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冈拉梅朵》海报

  电影《冈拉梅朵》一经上映得到了各大媒体的关注,央视女导演处女作,立足电影处女地西藏,国内首部西藏音乐电影,剧组两年3进西藏,3次更换主要演员,3次遭遇车祸,从拍摄到影片上映整整历时3年,于2008年3月得以于广大观众见面,这部电影的出炉总与数字“3”密不可分,虽然遭遇了很多困难,但是吉祥的数字“3”庇护着《冈拉梅朵》最终盛开在3月的季节里,伴着春天的歌声将雪域高原上轮回中的情缘播种在每个有缘人的心中。

  影片讲述了一个即将成为新娘的藏族女孩成了家喻户晓的歌手,只因她把一首传统的民歌“冈拉梅朵”唱得神奇而飘逸,而冈拉梅朵又恰好是她自己的名字。不过她却在婚礼的当晚消失了。

影片剧照:婚礼场景

  60年以后,一个汉族女歌星安羽再次唱红了这首歌,但她在一次演出时突然失声,随后也消失了。失声的安羽被梦里一个神秘的歌声指引,只身前往神湖纳木措寻找声音。路上,安羽结识了藏族乐手阿扎。阿扎曾许下愿要买下拉萨的“冈拉梅朵”酒吧,只因这里是当初他爷爷结识自己的心上人冈拉梅朵的地方。爷爷为这位女孩画了一幅画像,如今这幅画传到了阿扎手里,他要把它挂在酒吧的墙上。

  一路上阿扎和安羽冲突不断,但也因为这些冲突他们逐渐相爱了。就在快到神湖的时候,阿扎得知“冈拉梅朵”酒吧将被转卖,于是放弃行程返回拉萨。安羽独自一人来到神湖。在神湖,安羽惊奇地发现,阿扎爷爷寻找了一生的心上人——画中少女冈拉梅朵就在这里,她就是当年唱红《冈拉梅朵》后失踪的新娘,已改名叫拉姆。

影片剧照:“冈拉梅朵”酒吧

  她为什么要改名?为什么要到神湖一躲60年……解开这些疑问的同时,安羽意识到,她正经历着拉姆的爱情轮回,只因她们都唱红过那首歌——《冈拉梅朵》。

  乘着《冈拉梅朵》剧组做客藏人文化网之际,记者对该剧的主创人员进行了深入的专访。依次采访了编剧扎西达娃,导演戴玮,主演仁青顿珠、郑昊、索朗措。

扎西达娃在成都记者见面会上

  扎西达娃,著名藏族作家,是二十世纪中国魔幻现实主义、先锋小说的代表人物。现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西藏作家协会主席。著有《西藏,系在皮绳节上的魂》、《西藏,隐秘岁月》、《骚动的香巴拉》等小说,及《益西卓玛》、《冈底斯》等多部影视作品。

  赶了几场通告的扎西达娃显的非常疲惫,一再的要求多采访导演和演员们,说他们太不容易了。低调的扎西达娃只是简单的回答了记者的两个问题后把话题转给了戴玮导演

扎西达娃在藏人文化网

  藏人文化网:扎西达娃老师您好,请您简单的介绍下剧本的创作情况,以及您是否满意现在电影所呈现的效果?

  扎西达娃:《冈拉梅朵》的剧本是我的原创作品,写了大半年,改了六稿,对于影片所呈现的效果还是比较满意,戴导第一次拍电影,又涉足西藏题材,在一种非常态的状况下能达到现在这个效果已经很不容易了,影片中独特的西藏风情,宏大的自然风光都是看点。

  藏人文化网:您今后要继续写电影剧本还是会继续写小说?

  扎西达娃:再完成一两部电影剧本后我打算不再写剧本了,至于以后干什么暂时还没有想好,就我本人我还是希望自己能继续写小说。

导演戴玮在成都记者见面会上

  戴玮,中央电视台最具影响力的年轻导演之一。曾经执导过四十多台晚会、近百首优秀MV作品,曾在第十二届韩国最高人气演艺大奖中获得外国人MV最佳导演奖。

  热情、感性、坦诚的戴玮在采访过程中自然的担当着导演的角色,安排采访次序,控制采访时间,安排拍照等事情都避免不了被职业导演掌控。

  藏人文化网:戴导您好,您为什么要拍摄西藏题材的电影呢?在拍摄这部电影时对你触动最深的是什么?

