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高原丝绸之路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举办1.jpg  9月5日至6日,由西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文学院和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联合主办的第二届“高原丝绸之路历史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成都举办。四川大学党委副书记李正赤,西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斌礼出席开幕式并致辞,西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院长、教授白伦·占堆,文学院院长、教授旺宗和50余名师生参加。开幕式由白伦·占堆教授主持。

第二届高原丝绸之路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举办2.jpg  会议以“高原丝绸之路历史文化”为主题,设“高原丝绸之路考古新发现与研究”“藏传佛教艺术与高原丝绸之路”“高原丝绸之路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语言、文学、文献与高原丝绸之路”等核心议题。通过主旨发言、分论坛报告及互动问答等形式,海内外学者分享成果、碰撞观点,全面探讨了高原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与当代价值。

第二届高原丝绸之路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举办3.jpg  闭幕式上,三位学者代表分享参会体会。西藏大学博士生桑旦加措和四川大学博士生罗岚鑫表示,通过与专家交流获得宝贵成长,今后将以更扎实态度投入研究,为高原丝绸之路的文化传承与学术研究贡献青年力量。剑桥大学海德嘎·丁伯格教授高度评价会议跨学科、多视角的交流成效,并期待未来持续开展合作。

第二届高原丝绸之路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举办4.jpg  西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院长白伦·占堆教授在总结中向与会学者致谢,感谢大家无私分享最新成果,深化了对高原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的认知。他特别赞赏青年学者在国际学术平台展现的自信与严谨,对其学术热情寄予厚望。

  西藏大学文学院院长旺宗教授指出会议取得三大成果:主旨发言从考古、文本、文化等多维度揭示高原丝路内涵;分论坛跨领域交流挖掘其在文化传承、经济转化与文明互鉴中的价值;会议有效整合学术资源、凝聚共识、缔结友谊。她表示,将继续整合藏大、川大等机构资源,推动研究向更深更广发展。

  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霍巍教授归纳会议六大特点:规模空前、学科交叉、国际化程度高、老中青三代平等交流、议程紧凑有序、重视青年培养。他勉励青年学者以“马拉松”精神做真学问,拓宽视野、加强国际对话,为领域发展注入新活力。

  西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与文学院师生作为主办骨干,全面参与会议筹办与学术交流。两院教师依托地域文化与扎实研究,贡献了兼具学术深度与地方特色的观点;学生积极结合课程与实践,提出创新思路,为会议注入青春视角。通过此次锻炼,硕博研究生实现了能力与视野的双重提升,展示了西藏青年学子的潜力,体现了“以会促学、以学促研”的培养理念。本次活动是两院践行“深耕高原文化、服务国家战略”定位的切实行动,有效提升了西藏在相关领域的学术话语权,为深化高原丝绸之路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了西藏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