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藏族对裕固族的影响看吐蕃与回鹘的文化交流

回鹘与吐蕃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诸方面都发生了密切的联系。虽然发生过双方之间相当一段时间的冲突和矛盾,但是在语言、文字、文学、宗教等诸方面都有着普遍而深入的文化交流。

文化专题 2025-04-28

青藏高原东缘地区“道歌”艺术溯源及其流变

对“道歌”与“小宝卷”的缘起、“道歌”的源流追溯以及在地化传承诸问题的学术探索,有助于理解和认识青藏高原东缘地带流传的“道歌子”、道拉、嘛呢经等民间说唱文本的发展及其演变。

文化专题 2025-04-27

渭源鸟鼠山:禹王导水 秦皇逐猎

大约在公元前21世纪,大禹率众自鸟鼠山导渭水,开发了这片土地。

文化专题 2025-04-25

地理环境对藏传佛教在甘青地区传播与发展的影响

甘青地区是我国藏传佛教流布的重要地区,是藏传佛教发展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一个区域。

文化专题 2025-04-24

却藏寺建筑墙体的基本形式与构造做法研究

文章通过对寺院的访查和测绘,选取寺院九龙壁遗迹、院墙和各建筑围护墙体,对其基本形式和构造做法进行研究,并简要分析其中蕴含的构造智慧和文化内涵,对却藏寺建筑在保护、营建和人居环境与文化方面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文化专题 2025-04-23

宗喀巴大师与却藏活佛系统

摘要:宗喀巴大师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创始人,是享誉世界的一代佛教宗师,他最初的启蒙经师是青海夏琼寺的创建者曲结顿珠仁钦。根据青海著名格鲁派寺院却藏寺和夏琼寺僧人的口传、

文化专题 2025-04-22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藏医学传承与发展

(2018年11月23日至25日,由海南省医学会主办的“第三届亚太国际急诊论坛”在海南省文昌市召开,西宁宏觉寺住持噶尔哇•阿旺桑波出席并发表题为《“一带一路”背景下的藏医学传承

文化专题 2025-04-21

渭源:灞陵虹桥卧长云

近年开辟的以木桥为中心、沿渭水源头两岸延伸的带状“灞陵公园”,不仅是城镇居民休闲娱乐怡情享受的场所,更是外来游人学者观光探奇的必到之地。

文化专题 2025-04-18

吐蕃治下的吐谷浑王世系与可汗名号研究

留在青海为吐蕃所统治的则另有一支王系传承,约五六代。

文化专题 2025-04-17

青藏高原早期交流路线的形成原因

这一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青藏高原独特的文化景观,以及其在亚欧文化交流中的关键地位,同时也能从历史性的演化规律中,进一步把握青藏高原在亚欧文化交流中所处的地位。

文化专题 2025-04-15

贡则与孔子:苯教文化中的垛术师“kong tse”及其历史原型考论

“嘉贡则楚杰”应该是中原汉地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在藏地的传播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个变异的“中原文化符号”的产物,其象征的是历史上汉藏文化交流的历史记忆。

文化专题 2025-04-14

加强和推进黄河两道历史文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更大作用

深度挖掘和讲好这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故事,对我们深入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文化专题 2025-04-11

藏地新浪潮的双向耕拓:《一个和四个》的“狼人杀”叙事研究*

这探索和尝试,看似游离和反叛了藏地新浪潮的叙事传统,实则是尝试融通作者电影和类型电影之间的边界,拓宽和更新藏地新浪潮的叙事范式,进而打破观众对于藏地电影的刻板印象。

文化专题 2025-04-11

论清代青海湖祭海仪式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该仪式不仅有效维护了国家权威,而且促进了族际之间的交流与团结,缓解了边疆地区的民族紧张氛围,为边疆地区的稳定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持。在国家治理与现代化建设中,挖掘和借鉴中华传统文化的治理理念和思维值得重视。

文化专题 2025-04-07

天祝松山古城:四百年前的战争遗迹

这座在沧海桑田中默不作声的古城池,怀揣的却是一段草原上如烟的战争往事。

文化专题 2025-04-03

布达拉宫馆藏“管理西藏事务掌黄帽教法吉祥诺门汗之印”研究

本文根据相关史料文献和印玺文物,考证了诺门汗印的历史,阐述了清代西藏地方摄政与印章的更替关系,分析了西藏印章的艺术特征及文化内涵,认为此印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历史产物。

