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莲花
一
当回顾已经走过的人生路,感觉生活是美丽的诱惑,无数美好的往事象是刻写在石头上的纹路。而在我眼帘与高原羊群一道入梦的是故乡的金莲花。
对大多数人而言,因为对金莲花及其生长地不了解或者没有兴趣了解的缘故,往往都会搁置不论。至于我,喜欢金莲花可以说是自小养成的心性和不渝的情怀。生长在高原的金莲花是在高山与草甸随处可见的一景,虽说她与雪莲花一样没有世界性的声誉,但金莲花有与莲花一样柔软的花瓣和挺直的根茎。多瓣分枝上花蕾丰满,不辞寒暑易节迎迓高山风雪、祁寒和阳光娇艳怒放,这是金莲花与众不同的特点。金莲花与雪莲花结伴盛开,与雪莲花并肩傲然挺立高原雪域,可谓面对恶劣生存环境生机盎然的优秀之花。金莲花与众多的高原之花一起迎送岁月严寒,我与羊群一起在吹送着金莲花花香的寒风中成长;我与羊群在高寒牧场与金莲花一起迎送多变的四季;我与羊群以及牧羊人一起将心曲歌声、动听的呼唤、美好的心愿象诗歌一样撒满高山、平原、河岸;我与羊群及其主人们、黑帐篷、命运、机缘以及所有热烈的向往像是被她神奇的绳索牢牢套住一样紧密联系在一起。尽管我离开家乡已经多年,我无法忘却金莲花以及金莲花生长的地方。我生活中的往事和所有事件、爱怜与情谊都在金莲花盛开的地方盘桓流连。
二
我的家乡在世世代代逐水草而牧的游牧村落。藏人素有“居巴卡雪牧人”之称——孩童八岁即放牧。我自小就习惯了牛羊和山岗原野的气息,在充满希望的那片土地上,我与金莲花共同立下永不分离的金刚誓言。也许是高原天气的缘故吧,高山和草甸上的所有花朵春天都有迟开而秋天又容易凋谢的问题。但是,金莲花傲骨嶙峋,笑对寒流战胜严冬,越过高山大河迢迢荒原灿烂绽放之时,高原万物即刻梦醒重燃生命之火,为羊群莞尔一笑的是金莲花;冬寒之末与春天复苏前夕我与羊群曾日夜静候金莲花问世;金莲花从春天到冬天,自始至终不离不弃,与草原山野相拥渡过;金莲花茁壮成长的季节在草原之夏的六月,那是我与羊群最快乐的时节;酷热的阳光为山岭原野铺满和煦的光热与生命力,清凉的风中传送着金莲花芳香;金莲花应风涤荡尘埃笑颜频频舞步翩跹,时时饱饮甘霖浆水洗涤周身,在旭日中展示其娇容美貌;金莲花朵和枝头挂满晶莹的露水像珍珠一样熠然闪烁,像高原阳光聚集无数光芒普照大地;高原彩蝶飞来围绕在金莲花的周边嬉耍,她带来羊群与篷帐、爱情和向往的所有心事,尽情享用金莲花饱满的浆汁与开放的花蕊;随处可见的金莲花像是一幅活性唐卡,安然嬉戏的羊群在金莲花摇曳的花丛中时隐时现,盛装的金莲花在山野中闪耀在牧人的笑容中;高原之夏的六月和金莲花装扮的山岭原野是我和羊群开心的乐园,是我在父亲母亲身边依靠帐篷向着幅员辽阔的雪域草原迈出人生第一步的地方。
三
即便没人吟咏金莲花也不为她献上赞美的诗句,但我和我的羊群是为她献歌赋诗,为她迎送季节,为她的花貌传送深情的歌唱者,因此,在我从小放牧的时候,进化于初春或者在冬末,一切皆为写满诗句的柔性土地,一切皆为喜怒相伴的摇曳花树;当风中吹过羊群的梦境,当风中吹送帐篷的心事,当风中吹送山野的歌唱,吹醒簇拥的梦境与静默的图案,当远方崖壁上传来牧歌声声,变成金莲花的每一根枝干,飘荡在群山的这端与那头、平原与流水之岸的时候,随处可见的金莲花是我与羊群的心愿、至幻至美的高原的人间佳境;我与羊儿在彩虹里拾取你的叶片,从黑帐篷边缘移动的羊群被金莲花所吸引遍布草原(像在地上均匀摊开的麦粒);如果赐予金莲花魂魄的是高原沃土,那么可以说给予我和我的羊群以生命的是金莲花;冬去春来,无论什么季节,我和羊群因为真诚的爱情而紧紧拥抱金莲花;在我幼时的意识中微笑就是金莲花的每个花瓣;随高原往事一起逝去的金莲花每一个痕迹都是我与羊群以及黑帐篷的春华与炎夏;金莲花播下美丽的种子,闪耀着她的光芒。
四
虽然生活有可能像是一条走不完的崎岖山路,但每当我迎接最美的风景,我心一如家乡的天空高远清澈,所有心绪像天空的云彩由近而远飘动时,我才明白金莲花从小施予我至深的生活印迹。金莲花不仅仅是我心中一朵永不褪色的美丽之花,而且也成为我以她的个性与美丽来评判审美的一个伦理。从小在与羊群一起成长的过程中,我结识了金莲花,我由衷赞美与她一起的光阴,我曾想为她和她的境界值得奉献所有。我这样说是因为我离开家乡多年,我从来没有为她和她生长的地方做过一点事。偶尔也会因为这样的心绪回到家乡,当目光触及那些帐篷周边一如既往开放的金莲花和她身边五颜六色的彩蝶和纷飞的蜜蜂时,我想我与小小羊儿以及金莲花从小结识的岁月早已过去,她也像轮回一样面对家乡不同的岁月而沧桑,但她的颜色、个性与美丽永远不会有所变化。如果我们人类、世间万物、自然界以及成长的我和衰老的羊群都有与金莲花一样的温柔与不变的心,那么世间怎么还会有除去美丽之外的贪婪、嗔怒和妒忌呢——有时我弯腰拾取一朵金莲花,那金莲花瓣上闪烁的露水那么像流经脸颊的悲哀的泪水滴落到她足下的大地上啊。我会因此而感慨万端,想起小时候给小羊喂金莲花的已经模糊的记忆也会随着那一滴露水飘落到掩映在青草中的金莲花丛中去吧。在这样的心境我想我是可以这样说的!
金莲花代表高寒草甸、帐篷周边绽放的与羊儿性格一样温柔的一种心情,金莲花是无数过往岁月中草原羊群蕴藏的深厚意识。
五
岁月流逝。但是因为我对金莲花太熟悉的缘故,我无法忘怀的是金莲花和羊群以及她们脚下的故土。我每每比照金莲花的气质来自省甚至拷问自己的灵魂以警醒自我,可是与金莲花比较我仍有很大差距。在我看来,草原的黑帐篷也可能是这样看待、评价我的。于是,我在繁忙中总是寻找一点闲暇来不断反思自己的意志品质与思想方式。总的来说,金莲花在高原声名不算显赫,是一朵普通的花。金莲花纤细的枝干深入高原沃土,以自己金色的笑靥迎接酷暑、风雪、严寒,给高原带来最美丽的姿颜,将暖意的光芒和灿烂的生命无私奉献给养育她的草原,这是她的优秀品质与魅力所在。金莲花不仅仅赋予我和羊群以无穷的力量与欢乐,她还永恒地赐予高原岁月和黑帐篷以不可磨灭的生命力的荣光,无名之花金莲花成为每一个生机盎然的生命之躯,每个生命之躯又成长为一个个金色——高原勇于探索与奋斗的理想。我们的事业、愿望、爱恋以及世间所有的美好均无可分离,我离开家乡无论多么遥远多么久,为了做一棵理想中的金莲花,我始终刻苦努力,像属于故土草原的金莲花一样,不事浮华,笑迎生活。
世纪老人
自从恩情父母给我肉身让我来到这个世界上开始,我在快快乐乐的生活中闻知世界和听到世纪老人的传说,虽然从来不曾结识他老人家,但可以说对他有所了解。我这样说你们可能认为我在说废话,不会相信我的话,一切会变成矛盾的纠结体吧。而恰恰是这个矛盾纠结的世界让我长大成人,让我走出去见识世面,这些都要衷心感谢藏家的酥油曲拉糌粑赐予我恩惠。今天,我亲爱的男女朋友们——年轻的姑娘和小伙子把我邀请到如此盛大的聚会上,备足了美酒、食物和歌舞,为此我要向勇敢智慧的世纪老人表达我敬仰之心,献上一杯美酒!当我从小给小马备鞍把可爱的小羊交给母羊阿妈时,我就在羊圈边倾听阿爸讲述世纪老人的故事。虽说幼时的记忆像现代照像术一样清晰地浮现在我脑海,但儿时的思考却留下来像帐篷生活场景和牛羊棚圈一样狭小的碎片记忆……
像中,世纪老人是这样一副模样:络腮胡子、像羔皮一样的满头白发的长者——每当见到我们村里的牧羊老人才华,我就不禁会想,他会不会就是世纪老人,我因此曾经打心眼儿里悄悄敬仰、羡慕他老人家。自从我跨进学校门槛认读三十个藏文字母开始,我就在想如何侍候他并为之努力。当然,我取得的成果与世纪老人比较好像酥油皮袋里的一根毛。因此我经过多年的成长也终于认清了一个事实——我儿时认识的才华老人只不过是无量寿佛垂顾的一位有福报的长寿老人而已,他连自己的生日都不知道,他算什么世纪老人呢,只是一位愚蠢的长寿老人罢了;我所不知道的世纪老人他一定是长寿且智慧之人,他的本事一定像佛陀一样聚三界之首,细说起来功盖三秋福比三春,歌一样动听,故事一样传奇。 我在这里不唱不说具体描述他妙不可言的形象:他可以是身背刀枪剑一如猛虎般的青年;他可以是身挂金银宝饰像美丽的少女和伶俐的少年;世纪老人不是从天而降的轻盈的雪花,也不是在大地上容易凋零的花朵,更不是离乡流浪的孤儿;世纪老人是自从盘古开天地就有父有母的与天与地同生的普通大众里的普通人;他也从小勤奋、安于平淡生活、身穿皮袍放牧牛羊,唱着牧歌,赶着牛辛勤播种耕耘欢乐起舞;世纪老人武艺超群,他从十六岁就手持弓箭征服大鹏鸟喜欢狩猎;世纪老人与格萨尔勇士一样奔赴疆场威镇三界;世纪老人是第一位贤者,世纪老人是第一位上师。世纪老人主持翻译过世间与出世思想的浩繁经书,为无数高僧和得道者登上无畏狮座灌顶加持;世纪老人具有像菩萨一样的慈悲心,他的仁慈一如雪山般洁白,他的情怀象草原一样宽阔;世纪老人的相貌如十五的月亮;世纪老人的身板如新竹一样笔直;世纪老人的往事如谷地河床蜿蜒如山路崎岖,世纪老人的故事充满了如雅鲁藏布江一样邈远和像长江一样深情的传奇经历,世纪老人的故事一如莲花生大师预言的那样饱尝荣辱极具变化,饱含了人间沧桑欢乐与苦痛的动人故事;他是黄河一样逶迤的路程,曲折地一路闪耀着青春的光芒唱着歌舞动行进,他也是不朽的教言与累累伤痕的象征;这一切是他不变的信仰与个性的见证。但世纪老人自从找到暇满人生却从来没有因为劳累和沮丧而叹息,也从不向困难与苦难低头臣服。世纪老人因为与生俱来的开拓精神与先锋意识,世纪老人行路漫漫无可替代的历程是他在这个世界选择的光辉灿烂、奔腾激荡的方向。
因此,在世纪老人美丽的怀抱中,我以及与我一样的人们一改既往自卑的性情开始了奋发向上的努力。在世纪老人绵长的水流中,我们的生命虽然如蝼蚁一样卑微短暂,但我对世纪老人的爱戴像高山一样巍峨,像大海一样深厚,让我借这个机会向今天欢聚在一起的兄弟手足,向在座的和不在此间的人们表述一下对世纪老人的爱与情,把我这半生一遍又一遍唱颂的赞歌献给世纪老人,恭请你们接受!
