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文学之代表作家诗人述评

 

敏彦文

(回族,著名诗人,甘南藏族自治州作家协会副主席)

 

丹真贡布 1934—1996 ),又名万作良,藏族,甘肃夏河人。 1934 12 月出生在一个贫苦牧民家庭, 1949 9 月参加工作, 1956 6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西北民族委员会、西北民院、甘南州畜牧中学、甘南州歌舞团工作。 1979 年起任甘南州文教局副局长、文化局局长、州人大常委会科教文委员会副主任、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1995 5 月离休, 1996 8 22 日在兰州病逝。 1955 年开始发表作品,以处女作叙事长诗《拉伊勒和隆木措》登上文坛,并一举成名,被誉为新中国成立后少数民族文学 第一只报春的布谷鸟 1956 4 月参加全国第一次青年创作者会议, 1958 8 月参加中国作家协会甘肃分会代表大会,当选为理事, 1962 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1980 8 月出席甘肃文联第三次代表大会,当选为省文联副主席, 1988 11 月出席中国文联第五次代表大会,当选为全委会委员。在《诗刊》、《民族文学》、《西藏文学》、《文艺报》等报刊发表叙事诗《奇怪的法律》、抒情长诗《献给家乡的花》、抒情诗《春愿》、《亚热带的字母树》等数十首,多次在全国、全省文学评奖中获奖。著有诗集《羚之街》和《溪流集》,收录于其中的 100 多首诗歌,代表了他文学创作的成就。     阿信,原名牟吉信,汉族,甘肃临洮人。中共党员。1964年生,1986年毕业于西北师大历史系,长期在甘南藏族自治州工作,先后任合作民族师专政史系主任、党委组织部部长、办公室主任,现任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副院长。1985年开始诗歌创作,曾获甘肃省第三、四届文学创作奖、敦煌文艺奖、甘肃省黄河文学奖、飞天十年文学奖等。参加《诗刊》第十四届“青春诗会”。著有诗集《阿信的诗》。为甘肃省文学院荣誉作家、甘肃省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
    阿信的诗歌、散文多以青藏高原、甘南草地为背景,高原的宏厚、扑拙、神性与深邃,草原的辽阔、大气、宁静和苍凉,深刻地渗透到了他的诗篇之中,使得他的诗歌拥有国画的高远意境的同时,更具有油画的丰富色调和现代美感。20多年来,阿信通过对这片神秘高原和辽阔草地的智性书写,表达了自己对人类与自然的关怀和对生活的理解,以及对种种痛苦的隐忍。阿信是属于那种写得少但却写得极好极专注的诗人,是坚持通过诗歌语言探索精神未知领域的执著的诗人。正是这一述写方式,使得阿信在甘南文学界占有了十分显要的位置,并具有经典文本执掌者和发言者的价值和意义,没人可以替代,也很少有人企及。
    和丹真贡布、李城、敏彦文、扎西才让、嘎代才让、王小忠等人一样,阿信也是得神性写作圭臬的重要的甘南作家诗人,与他们不同的是,阿信似乎是在神性道路上走的更为率直、纯粹、圆通、畅达和高远的诗人,他为我们营造的精神生活境域似乎更为辽阔、甜蜜、安宁和温暖。读阿信的诗,我们会情不自禁地产生这样的感觉:这不是写出来的诗歌,这是天启的美文,是神授的经典,正所谓“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阿信用他的诗歌给我们建立了一个为诸神所徜徉、所留恋的精神国度,那里有甘洌的泉水和果香,令人望而迷醉。
    阿信的诗歌源于生活中那些最真切的感知,它们深入、细微、具体、生动,语言的灵动,感人的细节与隐约可知的神秘之美,让人过目难忘。阿信以真诚的心灵和切实的体验面对诗歌,绝不利用所谓高原的神秘和新奇讨好读者。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体验到他源于内心的经验和准确优美的语言。正如诗人里尔克所说的:“你还要接近自然。再把自己当作最早来到世间的人之一,试着叙述你看到、体验到、为之钟情的和失去的一切。要避开那些常见的主题,而从你自身日常生活中寻找题材。”阿信正是这样,他发现了自己与那片高原千丝万缕的生命的连接,因为他虔诚与自省的心态,在某些瞬间开启了一扇神秘的圣灵之门。阿信是甘肃诗群中一位“因虔诚和沉静而通灵的写作者。”(林莽语)

