玛峰北坡,他攀登到植物学家采样的最高高

人物专访 2018-03-29

藏人之友点击排行

Copyright © 2025 tibetcu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