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长篇小说《复活的度母》、《拉萨红尘》,影视剧本《寻找格萨尔》、《西藏爱人》等等作品之后,白玛娜珍的新作,西藏纪实少儿文学《高原上的小星星》又与读者见面了。
        该作品不仅是作者文风转变的新作,而且也是一部具有较高文学性与审美性的作品。作品通过对地域性和民族性的关注与叙事,又以纪实文学的方式,将一群生活在藏地孩子的真实内心世界与生存方式,展示给读者。作品想告诉读者只有自身的心静了,才能听见自己的心声,只有心清了,才能照见万物的本性。就如高原上的这群孩子,他们的内心充满阳光与慈悲,他们是阳光与纯真的使者,从他们身上,看到的是慈悲与精进、善良与勇敢,他们怀着幸福拥抱着希望,他们身上体现的就是藏文化的光明面。而作者更是守着善良,看着孩子们成长,并且用一只包含深情的笔去记录和书写这群散落在大地上的小星星,高原上的孩子,他们是:奔跑在泥巴村泽西们,虫草女孩鲁姆达措们, 攀登珠峰的丹真兄弟,深爱大自然的帕珠们,学习波罗木刻的朗加们以及背诵《萨迦格言》的盲童尼玛和漫画小子泽美还有率真聪明的丹那。书中通过泥巴公主、虫草女孩、雪山的召唤、马熊小弟、漫画小孩、丹那游学记、光和刻刀下的时光等八个部分来真实地记述了书中人物各自的行走轨迹,给读者以一种真实感,并且对人们认识高原的孩子以及一个真实的西藏及藏文化提供了积极的借鉴意义。此书不仅是一位藏族女作家的生活工作纪实,而且是颇有力度的当代西藏各地生活纪实。它以高原的孩子的生活为大背景,展开的不仅是西藏的表面,更是藏文化的某种神韵。生活在雪域高原的一群孩子,无论生活在农村、牧区、城镇的孩子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的笑容像雪域高原的阳光,它能温暖灼热、能感染每一个人。
        作家“与普通人相比,其真正的优越性,就在于:他不仅能够得到丰富的经验,而且有能力通过某种特定的媒介去捕捉和体现这些经验的本质和意义,从而把它们变成一种可触及的东西” 然后用准确而精致的语言把自己的体验和感受表达出来,这就是作家。
        作者借作品中人物之口说出了,藏文化的内涵与藏民族的宇宙观、生死观、价值观。目的是想给现代、给人类一个反思。印度伟大诗人泰戈尔说:“对待动物的态度反映一个民族的文明水平!”
        “大自然、神山圣湖养育了众生:牦牛给我们奶、酥油、肉食、牛毛帐篷和皮袍,我们该怎么感恩?我们要学会和感激除了我们人类以外的存在,要有恭敬之心啊!”
        歌德说过:“人之幸福,全在于心之幸福。”正所谓,物随心转,境由心造。一个人怎样想,就会怎么样的结果。人的心态,是决定人生命运的舵手。善良是一种文化,高原孩子们身上的阳光、幸福感、勇气都来自于他们的母体文化的精髓:感恩、慈悲、精进、敬畏自然、众生平等。
        正如作者在创作手记中所写的:“在孩子们的身上,似乎拥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欢喜、纯善和勇敢,他们与草原、与大山、与动物之间的关系是那么自然,小小的心灵柔软而满含爱意” 作者善于捕捉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其中在泥巴村驻村期间的感受、去往珠峰大本营采访的过程、到拉萨盲童学校做慈善、采风途中邂逅的挖虫草的孩子以及自身的育儿体验等等。
        当然,这部作品不能说也不可能是至善至美的了,它也有一些缺憾,诸如对文化概念的一些解释不够确切,地名翻译不够准确,文字叙述还可以更精致一些等等,但可喜可庆的是整体作品瑕不掩瑜,整个作品是作者用纯真纪录纯真,
        它透过儿童的视角,反映藏文化的内涵与意义以及它在今天社会生活中的体现与表象。
        总之,本书依托西藏孩童的日常平凡生活,体现藏文化之实,总体不失为一部好作品。

        德伦·次仁央宗,女,藏族,西藏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