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往期“益作家”专栏中,我们曾刊登了丹增先生的《散文两则》《平静的说起死》,丹增先生的文字质朴率真,所言无一不源于内心,不流于真情——一个极难得的“真”字,在先生作品中展现无遗;丹增先生还擅于从日常生活里的细微点滴中撷取生命本质,直击生命真相,哲理韵味绵长丰饶,这当然与先生的宗教修为息息相关。在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下,先生的文字如一股清流,不时荡涤我们心中焦躁与惶惑,让我们确有所得,继而,再有所思,更有所信。因此,每次“大益文学”公号刊发丹增先生的文字,必能在读者中引起莫大反响。
此次的《不可救药的“现代病”》,仍延续了先生的风格,从身边的诸多小事出发,多方位多角度描绘了罹患“现代病”之种种症状,但愿,其担心的“不可救药”,正是我们正视疗救的开始……欢迎朋友们踊跃留言。
书籍记述了人类历史,记录了一切发明创造,记载了所有积累的知识经验。人的一生最有用的知识来源于书籍,最纯洁的思想来源于书籍,最成功的经验来源于书籍。在历史上那些权位显赫的官员、家财万贯的商贾、名驰遐迩的名家,大多无不都是读书读来的。就是平民百姓,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就在读书时,如果寻求快乐,书籍为我们建立起一座安稳的、千姿百态、光怪陆离的思想之宫。如果是忘去痛苦,书籍能安慰心灵,摆脱悲哀,还能把枯燥乏味的岁月化为令人愉悦的时光。
当下,我们已经全面进入移动互联网的新时代。互联网,智能手机成为人们最重要的生活伴侣之一,正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考方法。手机无处不在、功能日新月异、我看到的是相当多的人每天沉浸在微信的虚拟世界里。很多人,每天醒来第一件事,摸出手机,躺在床上看微信。确实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皇帝批阅奏章,君临天下的幻想,天下大事潮水般涌来,迅速做出各种判断,踌躇满志,忧国忧民,微博把人的各种情绪激活了。出门坐车,等个红绿灯盯着手机看,来个小堵车刷个朋友圈。就在办公室,每隔一小时拿起手机看,生怕错过了群里的消息,连去卫生间不带手机觉得缺了什么,宁愿忘了带卫生纸也不能忘了带手机。我问一位朋友你能不能跟我在一起的时候不看手机,他的回答很直白:“我一个小时不看微信,感觉跟时代脱节了,像错过了几个世纪”。于是,我这个从不用手机,也不玩电脑的人想体验一把。
我原来傻傻的认为所谓互联网的功能,就是电话加传真。我现在才明白所谓信息时代的真相是,以现代科技的速度和容量,狂轰滥炸的批发着“时尚”信息。信息的制造者们,让网民跟随着、奔驰着、冲浪着、爆炸着。要吊你的胃口、洗你的脑袋、引你的眼球、掏你的钱包。把一些正常的事件掐头去尾,把一些正常的舆论添油加醋,制造成耸人听闻的消息去传播。身体缺席的性爱、不用发声的恋爱、相聚空间的爱情、创作了一大批无拘无束、使人心跳加速、手心出汗的文字和画面。网上购物、网上交友、网上联姻、网上研讨、网上骂战、网上娱乐、说白了人们在网上划分地盘,抢占山头,修补骗术,拆拼议题。一个俗不可耐的明星,从他的血型、星座到养的哈巴狗都在网上了如指掌。满天飞的各类广告,像棉絮一般充塞人的大脑,“人肉搜索”侵犯了隐私权,侮辱了人格,正当公共议题的讨论也往往演变成了口号式的谩骂。也有正常的追明星、打游戏、聊八卦、看商品、刷淘宝、可以归为网络行动。网络影响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同样人们利用网络空间的行为本身具有自我标榜的意义。