      雷建政 ,汉族,河南孟津人。 1953 年生, 1991 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 文学创作硕士研究生班。 1971 年参加工作,先后在甘南乳品厂、碌曲县文工队、甘南州文化局、州文联、夏河县政府、甘南州政协工作,历任州文联副主席、夏河县副县长、州政协文史委主任。 1982 年开始发表作品, 1990 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短篇小说《往年雪》、《孤城》、《白草地黑草地》、《天葬》、《西北黑人》、《劫道》、《太阳劫》等 61 篇。短篇小说《西北黑人》获甘肃省第二届敦煌青年文学奖、《天葬》获五四青年文学奖,中篇小说《命兮运兮》获甘肃省第二届敦煌文艺二等奖,短篇小说集《劫道》获甘肃省第四届优秀作品奖等。作品 10 篇次被《新华文摘》、《作品与争鸣》、《小说月报》等转载,被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中国农村读物出版社等出版的专集收选,日本《中国现代小说》译载。     伊丹才让 (1933-2004) ,藏族,青海平安人。中共党员。小时家庭贫苦,五、六岁起跟随父兄一起放羊、干农活,为了顶债还给人无偿放了一年多的牛马,备受歧视。解放后进入学校, 1954 年毕业于西北艺术学院少数民族艺术系舞蹈音乐专业。历任西北民族学院艺术科教员、甘肃省民族歌舞团演员、甘南州歌舞团编导、甘肃省民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甘肃省文学院专业作家、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等。 1955 年开始发表作品, 1979 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著有诗集《雪山集》、《雪狮集》、《雪域集》、《雪韵集》和诗选集《雪域的太阳》、《伊丹才让短诗选》,民歌集《藏族婚礼歌》,文集《雪山狮子吼》等。曾获全国第一、二届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一等奖,五省区藏族文学一等奖,全国第四届少数民族优秀诗集奖等。因创作题材丰富、多产而被称为 思想最活跃、写作最勤奋、影响最广泛的藏族当代诗人。     益希卓玛 ,又名王哲,藏族,中共党员。 1925 9 月生于甘肃甘南州卓尼县, 1938 年起参加小学、中学、大学的学生运动。 1948 年肄业于上海复旦大学社会系。 1949 年始历任《新中国妇女》编辑、中央民委政策研究干部、《甘肃日报》记者等。 1954 年开始发表作品, 1963 年回到故乡,从事专业创作。 1983 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著有电影文学剧本《在遥远的牧场上》,短篇小说《美与丑》,长篇儿童小说《清晨》,短篇儿童小说《娜珍走向太阳房》,报告文学《青藏高原上的太阳房》、《人类建筑史上的大革命》,另有多篇散文、杂文等。     贡布扎西 ,藏族,甘肃夏河人。中共党员。 1938 年生 1957 年从西北民族学院语文系毕业后留校任教。 1960 年至 1962 年就读于中央民族学院政治系哲学研究生班。先后在西北民族学院、甘南州玛曲县委报道组、甘肃省委统战部工作。 1983 年起先后任甘南州委副书记、合作民族师专党委书记、甘南州人大常委会主任等职。著有话剧《苏鲁花开了》(又名《白雨》,与胡耀华合作,被甘肃省电视台改为电视连续剧后在全国播映)、小说《竞胜者的马蹄声》、诗集《贡布扎西诗选》、《飞跃太平洋》。曾获甘肃省戏剧创作一等奖、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题材剧本金奖、甘肃省第二届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一等奖、甘肃省第三次文学评奖优秀作品奖等。 1995 6 月至 8 月受国务院新闻办派遣,率领中国藏族歌舞团出访加拿大、美国,获得巨大成功,并接受中央电视台 东方之子 栏目访谈。     尕藏才旦 ,藏族,中共党员。 1944 12 月出生于青海省黄南州同仁县的一个藏族村寨,后随家人迁居甘肃甘南州夏河县拉卜楞镇。上世纪 60 年代初考入西北民族学院政治系学习深造。 1968 年参加工作,历任甘南州委宣传部文化科长、州文化局副局长、州文联副主席兼秘书长、州文联主席、州文化局局长、党组书记。 1993 年调入西北民族学院,先后任藏语系主任、西北民族研究所所长、教授、中国少数民族艺术硕士点领衔导师。 