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飘香
初春时节,桃红柳绿,梨花盛开。4月16日青海日报记者雷发恩来到素有高原“小江南”之称的贵德县,深深的感受到了贵德的美丽,遍布青海梨乡的96户“文化中心户”,像缕缕春风吹拂着千家万户,给乡亲们带来了欢乐和幸福,也把文明、祥和、团结之风吹向了四面八方。
天下黄河贵德清,黄河自西向东泛着醉人的碧波横贯贵德中北部,这里四面环山,平川开阔,土地肥沃,不仅风光秀美,而且民风淳朴,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且独具特色。贵德县自2001年积极开展“文化中心户”建设活动以来,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和农牧民文化素质、道德水平的提高。如今,“文化中心户”的创建成了贵德农牧区基层文化活动的有效载体,从而使这一文化阵地真正成了农牧民群众求知的课堂,求美的窗口,求艺的乐园,求富的良友。
天下黄河贵德清
为民族民间文化搭起一个舞台
贵德是一块民间文化的沃土,汉、藏、回等各民族文化和河湟文化在这块土地上长期融合,使贵德独具特色的民族民间文化绚烂多彩。长期以来,乡民们吮吸着厚重的民间文化的乳汁,塑造纯朴而美好的道德价值观,丰收喜庆,逢年过节,“文化中心户”为乡民们提供了聚首欢唱,倾情而舞的文化平台。
位于贵德县河东乡保宁村的格萨尔文化中心户,自2003年创建以来,以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为宗旨,传承历史文明,搜集整理流传于民间的格萨尔王传奇故事,用说唱、藏戏和整理编写等形式,传播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格萨尔文化中心户自创建以来,先后接待省内外游客达20万人,组织格萨尔藏戏及文艺节目演出近三百场,观众达十多万人次。
观看“拉伊”比赛
2005年,格萨尔文化中心户被文化部授予“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这座文化风情园集挖掘、收藏和传播藏族优秀历史文化和民间文艺为一体,设有藏医门诊、餐饮、住宿,使藏族优秀历史文化得到了弘扬和推广,同时也给藏族群众提供了一个传播藏族文化的场所;另一方面,格萨尔文化中心户,发挥其宣传作用,服务于周边群众,读报室全天为群众开放,人们可以随时读书看报,借阅农业科学、园艺、保健、庭院经济、法律等与自身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书籍。目前,格萨尔文化中心户已成为贵德县宣传文化中心户的一面旗帜,深受群众和游客的青睐。
开辟旅游新景点促进文化增收
“你看,这块黄河奇石上的图案就像黄河和长江。你再看这块石头,上面是月亮,下面是太阳,太阳的光环都‘印’在石头上了。”4月16日,记者雷发恩走进贵德县河西镇格尔加村的黄河奇石文化中心户喇海林及家人创建的黄河奇石苑时,被里面诗情画意的美景迷住了。百年古树生机勃勃,千万朵盛开的梨花与形态各异的黄河奇石相映成趣,独具匠心的设计、构思与周边环境浑然天成,黄河奇石文化中心户为我们营造的仙境,令人迷醉。
贵德广场
喇海林介绍说,黄河奇石苑建于2003年,占地面积有四十多亩,苑内有形态各异、千奇百怪的黄河奇石一千多块,最大的33吨,而百年以上的梨树就有37棵。奇石和优美的环境不断吸引着各方游客前来参观,仅2006年的门票收入就达30万元左右。喇海林说,他还想在黄河奇石苑内建一个河湟奇石博物馆,供人们观赏。
和黄河奇石苑一样,河阴镇西家嘴村的根雕文化中心户,是集根雕、花卉、书画为一体的“文化中心户”,这里收集的根雕品种多,观赏性强,优良花卉品种齐全。
黄河大桥