一次幸运的朝圣
已有很多年领过俸禄,也有过多次学习深造的机会,但我依旧是个穷人(好像在说国家的坏话似的)。对我而言,朝圣和旅游的所有好事都往往成为耳边的响声,一转眼就从眼皮底下溜走了。因此,我这次朝圣得以见到你,不敢说是自己的福分。实不相瞒,乡亲们在朝圣路上不懂汉语不识汉文挺可怜的,我为乡亲们引路翻译,而所到所住的地方花销不大这恐怕还得感谢藏家糌粑肉酥油。即使如此,我也不是说不喜欢你,不留恋你。闲暇时在史书中一再阅读过你,从启程朝圣之日起,我反复在念叨你的名字。好多人可能是为了朝圣,而我则是为了历史,这是我的大实话。因此有时看来似乎因为我的催促驱动了朝圣者上路,有时因为朝圣者的虔诚而让我们拖曳缓行吧。但事实是,我们乘坐借用的汽车到了一处舒适的地方安顿下来,然后向据称从前是一条羊肠小道而现在是朝圣之路的一座山峁上屹立的你径直攀登。无论从哪一个方向观察,你都像一座雄伟的佛塔。从山脚往上延伸的狭路观瞻你的丰采,你与天空合二为一,像一根开天辟地而今巍然的擎天柱,我不禁停下来细看在我头顶的那片天空。我们到达时的天气状况形同往昔藏王第二十八世拉脱脱日念协在此傲立回看天空之时,缘于造化和福分的神圣之力,彩虹的图案闪耀,密集的花雨凭空而降。在仙乐和阳光中,亮丽天空中如雨纷纷而下与被称为藏传佛教初入西藏的“四宝”时相比稍微有些阴,但绝对有特点:阴郁辽阔的天空之上,酷热的日头令人胆寒,山顶上绽放的花朵无精打采地迎接我们。小时候我虽然不是一个很淘气的孩子,但毕竟因为有些逆反,当阿爸说起这段藏王赞普和莲花生大师的历史的时候,想像第一世藏王聂赤赞普是不是九头妖,想像我悄悄把那条当初藏王升天时的绳索用剪刀铰断。长大后虽然我不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但有几分乖张。虽然此时香客们心情如何我无从知晓,看着熟练地用各种身姿磕头的人们,我对他们说:“这就是传说中藏族第一座王宫——雍布拉岗。第一世藏王是从天而降离开人世时也用绳索,那神奇的绳索就在那边,你们细细看,你们慢慢拜”。有些人信以为真,朝云天张望,这不禁让我打心眼里耻笑他们。之后我尽力为朝圣者介绍最早的藏王聂赤赞普、最早的城雍布拉岗、最早的经卷《法教仪轨》、最早的明咒《六字箴言》。尽管如此,因为雍布拉岗饱受岁月风霜,只剩下一副沧桑外表,倘若细述它的五脏六腑,历史与现实一一对应毕竟是件费力不讨好的事。这时候不清楚哪位香客走后门“塞”了些什么,一位老僧像见到自家亲人一样,把大家从一楼边往二楼引边介绍:“这座王宫建成于公元前二世纪,后来成为格鲁派寺院。解放后又成为自治区级别的文物保护单位。改革开放以来,又得到国家的修缮。”香客们表情虽然是一副费解的样子,但都不约而同从藏袍的怀里掏出大把的钱和洁白的哈达,像雪花纷纷把它们献到明晃晃的神龛前。
我一边感慨心痛藏族及其母语时代变迁的地域差异,一边下意识地向赞普及妃子、大臣等所有塑像献上长长的哈达。在门外,我顺着如同历史般的小径石砌路面拾级而上,脚底下那温暖的感觉与胸中跳动的心一起振荡周身脉络。当你感到我们是来自一个伟大祖先的后代的时候,情不自禁你会感到由衷的一份骄傲与自豪。这座王宫是雪域藏人光荣与智慧的结晶,它理应得到我们永远的讴歌与怀念。想起在阅读一册史书时,我看到传说中第一世藏王聂赤赞普出生在印度,因为他有绿松石的眉毛,十指由水栖动物一样的蹼相连等怪样,被扔下恒河的记载。定睛再看这座王宫,座落在母鹿腿部般曲线的山岗上,在雍不拉岗山脉的高处迎风的路径上经受飘摇风雨,我觉得年幼的藏王没有被水冲走没有被风寒冻毙真是奇迹。他心想是不是为方便引天绳离开人世而选择在山岗建筑王宫的呢?想到这里时,我又怕自己复杂的心绪被身边的朝圣者猜透,不得不在脸上堆堆笑。
雍布拉岗虽说不高也不低,但是凭栏此处可以放眼半壁雅砻河谷,由此可以看出他是位目光远大心胸开阔的君主。雅砻河谷留下多次开垦的迹象也表明这位赞普首开部族统一的门扉。我认为领袖群伦的恰恰是人神共称的人而不是神。此处凭栏四望,我看到此后历史各个阶段中在辽阔肥沃的河谷滥采乱挖,播种不同恶果令我叹喟倍感凄凉。雍布拉岗彻底脱离既往岁月的痕迹,不动声色的模样同样令我心生涟漪。似乎在印证聂赤赞普魂灵幽幽在隐逝而去的天空哭泣一般,当我听到一个孩子的哭声时,在我身后鱼贯而出的是来自离开这座王宫很远地方的人们,他们是一群在偏远僻静的故土默默无闻,然后启程朝圣的不识慈悲真面目的香客。当我转身回望那些香客,凝视雍布拉岗时,只看到无数朝圣者络绎不绝源源不断以手加额双膝跪地和在寒风中拉扯旗幡的身影。
雪山祭
那一天天还没有放亮,蓝天之上纤云不存,灿烂的星光渐渐西沉,静默的群山好似在等候旭日东升,我们骑马走上祖父说过的那条路。
引人注目的是那些雪山。雪山坐落在水草丰美的草原,这是座积雪常年不化的雪山,一代又一代引无数人向往,与雪山相关的无数传说在民间流传。据国家地质队的考察,雪山所在平均海拔都在四千米以上,空气质量绝佳,气候寒冷,四季显明,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气候。雪山周边有许多文物出土,稀有物种更多,神奇的泉水和湖泊星罗棋布,是没有遭受人为破坏的一方净土,观光者可追寻雪山逝去的隐秘岁月。
是啊,也许正是雪山的美丽俘获了我们的心,我们忘记了饥渴和疲惫,顺着前方的道路继续前行。从古到今,这里的人们就有转山朝圣的习俗。我祖父在世时就一直转山朝圣,他每当回来总会给他的子孙讲述雪山各种传说。其中之一段至今让我难忘:这座雪山以前是由一个神通的大仙变成的。他来自一个遥远的地方,他来的目的是为了解救这里人们的纠纷和困难,为解除众生苦难而化身为一座雪山,成为众生救星,能转生在这座雪山脚下成为福运的象征,围绕这座雪山转一圈会长命百岁;转百圈能投身成为人,转一千圈则会脱离苦海成佛。之后一段不太寻常的年代,人们放弃了转山朝圣的习俗,我祖父深感悲哀,这使他的愿望没有圆满实现。临终前他一再告诫:“要爱护这座雪山和它周边的一草一木,你们长大后一定要去转山朝圣,这是件人生大事,只要有机会就要去”。
许久以后,我们到达雪山下面一处小小的站点。初升的太阳照在雪山,巍峨的雪山像是挺举着蓝宝石一样的天空,让人感到这确实是一位天神。此处山路狭窄,因为离雪山很近,雪山的强光像是在逼视我们。此时的雪山的美丽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那个站点上人潮涌动,我们简直找不到立身之所了。往前看是骑士们的队伍,后面人流紧随,他们无一例外都是乡亲们和游客,因为这一天是个转山朝圣的好日子,他们把布或者皮口袋绑到马鞍上,这些都是转山朝圣必需品。我们来的正是时候,不一会儿,仪式开始了。不知从哪里弄来的一块大约四尺见方的石头垒成的桑池被点燃了。人们往火苗上敬献带来的酥油、柏树枝子、青稞酒以及一些供奉的物质,一边往火苗上倾倒一边向雪山、山神、佛、菩萨祈祷,高声呼唤神祗的名字,欢呼声应雪山的回响在四面八方震荡。弥漫的桑烟一缕一缕升入天空与白云相逐,大家手持嘛呢转轮,口诵六字箴言围绕着桑池;有些人朝着雪山跪拜或者五体投地膜拜,我们一行也不由自主加入到这个隆重的序列当中。我的心像被一条细绳子牵着一样,绕来绕去,一边向着人群走去,一边看着周边沸腾的人们和人群背景中的雪山。一会儿,我的视线被晶亮的水滴阻挡,雄伟壮丽的雪山脚下移动的景象也渐渐模糊起来,那是那位伤感的老人和这里的人群给予我的印象。
祖父说过的话和那些动听的传说在我耳边和眼前好像就发生在昨天,激动着我无法抑压的心情。
是啊,从美丽的大地之上,从雄伟的雪山脚下,无数的人流中我成长起来,我的兄弟姐妹也长大成人。我们都是有福报的人——“祝福啊,祈祷吧。我们来到这儿,为了至高无上的雪山,为了力量之神,为了永不消失的祖先,为我们的牛羊,为我们这一代人,为我们黑帐篷遍布的大地,愿我们的生活比以前更加美好。我们来到这里,祝福祈祷”。