1973 年开始发表作品,在《甘肃日报》、《民族文学》、《飞天》、《西藏文学》等报刊发表长短篇小说 300 万字,诗作上万行。 1991 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中短篇小说集《半阴半阳回旋曲》、电视剧本《南来的风》、长篇小说《首席金座活佛》、《红色土司》及学术专著《中国藏传佛教》、《西藏苯教》、《向往拉萨》等 50 余部。获国家、省部级各种奖项 40 余次。兼任甘肃省文联副主席、甘肃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完玛央金 ,藏族,甘肃卓尼人。中共党员。 1962 年生, 1982 7 月毕业于西北民院,先后在甘南州医药管理局、甘南州文联工作。现任《格桑花》执行主编、编辑部主任,甘南州作家协会副主席。 1982 年开始文学创作,在《诗刊》、《民族文学》、《星星诗刊》、《飞天》、《诗潮》等刊物上发表大量诗歌、散文,作品入选《她们的抒情诗》、《中国当代女诗人诗选》、《西部的抒情》等书中,著有诗集《日影 · 星星》、《完玛央金诗选》、散文集《触摸紫色的草穗》,曾获甘肃省少数民族文学创作 铜奔马 奖、甘肃省少数民族文学奖。自 20 世纪 80 年代初进入《格桑花》编辑部至今,近 30 年的岁月中,完玛央金始终坚守在这块文学的花园里耕耘不辍,以她绵绵细雨一样的宽容、坚韧、细致、锲而不舍、孜孜以求和甘为文学献身的孺子牛精神,苦苦支撑着《格桑花》文学期刊这片甘南文学的绿洲,发展、培养、扶持和推举了一批又一批文学作者,从而使甘南文学得以薪火相传而致形成今天这样一个独具特色和实力不俗的局面。可以这样说,甘南文学能形成今天这样的实力和作家诗人群,完玛央金功不可没,她堪称甘南文学的保姆。     李城 ,汉族,甘肃临潭人。中共党员。 1959 年生,毕业于兰州师专中文系,先后从事教育教学、报纸记者编辑和新闻宣传行政管理工作,采写发表了大量新闻作品,获得国家、省级多项新闻奖。曾主编《甘南日报》文艺副刊《小草》,发表了大量甘南作者的文学作品,培育了一批作家诗人,为甘南文学的发展繁荣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现任甘南州文联副主席。主任编辑。文学作品曾被《作家文摘》、《读者》、《散文精选集》、《感动中学生的 100 篇散文》、《中华活页文选》等转载或录入,并获得甘肃省黄河文学奖等多项文学专业奖。著有散文集《屋檐上的甘南》、《行走在天堂边缘》、中篇小说集《叩响秘境之门》和长篇小说《最后的伏藏》。     白华英 ,又名华达尔,藏族,甘肃夏河人。中共党员。 1940 年出生,小学毕业后在西北民族学院度过了七年的求学生涯, 1963 年毕业后,长期在甘南州工作,先后任甘南州委翻译科科长、州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州民族宗教局副局长、州编译局局长等职。 20 世纪 60 年代初开始写诗, 80 年代后期发表部分诗作和散文,以长诗《雪山泪》扬名雪域高原和川藏大地,并获甘肃省文学期刊联合评奖优秀作品奖、甘肃省少数民族文学奖。著有诗集《雪夜独歌》。 丹真贡布 1934—1996 ),又名万作良,藏族,甘肃夏河人。 1934 12 月出生在一个贫苦牧民家庭, 1949 9 月参加工作, 1956 6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西北民族委员会、西北民院、甘南州畜牧中学、甘南州歌舞团工作。 1979 年起任甘南州文教局副局长、文化局局长、州人大常委会科教文委员会副主任、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1995 5 月离休, 1996 8 22 日在兰州病逝。 1955 年开始发表作品,以处女作叙事长诗《拉伊勒和隆木措》登上文坛,并一举成名,被誉为新中国成立后少数民族文学 第一只报春的布谷鸟 1956 4 月参加全国第一次青年创作者会议, 1958 8 月参加中国作家协会甘肃分会代表大会,当选为理事, 1962 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1980 8 月出席甘肃文联第三次代表大会,当选为省文联副主席, 1988 11 月出席中国文联第五次代表大会,当选为全委会委员。在《诗刊》、《民族文学》、《西藏文学》、《文艺报》等报刊发表叙事诗《奇怪的法律》、抒情长诗《献给家乡的花》、抒情诗《春愿》、《亚热带的字母树》等数十首,多次在全国、全省文学评奖中获奖。著有诗集《羚之街》和《溪流集》,收录于其中的 100 多首诗歌,代表了他文学创作的成就。

