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我来说,偶尔写点文字,已经有三十多年的时间了。时间很久,但很惭愧,文字不多,仅仅是简单的几本薄书;可是快乐很多,发自心底的愉悦。文字之乐,一定要真实体会,才能浅浅地、却又长久地快乐。

        读书识字,本就是学龄孩子都要经历的事情,甚是普通。可是,若因此而有阅读,浅薄,但喜悦地阅读,却是生命中很重要的体验。

        小人书、连环画、妈妈讲的故事,构成了我最初的阅读体验,再把故事讲给同伴,还加上自己的理解和大大的夸张,那就是升级一点的阅读体验了……当然阅读的快乐也在升级!

        七八十年代,单位大礼堂每周都会放映电影,看不太懂,但每次几乎所有的家长都会带着孩子去看。那个时代,不记得下午放学后回家认真地做过作业,也许是在学校里就做完了,也许根本就没有作业,总之是很悠哉的烂漫时光,看电影是我们每周最隆重的节目。

        《刘三姐》《阿诗玛》《马儿响叮当》《405谋杀案》《秘密图纸》……这些电影当时都看过好几遍。我最喜欢的是《阿诗玛》,因为女主角太漂亮了,特别希望自己长大后能长成那个模样,穿同样的衣服,唱同样的歌……可是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却是《秘密图纸》,看着有点恐惧和害怕,莫名中觉得周围有危险而恐怖的坏人,而且也知道了最坏、最危险的敌人就是“台湾特务”。

        于是,“台湾特务”就被我放在了转述给小伙伴们的故事中,让我很得意的是,某一天黄昏,天色近暗了,我们躲在锅炉房的后面轮流讲故事的时候,我的故事竟然把一个小伙伴吓哭了,她越哭,我就越得意,更多地添油加醋,她就哭得越大声,接着其他两个伙伴也有点抽泣,说要回家……其实,讲着讲着,加上她们的哭声、渐暗的天空和四周的静谧,我自己也有点害怕了,只能几个人手拉着手,尽量贴在一起,心怀恐惧地往单位的生活区走去,看到家家户户的灯光了,就撒腿往前跑,边跑,还边喊着妈妈……那次的讲故事虽然只是口头上的表达,但于我而言,除了自己吓自己的一点恐惧之外,确实还有点得意,至少说明一点,我的故事讲得好啊!

        语言也是另一种形式的文字。给别人讲故事是我最初的文字之乐。

        小人书和连环画之后,大概就是琼瑶和三毛的故事书了。80年代,思想解放,台湾女作家的书广泛传播,文艺且唯美,甚是符合少女玲珑的心态,因此似乎很快就引导了一股读课外书的潮流。这样的读书,老师和家长不但不鼓励,反而还处处阻拦,可是根本阻拦不住,大多数女生都读得如饥似渴,省着本来就很少的零花钱,去买或是租……很多时候,看完一本,手中的书立马就被人抢走,作为回报,马上有人又传来一本。《烟雨蒙蒙》《几度夕阳红》《心有千千结》《在水一方》《月朦胧鸟朦胧》《雁儿在林梢》……这些书都被我翻了很多遍,真是爱不释手,心中欢喜,思想灵动,幻想着那些太美太美的故事总有一天会发生在自己的身上,哪怕是有些遗憾的经历,也唯美的宛若灰姑娘的水晶鞋和零点钟声的小马车。

        第一次看《几度夕阳红》,我哭得比李梦竹还凶,带着从灵魂深处透出来的伤心和绝望,仿佛失去挚爱,深陷泥潭、困顿生活,走过那漫长岁月的人,是我,而不是屏幕上的李梦竹……后来又读到《还珠格格》,便期望若干年以后、长大的自己能遇见如五阿哥那般温润谦和的人。公子温如玉,琼瑶写到少女的心里了。

        那个年代的琼瑶真是一个奇迹啊!《庭院深深》《几度夕阳红》《在水一方》《月朦胧鸟朦胧》……不仅让我们记住了剧中一个个人物,那些演员的照片也被我爱不释手地从画报上裁剪下来,小心翼翼地贴在几乎人手一本的歌本上,主题曲自然就抄在大明星的玉照旁边,一有空就顶礼膜拜!

        那段时间真的是一路捧着琼瑶的书走了过来,自己捧着还不够,还特别想要和同学们说,当然是女同学了,男生们捧着的是金庸和古龙。若是谈论,那仅仅讲讲故事情节当然就很不过瘾了,于是女同学们聚在一起,七嘴八舌地说着自己的理解、遗憾、纠结、艳羡、抱怨和幻想,几乎所有的人都有当编剧的冲动和自信,于是一本书被大家拆得七零八落,又重新组合,很多不可思议的邂逅、巧合、理解和原谅都如激情般迸发,如此,所有的遗憾和悲哀都消失了,悲剧变成了大圆满的喜剧。众人皆欢喜,我自然不例外,而且心灵深处,我觉得欢喜最多的是我,因为我增加的邂逅和圆满最多,让她们从琼瑶笔下的泪人变成喜笑颜开的幸福花,我确实功不可没,不免得意洋洋啊!