我一时失神地感受着心底里莫状的祈祷与祝福,心绪顿时失去了理智的驾驭愣愣地呆在那里。这个场景中发生的事我祖父没有目睹,我却看到了,他的儿孙们看到了,我们自豪的一代人看到了。
隆重的仪式之后,不知道是因为时光飞快,还是因为我的心彻底被雪山和大地沸腾的人群所感染,感觉一眨眼一个小时过去了,酷日离人群好象越来越近,这个场景成为人群的海洋。呼唤、火苗、烟雾、祈祷声汇聚在一起,搅动大地微微震颤;自古至今,生活在雪山脚下的人们经受了多少风暴雨雪,经历了多少曲折的道路。他们没有因沮丧放弃,始终将自己的血缘传承的爱、命运与雪山联系在一起,走到了光辉的今天;震耳欲聋的呼声正是一个民族为延伸的路、信仰、愿望的呼声与探索,祝福的旋律。我沉醉在人群中感受欢乐与悲哀,感到自己的心已然不再属于个人跌入人群之中,目光贪婪地巡视屹立的雪山、景物和人群以及祭祀场景。不知道过了多久,一个声音把我唤出人群中心,那是我的同行人,我才想到回归的时间到了。我们又循着前方的路——祖父说过的那充满传奇的路,开始走上一条未竟的朝圣之路。
修行洞
那逝去的一切与岁月一起消失,它成为可长可短的一串足迹——应该诉说但却无法陈述的或隐或现且二者交集的故事。当你成人,迈步走上人生路的时候,你的心会矛盾纠结,看着一切有时会哭泣,想一想身边发生的事有时也会禁不住笑出声来。
从前有一个布谷鸟鸣唱般声悦耳动听,后来又像嗓子眼卡了花椒籽儿一样不出声的故事,这对你而言自小是最熟悉不过的了。修行洞在小村所在的半山腰上,你是朝圣修行洞的唯一向导。这是你历经人生的种种意义与无意义、纷繁与闲适而最终得到的机遇,你生长的小山村也同样度过了纷乱的日子才获得这样一个机遇。因此,你也无法挣脱这个现实,也因此向三宝和四方蓝天感恩吧。
你在一次游历中踏上路程,适逢雨霁。从半空中游丝般飘散的白云中伸出来,一直没入草甸的彩虹映亮前方的修行洞、修行洞附近的村庄和雨水涤荡的牛群羊群。你看到离修行洞不远的地方,几个月前那位活佛与你抢夺的新立不久又被弄倒的那个标志的位置还清晰可辨——仿佛某一段时间的一次行为业已结束,并且一切都在变化当中,为让你牢记而特意做了个标志似的。
从此开始了一段新故事,从此以后,重提往事就此开始。一切都像是拥挤在路边弯道上处处显现、伴随着思虑走近那个修行洞的往事。
你生长在这个小山村,从小因为受老人们的影响,你心中萦绕和耳边回响的是与得道白马骑士传说相关的修行洞的故事,特别是关于修行洞的缘起。要讲一讲世界形成时,当初佛陀为众生的利益而树碑的往事,那就不得不说到此后格鲁派土多活佛的和宁玛派加关活佛的业绩、甚至是苯教大师们的生平。村里因为教派纠纷而发生血案的那段历史至今历历在目。你心头的思想之流澎湃激荡一刻也无法平息。你的信仰与立场、愿望在此世彼岸的真实与谎言交错之中飘摇,经受了一次很大的考验。
但你毕竟对种种的念头与传闻早有充足的心理准备,因此毫无畏惧地朝修行洞走去。不知是出于习惯还是因为什么,你双手合十,以与平常不同的关注力朝这个不算太圆也不太规整的洞口看去。古洞壁画虽然没有太大变化,无名施主的许多唐卡上的灰尘像蜘蛛网一样从岩壁上垂下来,洞穴的顶头有一方窗口似的孔隙,透出巴掌大的一片蓝天,给人这是通往成佛之路入口的幻觉。此时,小山村中同样也有一双双眼睛在注视着他。多半人站在你的对面,开拓中观之路势在必行的呼声一如风暴源于大地即刻涨满天宇既而消失殆尽。你不慌不忙地观瞻壁上悬挂的唐卡,觉得文静的佛相并不温柔,忿怒相的佛像也不张狂。尝一尝往昔众佛和众生饮用的岩壁缝隙中滴落的泉水,顿时一丝快感溢满全身。你在洞窟里的一处修行台或者像是上师宝座的地方坐下来,打坐似地观察四壁,此时你应该观想空性和终究极乐,可你好像是饮用了让人疯癫的魔法水或者鬼魅上身一样大声呼唤白马骑士得道者的名字数落起来:你白马骑士得道者在这里得道时,我和乡亲们因何无缘得道?土多活佛你从这里升天时,为什么撇下我和全村乡亲?你还联想到华旦活佛、苯教大师的业绩。村庄里的争执纠纷都是对自从世界形成时至今诞生的诸佛的公然反动,你和你的躯体成为痛楚火辣、神秘无边的攻掠——人与非人、阿罗汉之间汹汹杀戮的疆场,古往今来的各种利器像龙吼一样向你掷来,你的五脏六腑创伤无数,你的内心流出看不见的血来,你立刻昏厥过去。
幸运的是,没有门户的洞窟中声音回荡后化为轻柔的风,风吹到身体,吹醒了你。
你醒过来看了看四周,古老的洞窟依旧空空荡荡,这才慢慢意识到自己一个人,来自胸口一声叹息带着沉重的声音回响在洞天。你似乎遗忘了所有发生过的一切,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恐惧。侧耳静听洞窟外面的动静,外面悄无声息,你不相信这平静,也无法相信。
因此,当你从这修行洞出来时,才明白自己孤身一人。白云点缀的天空下,阳光沐浴的草原上牧人身影绰绰,半山腰飘来一阵阵牧歌。没有上师的佛和没有修行洞的创世主,具有超凡能力的得道者不是他们会是谁?你走在路上想。呼吸雨后清新的空气是你的愿望与心思,但你一个人是掌控不了一切的。你看着修行洞附近的小山村,无奈地走上那条熟悉的小路。
重返沟里草原
对一个民族和一方地域而言,二十年的光景只是瞬间。然而相对于一个面积,二十年就是一连串的故事,而且是一个富有情节的故事。
那是我初到沟里草原二十年前的事——1976年,“文革”刚刚收尾。虽然已经立春,但沟里草原依旧花不开苞,草不发芽,萧条落寞。
一眨眼二十年过去了。在一个春光明媚生机盎然的一个季节我高高兴兴回到沟里草原。沟里草原水草丰美,那里的人民勤劳智慧。据说沟里人起源是光明神的后代——后藏萨迦传人。沟里人在逝去的岁月中历经磨难,我初到沟里草原发现它与我的家乡一样是纯牧区,这里的人们乐观好客,我与他们融为一体,不知不觉光阴如梭 ,我在沟里草原度过了美好的时光。当我乘吉普车又一次来到这个地方的时候,我有好多说不完的话挤到嗓子眼儿,也许是我对它了解太多的缘故吧。此前我来到这里教书,为牧民宣传政策,沟里草原留下我年轻时的足迹,也沁入我的欢笑。老实说,我在沟里草原虽然只呆了个把月,但与心胸开阔、交流顺畅的草原人民心心相印水乳交融。我熟悉沟里的山山水水、沟沟坎坎、轮牧草场,并对他们怀有深厚的感情,我感谢沟里人民。沟里的几位老人还为我讲述岁月冲淡的宝贵往事,可惜我们这个民族习惯上喜欢山水自然、牛羊、歌舞,而不太留意历史、文化、教育,我也不例外,这是我一生自责的憾事。就一个英雄的民族、一片地域而言,机会、时间与历史的重视何其重要啊。二十年前,我初到沟里,牧民们自始至终都热情接待,像对待自己的儿女一样无微不至关怀备致。沟里草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一个半山腰——一个小山村。我在这里播下爱的种子,赢得了真诚的友谊,象刻在石头上留在我心底永世难忘。
我又一次回到沟里,沟里的领导们就在沟里热情接待我们。在熟悉的地方行走,往事像昨天发生的一样历历在目。生活当中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爱好与习惯,我也习惯性地想在接待我们的行列里找一找熟人特别是教师和他们交流,这种感受还很强烈。但与我握手言谈的都是年轻人而且职业也与我不同。周边的山、谷、水都依然如故,也许是因为时间历旧,村庄的围墙、大门、平房,还有不大不小的校舍与宿舍都无法与记忆对应一一辨认了。接待者对我言称“阿爸”或者“阿克”(叔叔),一如环境的变化,说明我也不免苍老,这是大自然的一般规律。
确实,沟里草原二十年后的觉悟、文化、生活变化非常大。以前那一代人的愿望现在已经发芽结出花朵 ;以前沟里那灰蒙蒙的景象已与那逝去的往事一样不复存在;与既往的历史一起离开这个美丽的沟里的还有我的几位忘年交朋友。沟里的山山水水打破静寂穿越苍白的原野行进着的是我所不熟悉的一个时代。他们的儿孙是现在正在读书的那些孩子们,是沟里草原另一种奔流的崭新故事!