互联网是新的信息获取和沟通的方式,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工具,这是多数人的认识。还要认识到,互联网是一切传统生活方式的摧毁力,对传统的各领域产生冲击,扰乱各产业生态,促成产业重新洗牌,它将改变人和企业的命运,少数人的认识也只能上升到这个层次。我认为互联网是社会资源重新分配的根本工具,是人类百年一遇的大事。现在以互联网的名义重新分配社会资源,包括注意力、话语权、影响力等。像我一样,许多人期望能一语点破互联网的真谛,但人类的理解能力和洞察力从未显得如此苍白乏力。互联网不见得是很多人孤独的解药,也许它本身就创造了更大的孤独。这是我上网一个月的体会,除此之外,那些琳琅满目的,天马行空的信息给了我多少智慧和才干,实在想不起来。由此我不敢说是永远,暂时谢了网络。
我想不起来,在我见过的人中哪一个没有手机,今天似乎不用手机的人是怪人,甚至寸步难行。有一次朋友聚餐,一位陌生人要我加个微信,把我不用手机的事解释了半天,越抹越黑,他对我警觉起来,表现出要么我在欺骗,要么对他不敬。现在这个时代谁最了解你,有人说是父母,有人说是配偶,有人说是朋友。这都不是,最了解你的,可能就是你随身携带的手机,甚至比你自己更了解你。你自己不知道你在哪儿时,手机帮你定位后告诉你。手机里有30多个软件可以读取你的任何信息,当你使用手机时,没了你的隐私,等于你在“裸奔”。你的位置、信息、短信记录,银行账号,身份证号,电子邮件都是隐私,可都在手机上。 隐私在互联网时代,从黑箱变成了玻璃缸,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里面的金鱼。到了这个地步,有人以隐私换取成名机会,更多的人则是胆战心惊,却又无可奈何。通常手机一人一部,是一个私人领域,如同日记不得随意侵犯。两口子随便互相翻个钱包可以,偷看手机,那就大打出手。在机关的会议室门口,都贴着一条通知:“与会者请关闭手机”,可会场上手机铃声此起彼伏。一般官员使用手机比较内敛,重要官员通常手机放在秘书那里。在会议室、饭厅里、常常看到秘书们,手持一个接通的手机,到处寻找自己的领导。其实领导的口袋里另有一部手机,号码不会轻易告诉别人,重要场合装在裤袋里,设置成振动状态,大腿感觉麻了一下,赶紧起身,那就是一个重要电话来了。过去家里亲人出门,左叮咛右叮咛,别把钱包丢了。现在出门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把手机丢了。一但手机丢了,第一反应不是报警,而是摊倒在地,仰天呜呼“我完了”。信息过剩时代的特征是“微信症候群”,白天把所有碎片化的时间用在了微信上,晚上一堆微信公众号在等着过目。过去每隔半小时拿出手机看一次,生怕错过了群里的消息,现在每十分钟就看一下,连开着车,还在摸手机。家人一起吃饭,每个人一手持筷子,一手拿手机,各看各的,夫妻躺在床上聊不了几句,各看各的手机。过去朋友聚会吃饭,看菜单,品色泽,现在拿着手机拍拍拍,然后发发发,过去同事休息聊谈,问你看些什么书,去了哪些地方,现在迫不急待地互相看手机上的最新段子、明星八卦,然后哈哈哈。在马路中央,一个走着的人突然停下,眼镜盯着手机屏幕发短信。旅行景点的悬崖边上,美女们拿着手机自拍,不顾生命危险,这就是患上了“微信依赖症”。开会领导讲话,职员立即转发,下级能成为上级的微信好友,似乎是对工作的肯定,上级为下级的微信点赞,等于是口头表扬,把加班的微信晒给领导看,施展出革命加拼命的样子。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周末上小学的孩子回家了,一进门,扔下书包,拿起手机爬在床上,如醉如痴,吃饭叫了几次无动于衷。上了年纪的一群老人拿个板凳坐在街边,有的穿着拖鞋,男的一边抽烟,可每人都玩着手机,互不说话,全神贯注。客厅里给卧室里的儿子发电子邮件:“吃饭了”,儿子回复“吃什么?”。你键盘敲得噼啪如飞,鼠标比走马灯都忙,与一位住在美国的人一天内数次在电网上聊天,但与友好的隔壁邻居五个月没打过招呼。社交,拍照、支付、导航永不间断的信息流,就像撒在鱼儿周身的诱饵,让人应接不暇,近在咫尺的亲人、家人变得比天涯还遥远。
