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濛山色晴飞雨,旭日阳刚照旧人;闲暇邀君归故里,清风习习一枝新。入夏时节,家乡的玫瑰花又开了——开得姹紫嫣红,开得十里芳香、醉人心脾。



        这般美好的花季时光,我早已安耐不住自己的激动的心情,计划回到家乡走走看看,再顺便拍一组关于玫瑰花的照片……

        是啊!改革的大潮一浪高过一浪,党的阳光雨露沐浴着藏寨羌乡。闺藏在西南横断山区的新桥乡依托优势资源,合理进行产业规划布局,精准实施农业产业扶贫项目。老家共和村自2014年引进高原玫瑰大马士革进行试种获得成功,8年来收入逐年递增,近500亩花园的玫瑰,从几万元起步一路飙升,今年总收入可望达到400多万。

        人们说,红彤彤的玫瑰花,已经成为老百姓心中名副其实的“致富花”、“幸福花”;玫瑰种植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之一。从内心出发,我无不为曾经养育先辈及我和家人的这一方水土感到高兴。 



        俗话说,飞雪迎春到,风雨送春归。季节的轮回往往都在不经意间,当春天的脚步渐行渐远,转眼间就迎来了炎热的夏日。

        有道是:寨屋四周千亩田,清风习习绿连天;时逢新岁发新叶,十里花香醉八仙。还在6月22日,“小金县玫瑰采摘季祈福仪式暨丰收采摘活动”在咱村上举行,爱凑热闹的我便随之而回到了家乡……

        此时,海拔较低的地方,成片的玫瑰花已经开始绽放。玫瑰花的姿态各异,成千上万,十分美丽。还没开的花骨朵儿饱胀得像要破裂似的,呈现出勃勃生机。才开两三片花瓣的玫瑰花有的像女孩子头上的蝴蝶结;有像少女那害羞的脸霞。全开的玫瑰花像青春的少女,那样傲嫩和美丽。一阵微风吹过,玫瑰花就翩翩起舞,像是在炫耀自己的美丽。当车在田间穿行的时候,一股醉人的清香扑面而来……老实说,那一种久违的享受,是一种对乡愁最直接的体验与诠释。因为今生至此,我还没有在任何地方,享受到高原玫瑰花所特有的哪一缕芳香。



        建党节之际,我与县摄影协会的几位老师,再一次相约到家乡开展玫瑰花专题摄影创作活动。

        当日凌晨,夜幕还没有被揭开,清脆悦耳的声声鸟鸣却划破夜空,在寂静的山野间此起彼伏,偶尔还有几声犬吠夹杂其间;但见雨后的山村风起云涌,绕着寨子道路边太阳能路灯的灯光星星点点,还有玫瑰园里这儿一簇,那儿一盏,杂乱游弋的缕缕星芒时有时无、若隐若现,初略地勾勒并凸显出村寨的轮廓与田野的无限生机……朦朦胧胧、亦真亦幻,好一幅黎明前乡村活的剪影跃然眼前——纵然不能将其与城市的灯火阑珊相提并论,却也着实令人感受到了它的柔美与恬静来。

        那些耐不住寂寞的鸟儿,叫醒了我,催促、引领我站在了俺村寨的高处。在其演绎的清脆而欢快的交响乐中,放眼眺望着眼前的美景,着实是一种视觉与听觉的至高享受,而伴着缕缕清风,送来阵阵高原玫瑰的清香,禁不住让我贪婪地吮吸起来,她满足了我对味觉的炽烈追随,增进了我对花香四溢的故乡的爱恋——醉了,醉了,我真的醉了,醉在这乡间黎明的唯美画卷里,醉在家乡这一片希望的田野上!



        “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这是对追光逐影的摄影人外出拍风光片的真实写照。不过,当日我等之所以要赶在黎明前到达目的地,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拍摄老百姓夜间采摘玫瑰的镜头。

        原来,种植玫瑰的目的不是观赏,而主要是采收其花朵,用于其精油的提炼,以及相关系列产品的生产加工。

        于是,我们在凌晨4点过,就从县城驱车来到了村子。这时候,天还没有放亮,正好赶在后半夜又下了一阵雨。盛夏时节,有雨便有雾,何况是在海拔3000米左右的山地,这种天气也就是家常便饭。在时起时落的浓雾中,村民早已带着头灯,在玫瑰园里忙活起来。

        “为啥老百姓要半夜三更就开始采摘玫瑰?”同行人有些不解。原来,小金县夹金山清多香野生资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小金县清多香玫瑰种植专业合作社,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在小金示范种植高原玫瑰大马士革品种获得成功,于是在全县大面积推广种植。种植玫瑰不是观赏,主要是提取其香精,而这个品种的玫瑰花,并非一只独秀,却是多条花枝的多个花朵竞相次第绽放,而当日的最佳采摘期又刚好是凌晨十分。

        “等到大白天才采摘,搞不赢!”花农如是说:“每到盛花期,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含苞待放的花骨朵竞相绽放,根本无法在最短的时日内将其完全采摘下来……玫瑰花就像太阳花,见着阳光就绽放!你前脚摘起走,回过头来,身后又是一片花朵在向你点头微笑!”

        虽然,按照植物生长的规律,玫瑰花不可能一日内完全绽放,但他们完全是一批次一批次地亮出自己最美的身姿。不得已,花农们只好赶在当日那一批次完全开放之前,将其一一收入栏中。每天起早摸黑,不管风吹雨打,就成为玫瑰采收时节机械重复的劳作方式。“要想赚花的钱,就得跟到她缠!”咋看这朴实的一句话,却倒出了老百姓辛勤耕作的无比艰辛。



        是啊!从这片土地上走出来的我,深深知晓“几滴汗水,几分收获”所蕴含的道理,又何曾不知晓农业生产所需要的艰辛付出呢?如今,还在家乡耕作的姐姐告诉我说:“自从村上引进玫瑰种植获得成功之后,大家都很辛苦!修枝、上肥、除草和采摘花朵,硬是一步一个脚印地走,样样活路都不能缺失,要不然,今天哪里去摘到这么多的花朵哦!”