鲁芒岩画
鲁芒草原虽说不是我的出生地,但我对鲁芒草原怀有与家乡一样的感情、爱情。鲁芒——任何时候都不予我主动的汪什代海部落美丽的地方。鲁芒草原上遗留有党羌、西夏、吐蕃的历史遗迹,是一片可爱的土地。想一想,我每次来到这片沐浴历史之光的土地上,往往是由于历史敲打的鞭策,有时是出于自身复杂激情的鼓舞而来;有时受挡不住的兴趣爱好驱使而来。总之这次来的目的是看看那些渗透了祖辈历史的不朽石刻——它们是记载既往历史的活态标本,我抑制不住内心的冲动。
那天天气晴朗、微风吹拂,鲜花盛开的草原上呈现的是鲁芒的夏季风光。我的心情也与鲁芒的天空一样清爽,我的心绪和鲁芒的草原一样快乐。前所未有的精力把我送到鲁芒的一个不大不小的山谷一处石刻旁。我见到的石刻是这里石刻总量一半的一半,观赏摩崖石刻特色,这是引人入胜的一条石刻艺术长廊。那些石刻扎根鲁芒山岭沟壑,据有关专家统计,石刻面积遍及鲁芒三十多个地域,岩画成画时间大约为公元六世纪至七世纪——南北朝与隋唐时期。藏族历史的吐蕃赞普时期大约在仲念地至赤松赞时期。岩画画面奇特细腻,体现了藏族古代壁画特色。构图全是动物,大约有一百多幅。其中有人物、野兽、植物,还有放牧、男女交欢、舞蹈等场景,表现了当时藏族生产、生活方式、动植物形态,也有飞掠的鸟、草原上自由嬉戏的动物。动物形象大多是马羊牛:或在草原施施而行或在水边悠闲地饮水。母子依偎勾头搔痒。看着这些你似乎置身动物王国,徜徉辽阔的牧场。鲁芒岩画还有狩猎场面,其中有围猎、一人狩猎、车马狩猎。围猎场面为:几个体型高大的狩猎者携弓箭将猎物围在人群中;有些在奔跑中开弓;有人挡在猎物前面拉满弓,栩栩如生的画面,引人入胜。一人狩猎是一个人在离猎物较远的地方拉弓的情景。有些猎人身边总有棵大树,那大概是猎人用来隐蔽藏身用的吧。驾驭车马狩猎场景是身材魁梧的猎手在草原上乘三驾马车飞奔,猎手在车上满弓朝同样是在奔跑中的野牛群劲射。你仔细观看那些岩画仿佛回到古代那个特定时间和场面。除了这些心灵触动,你还会强烈感受到藏族祖先的生活方式以及社会发展、社会习俗、心理、思想意识,你会感性地品尝到历史的原味,你的思考会逆向回到既往的历史场景当中,从而意识到自己的现实责任。你也会看到历史之流从隐秘的岁月穿越沧桑来到现实,来到鲁芒草原的山崖云水旁,来到你我心间。
也许是这种强烈的历史“磁场”和缘故吧。我每次来到鲁芒,总是不由自主感到“被丢失”的感觉。有时候会有强烈的“寻找”的冲动。在鲁芒无论看山看水看汪什代海部落,都有一种“迟到”的懊悔:暴风掀起的波澜久久无法平息。
圣湖
地上太阳好,天上星光亮的一天,在圣地我受几个朋友的撺掇,前往朝圣藏人普遍敬仰的美丽圣湖——拉姆拉措湖。虽然藏地湖泊众多,但拉姆拉措湖自古至今像高原三时共鉴的眼睛一样在西藏之南的群山怀抱中碧波荡漾。说是朝圣,其实是美化。借口罢了,多半是搭伴旅游或称观光。
我的旅行伙伴叫土登加措,上路前他准备了一个宝瓶,大腹的宝瓶里有什么宝贝不清楚,但拿起来沉甸甸的。土登加措的经济状况与我差不多,他兜里几个钱我猜猜就知道。“阿绕土登,阿绕加措,你这个宝瓶是从拉萨商人那里买的还是偷的?里面的松石和金银是不是假的?”。我对他开玩笑。“我一直勤俭就为这个,一直贫穷也因为这个,但这个里面的东西是真的,因为我是虔诚的。”他回答。“那么你至今未娶,也为这个?”“我临来求一位活佛预言。他说把这个宝瓶送到湖里去,仙湖会给一个仙女一样的女人。”他回答。我俩大笑。我们顺着前人开辟的路前进。灰白的路面细长,像羊肠一样曲折蜿蜒。下一座山,又上了一座山。此时众山在一个平面,于众山怀抱中,像是一面松石镜面被反复擦拭无数次一样闪耀着迷人的光芒,对她的赞美之词不是我从课本中学过的词汇所可以形容的美丽。山顶与山腰银亮的云彩一朵一朵飘荡如同羊群。周边山岗上的植被情况不算是太好 ,但连绵山峦的走向、谷地形态、巉岩的结构等自然风光如鬼斧神工般让人动人心弦。我们伫立山岗四下眺望,看到脚下的小道密密麻麻,有的从山顶延伸而下,有的山顶到山腰,从山腰到湖边;有的小道从山顶一直到眼力所及的远方——联结了藏地山峦、河水、草原的心脏。相传很久以前,有一位远道到此地学习的僧人在路上吃尽苦头,带的粮食也吃完了,再加上迷路,有一天在小雨和清风中他饥渴难耐终于倒下了。就像是在做梦,天空闪过一道光,一位仙女下凡预言,同时一眼泉水汩汩冒出来。他挣扎着前行,看到一个明镜似的湖水就在眼前,这位僧人喝足了水。这时候,湖里出来个仙女,她给他指点赴后藏的路线,然后一晃融入彩虹中进入湖水不见了。以后僧人青灯黄卷精进不辍,终于获得了格西(博士)学位。他再一次来到湖畔做法还愿,此湖由此得名拉姆拉措湖——仙女湖。
拉姆拉措湖来历的另外版本:有一位国王乐善好施,上供养三宝,下施舍乞丐,因为他的福祉而出现了这个湖。传说有个暴戾的君王,他动辄用民力为他干活,一位百姓因为冒犯,被挖掉眼睛流放边地。这个可怜人尝尽人间苦难,辗转在流放的路上。当他来到湖边时,从湖中现身菩萨。按照菩萨预言,他找到许多没有主人的山羊在湖边山上放牧。后来他逐渐富裕起来,把父母接到一起过上好日子,每天祭拜圣湖,这湖后来就得名拉姆拉措湖。事实上,拉姆拉措湖的来历无论是谁,僧人或者国王、穷人究竟有何种联系说不清楚 。现在,圣湖大名已家喻户晓。湖水里显现的也因为芸芸众生自己的因果造业会有所不同:能否应验或分析那些形象随时代变迁而变化抑或直面诉诸于你的各种感知,其实它早已流传开去的是耳闻目睹的圣湖传说。
我与朋友一起登上山岗放眼圣湖,因为我还年轻,在高山看到远近宜人的景色,顿时觉得心旷神怡,唱起耳熟能详的草原民歌:“碧绿的湖是一面明镜,金鱼是黑金的图案。水中的鸟儿叫心想事成,事成了就是如意仙湖”。土登则在一边说:“不如祈祷祝福”。我们曲曲折折走在通向圣湖的山路上,满是碎石和砂砾的山路很难走。平时听人们说,天黑下雪的时候或者刮风寒冷的时候这条路异常难行,看来此言不虚。快要干透的泥泞里满是脚印,这些足迹想必是在雨天或者雪天朝圣者留下的,可以感受到每个足迹里充溢着力量,每个脚印上都有说来容易却解释不清的故事。这时候我突然想起我们村庄的一件事:旦贝尼玛是传世很多的一位活佛,多半在我们村转世,是我们的福份和我们的光荣,老人们都称赞说旦贝尼玛活佛时时刻刻都没有放弃过我们。每世活佛转世时,都是去拉姆拉措湖观圣湖决定的继承者。我们村祭神祭龙族或者建神殿时都要去圣湖祭湖。两年前,又一世旦贝尼玛活佛转世,我们村请来与他前世要好的一位上师一起去观圣湖。那天才旦大叔功绩卓著,在去圣湖的山路上,他从马背滚下山居然无碍,皮都没擦破,大家都说是圣湖显灵。
到了圣湖边,祈祷、献宝瓶。湖里影像纷纷,大家莫衷一是。才旦大叔一一指点:我们村庄、村庄地貌、活佛转世的地方,甚至是活佛的面容、活佛家一头牦牛去的方向等等。后来活佛登上宝座后,洛桑大叔说我们家的一头牦牛是前世活佛坐骑的转生投胎。我阿爸喜不自禁,把那头牛和另外一头牛的角绑在一起敬献给活佛放生。以后我家人见到那头牛,就觉得那不是一头牛,简直就是神仙。
脚踩到一块石块儿,我摔了一个跟头,从往事中猝然猛醒。“没有事吧,小心。”土登边扶我边说。我连皮都没蹭破一点,虽然膝盖疼。我想起才旦大叔跌倒的样子,不禁笑了“没关系。托圣湖保佑。”土登虽然听不懂,但随口说“是啊,肯定会的”。
我俩开着玩笑走路,看着彼此的样子取笑着嬉闹着来到通向圣湖边的路口,那里有许多小路通向圣湖一处献宝藏的地方——石头台阶。我们想看看湖里的神奇影像,在湖边走来走去,坐下来休息。
拉姆拉措湖静若处子,湖面明净。半山腰飘浮的云翳、周围的众山,还有我们寻路而来的小道几乎多半都映在她的湖面。我因为在湖里看不到什么神奇的东西,就看着土登。土登拿着瓶子坐地那里好像在祈祷的样子。他也好像并没有见到什么。我奚落他“呀,土登啊加措,你看到仙女一样的媳妇了?假定瓶子也不可能给你带来好运。即使仙女来了你也领不走”。“闭嘴。这是什么地方,你这张嘴”。受过教育的土登到了圣湖边,好像换了一个人似的,还跟我生气,口气这么重。我也觉得不妥,身子朝向圣湖。圣湖依然如故,我身体也没有什么异样。这时候土登把宝瓶抛向圣湖,听到水声你会明白圣湖的深度。湖面上渐渐扩大的、向四方散开去的波澜像遍及圣地的心愿与足迹。我在湖畔伫立良久。“土登献祭的宝瓶是投入圣湖的第几个宝瓶呢?再过一百年,拉姆拉措湖的传说还会有改变吗?”。坐在湖边的石阶上,我问自己。
白马村
你毫无顾忌地朝白马村走去。凡是去过这个村的人都会想到白马村村名的由来。当你不由自主留意在山上和草甸悠然吃草的马的毛色时,与其说是白马村还不如说是枣红马村——不如这样称呼才名符其实呢。你想,因为到处都是枣红马而没有一匹白马。反正自打世界形成时期就叫这个名字,谁也没有去在意它的来由,你也随大流来到这个叫白马村的村庄。