人除了知情权以外,还拥有不知情权,后者的价值大于前者,过度信息对于一个过着充实生活的人来说,是一种不必要的负担。人沉默时的朋友很多,比如充满智慧的书籍,人类历史长河中的华章,世界文化宝库中的赤金都在书里。读报纸、看电视、听音乐、去影院、下棋子都在向沉默人招手,难道我们还孤独吗。人生的坐标是真实感,真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没有真实生活就没有意义,人生最可爱的真实是为人真诚。现在机器和速度在改变着真实,家里一大堆的各种大小充电器,遥控器,擅长制造假象,擅长提速生活的节奏。机器会不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是一个争论的命题。19世纪下半叶,人类发明的两样东西改变了城市,一是电梯,二是汽车。电梯使城市向空中生长,汽车使城市在大地蔓延。于是城市出现了摩天高楼和高速公路。这使得城里人要么像拴在树上的鸟笼宿在楼里,要么像乌龟那样缩在车里。唯一的速度就是驾车狂奔,唯一的安生就是卧床不起。现在进入了信息时代,网络时代,数字时代。城里的银行、商场、宾馆、住宅区,甚至楼梯拐角、公园小径,所有你经过的地方都布满了摄像头。你自己无法预料,不知什么时候自己就闯进了镜头,你所有的行为细节被实况录下,给个地洞都来不及钻。任何时候只要需要,一个普通人不经意间的行为,无论热心与冷漠,戒备与疏忽,甚至见不得人的举止,无一漏网,时间、地点一清二楚地还原播出,比福尔摩斯还厉害。农村人能记住3件事就够了。一是阳光天气,二是干净的饮水,三是没有农药的菜果。而城里的人要记住日常生活中无数个密码,银行卡密码,保险箱密码,交费密码,查询密码,交易密码,邮箱密码,如果这些都用一个密码,又会面临一破百破的危险,要记住一堆密码,很可能患上“密码综合征”。
以前,大家见面总是先递个名片,现在成了互加微信。人就这样生拉硬拽的进了五花八门的微信群,单位群、部门群、朋友群、老乡群、同学群、家长群。在群里谈私事,晒私照,谈公事,晒家丑,谈国事,抢红包,一个人在微信群里多活跃,在现实生活中就有多无聊。日夜泡在网上,把信息当作知识,把知识当作智慧,说起来滔滔不绝,仿佛天下大事尽在心中,仔细一听,没有一句是他动过脑子的话。不怕丢丑,出名至上,想在电视上露一回脸,没机会就网上晒自己,多丢人的事,也敢发布,只要能出名,什么都在所不惜。购物变弱智,消费落陷阱,只要发现新潮的打折的商品,不管需不需要,都要网购一把、没用的东西堆积如山,屋里恰似垃圾场。人不读书渐渐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就会在鸡汤、八卦、吐槽、搞笑的海洋中,得到指点江山的良好感觉。“点赞”功能一出世,年轻人点赞的积极性如饥似渴。家庭纠纷,有人点赞;疾病缠身,有人点赞;心情不好,有人点赞;诞生了一批“点赞狂魔”。赋闲在家的老年人推迟了外出晨练的计划,在被设置为最大字号的智能手机上查看微信,无视对错,摁下点赞键。一个小城市的老板,合理合法赚了一点小钱,年龄大了,退居二线,生意交给儿子做。有天儿子在外办事,老爸着急地打来电话问:“你没事吧?”儿子回答:“挺好的啊!怎么了?”老爸急忙地说:“我收到一条短信说你被绑架了,要我3天内打给他20万,要不然就撕票!”儿子忙安慰老爸:“你别着急,我挺好的,那是个骗子,你是什么时候收到的短信?”老爸沉默了一下说:“是上个月,一忙起来,我就把这事给忘了……”这看上去像个幽默小品,愚人节上的恶搞可在信息时代出的真人真事。许多人顺应时代潮流,开个微博,再装上手机客户端,开始玩得如鱼得水、乐此不疲。最后走到身不由己,带有一点国家大事,无论真假,就问你,“是中国人就转发”,带有一点同情性的,如女孩得了白血病,男孩患上肿瘤,无论真假,你不转发,就问你,“有点人性就得要转发”。这都是微博上的“绑匪”在问你,你往往哑口无言。
