茸贡的春天

                                   

五月的高原,羞涩的春天终于姗姗来临。

隐忍的绿日益奔放,遥看的春色开始变得触手可及。

云杉林一片墨绿,桦树林燃烧着胭红,开花的野樱桃举一树粉白,红柳和杨树努力展现正宗而纯粹的绿。山丘上,绿浪肆意漫卷;河谷间,溪流欢快奔涌。春天,像一首五彩的歌谣,在群山和森林之间流传。

茸贡。这个距县城一百多公里的格尔登玛村所辖小小寨落,因一座同名寺庙而为外人知晓。

狭窄的山谷间突然开阔起来的草滩上,数十家杉木板房簇拥着草丘上那座年代久远的寺庙。河滩的绿草地上,密密麻麻的生长出几百顶白帐篷黑帐篷。红衣的僧众严肃庄重,黑衣的教徒虔诚喜悦,他们使茸贡春天幽静的山谷变得热闹而富有生气。

今天是茸贡寺建寺六百年庆典,同宗同源的僧侣和信众从雪山之外、草原之上、河谷之间纷至沓来。他们或徒步或骑马,或乘坐各种车辆,沿着政府新近修通的道路朝心灵的圣地挺进。

公元1374年,茸贡部落阿萨尔氏族勒本和阿曼家诞生了一个身具异象的男婴。因他青绿的舌头上有白色的藏文咒语,人们称他为“甲那巴”,意为“黑舌”。这个男婴就是茸贡寺的创始人,格尔登寺第一世活佛绒靖更敦坚木参。

绒靖更敦坚木参天资聪慧,自幼居家修习藏文佛经。十六岁那年远涉西藏学经,拜格鲁派鼻祖宗喀巴为师求法深造。得到诸师多种灌顶和传法教戒,遍览各家经典史籍,很快以独到的见解和雄辩的口才名震藏区。成为宗喀巴大师的“四大心传弟子”、安多地区“四大贤哲”和弘扬格鲁派佛法的“八大先驱”之一。

在拉萨,绒靖更敦坚木参担任了宗喀巴大师首创的祈祷大法会财务总管。修建西藏甘丹寺时,他又亲自担任总监。

明永乐九年,绒靖更敦坚木参回到家乡。在茸贡部落的格尔登沟修建了群山合抱、众水环绕的茸贡寺。

像一粒种子埋进了泥土,一个火子融进了薪炭。智慧之光驱散了无明,灵魂之音规整着德行。绒靖更敦坚木参讲经的声音像禅房旁枧槽里的淙淙流水,浸润着每一个听者的心灵。他的大智慧就像山丘下奔涌的溪流,又像柏树上轻蹈的风,在群山之间,河谷之中广为流布。

在六百年前青藏高原荒凉恶劣的生存环境中,绒靖更敦坚木参用“人身难得”的思想给无助乃至绝望的人们找到了活下去的心灵期颐和好好活的道德规范。

绒靖更敦坚木参秉承宗喀巴大师“上护持国度,下利民度众”的宗旨,他的弘法得到了当时土官们的许可和支持。他高深的佛法和严明的戒律,赢得了信众的尊重和爱戴。使格鲁派思想在教派林立的雪山草地如火燎原,一帜独树。他以实际行动为自己原本神秘的形象,镀上一层更加真实而耀眼的信仰之金。

绒靖更敦坚木参茸贡寺的建立,成为其师兄查柯.阿旺扎巴修建安斗寺之后阿坝草原的第二座寺院。

很快,他把格鲁派的佛法顺着流水引向嘉绒地区的草登,乘着春风,带到了阿曲河畔的丰饶农区,若尔盖广袤的热尔大草原。

六百年时光水一样匆匆流逝,先哲的肉身早已复归尘土。他耀眼的思想和圣洁的灵魂却不断生长和升华,为后人仰视和膜拜。

六百年风雨剥蚀,如今早已见不到绒靖更敦坚木参当年建造寺庙的原样。但庙后的古柏,庙前的巨石,仿佛还在述说大师当年的圣迹。

好像宗教都是这样,总有些神秘的东西磁石一样吸引着迷惑的信众。

据传,茸贡寺有一口大铜锅。锅里的水始终无法舀干,不舀,它也不会盈满。文革“破四旧”的时候,庙里的几口铜锅都被砸成碎片,唯有这口铜锅斧头劈不开,铁锤砸不烂。气急败坏的人们把它从寺庙的高坡上滚到岩石丛生的河谷,第二天它却又神奇的回到了寺庙厨房的灶台上,居然还盛满了清汪汪的水。从此,传说像拂过树梢的风,向四外流传开去。