你在白马村呆了好多天,每天忙忙碌碌,也采访了一些这个村庄的名人。所谓人人口中一个说法。比较权威的说法都说在帕杰大叔那里。另外还有卓唯公保活佛。你在帕杰大叔家里呆了几天,然后他老人家从别人那里借来一匹马送你去几户人家。你经过白马村辽阔的唐雄更门让毛草原。这片草原的地貌就像等于这个村庄悠久的历史:坎坷不平,沟壑纵横。你的心好像被牵引,目光在身边的绿草地上的帐篷、羊群、牧人中游动,你的心与这片广大的草原连为一体。你继续前行,在路的一旁你看到一匹色彩斑驳的马,这匹马的尾巴挽成了结,引缰纵马奔驰如风,马上的骑士正是一年前白马村选举出来的村长加洛。这时候你突然想起帕杰大叔说的话——白马村的起源是在一座大山脚下,之后迁牧到了唐雄更门让毛草原。
这期间一直沿袭正统血脉,每一代人都祭祀地方神卡希尔,正如在高山之巅的神山祭坛一样人人同心为村庄部落争气保持尊严。细说来,白马村大多是白马村部落的头人血脉。你一边思考白马村的部族传承一边策马前行,思考良久也没有找到一个诚心诚意对待白马村并且做出贡献的头来,你无奈地跟着村长加洛的后尘挥鞭奔驰。此时你内心有一丝遗憾是因为你没有见到卓唯公保活佛。如果与他见面,那么白马村的历史也会好歹有一些补充成份。
听说卓唯公保活佛把自己的侄子放到寺院赤巴十八世的候选人中,引起白马村下庄许多活佛不满,一时沸沸扬扬。听说他几天前带领自己随从来到白马村,倘若不按他的意思来,那么,白马村上庄的人们发誓发兵将下庄踏平。你的心情像毛色斑驳的马匹一样五味杂陈,随着颠簸的马步不断策动马镫,抖动缰绳往自己寻访的人家跑去。
在白马村你遇到一个太阳好星星亮的好日子——旦增大叔家娶亲。婚礼上,你被敬娘家人坐在首席之列,啜酒堆笑默默坐在酒席上。旦增大叔家陪新娘来的那个姑娘脸一直沉着钻进了帐篷。你了解到她虽然不愿意来参加姐姐的婚礼,但因为“亲上加亲,铁上加刃”的缘故才……
白马村的一帮姑娘们几年前就不知道去向了:有的妇人抛弃帐篷和自己的男人,有些女子跻身复杂环境败坏了名声。帐篷一边老头老太太们怨啧声起:现在的女人们够呛、现在的做法不妥等等;你在婚宴的喜庆气氛中也承受着来自身边的不悦:身边的小伙子当初对你笑嘻嘻,等到酒过三巡他对你百般挖苦,即便无言相对,但最终你的头挨了一狗棒,头上好几天缠纱布躲在一个小诊所,倒像是你的过失一样难以见人。你的脑子里一片漆黑,耳边嗡嗡作响。你的耳畔还响起诺坚大叔的自豪声音:白马村自古好战,男人个个勇猛过人。“生来是虎,死去向刀丛”。就是那句老话。一位好心老人带来一口袋糌粑看望你,你怎么谢拒都不成。老人对你说,从前白马村的人听说过没有讲过,如今来白马村的人越来越多。多半是吃货和拿要的,你不要客气。说着放下口袋就走了。当时还有好多头上缠绷带的年轻人与你做伴。他们悄悄告诉你,好多年前,白马村的土地被别的村庄侵占,那时三沟四岗的白马村人中间什么人都有;有胆小鬼,有两面三刀的,也有叛徒。那些年轻人与你一样受伤,他们成为你的难友。
白马村人在那个小诊所为你送行:旦增大叔、索南智巴老人都来了。你像被冤枉的倒霉蛋,热泪盈眶紧握着手。你因为采访过他们,所以对他们的情况了如指掌。采访对象仁增大叔那天喝了一点酒,他说白马村以前出了好多有见识的贤能。他说了一大堆,最后落实到实相的只有洛桑加措和索南扎巴二人的身上。洛桑加措老人是白马村人,出家到寺院。因为有这段经历,他读过一点语言学和形式逻辑的书,在一个不太正常的年月过逝了;索南扎巴老人是白马村健在的贤者,有时候大家叫他聪明大叔或者贤能大叔。事实上这位贤达连一个嘎卡(藏文字母)都不认得。你即便不认可如此贤达,但是在他跟前你也不得不像白马村的人一样对他恭敬有加。
你还听说,村庄里的学校办不下去的原因在于对老师极其不尊重,把干部不放在眼里。当初,贤达老人还去几家教书,但后来他又说教科书与过去的书不一样,就把书丢开不教了。这样,白马村的家长们也就悉听尊便了。
祖父与村史
我是个从小就非常喜欢听故事传说的孩子。等到长大我才明白那些故事和传说中有我一辈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内容,因此更加有了听故事和传说的兴头。特别是我上学识字开始,我竭尽全力收集了不少故事和传说,想着把搜集的传说整理成历史该有多么好,所以先后采访过很多村中长辈,其中我最了解和印象最深刻的当属我祖父。具体说来,从小我爱听的故事多半就是祖父讲给我听的,因此我就变成了一个爱听故事和传说的人,后来我成为我们村史的文字记录者。
也许可以这样说吧,我是从小听祖父的故事和传说长大的。在我的记忆中,祖父讲述的故事和传说像刻画在石头上的图案一样清晰。故事和传说中与我们村史相关的讲述是这样的:很久以前,天界神君放眼人间,看到有一个地方风光旖旎,十分迷人。天界神君选了一对金童玉女对他们说:“我派你俩去人间,在人间你们会有很多孩子,六月畜兴旺,享用无限。将来你们的后代会成为那里的君主,那时候佛教兴盛,俗世法也会产生。”
于是派他俩到人间去。他俩生下九个男孩一个女儿。男孩子们长大后又与龙界联姻形成一个大部落。两个仙人的后代老大老二老三形成华郭部族;老四老五老六后代形成达郭部族;老七老八老九后代形成达德郭部族;女儿嫁到龙域,后又带回后代到娘家形成鲁郭部族,如此一代一代一茬一茬形成我们村庄的今貌。一首朗朗上口的格律诗普遍流传:上部繁衍形成的村庄在聚宝盆一样的山脚下;有神通的华郭三兄弟;像镜面一样平坦的山塬,有神箭德郭三兄弟;青龙一样蜿蜒的河边,有骏马德郭三兄弟;因为九兄弟的福报,联姻龙域形成鲁郭部族。这个传说是先前我祖父讲给我听的。这时候正有一些人夸海口说要写村史。让人感到高兴的是,我被当时的村长李先安排进入村史写作班子,不但是烟酒招待备至,而且也听到不少鼓舞人心的话。我认为写村史是一件最最重要的事,我心底里也十分愿意竭尽全力投入这个工作。这对于我是件义不容辞的义务,我开始全力以赴投入其中,采访的第一个对象是我祖父,祖父就给我讲了以上这个故事。
又过了一阵子,我一边干着本职工作,一边充满信心等候村里村史写作的佳音。但是我们村子那边就好比旱鼠没有动静鼹鼠没有露头一样毫无音信。有一次,我因事返回村庄,当时我们村庄有一点骚动——两年前开始的村史写作因为有一些人一味从个人立场出发,甚至杜撰,我无可奈何听着这些令人丧气的活。这时候,我听说村长李先快到的消息。我想听听村长真实的想法,就往他在的那户人家的方向去了。我到那户人家时,村长坐在碟碟碗碗的后面,有些醉意。村长见到我高兴地握手,我也陪他喝了些酒,我俩聊起村庄里的那些事。村长摆了摆官架说:“村史必须写清楚。我们鲁郭部族和我李先的历史也得写。当下,如果有人说‘马上来’,那么鲁郭部族除了我们村还有其它吗?我李先在这个村里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华郭部族、达郭部族、德郭部族有什么呀?你想想看是不是这样?”听到这样的话,我虽然不同意,但为不得罪他只好点点头说:“是啊。咱们村庄的历史一定得写,但写的时候一定要想法一致地如实记述咱们村庄发生的事。现在的关键是咱们村的那些老人,他们有丰富的记忆。”村长李先回答:“对。有些老人。华郭加措、达郭才旦、德郭夏珠、鲁郭部族的索达。但是除了鲁郭索达部族外,没人支持我。达郭才旦对村史很在行,但是太聪明不太合群,所以不靠谱。这都是我李先的命。你是达郭部族的人,今天也许是来摸我底的。”“李先大叔这怎么会呢。我虽说是达郭和德郭部族的,但无论是鲁郭的还是德郭的,在我没有区别和偏爱。我是来向您讨教咱们这个村史怎么写的事来了。”村长李先重申道。“是是。你们是知识分子,我虽说没有什么知识,但在鲁郭部族也不是平常人。我是鲁郭部族的,你是达郭部族的,你明白的。来喝酒吧。”村长一边劝酒一边还说了许多让我很不自在的话。说着说着他酩酊大醉。我怀着沮丧的心情只好离开那户人家。回到家我的心情依然难以平静,想了许多我们村里的事。因为我在村庄逗留的时间不长,我就向父母请假,决定去兄长家找祖父。迅速离开父母家,到了兄长那里,见到了祖父。此前没有分家前,祖父给我讲了很多故事,我非常喜欢祖父。祖父见到我很高兴的样子,我俩聊起村史。也许是因为我俩两年没有见面的缘故吧,祖父很高兴地为我回答了许多他知道的问题,我非常高兴。祖父给我讲述的故事总结起来大致如下:当初我们这个村庄被上面天界神君看到,看到有一个地方风光旖旎,十分迷人。他选了一对金童玉女对他们说:“我派你俩去人间,在人间你们会有很多孩子,六月畜兴旺。享用无限。将来你们的后代会成为那里的君主。那时候佛教兴盛,俗世法也会产生——于是派他俩到人间去,他俩生下九个男孩一个女儿,之后他们逐渐形成一个大部落。有一次村子与魔鬼发生纠纷,下、中、下村庄招募兵士:华郭部族出兵一百名勇士;达郭部族出了一百名弓箭手;德郭部族出了一百名骑兵;鲁郭部族精兵一百。其中华郭部族十六名无敌勇士;达郭部族弓箭手十六名;德郭部族骑兵十六名;鲁郭部族精兵十六名。俗话说,谁能敌过华郭部族十六精兵,谁不被达郭部族勇士吓破胆,谁能逃出德郭部族精兵之手,鲁郭部族降服之敌无数。”
