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可可西里
夜未过半
但我已将星夜的深邃
和旷野的静默
攒握在了,咫尺的手心
其中的分量
仿佛来自无数亘古的堆叠
和祖辈们苍茫的遗骸
我也一如那凶猛的骑士
试图翻越这一地漆黑
围坐在山神们的篝火旁
看他们用白马的踏蹄
在这辽原上印出故事的光
和大江的泉眼
无论如何
在暗夜深处的湖畔
尽是我念想的央金玛
无意落下的浴衣
假使我明天恰巧在那里放牧
我必是这片土地上
最丰厚的灵魂
更敦求培的诗
仿佛某种奥义的追随者
来回在自己的生命里踱步
把诗化的一掬掬痛苦
渗注在了进藏的朝圣大道
在哲蚌与拉萨的月色里
与远道而来的央金玛私会
或在仓央嘉措归宿的酒馆
讨要一杯青稞味的诗篇
为了诗里的月亮及檀香
一步就趟过喜马拉雅的悠远
于是冥想深处的释迦王子
在菩提树下抖去最后的眷恋
高原的夜,息声已久
一首名为更敦求培的诗
悄然碾过了青藏的上半夜
羌塘草原的纤夫
我们的梦
裹着西山上的晖影
陷落进泥泞
脚下的草甸
柔软的像姑娘的肌体
轱辘就在她的指间打转
山神们,并排地
把投来的目光打成了结
变成我们头顶的云霞
一身湿泥
风干不了旅人的长梦
却踏热了这片冻土
骑士们素面朝天
抖了下手中的缰绳
战马便从漩涡里一跃而出
于他人遗忘的文字旁
写尽一片土地的淡漠
对诗人的冷漠,甚至是
裹挟着洪流的敌意
像极了草原上秋后的
第一个冷雨夜,所以
傲慢正如它的旷野一样
宽阔而又丰腴
仿佛无知是,亘古以来
未从牦牛背上卸下的驮物
而它的主人们,将理想
结扣在活佛的串珠和豪车
以及高官女儿的怀里
无数个日升月落的时日里
所有用文字供奉的煨桑
所有诗人长夜里咀嚼的落寞
从未有人真正去关心
这片祖辈们仰首踏蹄过的土地
一开始便是他们寄生的墓地
因为所有枯槁的灵魂
从未在我的笔尖,活过。
灶边的吟诵艺人
仿佛雪融水,涤荡过的
呓语,在长夜里滔滔不止
我被来自远古的吟诵艺人
拴在了那个战马纵横的年代
他们闯进了空灵的世界
捞起一驮驮草原上的陈年旧事
那些踱步在仙境的战神
一跃又出现在黎明的山岗
岁月顺着初秋的夜雨
攀爬在灶台,煮沸一锅的
岭国往事,又驱走了
山神们一夜的睡意
晨曦里,不知疲惫的吟者
捂热了一身的英雄梦
站在故事最初发生的土地上
想象一尊度母
我和五月的布谷鸟
打马走过神山和草原的雪线
在包含了这个季节所有悸动的
起点,二十一双纤纤玉手
舀起了故事的二十一个篇章
试图想象一尊度母
绿松石耳串在古老的北风里
起舞,网罗了高原所有湖泊的灵动
佛母亲手佩戴的五只琥珀
那是创世山神采摘来的远古烈日
因为无数个少女,与你同名
也因为你从星河与万山的深处
款步而来,在达哇拉姆洒落成河的
草原,循着一千位空行母的舞步
所以,我以诗和松柏枝的名义
点燃了二十一束礼赞
源
起 初
母亲没有命名那片
育水的处女地
后 来
来自北方的羚角
刺破了创世山神的水囊
于是,传说的斤两
从马背上的泉眼一跃而出
在万物初融的季节
停 顿
牧人,天生的语言家
开口,就惯用
拉长的指示代词,拌以
富有草原气息的
语重心长的微妙表情
完成游牧世界里的停顿
仿佛开腔前的祭礼
黑色是我的悲伤
舀空这个季节的
悲伤,那种空旷里野蛮生长的
情绪,它从黑色的河床地
渗进后半夜的天葬台
从远方蹒跚的牧女
一度忘却了度母的微笑,还有
隐修的僧侣,人们赶来聆听
海螺音,却在归途中意外死去
世人,从上师闭目的
一刹那,迎请了满袍的箴言
却未来得及匍匐在佛前
就盘算着,何以在世道的
窄口间,永生
末世的狂欢,一如
执念,华美在临渊的大地
噬没了笑容、袈裟
在慈悲的孩童眼中噙满泪水
生而为人的
我们,是尘浪里的
菩萨,是转经道上
悲悯的屠夫
香巴拉勇士
1
创世山神的
行囊,终年擎挂在
天际的掌纹,在喜马拉雅北麓
生长的天梯之上,封存了
宇宙,最初的物语
2
直至,某个劫世
难以安然的垭口,诸神
披戴月色,纷纷逃离须弥山
从中搬离出了旷野的
神性,和满天霞色
3
被唤作老者的人,转身
把胸口的日月,窖藏在皮袄
发酵的奶子,泛漾在星野
溢满了迁徙的途畔
和地下神灵的洞口
4
祖先们,时常在冬日里
烘烤太阳,用古铜色的牵绳
从白马的蹄印,收割说法
顺着月夜的积雨,从扬起的
袖口,摸出永恒的三灶石
5
所有从神灵的靴尖
抖落的咏叹调,无一例外
拾进了吟游诗人的背囊
于是起步远方的韵律
就在逐水草而居的恍惚间
6
雪原上,冷风常在耳畔
扎营,羚角指向拉萨
从更北的北方,驾马划入
朝圣大道的北风里,穿行在
白骨安放的极地
7
赤脚舞起,远古的
击响,雪线以上的众神
默然投出,余晖里的注目
夜行时的月色,也不再
单薄,空灵酿就了万物
8
忽而想起外婆,魔幻地
述说,去拉萨的故事
与鬼神结伴,坐享香巴拉的
日出,在途中失散
又在八廓的桑烟里重逢
9
一路,卸载积郁的气质
用香客式的叩首,将额顶的
太阳和泪水,深植在不知名的
山岗,来年的草子,依然
漫过山野和牧场
10
围坐的祖辈们,生来
已是人间的战神,用双足
轻吻香巴拉的地平线
踏热青藏的料峭,以及
没有守护神的后半夜
琼部 •嘎玛文青,藏族,原名尕马文青。1994年6月生于玉树巴塘草原,2016年毕业于西南民族大学藏语言文学专业。玉树州作协会员,玉树州文联《玉树文艺》(双语)主编。参与《玉树州山水文化》《玉树州地名文化》编辑、翻译工作。作品散见部分期刊和网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