        俗话说,庄稼是朵花,全靠肥当家。我的二姐夫胥洪清年近古稀,是村上的老党员,还是有40多年工作经历的村会计。他说,刚开始试种的时候,很多老百姓都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感觉几朵花能比小麦、玉米值钱?心里十分彷徨。可逐年收入翻番,从一亩地的产值几十元到上万元的梦想成真,一颗忐忑的心顿时安定下来,硬是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了自己的那几亩玫瑰树上。



        高原的风总是时急时缓,高原的雨总是有大有小,高原的雪总是丰盈、洁白,高原的土地总是不厌其烦地接受着风雨雷电的洗礼,并散发出浓郁的沁人心脾的芳香。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高原人的高原,就这样无怨无悔,努力满足着依附它生存的生灵们的心愿……

        几分劳动几分收获,有付出就有回报。老邻居田银久全家不管刮风下雨,不分白天黑夜,该下地的时间就下地:灌水、上肥、修枝……总是加班加点如期完成各项任务。他家的玫瑰收入从当初的2000元,到2020年的玫瑰收入就飙升到了70000余元,一举跃居全乡玫瑰收入排行榜之首。

        2021年,虽然受疫情及销售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收购价格从原来的晴天10元/斤,雨天8元/斤,分别相应降低了2元的收购价格,但是侄儿刘成林家的9亩地,依然获得了66000余元的好收成,跃居全乡第一名。

        残疾人喻福良是种植玫瑰的带头人,他一门心思科学种好玫瑰,栽种的第二年,近4亩地里就淘到3000元的第一桶金,第三年的收入足足翻了10倍,达30000余元。到2019年,再次刷新产值——创收达71000余元!一举创造了家乡单位土地面积经济效益历史最高纪录!而他更因此而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经常受邀到其他村寨去,手把手教授种植户玫瑰的种植技术。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就该谈论2022年的相关话题了:据了解,截止7月4日,全县已累计采收玫瑰花近800吨,较去年同期增产30%。

        “咱们村已采摘玫瑰15吨,可实现经济收入达200多万余元。”村支书马学强欣慰地介绍说:“据我们村‘两委’保守估算,今年全村就此项收入较去年相比,将有望净增100余万元以上。”

……



        漫步/再漫步/徜徉在花的世界/徜徉在花的海洋/让那醉人的清香/浸润我的灵魂/真的要感恩遇见/要感恩有您的那份红艳……

        在阳光中,玫瑰花儿们迎着微风,笑了。一朵朵灼灼如火的花瓣挨挨挤挤、层层叠叠,就像一个个红通通的玛瑙,美丽极了。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花儿全都绽放开来。露出粉红色的花蕊,热烈奔放。有的含苞欲放犹如害羞的小姑娘:她们有的左摇右摆;有的仰面朝天;还有的前顷后仰,真是美极了!

        此刻,我提着相机,仿佛变成了一只小蝴蝶,在花瓣上和蜜蜂一起尽情地跳舞嬉戏……目睹那些缀满露珠的花骨朵被悉心攥在手心,扔进篮子,搜寻着玫瑰花以及身着雨衣的花农们的身影,真心为此番景致而高兴。特别是当花农汗流浃背地背着大花框玫瑰,细心地将其倾倒到特制的塑料篮子里面,抬到磅秤去过称,送到卡车上,再笑容满面地回到收购员身边,在流水账本上按上自己手印的时候,所有的艰辛都再这一刻化着了开心与快乐……

        山静雾开人语响,谷幽风细鸟无惊;东村沃野香浮鼻,随处高歌颂太平。触景生情,我已无法用言语来描绘那一份内心的激动,拿起手中的笔,笨拙地来描述眼前所发生的这一个又一个真实的故事……唯有马不停蹄地在其间来回奔忙,以寻找最恰当的时机,用相机、手机镜头,最大限度地展示玫瑰花的美丽,记录下父老乡亲丰收时节最珍贵的瞬间。

        而当日组织开展摄影创作活动的高发明先生,也深有感触,大加赞赏。他说,当结束拍摄活动回到家里,整理图片之际,内心始终被玫瑰花的清香滋润着,余情未了,还爽快地在自己的散文中这样写道:“微风轻拂,透过含苞待放的花骨朵,让这花团锦簇的山寨始终弥漫着玫瑰花醉人的清香……共和村之行,潜心定格下‘花中有景,景中有花’这般甚是美妙的光影,亲眼目睹老百姓增收致富的灿烂笑颜,无不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是的,夏日甜心,我一次又一次踏上家乡这一片神奇的土地,绿水青山、花团锦簇,玫瑰花像一个戴着珍珠项链的美丽少女在微风中竟相展示自已的舞姿,阵阵清香扑鼻而来沁人肺腑……

        啊!家乡那艳丽的高原玫瑰花,您红了,真的红了,红遍了大江南北。您拥有着满腔的热血与激情,在真情中诞生,在真情中离去,付出自己去渲染着别人。当家乡父老用长满老茧的双手,轻轻捧起您的时候,我看见他们淳朴的脸庞,早已堆满了幸福的笑容。

刘期荣.jpg

        刘期荣,藏族,笔名:草木、老房子·刘。1965年10月出生,四川小金人。四川省作家协会和摄影家协会会员。出版有文集《圣山情结》《格桑花开》《晚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