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排,男,1968年出生于青海省共和县,现任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育部百所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大学生活 青葱岁月
能够在“双一流”高校展露风采,成为对社会有用之人,来自牧区的切排深切感受到这一切与西北民族大学的培养是分不开的。考上西北民族大学,可以说是他人生命运的一次大转折。
在那个年代,考上大学是无上荣耀的事情,很值得在十里八乡“炫耀”。切排至今还记得拿到录取通知书那一刻激动的心情,他反复默念着录取通知书上的每一个字,憧憬着美好的大学生活。
等到真正进入校园,切排才明白,所有的进步都意味着要摆脱旧日的舒适状态。上大学之前的他,可谓是“除了自家帐圈,不识他乡异地”,没有读过课外书,没有离开过家乡。校园里同学们谈论的话题,他甚至没有听过,无措和自卑曾一度笼罩着初入大学校园的他。所幸的是同学和室友来自全国各地,他们互相鼓励,每天一起背单词,一起讨论作业,一起去图书馆读书,一起分享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这个阶段虽然很苦,但在这样一个学风浓厚的环境中,他和同学们飞快地成长着,蜕变着。
而今回顾母校时,更多感到怀念。恍惚之间,他觉得自己还是那个刚刚进入校园的青涩学子,上课的铃声时常在耳边响起,教授们还在课堂上激扬文字,也许这就是时光的烙印。
心存感激 不断前行
在切排的印象中,西北民族大学很注重学生的全面培养。正是在西北民族大学的求学经历,教会了他在众人面前自信地讲话,明白除了成绩之外,人生还有很多有意义的事情。通过不懈努力,他的综合能力不断提升,很快成长为学生干部。这段经历对于他来说非常重要,让他获得了许多机会,体验了更多精彩,并促成了他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是他受益良多的重要时段。
虽然离开母校已有三十个年头,但许多往事他仍难以忘怀。那美丽幽静的校园,极具特色的教学楼,都留下了切排和同学们青春的足迹,留下了他们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回忆,同时也积淀了浓厚的师生情谊。切排尤其怀念老师们,他们的严谨执着、一丝不苟,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不计得失的爱心奉献,至今都还深深烙在他心中,成为他人生旅途上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动力。多识教授、马进武教授、华侃教授、高瑞教授等前辈对他专业知识的培育,陈其玉教授、张风翮教授、贺文宣教授、吴丹玛教授、赵学东教授等在汉语、历史、藏汉翻译方面对他的悉心栽培,一切影像像昨日往昔般历历在目。
正是这些老师让切排在七年求学时光始终怀有希望,并保持人格的独立;这些恩师的榜样模范作用,使得他在人生的旅途中一直保持着积极思考、乐观前行、敬畏美好的生活态度。他认为在后来的学习、工作中略有成绩,首先应该感谢老师为他奠定的坚实基础。就像他的老师一样,年青的切排立志做一名教育战线上的普通教师,给后来者以激励与动力!
从西北民族大学毕业后,切排进入兰州大学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在刚刚就职兰州大学的几年里,他过得比较挣扎与辛苦,这其中既有家庭中的琐事,更是因为工作上的茫然。导致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一切都深感无力。每每这时,他总是忆起母校,怀念母校的老师,想起他们教导自己的辛苦,想起他们的默默奉献、甘守寂寞、不计得失,他一次又一次汲取重新出发的能量,获得振奋的力量,并逐渐拨开迷雾,找到自己的方向。他选择了与自己在母校所学相关的藏学研究、民族学研究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
不负初心 功成名就
1995年至今,切排在兰州大学从事民族学教学科研工作。期间,1998年被聘讲师;2004年被聘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06-2008年在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专门史从事博士后工作;2009年被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2010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12年8月—2012年9月在中共中央党校学习。
他出版专著4部、译著21部,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7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项、教育部研究基地重大项目3项、完成省级和校级重点项目11项。
感恩母校 心系母校
母校——西北民族大学留给切排那段美好的记忆,成为他人生路上不可割舍的情感驿站,每当遇到困难、遭遇艰辛时,只要想起母校,切排便又充满力量,度过难关。切排热爱他的母校,并一直心系母校、关注母校,他总是用最真诚的心祝福母校赓续奋进、铸就辉煌。在母校七十周年校庆之际,他情不自禁地从心底为母校昔日的历史功绩、今朝的开拓进取、明天的创新发展由衷地感叹、喝彩、祝福!
请扫描二维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