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明盛世,金龙迎新春。农历正月十五一大早,在佛教圣地塔尔寺周围的和平路、团结路两条大街上看社火的人群摩肩接踵,街道两旁的建筑物上挂满了万盏红纱灯,农民画灯箱、楼面灯饰及满天星灯饰在县城街道展示,整个县城处处洋溢着浓郁的节日气氛。
青海塔尔寺展出艺僧用酥油制作的酥油花作品
临近傍晚,鲁沙尔街头人山人海,前来观灯的游人多达十几万人,上万盏彩灯把县城装扮得格外喜庆。那一刻,最吸引人的莫过于塔尔寺“艺术三绝”之一的酥油花展。已有六百多年的悠久历史的酥油花,起源于宗喀巴大师在举行祈愿法会期间做一梦,梦见荆棘变为明灯,杂草化为鲜花,稀珍奇宝光彩夺目,梦醒后为再现梦境,组织僧人用酥油塑成树木花卉供于佛前延续至今。2006年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上下花院40多名僧人利用3个多月,用2000多公斤酥油制成的酥油花缓慢地抬上了花架,并在前面的条桌上点燃金光灿灿的酥油灯,霎时,游客便如潮而涌。
青海塔尔寺展出艺僧用酥油制作的酥油花作品
一名僧人在青海塔尔寺酥油花展现场拍照
今年,上花院制作的酥油花主佛为文殊菩萨像,右边为十八罗汉渡海图;下花院制作的酥油花中间主尊为文殊菩萨像,其右边为《佛与十六尊者》。在酥油灯淡淡光辉的辉映下,酥油花显得格外鲜亮和俊美,彩色的花朵、摇曳的花枝,万花丛中是一簇簇栩栩如生的人物塑像。精湛的技艺令游客眼界大开,赞叹不已。
夜幕降临,家家户户挂起灯笼。树与树之间是灯笼,街与街之间是灯笼,所有的彩车都身披彩灯。五彩缤纷的烟花燃放开来,辉映着各式各样的彩灯,街上流光溢彩、好不热闹,有不少游客和百姓在忙着拍照留念,整个县城沉浸在丰年盛景带来的欢乐之中。
据了解,塔尔寺灯节文化活动从正月十二开始,在五彩缤纷的各式花灯装饰下,在连绵不绝的爆竹声中,以“湟中八韵”为主题的乡村社火、威风锣鼓、戏剧曲艺、健身舞蹈、书画展览相继拉开帷幕,高潮迭起。正月十五塔尔寺灯展和酥油花展再一次将灯节文化活动推向了高潮。
青海塔尔寺展出艺僧用酥油制作的酥油花作品
一名僧人在青海塔尔寺酥油花展现场拍照
今年,上花院制作的酥油花主佛为文殊菩萨像,右边为十八罗汉渡海图;下花院制作的酥油花中间主尊为文殊菩萨像,其右边为《佛与十六尊者》。在酥油灯淡淡光辉的辉映下,酥油花显得格外鲜亮和俊美,彩色的花朵、摇曳的花枝,万花丛中是一簇簇栩栩如生的人物塑像。精湛的技艺令游客眼界大开,赞叹不已。
夜幕降临,家家户户挂起灯笼。树与树之间是灯笼,街与街之间是灯笼,所有的彩车都身披彩灯。五彩缤纷的烟花燃放开来,辉映着各式各样的彩灯,街上流光溢彩、好不热闹,有不少游客和百姓在忙着拍照留念,整个县城沉浸在丰年盛景带来的欢乐之中。
据了解,塔尔寺灯节文化活动从正月十二开始,在五彩缤纷的各式花灯装饰下,在连绵不绝的爆竹声中,以“湟中八韵”为主题的乡村社火、威风锣鼓、戏剧曲艺、健身舞蹈、书画展览相继拉开帷幕,高潮迭起。正月十五塔尔寺灯展和酥油花展再一次将灯节文化活动推向了高潮。
青海塔尔寺展出艺僧用酥油制作的酥油花作品
一名僧人在青海塔尔寺酥油花展现场拍照
今年,上花院制作的酥油花主佛为文殊菩萨像,右边为十八罗汉渡海图;下花院制作的酥油花中间主尊为文殊菩萨像,其右边为《佛与十六尊者》。在酥油灯淡淡光辉的辉映下,酥油花显得格外鲜亮和俊美,彩色的花朵、摇曳的花枝,万花丛中是一簇簇栩栩如生的人物塑像。精湛的技艺令游客眼界大开,赞叹不已。
夜幕降临,家家户户挂起灯笼。树与树之间是灯笼,街与街之间是灯笼,所有的彩车都身披彩灯。五彩缤纷的烟花燃放开来,辉映着各式各样的彩灯,街上流光溢彩、好不热闹,有不少游客和百姓在忙着拍照留念,整个县城沉浸在丰年盛景带来的欢乐之中。
据了解,塔尔寺灯节文化活动从正月十二开始,在五彩缤纷的各式花灯装饰下,在连绵不绝的爆竹声中,以“湟中八韵”为主题的乡村社火、威风锣鼓、戏剧曲艺、健身舞蹈、书画展览相继拉开帷幕,高潮迭起。正月十五塔尔寺灯展和酥油花展再一次将灯节文化活动推向了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