我们村子与魔鬼相安无事的时候,是在这个村子第十八代人的时候。之后又过了十三代人村里终于发生内讧。原因是德郭部族长加惹与达郭部族长俄惹争夺抢来的一匹马引起的,为这件事他们俩动刀。最终德郭部族长俄惹因为年轻,达郭部族长加惹不敌其勇,死在对方的刀下。这样,华郭部族声援德郭部族,鲁郭部族支持达郭部族。一次损兵折将的厮杀过后,一个部落分离为两个村庄:达郭和华郭一派占据了地方神郭叉幕布守护的疆域;达郭与鲁郭占据阿尼唐布则三的疆域,那是一片山岭原野。又过了三代人,华郭部族长阿尼玛当认为这样一个源于神界,又与龙族通婚往来的大部落四分五裂实在不应该,他请来大活佛喇嘛四格朗哇塔伊联系三个部族。大家最终被道义说合,几个部族的男人们聚在一起举行了一次规模宏大的煨桑仪式,就此形成统一格局。华郭部族长阿尼玛当是一个胸怀坦荡,目光远大的人,他的口才也很出众,成为几个部族统一的首领,听说他还获得过吐蕃国和内地皇帝的封号。据说在这一任部落酋长及其子嗣领导期间,华郭很是兴旺。在阿尼玛当的主持下,大活佛喇嘛四格朗哇塔伊和他弟子写出了第一部村史,一部简单的村史,经受了风吹雨打残存至今。我们村自形成,源头高可以追溯到神界,根子往下可抵龙域。地是华郭的天,地是华郭的地。具体说来,我们达郭人都生来守本分,从华郭阿尼玛当算起,至今我们已经有十三代人了。那个期间,又诞生了达郭酋长加洛和普巴杰,他们都是自主性很强的人。我们是达郭家族的贵族人家,都是有头有脸有身份的人。现在达郭家族有不少当干部当领导的,达郭部落引以为荣。祖父鼓励我:“你也要奋斗,不能丢咱们达郭人特别是达郭贵族的脸,不要像给蛤蟆嘴里塞了盐巴一样乱嚷嚷,这样不利于村里的团结。”祖父虽然年事已高,但是在强调家族气节时的表情,让我更加理解了他的为人:心底善良,胸怀坦荡,我为我有这样的祖父而感到高兴。我和祖父在一起聊天的时候,外面哥哥家的狗吠声里夹杂着拉扯铁链的声音,嫂子出去迎客。来客是我们村子深谙历史的几个人当中的华郭部族的加措大叔。华郭加措和达郭夏珠、鲁郭索达是我小时候就和我祖父要好的朋友,他们的年龄也相近,特别是每次聊村史的时候,他们总与我祖父一个立场。加措大叔见到我祖父寒喧了几句:“呀,史书宝库,最近忙什么呢?你孙子也来了,我估计你的宝库也开门了所以就来了。咱们如果不是邻居,我这条腿也不会答应啊”。加措大叔一边笑着一边摸摸他那条不灵便的腿说“也没干什么。人老了悄悄呆着好。常言道‘言多有失,线长必断’。我要是史书宝库,那你就是史诗了。你来得正好。请你给我孙子说说村史。”祖父说。加措大叔对我说:“你有这么一个聪明又倔强的祖父。让他说他不讲,我说的时候他又插话不让我说。你不信等会儿就知道了”。说得我和祖父笑起来。他俩又开起彼此的玩笑。加措大叔讲起写村史的风波:“是啊,咱们这个村子咋办呢?几年前就说要写一部村史,也叫了我几次让我讲村史,之后又没有下文了。今年村长李先又召集大家说要写,现在成了这个样子。那天,我在会上不打算说什么,更不想表示相反意见或者争辩什么。但是写法上无法认同。比如要说村官谱系那当然要数我们华郭部族。从阿尼玛当开始,中间偶有达郭加洛和普巴杰掌权外,绝大多数时间至今都是属于咱们华郭人的,这一点大家都清楚。至于说我们村的正史是鲁郭的说法我坚决不同意。鲁家哪有头人世系的,说实在的他们是一些拉周九女后代从鲁郭故地来的一群人到这个地方的。鲁郭三智是个比较有名的人,但他是出现在阿尼玛尔当之后的人,并没有当过我们的村头儿。之后鲁郭克珠和闹吾加等其实也只是鲁郭部落头人,但不是我们整个村子的总头人。华郭部族虽然没有诞生过有名的头人但是可以说是属于我们村的正统。 李先当时说不仅要详细写鲁郭的历史,还要写在头人一等的位置上的吗, 我笑都笑不起来,要是李先写进历史的话像你我这样的老人都要写进去, 而且还要写在李先优先的位置之上,全村人都应该明了。旧社会我不算大头人也可以算小头人。另外我不同意的地方在于,是什么原因我们村的历史非要让鲁郭谢热来写呢?我华郭的罗哲和尼玛同样可以写,你的这个侄子也可以写,总之写我们村历史的这个事儿落到如此地步是都是因为李先。所以那天我有理由争辩而不是捣乱。你懂的历史很多,又聪明伶俐,但那天你一言不发,对此我有意见。这是我的心里话。我华郭加措过去是这样,现在也是,若不死就要为华郭历史说几句话。呀, 达家才旦,你看我说的有没有一点道理” 。听到加措大叔的这番话后,祖父脸上流露出从未有过的滑稽像:“对对。只要是你华郭加措说的谁敢说没有理由。加措大叔的实话后面还有他史诗一样的历史,所以今天我也要说说自己的见解,不然加措大叔会对我有意见, 我真不希望去来世的路上背上意见的行囊走” 。三人大笑起来。此刻加措大叔表现出赞成祖父的态度, 祖父和加措大叔两人谈起了有关我们村历史的故事和写我们村历史时发生的故事,还有自己的一些想法等。我耐心听他们的谈论并思索的时候,有些事情的原由跑马捡花——也就顺便了解到了。
那个时候各个地方和每个村都在写各自的历史了。 在这种大趋势下,我们村也想写自己的历史, 唤醒大家的人和组织者是李先村长。李先村长一开始的想法非常好,可是后来写史过程中村长一个人按照自己的意志以把鲁郭为中心,让自己的侄子谢热写初稿,这就成了遭谴责的主要原因。还有很多小的原因也在其中:村里一些老人不遵照历史事实,执着个人的一些听闻;有的是村里个别人不懂写历史的重要性,内心狭窄又嫉妒;有的虽然愿意写村史但利用这个时机谋取名利;有的写村史时似乎觉得跟自己毫无关系,请他也不来,背后又喜欢说三道四;少数人写村史为所欲为,甚至把自己的祖孙都写进去;有的人不考虑写一个村的历史是利于整村重要性而总是想些片面的;有些人写历史时喜欢突出自己等等各种各样的原因,因此很多年来没能写出我们村的历史。当时我来村里时,人们为了村史而发生纠纷,把村里搞得非常复杂。这里我需要说明的一件事是,就像僧人的法衣一样我背包里时常背着一沓村史初稿,这是我在大学时受老师的启发写下来的。再加上我毕业那年正好村里也准备写历史, 尤其村长李先为主的几位村民也和我聊,我的志向与村里的意愿不谋而合。当时因为自己年轻,非常兴奋,后来期盼着让我来写, 却没有人再提起过这事儿。有一天有人告诉我:“村史已经基本完成了,你知道吗?你可能不知道,村史写作者是你们村长和他的一些人,不可能让你写的,原因你永远也不会知道” 。“像你这样的人知道的时候,你们村的那些有头有脸的人。智者们,还有聪明又勇敢的人们来做什么?我们那边的一些人认为你是个头脑清醒的人,原来你是个庸人”。那人以讥讽的口吻对我说。
很长一段时间,我还认为那些话是挑拨离间,依然期盼着让我写村史。正如他们所说一直没有通知让我来写村史,我终于听说村史已经写完了,我悲喜交加。我为什么喜呢? 我们那个村大约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但过去有位叫阿尼玛当的头人,那个时候简略写过一册历史外,详细的历史谁也没见过。有一年村里某些人想要毁坏阿尼玛当时写的史书时被我祖父察觉。有一天晚上我祖父趁着大家没有防备悄悄拿着那本史书,加上两部佛经一起藏在岩洞中。我祖父那时年幼,又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所以没有人怀疑过他,后来得知没有危险时,才把书从岩洞中取出来。书都被洇湿了,很多字模糊不清,再加上我兄长等人为了抄写那本书时才发现内容残缺,除了这部资料我们村没有任何历史书籍。听说写完了一本村史觉得是个好消息,也是村里的一件重要事情,我没有任何理由不高兴。我为什么悲?当时我年轻自尊性又强,所以受到伤害。 自尊心受到伤害后,自我意识就更强了,由自己来写一部历史的信念更加坚定,村里写了一本可我也可以再写一本,越多的人写村史,这个村的历史就越丰富了。我想依照几年前祖父和村里一些老人口传历史、尤其是阿尼玛当时写的史料、村里的活佛上师们的传记,还有跟我们村有关联的资料,写出一部比较详细的历史,还想有机会与懂村史的老人们交流一下意见。但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事情不是我所听到的那样,村的历史并没有写完,为了写村史村里变得混乱。 得知情况后,我没敢向祖父说出自己也在写村史, 甚至没往外拿在背包里写好的村史就离开家乡。