  戴玮:这个还得从早些时候说起,我和西藏的缘分注定了我将一直从事涉藏艺术题材的创作。1999年我第一次进藏。当时是因为做《雪域欢歌》的晚会,进藏是为这场晚会做准备。第一次进藏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时那台晚会赢得了中国彩虹奖。紧接着陆续进藏拍了一些mv,1999、2001、2003年这几年中陆续进藏有3、4次。

戴玮在大昭寺

  在西藏工作就觉得像在度假,每天都过得很愉悦。第一次去寺庙,宗教的力量让我震撼,藏人对生命的观念,对生死轮回的概念,让我对生活有了新的认识。我在大昭寺看到一个年龄很小的僧人,比我在电影里表现的还要小,他在穿上袈裟的时候对宗教和自己的命运全然不知,但他的命运早已被确定。

  另一件事情也让我体会到了西藏人的善良。当时剧组去当雄县的一户人家拍戏,拍完戏剧组还要开车到前面去取景。我送给那家的藏族小女孩围巾和学习用品,小女孩不停地给大家倒茶,对着大家笑,很天真。剧组的司机懂藏语,和他们说剧组拍完戏还会路过。当剧组在4个小时以后拍戏回来经过这里时,那家的小女孩依然坐在门口等我们,因为我们说她家的茶很好喝,她想让我们回来的时候再喝喝茶,坐一坐。就为了这个,她在门口足足等了4个小时。

  就是这样一件件的小事,让我对西藏的认识一点一点地加深。我越来越觉得即使不是去西藏搞创作,只是一年去上两天,都会让自己有所变化,是西藏让我不得不变化。久在都市的人容易变得现实和浮躁,到西藏会用释放的方式重新梳理自己的人生和目标,这是一件很愉悦的事情。到后来,我的作品中充满了所经历的小细节,包括那个藏族小女该,那个小僧人。我努力把自己的感情融入自己的作品中,即使用10部作品也难以表达我对西藏的情怀。

  藏人文化网:您为什么选择“冈拉梅朵”作为片名呢?

  戴玮:我祖籍是东北,本身是回族,但是多次进藏工作的经历让我深深的爱上了西藏,爱上了藏文化,体会到了藏传佛教中的智慧,也是因为缘分,我皈依了藏传佛教,上师给我取了个很好听的藏族名字——白玛卓嘎,意思是莲花度母,所以在拉萨无意中看到了“冈拉梅朵”这个名字就特别喜欢,认定要以这个名字拍部电影,2005年3月我找到了扎西达娃老师,给了他这个名字,可以说是命题作文,在多次的交流后就聊出了这个故事。

戴玮在大昭寺

  藏人文化网:您给电影中人物的定位是什么?

  戴玮:我们这部电影中突出表现了“男人是山,女人是湖”和“男人是节奏,女人是旋律”这样的基调,动静结合。男主角阿扎一出场就是强烈的打鼓,旋转的经桶……而女主角安羽一出场则是寂静的小路,幽静的湖边……

  藏人文化网:和剧组人员相处了那么久,对您来说最难忘的是什么?

  戴玮:在剧组里感受最深的就是大家的乐观、团结和坚强,每次遇到困难的时候,总能听到“明天快乐”这样的声音,也不知道最先是谁喊出来的,到后来就成了我们的口号,一直激励着大家勇往直前。记得在纳木措拍摄的那段时间是11月份,当时都已经封山了,我们在得到有关部门的特许后才得以进去拍摄,天气变化无常,非常冷,风很大,拍摄正在进行时因为天气的原因不得不停止,作为导演不光要保证拍摄的质量、进程等问题,还要对整个剧组人员的安全负责,只感觉自己责任重大,不敢有一点闪失,那是一种使命感,我经常会给自己送这么一句话,“如果困难解决了,你为何不快乐呢;如果问题解决不了,你不快乐又有什么用呢?”