一直以来,我被这个匪夷所思的故事深深吸引。而讲述者信誓旦旦的神情,又不得不让我放弃诸多自认为有着科学依据的疑问。同我一样,听过这个故事的人都被那神奇的铜锅所吸引,对拥有铜锅的茸贡寺怀着向往和景仰之情。

就在这个春天,我见到了那已被寺庙奉为神器的铜锅。它依然安坐在寺庙厨房的灶台上,所不同的是,现在有了专人看管和守护。

年轻但不失成熟稳重的和尚打开房门,在一排五彩哈达形成的围栏后面,我见到了久违的铜锅。它安坐在无顶厨房的灶台上,曾经被砍被剁的伤痕赫然可见。一锅浑浊泛黄的水把正午的阳光反射出来,散发出一股神秘的味道。

铜锅没有其他洞口,排除了我有地下水相连的猜想。和尚用铜瓢舀起半瓢水,让我们依次用手接着喝下,说这水治胃病有着神奇功效。我提议当场把锅里的水舀干,看看那水究竟是怎么来的,当即就被和尚断然拒绝了。我又提了几个问题,他戴上口罩,不再回答。

出来的路上,我突然想起中世纪基督教神父们的发明来。那些小小发明,糊弄却又吸引了欧洲大陆多少信徒啊。我不想再去探究铜锅神奇的真伪,我令愿相信这是个真实的不可思议的现象。就像我们的生活,要是没有一点儿想象,那将是多么的索然无味!

通往茸贡寺的崎岖山路上,一辆辆满载僧侣和信教群众的汽车鱼贯前行。六百年后的今天,人们利用大师不曾想象的工具代步前往朝觐。如果他在天有灵,我想他肯定会拍手称奇。

回来的路上,我在山梁上回望。茸贡已经消失在茫茫群山深处,眼前只有渐次深厚无边的绿。我也看不到那精致的茸贡寺,但我相信,那解除雪域草原漫漫无明,消除人们层层贪嗔痴的大师的居所,有如茫茫群山中的一朵雪莲,无边大海里的一颗珍珠,一定有自己热烈的春天和炫目的光芒。

我知道,那无边的绿色中,有着茸贡最为迷人的春天。

                          

百年树木

 

 

其实,一棵树的成长往往并不比一个人容易,尤其是那些在风硬水冷的苦寒之地。一个人的一生有时可以在短暂的一天演绎完毕,而一棵树的心路历程和所要讲述的故事则是无比漫长,无穷无尽。当然,只要你愿意听。

海拔三千米以上的地方,总是离春天很远,离雪线很近。一棵针叶树要在这里生长,都难以承受时间的重量,更何况一棵繁花似雪的梨树!

我所说的百年树木,一是指家乡那棵老梨树的年龄,二是想谈谈作为一个人生不满百的人对棵一百年老树的肤浅认识。

不知是树先到还是那座老房子先诞生,总之,自我晓事起,那树棵和那座老房子就老在那里了。

老房子被经年的烟熏而变得光洁如墨玉的内壁,爬满苔藓和蕨草的外墙,还有满脸皱纹的祖母讲述的那些遥远的故事,让我隐约感到了老房子的久远。而对那树棵,祖母却畏莫如深,总是避而不谈。

后来我终于在弥留之际的祖父那儿得知了树的来历。原来是祖父的曾祖父的父亲率兵攻打金川凯旋而归时,从满目疮痍的金川土地上带回了这株树苗种在了他异乡的家门前。

我在想,祖父的曾祖父的父亲一定是个诗人,在艰辛漫长的征战中,在危险重重、满目疮痍的战场上,别人都在窥视财宝和保全性命的时候,他却用战刀挖出一棵含泪的雪梨树苗。不知是那株有着晶莹泪珠、失去父母的孤儿一样带露的树苗激起了他的诗兴,还是唤起了他的良知和恻隐之心,总之,他挥刀刨土的那一刹那,刀剑的寒光已变成美丽的彩虹,瘆人的屠刀就幻化为亲切的镰锄。

其实,一个人和一株树的相遇,其偶然性远大于两个人的萍水相逢。更何况是在枪林弹雨、乱马逐鹿的战场上邂逅,并且一见钟情,足见人与树的缘分深厚!