贵德县委宣传部副部长赵志英告诉青海日报记者雷发恩,各级部门为黄河奇石文化中心户和根雕文化中心户配备了书柜报架、音箱设备,文体器材、图书、科普电教片。农闲时通过“文化中心户”组织当地群众看书、读报、举办文艺体育活动,有效提升了农牧区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另一方面,“文化中心户”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旅游文化资源、走文化带动旅游,旅游促进文化之路,通过创建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中心户”,开辟旅游景点促进文化增收。
“文化大院”为农牧民打开致富之路
每逢周三、周五,河东乡王屯村的群众就会聚集在村委大院内,载歌载舞,开展农牧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丰富他们的生活。在这里,民间艺人吹拉弹唱各显其能,观者如醉如痴,呈现出一派其乐融融的和谐景象。
观看“拉伊”比赛
王屯村村支部书记贾文才告诉青海日报记者雷发恩,王屯村是贵德县最大的村,是以汉、藏为主的多民族集居区,现有农户339户,2287人。2005年王屯村创建“文化大院”后,村民们在空闲时间经常聚集在一起吹拉弹唱,载歌载舞,还自编自唱积极向上的歌曲,吸引群众广泛参与。为此,有关部门还为“文化大院”配备了二胡、板胡、唢呐、三弦、笛子、收录机、电视机、书柜、报架、表演服装等器材,组织村民参加县里的各种群众性文艺演出,丰富了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王屯村“文化中心户”借文化大院的东风,将自娱自乐与开辟农民增加收入渠道相结合;读书看报与提供致富信息相结合,为当地农牧民带来了种种好处。
在玉皇阁顶楼俯看县城全景
王屯村“文化大院”创建以来,还培养了一批懂技术的农民,实施“阳光”技能培训,教授钢筋工、瓦工、木工、电焊工、美容、美发、烹饪等技能,使两百多名农民拿到了技能资格证书,并通过农民工工会,组织他们到北京、上海、深圳、沈阳等地打工。拿到技能资格证书的村民,每天的工资由原来的30元涨到了60元左右,每人每年可以为家里带来1万多元的经济收入。2006年,王屯村全村劳务输出实现收入三百多万元,而令王屯村村民自豪的是,有一批村民还参加了北京奥运会部分场馆的建设。
为农牧民提供科技信息
贵德县江仓麻村是一个以藏族为主的村落,人多地少造成的贫困如影相随,是科技为这个村带来了希望。
快乐的藏族小朋友
2003年,江仓麻村党支部书记兰曲乎在贵德县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投资5万元在自家办起了“宣传文化中心户”,向村民提供科普图书、电教设备、娱乐器材,并利用农闲季节和晚上的时间每月开展不少于4次的集中活动,宣传党的政策、法规和农牧产品的种养殖技术,又自编自演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让群众在自娱自乐中学习知识、弘扬先进文化。
当年,兰曲乎根据相关信息和省农科院有关专家的指导,从西安农科院引进新品种冬麦种子,在自家两亩承包地中试种,取得初步成功后,平均亩产达到500公斤以上。经省农科院有关专家鉴定,确定试种的冬麦适合在贵德县大部分地区种植,此时兰曲乎也打算将江仓麻村发展为一个新的冬春麦良种基地。
街边的酸奶
自此,村民们把兰曲乎的“宣传文化中心户”作为学习交流致富经验的场所,遇到生产、饲养上的难题互相交流、探讨,兰曲乎也成了大家公认的科技带头人。如今,全村已全部改种稳产高产的冬小麦,粮食自给有余。加上这几年开展的牛羊育肥贩运、暖棚蔬菜种植、劳务输出,江仓麻村已经甩掉了贫困帽子,人均年纯收入两千多元。
沼气池项目也是这两年兰曲乎通过书本和光碟认识的。当兰曲乎从湟源县观摩回来后,就先试着自己修了一座。两个月后,他家厨房里老一辈用过的灶台“休息”了,取而代之的是清洁方便的燃气灶。到2005年年底,全村已修建沼气池151个。这一干净、省柴、省草的科技项目,让群众由此告别了用柴草生火做饭的历史,使群众真正感受到了科技项目给他们生活带来的实惠。