  记得拍摄完成关机的那天,他们都在楼下吃饭,我在楼上的房间里坐着不敢下去见他们,第二天就要分手了,害怕自己会难受,这个时候仁青顿珠就来叫我下去吃饭,说大家都在等我,我们围坐在一起,喝酒唱歌,就像一家人一样,一起经历了很多欢乐和艰难的时刻,最后我们都哭了,抱在一起大哭。分开后我们还是会经常见面,一起吃饭,一起回忆在西藏的每一个难忘的瞬间……

  无论多大的困难,我们都已经一起走过去了,至少我们收获了友谊,所以我感觉人应该相信自己,相信团结的力量,在承受某种困难时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但是当一切过去后所经历的磨练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冈拉梅朵》中有太多太多的遗憾,我走了很多弯路,但是有了这次的经历,拍下部片子的时候我就知道怎么做才能让作品更完善,才不会让观众等待这么长时间。

戴玮在大昭寺

  藏人文化网:电影《冈拉梅朵》对您个人的意义是什么?

  戴玮:这部影片对我个人的意义很重大,我发现我的个性有了变化,3年来的藏区生活,和藏族朋友的接触,让我变的平和。我是个急性子的人,不喜欢承认自己的错误,即使心里知道自己错了,嘴上绝对是不会承认的,很多时候放不下,所以我不快乐,但是,我在藏族朋友的眼睛里看到的是他们的快乐和平和,他们做事很直接,对待朋友很真诚,在他们的面前会感觉到自己变渺小了,小姑娘一碗热乎乎的酥油茶,老阿妈一声“扎西德勒”的祝福语,小伙子一曲热情的敬酒歌……等等的点点滴滴都让我感动,让我的心得到净化,同时让我体会到了生命的真正价值和意义,开始学会放下,学会舍得,学会感恩。

仁青顿珠在藏人文化网

  仁青顿珠,饰演影片中“阿扎”和“阿扎爷爷”。出生于西藏日喀则江孜县,1998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现为西藏话剧团话剧演员。他天生能歌善舞,并在戏剧领域有很深的造诣,主演过多部话剧,及出演《益西卓玛》、《茶马古道》等多部电影和《文成公主》等多部电视剧,在藏区深受欢迎。

  仁青顿珠总保持着微笑,谦和的态度让他在剧组中学到了不少东西,他很感激能有这样一次突破自己的机会,说很喜欢尝试演绎不同风格。

  藏人文化网:仁青顿珠您好,参演这部电影您有什么感触?

  仁青顿珠:首先,这部电影中在语言这方面让我感觉很轻松,因为我这个角色多数用的是母语,使得我能很好的驾御和表现人物,同时也是很真实的反映了藏族现代人使用藏汉双语的状态,对于年轻人来说,也是告诉他们母语重要性的一个符号。其次,接拍这部电影对我来说是一次新的挑战,因为以前都是在演古装,饰演古代的藏族人物,而这次扮演一位现代鼓手的角色,对自己也是一次突破。说到演戏,我还得感谢郑昊呢,他常常会和我交流,把他对我这个角色的理解告诉我,让我在表现人物性格上有了更充足的把握。

仁青顿珠在藏人文化网

  藏人文化网:在影片中您饰演了两个角色,其中有什么故事吗?

  仁青顿珠:刚开始我只饰演“阿扎爷爷”这个角色,有一天扎西老师来电话叫我去试镜,看我能不能同时担起“阿扎”这个角色,试镜结束后导演告诉我得减肥,那会儿正好要过藏历新年,我们就放假了,等假期结束再回来拍戏时,我整整减了30斤,从160斤减到130斤,当时导演很感动,就定下我同时演“阿扎”这个角色,很感谢扎西老师的推荐和导演的信任,给了我这样一次突破自己的机会。

  藏人文化网:和韩国演员搭戏有困难吗?

  仁青顿珠:还没开拍前我心里很没底。担心语言不通会造成交流上的问题,后来发现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姜世贞是个很专业的演员,手势或者一个眼神她就会很准确的领会到你的意思,很聪明,也很有经验,在拍摄时我就直接把她当成一位真正的哑女,很自然的就找到了感觉,和她的合作很愉快。

  藏人文化网:在您心中戴导是“冈拉梅朵”吗?

