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25日,以这位老者名字命名的文献馆——“康噶•崔臣格桑教授文献馆”在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开馆。5月31日,在崭新的文献馆内,年近八旬、一生致力于藏学研究的康噶•崔臣格桑教授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康噶•崔臣格桑1942年出生于西藏日喀则定日县。18岁开始师从扎什伦布寺经师华旦、根邓、嘉央拉夏巴等系统学习藏传佛教五部大论,后又师从多位老师,为日后60多年的藏学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在老师们的精心培养下,康噶打下了扎实牢固的佛学功底,藏学研究领域十分广泛,涉及西藏历史、文化、宗教诸多方面,均颇有建树。他的著作多达60余部,译著30余部,论著以史料丰富,见解独到而受国内外藏学界高度评价。
上世纪70年代,康噶远渡日本,在日本从事藏语文教学和藏学研究工作。45年的时间里,他在日本培养了数百名藏学人才。

日本报刊曾多次报道康嘎,2008年,日本《每日新闻》在报道中称康嘎为“日本藏学之父”。对于盛赞,康嘎说:“我只是一个教书的,一个传递者,这一大篇幅的内容主要写的是《菩提道次第略论》这本书,它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创立者、佛教理论家宗喀巴大师很重要的佛学著作。”

文献归国 助益藏研
2012年,退休后的康嘎被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聘为海外特邀研究员,还应国内多所高校和藏学研究机构邀请,先后在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西南民族大学、青海民族学院、西北民族大学、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等开展藏学学术交流和授课,受到藏学界同仁和高校师生的高度评价。


中国藏学研究中工作人员索南多杰告诉记者:“康噶教授在日本的研究室是一个小三居,室内堆满了各种文献,包括大量的长条版式的藏文古籍以及国内外出版的各种图书。我们5人整整用了3天时间分类打包。”


现在,在位于北京的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康噶•崔臣格桑教授文献馆”里,凝聚了康嘎毕生心血的近5000册(函)珍贵藏学研究文献资料,整齐陈列于书架和展柜。其中,包括具有较高文物价值的《莲花遗教》金汁手写本和一些木刻本古籍等。
康噶说:“如今的中国经济越来越发达,国力随之越来越强大,国家对各民族文化的重视程度越来越深,藏学研究的队伍在不断壮大。藏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在各方面都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使其得到了系统研究和保护,不断繁荣与发展。我收集的所有文献,它们理应回到中国,因为藏学研究的未来在中国。”
请扫描二维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