参考文献:

1、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前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版)。

2、高凯 、王若冰《崛起的高地——改革开放三十年甘肃诗歌创作》(王若冰博客)。
3、完玛央金《改革开放三十年甘南文学创作概览》(《格桑花》2008.2)。

4、古马《把寂寞变成青稞或青稞酒的诗人》(《阿信的诗》新疆美术出版社2008年6月版)。

5、王举君《血管里响着马蹄的声音——读瘦水的〈散文八章〉及其他》(中国西藏网)。

6、王小忠《阿垅:美和大爱在“虚无”中浮现》(王小忠博客)。

7、刘洁《参与生活与反映生活——益希卓玛文学创作论》(《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4年第4期)。

8、吴思敬《本世纪初中国新诗的几种态势》(《诗刊》2006年5月上半月号)。

9、冯岩《从“走进香巴拉”到“首席金座活佛”——记政治系1968届校友、著名作家、藏学家尕藏才旦教授》(西北民族大学网)。

10、徐俊国《花盛:沉默的歌者——简评花盛》(花盛诗集《一个人的路途》内部资料)。

11、张存学《大地涌现出的甘南——读李城〈行走在天堂边缘〉》(张存学博客)。

 12、张大勇《 叩响秘境之门——李城小说简评》(《甘南日报》2006年03月13日)。
13、李城《开采文化交汇地带的丰富矿藏》(《甘肃艺苑》2006.1)。

14、彭世华《浅谈完玛央金诗歌的审美特征》(彭世华博客)。

15、桑子《关于完玛央金和她的散文》(桑子博客)。

16、何来《完玛央金的甘南》(完玛央金《紫色的草穗》甘肃文化出版社2008.12)。

17、黑脸扎西《安宁的现实——浅析完玛央金诗歌目的》(完玛央金《紫色的草穗》甘肃文化出版社2008.12)。

18、瘦水《甘南文人》(内部资料)。

19、堆雪《风吹草低见诗情——甘南诗人王小忠及其诗歌印象》(王小忠《甘南草原》沈阳出版社2008.6)。

20、王力《诗歌:聆听与对话——走近桑子》(《甘南日报》2009.8.12)。

21、杨玉林《岁月有痕——甘南青年诗人花盛其人其诗》(中财论坛)。

22、杨光祖《艰难的突围与挣扎——新世纪西北中短篇小说论》(《文艺争鸣》2010.4)。

23、马步升《谁的灵魂需要抚慰——读张存学长篇小说〈轻柔之手〉》(中国作家网)。

24、田世荣《轻柔之手不轻柔——读张存学的长篇小说〈轻柔之手〉》(《甘肃经济日报》2008.3.28)。

25、李创《生态美学视野下的甘南诗歌创作》(《甘肃高师学报》2009.4)。

26、《甘肃当代文艺50年》(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9月版)

27、沧浪之水《关于白华英先生的〈雪山泪〉》(彭世华博客)。

28、杨建虎《打捞高原的记忆——读陈拓散文集〈游牧青藏〉》(杨建虎博客)。

29、敏彦文《跨越平寂——甘南州青年诗歌学会会刊〈羚们〉发刊词》(《羚们》1993年1期)。

30、敏彦文《盛装着平民忧患意识的瓷器 ——阿垅及其诗歌印象》(《格桑花》2007年第2期)。

31、敏彦文《抒情而绚丽的呐喊之花——扎西才让诗歌艺术简论》(《甘肃民族文学》2003年第2期)。

32、敏彦文《激情出大诗——概说伊丹才让诗歌》(《甘肃文艺》1996年第8期)。

33、敏彦文《也说丹真贡布诗歌艺术的特色——借以缅怀导师丹真贡布先生》(《甘南报》1996年11月21日)。

34、王四四《绿原诗人群的勃兴》(《山东文学·下半月 》2008年8期)。

35、田嵩燕《建国以来文化政策的发展》(《学习时报》2009.07.24)。

36、敏彦文《网潮时代,南木特藏戏的出路》(《甘南日报》2007.10.28)。

37、江泽民《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94年1月24日)。

38、谭旭东《儿童文学应坚持难度写作》(《中国文化报》2008年6月6日)。

39、周怀宗《中国作家为何失去了批判的勇气》(《北京晨报》2010年11月24日)。

40、耿林莽《阿信:因虔诚和沉静而通灵的写作者》(《诗刊》2007年6月号)。

41、王俊英《甘南州志》(民族出版社1999年12月版)。

42、唐翰存《刚杰·索木东:用诗抒发对故土的眷恋》。

43、白姆措《刚杰·索木东的诗歌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