  仁青顿珠:是!戴导很能吃苦,很敬业,很坚强,她对艺术的执着感动了我,包括郑昊、索朗措我们都是很佩服戴导,尤其郑昊可以说是“三朝元老”,主演3次换人,但是郑昊一直在默默的支持着戴导,3年里间断的拍摄,他随叫随到,而且很认真,把“晓涛”男人的宽容和细腻诠释的特别完美,这就是导演的魅力和影片本身的魅力让大家凝聚在戴导周围,为一部影片尽自己的最大力量。

郑昊在藏人文化网

  郑昊,饰演影片中“晓涛”一角。曾担任张艺谋执导影片《我的父亲母亲》主演,此片荣获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银熊”奖、百花奖“最佳影片”奖等多项国际大奖。主要电影作品:《我的父亲母亲》、《张思德》、《刑警张玉贵》、《乔二中彩》、《数字英雄》、《姐姐词典》等。

   郑昊在剧组中是个大哥哥的形象,总有讲不完的笑话,当其他演员出现表演方面的问题时,都会去请教郑昊,而郑昊热情开朗的性格和大家总能打成一片。在采访的过程中郑昊总能有一两句经典的总结式的发言,逗的大家都忘记了是在工作。在他身上完全看不到《我的父亲母亲》这部电影给他带来的光环,更多的感受到的是他的亲和与善解人意。

  藏人文化网:郑昊您好,作为影片的“三朝元老”您为何如此执着?

  郑昊:我坚持出演这部影片的原因有3点:1,导演的执着感动了我;2,影片的故事吸引了我;3,我热爱藏文化。拍这部戏是我第一次进藏,第一次去拉萨,还没去拉萨的时候,我就想,我肯定不会高原反映,再怎么说咱也是大男人嘛,可是一到那儿,我就高原反映了,怎么办呢,藏族朋友们说喝啤酒会好很多,那我就喝酒,第二天醒来头巨疼,原来高原上喝两瓶啤酒相当于内地喝四瓶啤酒,因为海拔高,氧气不充足,人容易醉,不过还好我适应的比较快。藏区的的太阳、蓝天、空气、牦牛肉、糌粑、酥油茶……我都喜欢,没有一点不习惯,还有藏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深深的吸引着我,当我回到内地后忽然感觉生活没什么意思,在北京只有去藏餐厅,喝着青稞酒,吃着糌粑,我感觉空气都回到了拉萨的那种稀薄的状态,让人很舒服……

郑昊在成都记者见面会上

  藏人文化网:在拍摄过程中什么是令您最难忘的?

  郑昊:记得去纳木措拍摄的时候,那段是没我戏的,但是我就是想去看看神湖,到那儿后我们先是拜神湖,持着一种对神湖的崇敬之情顺利的完成了拍摄,也让我们每个人在心里永远的记住了那块圣洁的地方,在我的眼前总能浮现出神湖碧波荡漾的圣景。而我饰演的“晓涛”这个角色,是一个汉族人在拉萨生活的状态,从“晓涛”总是认真仔细的打扫“冈拉梅朵”这个酒吧的细节上,就能体会他多么的热爱西藏,热爱藏文化,而“晓涛”面对爱情,面对他深爱的“安羽”,爱到做任何事情都愿意,只要让“安羽”幸福宁愿离开他所热爱的西藏。我很喜欢“晓涛”这个角色,这种胸怀和爱让我感动。

索朗措在藏人文化网

  索朗措,饰演影片中年轻时的“冈拉梅朵”。索朗措是阿坝州南坪县人,一直在成都上学,曾在九寨沟管理局工作,兼职做平面模特,演员。曾在电影《王子传奇》中出演角色,参演过《王子传奇》及“中国移动”等多部电视广告。偶然的机会认识了扎西达娃,在《冈拉梅朵》更换演员时,由扎西老师引荐,通过试镜顺利的进入了《冈拉梅朵》剧组。

  藏人文化网:索朗措您好,在您看来藏族女性的优点是什么?

  索朗措:在我看来我们藏族女性是善良、纯真、执着、开朗、勤劳的,在这些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我们现代的藏族女性也是前卫、时尚、有创造性的。

  藏人文化网:去拉萨拍摄您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索朗措:拍这部戏是我第一次去拉萨,当我走进大昭寺的时候,我被气势磅礴、金碧辉煌的建筑所震撼,为是藏人而骄傲,拉萨比起我想象中的圣地更现代化,是个开放性的大都市。

索朗措在成都记者见面会上

  藏人文化网:您是怎样理解你所饰演的“冈拉梅朵”?