文化专题 2025-04-02

秩序与整合:从嘎玛寺嘉羌乐舞看明代汉藏礼乐互动

从时间线索上看,这一系列的礼乐互动反映了汉藏双方情感交流不断加深的过程,使我们看到礼乐以中和美学之智慧促进不同社会人群的沟通,从共鸣到共情再到互尊互信;在空间结构上,君主厚德被视为礼乐沟通天地万物的核心驱动力,推动“天下”之差序格局不断向外延伸与拓展,也促成西藏地方对明朝中央主动的向心力。

文化专题 2025-04-01

ཁོན་ཅོ:一种阿尔泰化的中原女性名号在吐蕃的传播

关键词:吐蕃;ཁོན་ཅོ;公主;吐谷浑语;政治联姻

文化专题 2025-03-31

夏尔雅玛可布遗址:藏在柴达木盆地的文化枢纽

夏尔雅玛可布遗址现已探明面积约25万平方米,其中居址区面积约10万平方米,是目前所见柴达木盆地面积最大、功能较为完备的史前大型聚落。

文化专题 2025-03-28

民俗信仰的“交融混成”:以舟曲马头明王驱鬼仪式的田野考察为中心

流传于白龙江流域舟曲藏族民间的马头明王驱鬼仪式,作为民众处理灾害的一种选择,是诸多驱鬼仪式中最为普遍的一种,仪式过程、文本、祭司构成了这种宗教实践的三个要素。祭司作为仪式的主持者,对于仪式操作、文本的解读和使用具有权威性。仪式过程中的法器、行为,隐含丰富的文化象征和宗教意义。

文化专题 2025-03-27

僧俗交往与地域交流:《俄尔堪钦·班丹曲琼自传》的史料价值

该大师之自传篇幅宏伟、内容丰富、资料翔实,转引了诸多第一手资料并详细记载了康区德格土司与后藏萨迦派俄尔寺之间的供施关系,是研究萨迦派和德格土司交流史的重要传记资料。

文化专题 2025-03-26

论吐蕃大译师噶哇·贝则的生平、思想及其对藏族文化的贡献

噶哇•贝则在一生的学术生涯中,为翻译佛经、著书立说、编纂佛经目录和辞书、发展藏文文法和书写字体、藏族文学的发展等等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得到了藏族人民的爱戴和崇敬。

文化专题 2025-03-25

洮州卫城:青藏边地多元文化遗存

藏、汉、回各族人民相依为命,繁衍生息,劳动开拓,融合发展,在洮州这块土地上共同创造了灿烂多元的历史文化。

文化专题 2025-03-21

论萨毗地区的吐蕃势力及其与归义军政权的关系

晚唐张氏归义军时期,吐蕃萨毗地区节度使政权被称为璨毗或璨微,与归义军进行通使往来,于阗独立后也通过萨毗地区节度使辖境进入敦煌等地。张氏金山国时期,张承奉曾派兵征讨璨微。此后的曹氏归义军时期,吐蕃萨毗地区节度使残余势力仍然与仲云部族一起占据着鄯善地区。

文化专题 2025-03-20

玉树地区部落与属寺之间的关系及特点研究

自吐蕃王朝分裂之后,青海地区出现了许多各自为政的藏族部落,“玉树四十族”是青海藏族部落中领地范围较广、兴起历史较长的一个地方系统。

文化专题 2025-03-19

试析藏医药学之六季饮食保健

本文以藏医理论为依据,针对“三症”的饮食保健原则,并且结合季节变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从而谈讨且普及藏医药学中的六季饮食养生保健方法。

文化专题 2025-03-18

洮渭古长城:秦王朝的苍茫背影

甘肃境内的秦长城,是整个秦长城中最古老的一段。在临洮、渭源等县,尚有较大规模的遗存。

文化专题 2025-03-14

朵思麻文都驿城玛隆丹斗水晶殿

玛隆丹斗水晶殿建筑风格与西藏夏鲁寺大殿风格基本相同。萨迦班智达和帝师八思巴为扶持阔端王和元世祖忽必烈完成对中华民族的大一统功业,以及在青藏高原建立完整的行政管理机构、设立交通驿站、进行人口清查等方面,玛隆丹斗水晶殿不仅是一处历史见证的胜迹,同时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历史作用。

文化专题 2025-03-13

“一带一路”上传播的佛学文化

2018年10月30日,西宁宏觉寺住持噶尔哇•阿旺桑波活佛在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佛教与海上丝绸之路分论坛”上发表题为《一带一路上传播的佛学文化》主题发言,后登载于第22期《中华英才》期刊上。

文化专题 2025-03-13

《红史》新创藏史书写体例背景探析

本文从《红史》成书的历史背景、社会原因、个人因素以及对后世藏族史学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有利的修史环境和蔡巴自身的史学素养,促使《红史》新创藏史书写体例,铸就了其在藏族史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文化专题 2025-03-13

Copyright © 2025 tibetcu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