据说祖父的曾祖父的父亲是用头帕包着树苗把它带回我们的故乡的。可以想象,要在漫长艰辛的征途上携带一株娇嫩的树苗,其辛苦程度绝对不亚于背负一个襁褓中的婴儿。

就这样,树苗和祖父的曾祖父的父亲一起来到异乡,开始扎根,开花结果,开创新的生活。

由此看来,老树是比老房子大一些的。就像祖父的曾祖父的父亲之于树苗,老房子的丈夫之于妻子。年龄大小只是生理上的小小差异,其实,心灵早就相通相融、不分彼此、没有伯仲。

屈指算来,从乾隆王攻打大小金川到如今,也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两百年间,根是越扎越深,枝是越伸越高,老树是越长越枝繁叶茂,始终坚定地挺立在那里;而老房子里的人物却是在婴儿的哭啼声和老人弥留之际的呻吟中不断地完成生命的接力和人事更替。

不知老树心中有多少故事和沧桑,两百多年来,啻嘎尔觉卡的河床不知改变了多少个方向,河中的红柳是枯了又绿,绿了又枯,就连那些号称“千年寿龄”的沙棘树,都因各种自然或人为的因素而不幸罹难。唯有他,每当灾难磐石一样压下来,所有人都宿命地认为这次是大限已至、在劫难逃时,他总会奇迹般的化险为夷。泰然矗立于林立的斧锯边,熊熊的烈火旁。或许正是他处变不惊的气质和化险为夷的神奇力量的鼓舞和佑护,从他身旁的老房子里走出的人从来都是藐视困厄的,而且好像从来都有着化险为夷的良好福气和特异功能。

其实,老树和老房子也是一对夫妻,他们都是这个家庭中的一员。老房子母亲一样生育和包容着我们,用娇柔的身体为我们遮风避雨,而老树,则像父亲一样威严的挺拔在一旁,深情地凝视着他的妻子,慈爱地呵护着他的儿女。

人与树相处久了,就会心灵相通、血脉相连。树的根不停地往大地深处疯长,树的干不断地向天空高处延伸。白天,迁徙的候鸟给树枝捎来游子的思念,树枝又请飘过的云朵送去慈母的叮咛;夜晚,树根在地下压住鼠虫蛇蛙,让我们在静谧中进入梦乡,不会失眠,更不会梦魇,所以,老房子里的睡眠从来都是香甜的,老房子里的睡梦从来都是美妙的。

我知道老树是有生命的,在初春,我听见他白天枝叶伸腰的毕剥声,夜里根须痛饮雨水的咕咚声;在夏天,一树油靘靘的绿叶呼出的气息是那么香甜,他一伸手掌,就会为路人遮挡住突如其来的暴雨;在秋天,尤其是在秋雨绵绵的午后,我总会听到他感慨韶华已逝、青春不再的叹息;在冬天,我就会在夜深人静时听见根在泥土深处沉睡的鼾声。

老树有生命,更有灵气。老房子里的生老病死和荣辱祸福都在老树的预言中如期而至,老树也因此而大悲大喜,休戚与共。记得十几年前的一个夏天,繁花似锦的老树突然枯萎并无端折断一棵硕大的树枝,正当家人惋惜和诧异之时,老房子在突如其来的大地震中变为废墟,结束了作为一个物的恒久生命。接下来,老树在那个夏天突然枯萎了。是啊!失去了百年来相濡以沫的老房子,如今,鳏夫一样的老树有什么理由不让他黯然神伤呢?

听母亲讲,父亲弥留之际最爱拖着病体到老树前发呆,病重到昏迷状态时竟说他顺着老树树干爬上去,踩着云朵走进了天堂。病重的胡话不足为信,但就在父亲去世的头一个晚上,家里所有人都同时梦见老树的一棵树枝在风雨中折断了。玄秘的梦境究竟昭示着什么?我看,老树不仅是在预言,凡是老房子的儿女,其实都是他的骨肉啊!明知灾难要发生而无力阻止,我知道,他的痛苦比谁都大得多。

老房子垮塌后,新修的房屋离他依然很近。春天,他为我们举一树梨花,夏天,他为我们撑一片阴凉;秋天,他为飞鸟送一盘糕点;冬天,他给大地撒一把肥料,走出痛苦的老树每一天都不曾忘记自己的责任和奉献。

在远离家乡的日子里,每当思念的情绪泛起,夜里我就会梦见祖母捻着羊毛线站在繁花似雪的老树下眺望着我。是这样,几乎所有的梦中,老树总是和祖母一起出现。有时候,我这样想:一脸皱纹的老树如雪梨花就是他的白发,而满头银丝的祖母就像是一朵刚刚绽放的梨花。其实,老树就是我们恒久的老人,祖母则是老树枝头一朵稍纵即逝的花!