  索朗措:我所饰演的“冈拉梅朵”是60年前的藏族姑娘,用明亮的眼神和灿烂的微笑表现人物的内在美,对待爱情很含蓄但是很坚定,是理想化的升华,塑造出一种纯粹的爱情,让人物就如同唐卡画“冈拉梅朵”一样圣洁。

影片剧照:索朗措扮演的“冈拉梅朵”

  这是国内第一部反应现代西藏生活的音乐故事片,它将神秘的西藏传统文化、古老的爱情传说、现代大众文化的因素融合在一起,完成了对西藏年轻一代生活的写照,反映了他们在一个变化的世界中的真实情感及困惑。

  “冈拉梅朵”是对雪域高原女性的诠释,它源自年轻导演戴玮内心深处的情感。

导演戴玮在成都记者见面会上

  戴玮,中央电视台最具影响力的年轻导演之一。曾经执导过四十多台晚会、近百首优秀MV作品,曾在第十二届韩国最高人气演艺大奖中获得外国人MV最佳导演奖。

  热情、感性、坦诚的戴玮在采访过程中自然的担当着导演的角色,安排采访次序,控制采访时间,安排拍照等事情都避免不了被职业导演掌控。

  藏人文化网:戴导您好,您为什么要拍摄西藏题材的电影呢?在拍摄这部电影时对你触动最深的是什么?

  戴玮:这个还得从早些时候说起,我和西藏的缘分注定了我将一直从事涉藏艺术题材的创作。1999年我第一次进藏。当时是因为做《雪域欢歌》的晚会,进藏是为这场晚会做准备。第一次进藏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时那台晚会赢得了中国彩虹奖。紧接着陆续进藏拍了一些mv,1999、2001、2003年这几年中陆续进藏有3、4次。

戴玮在大昭寺

  在西藏工作就觉得像在度假,每天都过得很愉悦。第一次去寺庙,宗教的力量让我震撼,藏人对生命的观念,对生死轮回的概念,让我对生活有了新的认识。我在大昭寺看到一个年龄很小的僧人,比我在电影里表现的还要小,他在穿上袈裟的时候对宗教和自己的命运全然不知,但他的命运早已被确定。

  另一件事情也让我体会到了西藏人的善良。当时剧组去当雄县的一户人家拍戏,拍完戏剧组还要开车到前面去取景。我送给那家的藏族小女孩围巾和学习用品,小女孩不停地给大家倒茶,对着大家笑,很天真。剧组的司机懂藏语,和他们说剧组拍完戏还会路过。当剧组在4个小时以后拍戏回来经过这里时,那家的小女孩依然坐在门口等我们,因为我们说她家的茶很好喝,她想让我们回来的时候再喝喝茶,坐一坐。就为了这个,她在门口足足等了4个小时。

  就是这样一件件的小事,让我对西藏的认识一点一点地加深。我越来越觉得即使不是去西藏搞创作,只是一年去上两天,都会让自己有所变化,是西藏让我不得不变化。久在都市的人容易变得现实和浮躁,到西藏会用释放的方式重新梳理自己的人生和目标,这是一件很愉悦的事情。到后来,我的作品中充满了所经历的小细节,包括那个藏族小女该,那个小僧人。我努力把自己的感情融入自己的作品中,即使用10部作品也难以表达我对西藏的情怀。

  藏人文化网:您为什么选择“冈拉梅朵”作为片名呢?

  戴玮:我祖籍是东北,本身是回族,但是多次进藏工作的经历让我深深的爱上了西藏,爱上了藏文化,体会到了藏传佛教中的智慧,也是因为缘分,我皈依了藏传佛教,上师给我取了个很好听的藏族名字——白玛卓嘎,意思是莲花度母,所以在拉萨无意中看到了“冈拉梅朵”这个名字就特别喜欢,认定要以这个名字拍部电影,2005年3月我找到了扎西达娃老师,给了他这个名字,可以说是命题作文,在多次的交流后就聊出了这个故事。

戴玮在大昭寺

  藏人文化网:您给电影中人物的定位是什么?

  戴玮:我们这部电影中突出表现了“男人是山,女人是湖”和“男人是节奏,女人是旋律”这样的基调,动静结合。男主角阿扎一出场就是强烈的打鼓,旋转的经桶……而女主角安羽一出场则是寂静的小路,幽静的湖边……

  藏人文化网:和剧组人员相处了那么久,对您来说最难忘的是什么?

