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红的金属如闪电耀眼,风箱宛如野牛吼叫,锤声如雷轰鸣,打造声滴滴哒哒,雕刻声叮叮咚咚”,这是云南迪庆藏区德钦金属工艺世家洛桑家族传统手工艺的真实写照。


洛桑扎西(图片来自新华社)

        洛桑家族第十四代传人洛桑扎西和往常一样,在作坊里雕刻佛像,伴随着叮叮咚咚声,小锤敲打下的小凿好似鱼游,一会儿功夫就“游”出了一排细小的花纹。
        洛桑扎西一边雕刻一边哼着歌,“我是铁匠洛桑仁青,金属工艺代代相传,手执锤子、信奉天魔鬼神,耳边常听风箱呼呼响,铁锤叮叮当”。
        歌中的洛桑仁青是家族的第一代工艺人,来自尼泊尔加德满都的一户工艺之家,后迁徙到康巴地区,与德钦一位女子结婚成家。从此,尼泊尔的金属工艺在德钦落户,并代代相传,名扬滇、川、藏结合部的藏区。


在修整蜂蜡模具的工匠(中新社记者 刘冉阳 摄)

        洛桑扎西介绍说,家族的金属工艺以藏刀、针线盒等传统藏族用品和首饰为主,从第七代开始做宗教用品,目前已有2000余种产品。即便是普通的针线盒,从设计到雕刻成型都需要经过14道工序。
        “我们家族一直保留着传统的铸造技艺——泥土、羊油、松香、蜂蜡铸造技艺,这在全国藏区都是独一无二的。”洛桑扎西说,“随着时代的发展,塑形、雕刻等工序都可以借助机械完成,但作坊里的产品依然为纯手工制作,这是家族十四代工艺人一直以来的坚持。”
        谈及金属工艺的“诀窍”,洛桑扎西说,最难的是雕刻,需做到大锤如岩雕攫食俯冲,中锤疾飞如流星,小锤似跳蚤跳跃;大凿如虎跳,中凿如蛇窜,小凿如鱼矫健游动。“不过,心静和有耐心才是最大的诀窍”。


在修整蜂蜡模具的工匠杨武意,他跟随洛桑扎西学习已有10多年。
(中新社记者 刘冉阳 摄)

        洛桑扎西已在作坊渡过28个春秋,并把祖传的工艺教给了20多名工人。“我的童年是在父亲的匠铺里度过的。父亲离开人世前多次叮嘱我,即便是离开了家乡,也不能忘记母语和祖传的手艺,要让家族的传统工艺一代代传下去。这同样是我的心愿。”
        为了继承家族的传统工艺,洛桑扎西的长子洛桑都吉也选择了和父辈一样的道路。不同的是,在跟着父亲学艺的同时,他还在云南艺术学院进修金属工艺专业。
        “个人的力量也许很微弱,我们所做的一切,只是想实实在在地延续民族的记忆。”洛桑都吉说。


在修整蜂蜡模具的工匠(中新社记者 刘冉阳 摄)

        洛桑扎西介绍说,家族的金属工艺以藏刀、针线盒等传统藏族用品和首饰为主,从第七代开始做宗教用品,目前已有2000余种产品。即便是普通的针线盒,从设计到雕刻成型都需要经过14道工序。
        “我们家族一直保留着传统的铸造技艺——泥土、羊油、松香、蜂蜡铸造技艺,这在全国藏区都是独一无二的。”洛桑扎西说,“随着时代的发展,塑形、雕刻等工序都可以借助机械完成,但作坊里的产品依然为纯手工制作,这是家族十四代工艺人一直以来的坚持。”
        谈及金属工艺的“诀窍”,洛桑扎西说,最难的是雕刻,需做到大锤如岩雕攫食俯冲,中锤疾飞如流星,小锤似跳蚤跳跃;大凿如虎跳,中凿如蛇窜,小凿如鱼矫健游动。“不过,心静和有耐心才是最大的诀窍”。


在修整蜂蜡模具的工匠杨武意,他跟随洛桑扎西学习已有10多年。
(中新社记者 刘冉阳 摄)

        洛桑扎西已在作坊渡过28个春秋,并把祖传的工艺教给了20多名工人。“我的童年是在父亲的匠铺里度过的。父亲离开人世前多次叮嘱我,即便是离开了家乡,也不能忘记母语和祖传的手艺,要让家族的传统工艺一代代传下去。这同样是我的心愿。”
        为了继承家族的传统工艺,洛桑扎西的长子洛桑都吉也选择了和父辈一样的道路。不同的是,在跟着父亲学艺的同时,他还在云南艺术学院进修金属工艺专业。
        “个人的力量也许很微弱,我们所做的一切,只是想实实在在地延续民族的记忆。”洛桑都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