据说,人们从可以太空看到地球上的东西,我不知道他们看到了那棵老树没有?在夜深人静的夜晚,我总爱仰望月亮,我知道月光里的老树有着朦胧而神秘的美,和老树一道沐浴月光,身边就有一种淡淡地清香。

终于在一个月圆之夜,我发现在月亮上也有一棵树,可我不相信那是什么桂花树,我知道,那是家乡那棵老树映照在月亮上的影像。他在地上守望者家乡的儿女,在天上凝视着远行的游子。

现在,不管我们走到哪里,离家乡多远,心里总是非常踏实。有老树和月光照耀着我们跋涉的身影,装点着我们的梦境,四海有亲人,四海是故乡。

阿郎,藏族,四川小金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作家协会副主席。先后在《人民日报》《西藏文学》《散文》《民族文学》等报刊杂志发表小说、诗歌、散文若干。著有文集《西部情怀》。现供职于阿坝县委宣传部。

 

                          

百年树木

 

 

其实,一棵树的成长往往并不比一个人容易,尤其是那些在风硬水冷的苦寒之地。一个人的一生有时可以在短暂的一天演绎完毕,而一棵树的心路历程和所要讲述的故事则是无比漫长,无穷无尽。当然,只要你愿意听。

海拔三千米以上的地方,总是离春天很远,离雪线很近。一棵针叶树要在这里生长,都难以承受时间的重量,更何况一棵繁花似雪的梨树!

我所说的百年树木,一是指家乡那棵老梨树的年龄,二是想谈谈作为一个人生不满百的人对棵一百年老树的肤浅认识。

不知是树先到还是那座老房子先诞生,总之,自我晓事起,那树棵和那座老房子就老在那里了。

老房子被经年的烟熏而变得光洁如墨玉的内壁,爬满苔藓和蕨草的外墙,还有满脸皱纹的祖母讲述的那些遥远的故事,让我隐约感到了老房子的久远。而对那树棵,祖母却畏莫如深,总是避而不谈。

后来我终于在弥留之际的祖父那儿得知了树的来历。原来是祖父的曾祖父的父亲率兵攻打金川凯旋而归时,从满目疮痍的金川土地上带回了这株树苗种在了他异乡的家门前。

我在想,祖父的曾祖父的父亲一定是个诗人,在艰辛漫长的征战中,在危险重重、满目疮痍的战场上,别人都在窥视财宝和保全性命的时候,他却用战刀挖出一棵含泪的雪梨树苗。不知是那株有着晶莹泪珠、失去父母的孤儿一样带露的树苗激起了他的诗兴,还是唤起了他的良知和恻隐之心,总之,他挥刀刨土的那一刹那,刀剑的寒光已变成美丽的彩虹,瘆人的屠刀就幻化为亲切的镰锄。

其实,一个人和一株树的相遇,其偶然性远大于两个人的萍水相逢。更何况是在枪林弹雨、乱马逐鹿的战场上邂逅,并且一见钟情,足见人与树的缘分深厚!

据说祖父的曾祖父的父亲是用头帕包着树苗把它带回我们的故乡的。可以想象,要在漫长艰辛的征途上携带一株娇嫩的树苗,其辛苦程度绝对不亚于背负一个襁褓中的婴儿。

就这样,树苗和祖父的曾祖父的父亲一起来到异乡,开始扎根,开花结果,开创新的生活。

由此看来,老树是比老房子大一些的。就像祖父的曾祖父的父亲之于树苗,老房子的丈夫之于妻子。年龄大小只是生理上的小小差异,其实,心灵早就相通相融、不分彼此、没有伯仲。

屈指算来,从乾隆王攻打大小金川到如今,也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两百年间,根是越扎越深,枝是越伸越高,老树是越长越枝繁叶茂,始终坚定地挺立在那里;而老房子里的人物却是在婴儿的哭啼声和老人弥留之际的呻吟中不断地完成生命的接力和人事更替。