关于手机的传闻很多。2006年有一个图文并茂的帖子风行于各大网站,说俄罗斯做了一个实验,将生鸡蛋放在玻璃杯里,两侧各放一部手机,让它俩“通话”65分钟,结果这鸡蛋被煮熟了。不久报道说这不过是个高科技玩笑,大家虚惊一场。2006年6月24日出版的《英国医学杂谈》上的一篇文章称,在雷雨天气不得在户外使用手机,否则可能遭受雷击。意大利研究者发现,手机辐射会刺激临近的大脑皮层并令之兴奋,这可是手机制造商的噩耗。切不说真相如何,似乎科研人员、专家学者像一个知心的大姐,负责任的家长向沉迷于社交媒体,连睡觉都离不开智能手机的危险人物发出了警告。甚至是苦口婆心的劝说,令人发指的恐吓,生怕你安全活着有多么不易。一个无法批驳的事实是,手机屏幕上的高频蓝光辐射容易造成近视眼,同样也是眼癌的罪魁祸首。儿童、小孩看手机将蓝光直射眼睛久了,甚至造成失明、视力下降、发生白内障,这不能责怪手机的制造商。人要懂得任何物品都有利有弊。你到医院开药,说明书讲的大部分是副作用,凡药便是三分毒,关键是使用者不能明知故犯。家长要引导,阻止青少年远离社交媒体。许多老年人长时间看手机眼睛模糊,年轻人长时间看手机眼眶布满血丝。我体验了一把之后,退出了所有群,社交软件不再使用,有事请电话联系。
我就开始思考,这些社交你真的需要吗?每一个人最紧密的交际圈子其实只有十多个人,个人能支配的不过二十来人,最多稳定的社交圈子人数不会超过40个。无论你的事业做的有多大,人脉有多广,你一生面对的人说到底就是身边的那几个人,相互琢磨和提防的,迫切需要应对的,也是你身边的那几个人。当然,能真正给你爱和你真正能爱的也是那几个人。普通人,并没有那么多人关心你身上发生了什么,我是逆行者,但我绝不是反对使用社交媒体,仅仅是建议拥有者使用它,不是它掌控你。
我曾读过一篇文章,作者预测说,未来人类可能是这样一副模样:头很大,四肢却很短小。因为科技极为发达的社会里,人们生存主要依靠智力,动手动脚的事太少,四肢也就逐渐退化了。这话听起来吓人,但决不会引起恐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高度城市化,到处是高耸的大厦大楼,满街的霓虹灯,高架桥,我们的年轻人除了对面的“肯德基”,后面的“麦当劳”,除此而外无法辨别街道。有一句话,人活着就是一口气。生命存在的唯一证明是呼吸,在城市里,尤其是大城市中呼吸的空气要么是夹杂着细菌和尘土的雾霾,要么是川流不息的大小汽车排出的尾气。许多年青人走出城市不知道东南西北,失去方向感。在狩猎、游牧、农耕时代,方向感是生存的第一需求,日益趋同的城市形状中人们失去了方向感,当你来到生疏的原野,只好拿手机微信定位。人没有了自我位置的地理意识,把你拉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那就只能等死。在城市的喧嚣声中长大的孩子,逐渐下降听觉。假期一群城里的孩子来到农村,夜晚四位老人和他们围坐在一起。一位老人问他们:“远处听到什么声音吗?”孩子们齐声回答“没有任何声音”。四位老人清晰的听到,远处3公里外拖拉机的“突突”声,一位老人说十年前孩子们的听觉达到5公里以外。现在城里的小孩看电视、玩手机,视力在下降;长时间坐卧,步速在下降;孤独的生活,群体适应能力在下降。城里的孩子一出生,就生活在防盗门里,加上家长的过度保护,阻断了同伴的游戏。城里的那些小学门口,下午四时左右,本来空荡荡的小街,一下象个迅速膨胀的救生圈,汽车笛声,老年人,家庭妇女塞满了,都在眼巴巴地望着紧闭的校门。开闸了,小人儿鱼贯而出,大人们蜂拥而上。这个激动人心的场面,只能用“失物招领”来形容。从前,上学放学的小孩象自由的小鸟,无人护驾,无人押送,兴高采烈,叽叽喳喳,玩累了,玩饿了再回家。才有了家喻户晓的儿歌,“小呀嘛小儿郎,背着那书包上学堂。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懒,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小孩只能生活在电视、电子游戏、音响、手机制造出来的“虚拟空间里”,必然失去自然的生存环境,出现了天性、能力的退化,这是十分可怕的。