丹霞地貌
为了使“文化中心户”真正融入到村民的文化生活当中,贵德县文化工作者还严格执行乡镇负责人月访制度,每个乡镇负责人每月带领相关人员,到“文化中心户”访问一到两次,与村民座谈,了解情况,解决问题。同时还开展了“文化中心户”的培训制度,由当地文化部门牵头,科教文化局、农牧局、司法局等单位联合举办“文化中心户”培训班,讲授法律法规、市场经济知识、实用科技知识,不断为“文化中心户”充电,使他们成为农牧区经济、文化传播的带头人。
目前,贵德县的96个“文化中心户”填补了高原“小江南”农牧民看书难、读报难和文化娱乐活动贫乏的空白,基本满足了农牧民求知、求富、求乐的愿望,也增强了文化建设实效。如今,贵德农牧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因此呈现出新的活力和生命力。
宾河路
图片来源:百度
为民族民间文化搭起一个舞台
贵德是一块民间文化的沃土,汉、藏、回等各民族文化和河湟文化在这块土地上长期融合,使贵德独具特色的民族民间文化绚烂多彩。长期以来,乡民们吮吸着厚重的民间文化的乳汁,塑造纯朴而美好的道德价值观,丰收喜庆,逢年过节,“文化中心户”为乡民们提供了聚首欢唱,倾情而舞的文化平台。
位于贵德县河东乡保宁村的格萨尔文化中心户,自2003年创建以来,以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为宗旨,传承历史文明,搜集整理流传于民间的格萨尔王传奇故事,用说唱、藏戏和整理编写等形式,传播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格萨尔文化中心户自创建以来,先后接待省内外游客达20万人,组织格萨尔藏戏及文艺节目演出近三百场,观众达十多万人次。
观看“拉伊”比赛
2005年,格萨尔文化中心户被文化部授予“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这座文化风情园集挖掘、收藏和传播藏族优秀历史文化和民间文艺为一体,设有藏医门诊、餐饮、住宿,使藏族优秀历史文化得到了弘扬和推广,同时也给藏族群众提供了一个传播藏族文化的场所;另一方面,格萨尔文化中心户,发挥其宣传作用,服务于周边群众,读报室全天为群众开放,人们可以随时读书看报,借阅农业科学、园艺、保健、庭院经济、法律等与自身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书籍。目前,格萨尔文化中心户已成为贵德县宣传文化中心户的一面旗帜,深受群众和游客的青睐。
沼气池项目也是这两年兰曲乎通过书本和光碟认识的。当兰曲乎从湟源县观摩回来后,就先试着自己修了一座。两个月后,他家厨房里老一辈用过的灶台“休息”了,取而代之的是清洁方便的燃气灶。到2005年年底,全村已修建沼气池151个。这一干净、省柴、省草的科技项目,让群众由此告别了用柴草生火做饭的历史,使群众真正感受到了科技项目给他们生活带来的实惠。
丹霞地貌
为了使“文化中心户”真正融入到村民的文化生活当中,贵德县文化工作者还严格执行乡镇负责人月访制度,每个乡镇负责人每月带领相关人员,到“文化中心户”访问一到两次,与村民座谈,了解情况,解决问题。同时还开展了“文化中心户”的培训制度,由当地文化部门牵头,科教文化局、农牧局、司法局等单位联合举办“文化中心户”培训班,讲授法律法规、市场经济知识、实用科技知识,不断为“文化中心户”充电,使他们成为农牧区经济、文化传播的带头人。
目前,贵德县的96个“文化中心户”填补了高原“小江南”农牧民看书难、读报难和文化娱乐活动贫乏的空白,基本满足了农牧民求知、求富、求乐的愿望,也增强了文化建设实效。如今,贵德农牧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因此呈现出新的活力和生命力。
宾河路
图片来源: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