两年过去了, 后一年的上半年,我们村和其他村之间发生重大的草场纠纷,我们村里挑选出一些自称英雄的人。华郭被称做英雄的几个人连拳头都没能挥一次就惊恐失色地跑掉了;达郭部族家的拿着棍棒的一帮人回来时鞋帽都搞丢了;德郭部族家几个人的马跑不动,马鞍也丢了;鲁郭部族有人泄露天机,有的假装身患重病不起,听说其中还有头人李先,众说纷纭, 总之我们村损失惨重。
那次我也很担心,当我得知祖父和阿爸、两个哥哥、亲属们安然无恙时就又放心了。
一年过去后的一天,家乡传话过来,我猜测村里又发生什么事,以为跟我家里有关系,很着急。原来是我祖父得重病了,祖父年迈,如果病很重了也许再也好不起来。于是我向单位请假领导以后直接去大哥家中,在祖父身旁守候的几天里,村里平常喜欢跟祖父交往谈论的华郭加措、达郭夏珠、鲁郭索达等人也相续来看望我祖父。 他们言语渐渐多起来了,这时候跟以往不一样的是,有关写村史方面的认知似乎都比较一致了,没有分歧。当时我想现在我们村里的老人们变成这样是不是因为那场纠纷后大家明白什么? 其实原因不止一个。草场纠纷过去几个月后,乡上考虑我们村的特殊情况,派来一位新村长,他的名字叫拉增,一个能干、比较有文化、聪明又强悍的人,之后我们村变得比别的任何一个村都团结。拉增村长与其他负责人商议,安排了如何走致富之路,工作重点,村里的教育工作等。 为了确保完成五年计划,村里负责人和有关人员明确规定各自的主要责任的同时,拉增村长深入村民家庭过程中也了解到了写村史过程中发生的问题,他召集村里的老人们和相关人员,当众该肯定的肯定或评议,对制造矛盾的人进行批评, 还提出以后村里有什么事情首先统一认识和思想,分明个人和整村、区分主要和次要的事情,在此基础上发扬优良传统,整治坏风气等要求。
当时我祖父思想很开窍,极力支持拉增村长的要求, 和村里老人们谈心说理,努力把他们的思想统一到写村史的这件事上来。我祖父过去是村里小有名气的人,再加上他善于总结很多历史的经验教训,把所有村里人都团结到新村长的周围,因此更加提升了祖父的声望。后来听说当时拉增村长也建议所有村民学习我祖父的精神,这些情况是我去看望我祖父时才得知的,这样就彻底改变了我们村老人们的认识。我去看望祖父时侯遇到加措大叔、夏珠大叔、索达大叔,还遇见了原村长李先大叔。看到村里的形势比以往好的苗头,尤其是有关写村史方面全村统一认识后,我内心无比喜悦,再也不用像过去那样害怕村里个别人的闲话,所以跟他们透露了自己写村史的事, 他们也很高兴。 祖父和大叔们一边商议,一边提出很多有价值的意见、建议。他们讲的我都一一记下来,祖父的病情好转后我也回单位了。 几个月过去了,一天我收到一封信,是我们新村长拉增大叔写的。内容如下: “4月份我们村举行佛事活动,村里所有老人和相关人员都能够聚集,你若写好村史,借此机会给大家看看,村里事情样样重要,写村历史更加重要”。 读了村长的信,我无法形容内心的快乐,这真是百年不遇的好机会。我觉得新村长在信中说的非常有道理,所以借村里佛事活动的机会回村里去了。佛事活动还请了活佛、华郭、德郭、达郭、鲁郭各个部族的人。佛事活动第二天上午, 拉增村长招集村里所有了解本村历史的人开会,他亲自主持。 我把写好的村史像讲座一样详细念给他们听。祖父和加措大叔、夏珠大叔也毫无保留地说出各自的意见和观点,原村长李先大叔和新任村长拉增先后谈了些简短的看法,其他一些相关人员也非常谦虚地表达各自的意见,最终把认识统一起来。我祖父说“几年来很多人很张扬地说要写村史,说出的话放久了就成了泡沫。如今如愿以偿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助成此事完全是拉增村长的恩典,我代表所有村民向他感谢,此外过去几年对我来说为写村史说过该说的和不该说的很多话,在此请大家原谅,总之老人们希望这部历史从此以后成为对外可以讲解,对内可以警醒和学习、又可以留给后代的有价值的东西” 。老人们和在场所有人表示, 祖父讲的话正好也是他们想要说的。 拉增村长说祖父说的话是对村史编写的总结,今后村里所有工作也跟写村史一样,需要大家统一思想,团结一致地完成。当时我很受鼓舞,为了不辜负村长和老人们以及所有乡亲的期望,更加坚定了写完村史的信心。
阿爸和《莲花遗教》
因为这里是人间,人间的很多事就像我们平常所做的梦,那些梦境也与人间一些见闻以及个人感受密不可分。
昨晚我梦到很多梦境,梦到阿爸讲过的故事。我阿爸小时侯出过家,后来因为各种原因还俗成为一顶草原黑帐篷的主人。我和我的兄妹们在草原黑帐篷内靠阿爸阿妈精心抚养,我们学会说话就开始听阿爸讲的很多谜语和故事长大。藏族俗话说“女流中的头一个,狗爪狗头狗勒巴”。我是我家黑帐篷出生的孩子中最大的。 最早听到阿爸讲谜语和故事的人无疑是我了,可是小时侯阿爸给我留下奇特的印象, 也许我生在不该生的年代里了,为什么阿爸讲给兄妹们的谜语和故事有很多不同的种类?尤其是诵读的那些故事让我很迷惑、无法言语感觉神秘,昨晚梦到的恰好也是阿爸通常含糊诵读的那段故事。
藏族俗话说,八岁的小孩是牛仔。我八岁左右那年是头一次比较清晰听到阿爸时常诵读那些“故事”。那天跟往常一样我牧羊阿爸牧牛,因为那天牛群和羊群距离很近, 我想和阿爸一块儿看着牛, 我避开阿爸的视线从谷地悄悄接近他时,阿爸正在以略高的声音和较含糊的吐字诵读着什么。我听了一段时间后突然进入他视线,阿爸有些慌忙“你怎么了,从哪儿来我都不知道”。我问他“你刚才是在讲故事吗”他说“嗯, 是的,这些故事不背诵容易忘记,晚上给你们也讲不完整,所以我试着讲呢,为了熟悉我给你讲的那些故事你也如此试讲”。接着他给我讲苏吉尼玛的故事,我听完故事去赶牛了。晚上一家人躺下来后,我把白天阿爸讲的苏吉尼玛的故事讲给兄妹们听,讲完想起了阿爸在山上诵读的那个故事了, 于是我对阿爸说“你说的那些松赞、德赞的故事讲给我们听怎么样”。阿爸说“今晚我想不起来了,以后讲给你们听”。我又求他讲一讲,阿爸说“久远的年代里世界上有过很多国王,其中也有松赞干布、赤松德赞、牟赤赞普等, 我是小时候听我爸爸说的, 现在都忘记了,以后能想起时可以给你们讲” 。阿爸阿妈低声交流后阿妈说“阿爸记不起那么多故事,很多年都过去了,咱们睡觉吧,今天阿爸在山上说的那些故事不能给别人说,如果说了今后再也不会给你们讲故事,还不如猜谜语”。我只好想着一些谜语睡去。
从那以后听阿爸讲谜语和故事,晚上我在家里讲,白天他在山上讲,我不仅背熟了那些谜语和故事,也把阿爸平常讲的故事片段也背下来:“父王赤松德赞已逝,佛法明灯远移罗刹国。藏人福薄寿短心散逸,始从今日直至劫末时,为利有缘众生宣法要。祈赐讲授古鲁本生传,古鲁闻言随即开口道。请听我言牟赤赞普王,为利未来宣说我略传……”
我不是一个让阿爸满意的聪明孩子,因此把阿爸平常喜欢讲的故事中:“东方多吉林巴宗,南方仁青林巴宗,西方白玛林巴宗,北方嘎玛林巴宗”的“东南西北”看作是自家黑帐篷的位置或是属于我们家四周的山水。听到山顶、悬崖上猫头鹰在叫时,看到河边、山上狐狸、野狼时我安慰自己什么都不用怕,幻想着松赞干布、赤松德赞、牟赤赞普等国王也在自家周围不远处或者在山那边, 有时候也想他们并不在这个世界上。阿爸在故事里讲的人物和场景在我平时的想象中就象小孩们的游乐园随便搭建也可以任意毁坏。
后来靠因缘福宝和父母的恩德上学读书, 在老师们的精心培养和无私帮助下,与同学们欢声笑语共度,懂得了不少基本的常识, 就像梦中醒来看到了阿爸众多藏在谜语和故事背后的真相。 阿爸讲过的故事都在《尸语故事》里面,在所有藏族农牧地区广为流传。阿爸喜欢讲的那些故事也变得不是那样无法言语和神秘。《莲花遗教》是吐蕃第三十八代国王牟赤赞普隆邀请莲花生大师到雪域高原时,莲花生大师授记给国王的。除了这个《遗教》还授记过《国王篇》、《后妃篇》、《大臣篇》、《译师篇》、《鬼神篇》等,老师和一些专家说那些授记是研究赞普时期历史的重要史料,但也有不同于正史的佛教色彩在里面。无论如何《莲花遗教》属于非常好的历史资料,而且是全面概要的预言授记。当时放牛时阿爸对我说他在练习讲故事,又改口对我说起苏吉尼玛故事是蒙骗我的,晚上阿妈也说阿爸在山上讲的故事不能讲给别人, 若说了以后再也不会给你们讲故事, 还不如猜谜语等等都是帮阿爸圆场。我虽然受了蒙骗,可是效果并不是消极的:一方面阿爸在山上可以经常不断地念诵《莲花遗教》等佛经,另一方面我真的把它当作阿爸在练习讲故事,所以不再好奇和追究他什么,自己也在放牧过程中练习讲故事,这对自己后来的写作有很大帮助。回忆阿爸阿妈的方式都非常得当,不然我当时是小孩什么都会讲出去的,幸运的是没有人询问过阿爸和家里的情况,也许是老天和三宝时刻庇护的原因吧。跟阿爸有关的很多事情很多往事,放牛放羊的孩提时代都比山上碰到野狼更加心惊胆战。 因为那个时代不光是阿爸和我的家,我们村。整个雪域高原都在很不寻常的气候之下。我的家不要说雪域高原连村里都不算什么,我的父母也不是伟大人物,但我心目当中的阿爸和当时的很多情景放在一起,足可以写成一篇有价值的长篇小说。在那种情形下,阿爸一直没有间断地念诵《莲花遗教》是子孙们值得赞赏、永远学习的一种精神。
