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太加, 生于安多藏区, 先后就读于青海师范大学美术系、 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 , 现为专业电影摄影师美术师。
1994年开始从事绘画创作,主要有《生命系列》、《红色系列》等五十余幅美术作品。
油画《圆》(生命系列之五)于1998年荣获艺苑杯书画篆刻大赛一等奖;
油画《昨天与今天》(红色系列之三)于1998年荣获青海省美术教师绘画大赛三等奖。
2002开始电影创作,主要作品有:
《静静的嘛呢石》(DV短片) 美术;
《草原》(35mm彩色故事短片) 美术、副摄影; 2004年
《最后的防雹师》(纪录片) 摄影之一; 2005年
《静静的嘛呢石》(35mm彩色故事片) 美术。 2005年
《家园》 剧情短片 导演,摄影 2006年
《噶托大法会》 (纪录片) 摄影师 2007年
《华容道》 剧情长片 摄影师 2007年
《桑耶寺》 纪录长片 摄影师 2008年
《寻找智美更登》 剧情长片 摄影师 2008年
《名寺高僧之五台观音洞》 纪录短片 摄影师 2008年
《名寺高僧之普寿寺》 纪录短片 摄影师 2008年
《回头又见夕阳红》 剧情长片 摄影师 2008年
记者:《寻找智美更登》的镜头语言很有特色,基本都是远景,几乎没有特写,而且镜头不时会出现停滞,这样的影像风格是你预先设计好的吗?为何会选择这种比较有距离感的镜头语言?想要追求一种怎样的视觉风格?
松太加:关于影像风格我没有预先设计。第一次读剧本的过程中强烈感觉到里面有一种贴近那片土地的生活质感,当然这和我自己的身份和成长经历也有关系。虽然这个故事的多半是虚构的,但我看来仍然很生动,每个人物及场景处处散发着一种质朴的生活气息。后来和导演沟通时,他不想拍成一部一味地追求以还原生活真实为目的电影,他很想通过这个电影来探索一种属于东方式的影像语言。为此那段时间我们参考对比了很多东西方的片子,希望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后来又翻阅了很多藏族特定历史时期的壁画和绘画作品,结果从藏族世俗绘画的美学中得到了很多启发。这类绘画不像西洋绘画一样注重透视和比例关系,而是追求神态和细节的完整性。虽然这种观念是建立在朴素的审美基础之上的,但还是有一种东西让你感动,为此确定以全景呈现出来的那种完整感作为主要的影像语言。虽然这个想法对于当今多数电影观众已经成形的美学观念和快餐式的视觉消费方式很有挑战性,但导演还是坚持了自己的选择,特别是在当今以影像拼帖或视听刺激来取悦观众的时代,导演的魄力和坚持难能可贵。
记者:片中有很多关于《智美更登》这出戏的镜头,有表演的,也有学校学生在学戏的,在处理这种戏剧舞台镜头的时候都做了哪些处理?你希望拍摄出来的《智美更登》呈现出一种怎样的效果?
松太加:其实不必为了表现某个戏剧内容而刻意追求一种处理方式,我想导演的意图也不是这样。每个人物在演出过程中觉察不到舞台与观众的界限,戏里戏外的区别,这就是打动你的地方。为什么还要用刻意的方式来打乱它呢?我呈现的就是这样的状态。
记者:因为影片的主题是寻找,所以影片场景变化非常多,这是不是给摄像带来了一定困难?拍摄中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松太加:这是一部以寻找为主题的公路电影,场景的变化非常大,但场景的变化不是最大的困难,最大的困难是变化莫测的高原光线,再加上多半是车戏,几个主要演员的皮肤又比较黑,窗外的光线又是那么刺眼,没有拖车,没有大功率的灯光,解决反差是最大的挑战,数字机最大的弱点也在这里,所以这些让我至今还想起来感到后怕。但现在成片呈现出来的影像效果还可以,没有什么致命的缺点。
记者:有哪一场戏是你感觉比较满意的?为什么?
松太加:从艺术角度考虑全片都比较满意。至于技术方面,在那种条件下完成的车戏还是比较满意的。
记者:你作为摄影的同时还是本片的美术,在美术方面影片都做了哪些比较独特的设计?片中很多地方都体现出一种传统与现代的相互冲击,在美术上也体现为很多小细节的设计,这些设计是源自真实的生活还是刻意为之?在美术上你觉得主要的困难与突破在哪里?有没有采用一些比较独特或者珍贵的道具?(比如智美更登的戏服)
松太加:这个故事是当下的一个故事,所以没有必要刻意为了强调美术设计而设计什么,那里的场景那么的自然,那么的有生活感。全片都是实景拍摄,但场景的选择上我和导演下了很大的功夫,去了藏区很多地方。被我们采纳的场景因剧情和调度的需要都做过一些细微的调整,但不会留下丝毫雕琢和刻意的痕迹。我觉得困难和突破也在这里。采用的独特或珍贵的道具就很多,都是一些很有年代的东西,很多东西都是我第一次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