古往今来,看无数英雄,凡成大器者一定是读书也。既使是一介草民,揭竿而起,夺取皇位,要管理政务也不得不再去读书。中国文化的奠基人孔子说过,“人首先要的是做人,而做人的第一要务读书。”如今我们的社会有点物欲横流,一些人纸醉金迷,忘记了人之所为人,人之所成为人。人最根本的不在于钱,也不在于权,而在于有文化,鄙视读书,社会的根基就会动摇。我几次出国到欧洲,在长途飞行中,机舱里无论是供餐亮灯,还是睡眠熄灯,总有一些人眼盯着闪亮的手机,打游戏,看电影,大部分是咱们人,很少有人安静地阅读书本。在国内的高铁车厢里,更是很少看到会手拿着书本的,要么是大声打电话,要么是低头发短信,还有刷微博,打游戏。既喧嚣地忙碌,又孤独地忙碌,唯独缺少一种满足的安宁。20年前在国内无论是火车站,公交站相当多的人是在阅读中度过等待时间,在列车上、机舱内,相当多的人以书本为伴,把时间作为阅读的珍贵机遇。即使有人打电话也是轻声细语,生怕吵到了身边读书的人。人独处而不寂寞,唯读书是最好的选择。生活总是让人疲倦,我们都需要有短暂的“关机”时间,就是不读书,也让自己只与自己相处,把灵魂解放出来。属于自己的灵魂,无可替代的完整的生命体验,把碎片的讯息、夸张的视频抛弃,才能避免出现只能阅读片段信息,使用网络语言的下一代。
在我写完稿子,等待投稿的时候,2020年2月18日,英国最权威、世界知名的英国《每日邮报》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智能手机成瘾会以与吸毒成瘾相仿的方式改变人类大脑的形状和大小。
文中说核磁共振成像扫描仪拍摄的图像显示,在大脑的一些关键部分,智能手机成瘾者的大脑灰质体积较小。这些图像还显示,与没有成瘾的人相比,智能手机成瘾者的大脑活动也有所减少。类似的灰质减少模式和趋势也发生在吸毒者的大脑中。
德国研究人员利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对48名实验参与者进行了研究,其中22人为智能手机成瘾者,26人为非成瘾者。研究人员在《成瘾行为》杂志发表的研究报告中写道:“与对照组相比,智能手机成瘾者的左前脑岛、下颞皮质和海马旁回的灰质体积较小。”海德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写道:“鉴于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和日益流行,这项研究对智能手机的无害性提出了质疑。”智能手机成瘾日益令科学家和医疗专业人士感到担忧,儿童尤其在手机上花的时间越来越多。一份带有谴责口吻的报告称最近发现,大多数儿童(53%)在7岁前就拥有一部手机。报告显示,儿童上中学后,拥有手机“几乎是普遍现象”。
调查还发现,57%的儿童睡觉时把手机放在自己的床边,39%的儿童称没有手机他们无法生活。从事这项最新研究的专家警告说,手机使用在当今社会中非常普遍,这令人感到担忧,而且人们对其导致的生理和健康影响仍知之甚少。
原刊于大益文学微信公众号“益作家”专栏
丹增,藏族著名作家,1947年生于西藏比如。代表作有《神的恩惠》《江贡》《太平洋风涛》《童年的梦》等,先后获得中国优秀短篇小说奖、2012年《小说选刊》双年奖、亚州华人文学奖、民族文学2014年度奖等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