  戴玮:在剧组里感受最深的就是大家的乐观、团结和坚强,每次遇到困难的时候,总能听到“明天快乐”这样的声音,也不知道最先是谁喊出来的,到后来就成了我们的口号,一直激励着大家勇往直前。记得在纳木措拍摄的那段时间是11月份,当时都已经封山了,我们在得到有关部门的特许后才得以进去拍摄,天气变化无常,非常冷,风很大,拍摄正在进行时因为天气的原因不得不停止,作为导演不光要保证拍摄的质量、进程等问题,还要对整个剧组人员的安全负责,只感觉自己责任重大,不敢有一点闪失,那是一种使命感,我经常会给自己送这么一句话,“如果困难解决了,你为何不快乐呢;如果问题解决不了,你不快乐又有什么用呢?”

  记得拍摄完成关机的那天,他们都在楼下吃饭,我在楼上的房间里坐着不敢下去见他们,第二天就要分手了,害怕自己会难受,这个时候仁青顿珠就来叫我下去吃饭,说大家都在等我,我们围坐在一起,喝酒唱歌,就像一家人一样,一起经历了很多欢乐和艰难的时刻,最后我们都哭了,抱在一起大哭。分开后我们还是会经常见面,一起吃饭,一起回忆在西藏的每一个难忘的瞬间……

  无论多大的困难,我们都已经一起走过去了,至少我们收获了友谊,所以我感觉人应该相信自己,相信团结的力量,在承受某种困难时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但是当一切过去后所经历的磨练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冈拉梅朵》中有太多太多的遗憾,我走了很多弯路,但是有了这次的经历,拍下部片子的时候我就知道怎么做才能让作品更完善,才不会让观众等待这么长时间。

戴玮在大昭寺

  藏人文化网:电影《冈拉梅朵》对您个人的意义是什么?

  戴玮:这部影片对我个人的意义很重大,我发现我的个性有了变化,3年来的藏区生活,和藏族朋友的接触,让我变的平和。我是个急性子的人,不喜欢承认自己的错误,即使心里知道自己错了,嘴上绝对是不会承认的,很多时候放不下,所以我不快乐,但是,我在藏族朋友的眼睛里看到的是他们的快乐和平和,他们做事很直接,对待朋友很真诚,在他们的面前会感觉到自己变渺小了,小姑娘一碗热乎乎的酥油茶,老阿妈一声“扎西德勒”的祝福语,小伙子一曲热情的敬酒歌……等等的点点滴滴都让我感动,让我的心得到净化,同时让我体会到了生命的真正价值和意义,开始学会放下,学会舍得,学会感恩。

索朗措在藏人文化网

  索朗措,饰演影片中年轻时的“冈拉梅朵”。索朗措是阿坝州南坪县人,一直在成都上学,曾在九寨沟管理局工作,兼职做平面模特,演员。曾在电影《王子传奇》中出演角色,参演过《王子传奇》及“中国移动”等多部电视广告。偶然的机会认识了扎西达娃,在《冈拉梅朵》更换演员时,由扎西老师引荐,通过试镜顺利的进入了《冈拉梅朵》剧组。

  藏人文化网:索朗措您好,在您看来藏族女性的优点是什么?

  索朗措:在我看来我们藏族女性是善良、纯真、执着、开朗、勤劳的,在这些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我们现代的藏族女性也是前卫、时尚、有创造性的。

  藏人文化网:去拉萨拍摄您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索朗措:拍这部戏是我第一次去拉萨,当我走进大昭寺的时候,我被气势磅礴、金碧辉煌的建筑所震撼,为是藏人而骄傲,拉萨比起我想象中的圣地更现代化,是个开放性的大都市。

索朗措在成都记者见面会上

  藏人文化网:您是怎样理解你所饰演的“冈拉梅朵”?

  索朗措:我所饰演的“冈拉梅朵”是60年前的藏族姑娘,用明亮的眼神和灿烂的微笑表现人物的内在美,对待爱情很含蓄但是很坚定,是理想化的升华,塑造出一种纯粹的爱情,让人物就如同唐卡画“冈拉梅朵”一样圣洁。

影片剧照:索朗措扮演的“冈拉梅朵”

  这是国内第一部反应现代西藏生活的音乐故事片,它将神秘的西藏传统文化、古老的爱情传说、现代大众文化的因素融合在一起,完成了对西藏年轻一代生活的写照,反映了他们在一个变化的世界中的真实情感及困惑。

  “冈拉梅朵”是对雪域高原女性的诠释,它源自年轻导演戴玮内心深处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