不知老树心中有多少故事和沧桑,两百多年来,啻嘎尔觉卡的河床不知改变了多少个方向,河中的红柳是枯了又绿,绿了又枯,就连那些号称“千年寿龄”的沙棘树,都因各种自然或人为的因素而不幸罹难。唯有他,每当灾难磐石一样压下来,所有人都宿命地认为这次是大限已至、在劫难逃时,他总会奇迹般的化险为夷。泰然矗立于林立的斧锯边,熊熊的烈火旁。或许正是他处变不惊的气质和化险为夷的神奇力量的鼓舞和佑护,从他身旁的老房子里走出的人从来都是藐视困厄的,而且好像从来都有着化险为夷的良好福气和特异功能。

其实,老树和老房子也是一对夫妻,他们都是这个家庭中的一员。老房子母亲一样生育和包容着我们,用娇柔的身体为我们遮风避雨,而老树,则像父亲一样威严的挺拔在一旁,深情地凝视着他的妻子,慈爱地呵护着他的儿女。

人与树相处久了,就会心灵相通、血脉相连。树的根不停地往大地深处疯长,树的干不断地向天空高处延伸。白天,迁徙的候鸟给树枝捎来游子的思念,树枝又请飘过的云朵送去慈母的叮咛;夜晚,树根在地下压住鼠虫蛇蛙,让我们在静谧中进入梦乡,不会失眠,更不会梦魇,所以,老房子里的睡眠从来都是香甜的,老房子里的睡梦从来都是美妙的。

我知道老树是有生命的,在初春,我听见他白天枝叶伸腰的毕剥声,夜里根须痛饮雨水的咕咚声;在夏天,一树油靘靘的绿叶呼出的气息是那么香甜,他一伸手掌,就会为路人遮挡住突如其来的暴雨;在秋天,尤其是在秋雨绵绵的午后,我总会听到他感慨韶华已逝、青春不再的叹息;在冬天,我就会在夜深人静时听见根在泥土深处沉睡的鼾声。

老树有生命,更有灵气。老房子里的生老病死和荣辱祸福都在老树的预言中如期而至,老树也因此而大悲大喜,休戚与共。记得十几年前的一个夏天,繁花似锦的老树突然枯萎并无端折断一棵硕大的树枝,正当家人惋惜和诧异之时,老房子在突如其来的大地震中变为废墟,结束了作为一个物的恒久生命。接下来,老树在那个夏天突然枯萎了。是啊!失去了百年来相濡以沫的老房子,如今,鳏夫一样的老树有什么理由不让他黯然神伤呢?

听母亲讲,父亲弥留之际最爱拖着病体到老树前发呆,病重到昏迷状态时竟说他顺着老树树干爬上去,踩着云朵走进了天堂。病重的胡话不足为信,但就在父亲去世的头一个晚上,家里所有人都同时梦见老树的一棵树枝在风雨中折断了。玄秘的梦境究竟昭示着什么?我看,老树不仅是在预言,凡是老房子的儿女,其实都是他的骨肉啊!明知灾难要发生而无力阻止,我知道,他的痛苦比谁都大得多。

老房子垮塌后,新修的房屋离他依然很近。春天,他为我们举一树梨花,夏天,他为我们撑一片阴凉;秋天,他为飞鸟送一盘糕点;冬天,他给大地撒一把肥料,走出痛苦的老树每一天都不曾忘记自己的责任和奉献。

在远离家乡的日子里,每当思念的情绪泛起,夜里我就会梦见祖母捻着羊毛线站在繁花似雪的老树下眺望着我。是这样,几乎所有的梦中,老树总是和祖母一起出现。有时候,我这样想:一脸皱纹的老树如雪梨花就是他的白发,而满头银丝的祖母就像是一朵刚刚绽放的梨花。其实,老树就是我们恒久的老人,祖母则是老树枝头一朵稍纵即逝的花!

据说,人们从可以太空看到地球上的东西,我不知道他们看到了那棵老树没有?在夜深人静的夜晚,我总爱仰望月亮,我知道月光里的老树有着朦胧而神秘的美,和老树一道沐浴月光,身边就有一种淡淡地清香。

终于在一个月圆之夜,我发现在月亮上也有一棵树,可我不相信那是什么桂花树,我知道,那是家乡那棵老树映照在月亮上的影像。他在地上守望者家乡的儿女,在天上凝视着远行的游子。

现在,不管我们走到哪里,离家乡多远,心里总是非常踏实。有老树和月光照耀着我们跋涉的身影,装点着我们的梦境,四海有亲人,四海是故乡。

阿郎,藏族,四川小金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作家协会副主席。先后在《人民日报》《西藏文学》《散文》《民族文学》等报刊杂志发表小说、诗歌、散文若干。著有文集《西部情怀》。现供职于阿坝县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