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增顿珠在给孩子们辅导功课

爱心人士教孩子们学英语

丹增顿珠的“全家福”

  2000年,丹增顿珠因患糖尿病,从日喀则江孜县公路养护段病退回家,随后在西藏大学美术学院学习绘画。2006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丹增顿珠得知自己的老师数十年来一直抚养着10多名孤儿的事。这件事使他联想到一些农牧区的小孩,由于家境贫寒或是父母双亡,不得不过早辍学,有的甚至从来没有跨进过学校的大门。受老师的影响,丹增顿珠当年一下收养了4名5至6岁的孤儿,在东郊新安居园内租了一处两层楼的独家小院,一边当爹妈照顾他们的生活,一边当老师教他们一些基础的绘画和其他学科的知识。到2007 年9月份,他收养的孤儿已达到了18名,其中14名女孩,4名男孩,年龄最大的15岁,最小的只有4岁。

  2007年8月底,西藏商报对丹增顿珠的事迹进行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许多读者被他这种精神所感动,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岁末将至,这些孤儿生活得怎么样?丹增顿珠以后有什么打算?记者再次来到位于东郊新安居园“孤儿的家”。

  多挣钱 给孩子买过冬衣服

  12月15日下午,记者来到东郊新安居园大门口时,刚好遇见6岁的普珠和另外一名小女孩走出来,由于不会说汉语,他们只是对记者甜甜地笑了一下。顺着小区的中央大道往里走,就看见几个孩子在小区内欢快地嬉戏,记者仔细看了一下,这几名小孩都是丹增顿珠收养的孤儿。

  走近丹增顿珠租住的院门口,里面传来一阵笑声。在一楼的教室里,几个孩子围着一个年龄大一点的女孩正在学习英语,黑板上还写着一些英文单词。看到记者进来,小孩们都转过头来,睁着大大的眼睛看着这位曾经见过面的来客。

  当天,丹增顿珠不在家,一名义务给孩子们教英语的老师接待了记者:“丹增顿珠刚才被一位朋友叫去谈生意了。冬天来了,丹增顿珠老师希望尽量多挣点钱给孩子们买些过冬衣服和食品。”

  好心人 让孩子们快乐成长

  12月16日上午,记者再次来到了东郊新安居园,并在丹增顿珠新租的一套住房里见到了他。刚走进大门,丹增顿珠就立刻从铺在地上的卡垫上站了起来,紧紧地握住记者的手说:“非常感谢你们对我的支持,我现在的压力比以前小多了,孩子们的生活状态也好了。自从你们将我的事情报道出去以后,陆陆续续来了很多好心人,给我们送来了食品、衣物等日常用品。”

  随着丹增顿珠收养的孩子越来越多,2007年10月他又租了一处新盖的二层楼的独家小院,并将院子改造成一个舞池,用来教孩子们跳舞。二楼的几间卧室里摆放着崭新的双层铁架床。“这些铁架床都是前一段时间一位好心人送的,还有一些人送来了被子、大米等生活用品。孩子们现在有这么好的吃住条件,多亏有那么多好心人的帮助,我在这里谢谢他们了!”

  目前,最让丹增顿珠欣慰的是,每到星期六、星期天,都会有好心人过来给孤儿们上课,“这样的话,孩子们一是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二是通过和他们的交流,孩子们能够接触到更多的新鲜事物。”

  重培养 孩子学习一技之长

  “每当看到孩子画出一幅比较完整的画,我就很高兴。”丹增顿珠对绘画非常热衷,他想让这些孩子长大以后从事与绘画有关的工作,特别是能够从事西藏民间绘画艺术事业。“这些年龄小一点的孩子特别有绘画天分。”他指着2007年才8岁的强巴利兵告诉记者,在收养他们的时候,心理就有一种“偏见”,只要是喜欢画画的孩子,他都会说服这些孤儿的亲友,抱养过来。“我只是不想让他们一辈子呆在农牧区,成为一名普通的农牧民,学好了绘画,说不定哪天他们就会成为一名出色的画家。”丹增顿珠说。

  丹增顿珠告诉记者,现在我区从事西藏民间绘画事业的女孩很少,所以在他收养的孤儿中,绝大部分是女孩。为了给孩子们营造一种学习的气氛,即使在孩子们的卧室里,他都用藏语写有一些关于绘画的常识,让孩子们在睡觉前和起床时能看上一眼。“时间久了,孩子们就会自然而然将这些东西深深地印在脑海中,做画时也能加以应用。”

  当然,每个孩子的爱好和兴趣是不一样的,对于一些不适合从事绘画的孩子,丹增顿珠也在试图从别的方面着手,让他们有一技之长。最近,他通过朋友,请来了一位导游,专门教孩子们英语。

  学做人 孩子长大后有爱心

  “刚开始的时候,很多朋友和亲友都不能理解我的做法。”丹增顿珠说,他2007年已经40了,自己的两个弟弟已经长大了,并且都有了工作,而自己一直没有结婚,家里人一直为他的婚事操心。自从他决定收养孤儿后,更是没有办法考虑自己的婚事了。“我现在还不想结婚,结了婚,收养这么多孩子,肯定不妥。”丹增顿珠说,自己现在只想把心思放在这些孩子的身上。由于一直没有人给孩子们做饭,最近,他将自己的妹妹从老家接到拉萨,专门给孩子们做饭,晚上顺便照顾一些年龄比较小的孩子睡觉。

  “我没有什么别的要求,只要孩子们长大之后,能够记住我,或是以后自己能够自食其力的时候,能够伸出双手帮帮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就可以了。”当谈到以后的打算时,不善言谈的丹增顿珠总是重复这句话。他说他早已不打算结婚了,现在身体还有病,个人的理想就是让这些孩子快乐地成长,并且个个都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他告诉记者,现在最担心的还是自己的收入问题,尽管有很多好心人会经常给他们送一些东西,但这样也不是长久之计,“只有用自己的双手养活这些孩子,心理才踏实。”

  大家庭 互帮互助快乐成长

  2007年6岁的普布,9月份被丹增顿珠从日喀则收养过来之前,一直在外面流浪,营养不良,脸色苍白。12月16日,记者再次见到普布时,差点没认出来。记者拉着他的手问他在丹增顿珠老师家里好不好时,他用生硬的汉语说:“我很快乐,这里的哥哥姐姐对我都很好,我们从来不会吵架的。”

  在这里,孩子们就像在一个小型的幼儿园中,唯一不一样的就是这里很难听到哭声。小孩们坐在一起,互相嬉笑着,有了矛盾,年龄大的让着年龄小的。年龄最大的琼达告诉记者,老师(孩子们都称呼丹增顿珠为老师)为了锻炼他们,年龄大一点的孩子衣服都是自己洗,有时一些男孩子洗衣服洗不好,她们就会过去帮忙。

  2007年8岁的丹增珠扎普通话说得最好,“我很聪明,尽管我画的画不是最好的,但是我的语文和英语学得最好,长大了我要当一名导游。”而2007年7岁的米玛却说:“我会好好学画画,长大以后要成为一名出色的唐卡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