我有时候也是一位叛逆的孩子,阿爸一生走过多少曲折的道路但从不间断地念诵着很多类似的经文,就像《莲花遗教》而言,阿爸能否领略到其中的意义呢?或许他把《莲花遗教》看作是确实的在现实中——对应的一种授记或特殊的一种念诵来持续呢? 至今无法解释,让我困惑。
我时常思索的还不止这些,包括我家在内的这片土地迎来一个全新的时代,《莲花遗教》可以公开阅读了。从此以后我的神秘感超越了孩提时的游乐园、阿爸阿妈和黑色的帐篷,跨过故土草原和周围大山,走到所有雪山环绕的地方,听到更多故事。这些都跟《莲花遗教》一一对应时, 就像诀别阿爸时的剧烈痛苦在胸中澎湃,无法抑制。小时侯对我产生的影响最大的是阿爸和《莲花遗教》,时常萦绕在脑海的是对阿爸的思念和藏族历史赋予的众多感受。连我这样浅薄的人都能受到如此深刻的影响,其他智慧者可想而知了。因为我从小是个迟钝又叛逆的小孩,不仅无法实现自己的美好愿望,连《遗教》中“法王魔王治国更替繁”、“自行恶业还说世道坏”、“ 施恩藏人反倒不知恩”之类的词都能让我多次惊厥叹服,至今沉思未泯。长大后没有一次跟阿爸静下心来坐在一起细谈有关《莲花遗教》的机会,这是我最大的遗憾!我无法向阿爸诉说心中的喜悦,无法找到他一生留下的足迹,迟钝浅薄的我不论从什么角度看,给我带来思考和自省的是阿爸和《莲花遗教》。 有关《莲花遗教》我无法解释更多,更无法下结论。 但是阿爸出家以后专心致志地把自己寄托给三宝和命定的上师, 阿爸虽然义无反顾地走在自己的修行之路,可是因为各种机缘没能延续下去,这对我们家来说也许是应该感到幸运的,阿爸却认为是一种天大的魔障和不幸,长期以来愧疚难耐。寺院、上师、佛法留给阿爸的影响和阿爸对三宝的虔诚是天无法遮蔽,地也无法阻挡的,所以阿爸无论什么时候都念诵《莲花遗教》从不停歇,不准念诵的时候他还在山上,在牛群的蔽护下念诵。 到了好时代,阿爸不管黑夜白昼都在念。 阿爸还朝拜过拉萨大昭寺里的释迦佛和三大寺院,晚年还闭关修行。到现在我依然无法解释清除,但我敢说阿爸一生不停歇地念诵《莲花遗教》说明他胸中有一颗无暇的心灵、虔诚的信仰、坚定的信念, 我也喜欢这样定义他。我还想说: 我阿爸出家在寺院时是个好僧人,还俗在家时是个好家长和好牧人。一生遇到很多艰难困苦,他从不怨天尤人。临终,阿爸是带着对三宝坚定的信念离开的。
没错, 因为这里是人间, 很多事情就如同平时的梦,这些梦境也与人间的见闻思索是分不开的。昨晚我梦到很多,最后梦到阿爸了。阿爸, 现在我们在人间很开心,我家的黑帐篷养育了几顶小黑帐篷,每一顶黑帐篷里都有很多小家伙,牛羊也多起来了。《莲花遗教》不仅可以一如既往地念,而且广为流传,我一家都有好几本了。人间有大的改变,我了解到除了我家外,还有像我们家一样无数个人在念诵着《莲花遗教》走过自己的人生,他们之后也会有无数个像他们这样的人。在人间我找到了雪域藏人和雪域历史,闲暇时我阅读《莲花遗教》其中的遗教与雪域藏人的过去历史一一对应:岁月已过去,赞普们已谢世;佛教起起落落,没有救世主的很多可怜众生尚在人间;莲花生大师从罗刹国好像再也不会归来,就像阿爸留下我们兄妹和我家的黑帐篷一样令我内心无法平静。但这里是人间,因为昨晚的那场梦, 我写这样的短文不会成为很多人的精神食粮,但能够成为写给阿爸的怀念,也能说明阿爸曾经有过我这样的一位儿子,而我自己更能从中得到一点安慰吧!
世纪老人
自从恩情父母给我肉身让我来到这个世界上开始,我在快快乐乐的生活中闻知世界和听到世纪老人的传说,虽然从来不曾结识他老人家,但可以说对他有所了解。我这样说你们可能认为我在说废话,不会相信我的话,一切会变成矛盾的纠结体吧。而恰恰是这个矛盾纠结的世界让我长大成人,让我走出去见识世面,这些都要衷心感谢藏家的酥油曲拉糌粑赐予我恩惠。今天,我亲爱的男女朋友们——年轻的姑娘和小伙子把我邀请到如此盛大的聚会上,备足了美酒、食物和歌舞,为此我要向勇敢智慧的世纪老人表达我敬仰之心,献上一杯美酒!当我从小给小马备鞍把可爱的小羊交给母羊阿妈时,我就在羊圈边倾听阿爸讲述世纪老人的故事。虽说幼时的记忆像现代照像术一样清晰地浮现在我脑海,但儿时的思考却留下来像帐篷生活场景和牛羊棚圈一样狭小的碎片记忆……
像中,世纪老人是这样一副模样:络腮胡子、像羔皮一样的满头白发的长者——每当见到我们村里的牧羊老人才华,我就不禁会想,他会不会就是世纪老人,我因此曾经打心眼儿里悄悄敬仰、羡慕他老人家。自从我跨进学校门槛认读三十个藏文字母开始,我就在想如何侍候他并为之努力。当然,我取得的成果与世纪老人比较好像酥油皮袋里的一根毛。因此我经过多年的成长也终于认清了一个事实——我儿时认识的才华老人只不过是无量寿佛垂顾的一位有福报的长寿老人而已,他连自己的生日都不知道,他算什么世纪老人呢,只是一位愚蠢的长寿老人罢了;我所不知道的世纪老人他一定是长寿且智慧之人,他的本事一定像佛陀一样聚三界之首,细说起来功盖三秋福比三春,歌一样动听,故事一样传奇。 我在这里不唱不说具体描述他妙不可言的形象:他可以是身背刀枪剑一如猛虎般的青年;他可以是身挂金银宝饰像美丽的少女和伶俐的少年;世纪老人不是从天而降的轻盈的雪花,也不是在大地上容易凋零的花朵,更不是离乡流浪的孤儿;世纪老人是自从盘古开天地就有父有母的与天与地同生的普通大众里的普通人;他也从小勤奋、安于平淡生活、身穿皮袍放牧牛羊,唱着牧歌,赶着牛辛勤播种耕耘欢乐起舞;世纪老人武艺超群,他从十六岁就手持弓箭征服大鹏鸟喜欢狩猎;世纪老人与格萨尔勇士一样奔赴疆场威镇三界;世纪老人是第一位贤者,世纪老人是第一位上师。世纪老人主持翻译过世间与出世思想的浩繁经书,为无数高僧和得道者登上无畏狮座灌顶加持;世纪老人具有像菩萨一样的慈悲心,他的仁慈一如雪山般洁白,他的情怀象草原一样宽阔;世纪老人的相貌如十五的月亮;世纪老人的身板如新竹一样笔直;世纪老人的往事如谷地河床蜿蜒如山路崎岖,世纪老人的故事充满了如雅鲁藏布江一样邈远和像长江一样深情的传奇经历,世纪老人的故事一如莲花生大师预言的那样饱尝荣辱极具变化,饱含了人间沧桑欢乐与苦痛的动人故事;他是黄河一样逶迤的路程,曲折地一路闪耀着青春的光芒唱着歌舞动行进,他也是不朽的教言与累累伤痕的象征;这一切是他不变的信仰与个性的见证。但世纪老人自从找到暇满人生却从来没有因为劳累和沮丧而叹息,也从不向困难与苦难低头臣服。世纪老人因为与生俱来的开拓精神与先锋意识,世纪老人行路漫漫无可替代的历程是他在这个世界选择的光辉灿烂、奔腾激荡的方向。
因此,在世纪老人美丽的怀抱中,我以及与我一样的人们一改既往自卑的性情开始了奋发向上的努力。在世纪老人绵长的水流中,我们的生命虽然如蝼蚁一样卑微短暂,但我对世纪老人的爱戴像高山一样巍峨,像大海一样深厚,让我借这个机会向今天欢聚在一起的兄弟手足,向在座的和不在此间的人们表述一下对世纪老人的爱与情,把我这半生一遍又一遍唱颂的赞歌献给世纪老人,恭请你们接受!
作者:哇热,1986年开始从事业余文学创作,2001年荣获“章恰尔文学奖”。作品,分别收入《当代藏族文学丛书》、《章恰尔20年精品丛书》、《藏族文学》(大学教材)。出版有诗歌集《爱的呼唤》、《爱的祝福》、散文集《绿的心声》、个人专辑《年乃亥·哇热文集》、地方史研究专著《汪什代海简史》、《汪什代海年乃亥部落族谱》。
译者:程强, 60后,藏族。发表有藏汉诗歌、散文、文学评论等,作品曾入选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出版有藏语诗歌、评论精品集以及诗歌、散文集翻译若干。以“老藏民”个人网页主政藏人文化网博客频道(https://www.tibetcul.com)“见解”栏目,发表有大量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