        在想象中改变书中的情节,让人物有了幸福快乐的结局也是另一种形式的文字。我的文字之乐在初中的时候升级了,这个升级版依然很初级和幼稚。

        可是读琼瑶却容易发腻,虽然她极大地迎合了少女们的审美趣味和欣赏口味,但不免有点单薄造作,且矫情和狭窄,加上我又有点“喜新厌旧”,因此,我在高中的时候迎来了自己的三毛时代。于是,初中的痴迷时刻又再次上演了,不过手中的书换成了三毛的撒哈拉,我痴迷且疯狂地爱她,对她顶礼膜拜,觉得三毛活得如此坚强,如此从容,如此游刃有余,几乎达到了自由的状态。很多男生都不喜欢三毛的长相,因此拒绝她的书,可我却觉得她特别的长相,特别的服装,特别的披肩长发,特别的眼神,都是我特别喜欢的样子……于是,我仔细省视自己,发现唯一可以按照三毛的样子捯饬一下的只有自己的头发,因此,即便觉得很不舒服,也硬是披头散发地坚持了几天,不仅母亲大人觉得很不顺眼,连我自己也忍受不了扎脖子的碎头发,因此,那次很庄严的“行为艺术”以失败告终。从那以后,我很少披着头发,虽然青春年少的时候,我的头发真正的又长又粗,可美丽还是要和舒适搭档的,否则就是自己折磨自己了。

        高中的时候,我们每个月有24元的助学金,在当时是一笔不小的款项,加上母亲也有零花钱给我,所以手中略微宽松,因此租书的时候便表现得有些“土豪”,时常一租就是好几本,租赁店的老板娘每次都对我喜笑颜开,提供着VIP的服务。可我又没有多长双眼睛,为了物尽其用,我几乎推销般地把租来的书塞到同学的怀抱。“三毛的,两天看完啊!”我主动且温柔地说。

        “不用了,这两天的计划是《月朦胧鸟朦胧》。”我又递给另一个同学,她摇晃着手中的《几度夕阳红》,眼里似乎还有点泪水:“写得真好,我还要再读一遍。”

        如此被拒绝了好几次,我索性不搞性别歧视了,扔了一本三毛到男同桌的怀里。“三毛的,两天看完啊!”我说,语气中颇有点施舍的味道,施舍中点缀着妩媚。

        “这个女人有点丑。”对方的回答完全出乎我的意料。

        “丑吗?一点都不丑。”我说,“三毛明明风情万种,你看一下她的眼神,看一下她的长发,看一下她的裙子,分明就是一个充满异域风情的独特女子。”

        “独特倒是独特,可丑是真丑。”对方坚持自己的观点。

        “就你这点审美水平,不知道如何欣赏高级的美。”我满脸鄙夷,刚才表现的妩媚荡然无存!两人唇枪舌剑半个小时,我突然发现这场争论严重跑题,本来探讨的是三毛的书,但现在面红耳赤争论的却是三毛的长相。“Stop!”我及时制止,“我不想和你谈论三毛的颜值,在这点我们女生才有发言权。可是书是真的好啊!”我还想做最后的推销,因为奇迹总是在最后出现。

        “人太丑了,”他直接拒绝了我,“所以书真的不想看。”

        “浅薄、肤浅,肤浅地看不到灵魂的深处。”我气急败坏地回复,念念有词,唠叨着像极了祥林嫂。

        然而几年之后,我确实不得不承认,三毛也许真的不是一个美丽的女人,一生坎坷,而且短命,如此而已!对个体的人而言,如果短命,那纵有万般傲视人间的才华,其实也不值一提,才华影响和感悟了别人,自己却始终算不上幸福,毕竟没有人会渴望昙花一现的人生,长长久久的生命才是人人期盼的。因此如果要我选择,我宁愿做一个八十岁身体硬朗的村妇,而不要昙花一现的风情万种和撒哈拉旅行!活着,并且健康地活着,才是最硬的道理,然后,才能追求其他的身外之物。纵然,那些身外之物往往璀璨如烟花!

        跑题地说一句实话:琼瑶已经是八十多岁的高龄了,年轻时有才华有颜值有爱情,到老了有健康有丰裕的经济保障,确实是个有福之人啊!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此刻,半老徐娘的我艳羡的是她,而不是更有傲视人间才华的三毛和张爱玲。

        真正觉得,在人的一生中,自己的幸福,比才华、贡献、创新等等都更为现实和重要,当然,如果你年轻,且漂亮、且有才华、且有福气、且有奉献、且有担当,那当然就是近乎完美了!但是完美的人生在这个世俗的世界上是不存在的,所以我们的生命中需要童话和琼瑶!

        我最真实的文字之乐,源于高中语文课的一篇作文,题目记不住了,写得是一个生下时有九斤重,活到97岁的老太太,不识字,也不太漂亮,会干农活,会大嗓门唱歌,丈夫老实,孩子几个,孙子孙女一大堆……特别感谢那时的语文老师,既没有追究我的跑题,也没有刻薄评价我唠叨般的叙述,整篇文章好像也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情节,但依然耐心看完我的作文,做了多处点评,然后在课堂上大肆赞美我的这篇文章,说读着很舒服。她无意中开启了我写作这扇门,在她的赞美声中我怯怯地迈开了文字之乐最真实的第一步,从那以后,虽然我还是一小步一小步地走着,可终究还是断断续续走了很多年……

        最初的、真实的文字之乐都是写在一片片纸上的,真正的只言片语,写完就像当日的事情和心绪慢慢地就被时光遗忘了。当然也有可能,某一天收拾东西的时候,不经意地翻到,顺便瞥了几眼,青涩的少女时光,便鲜活地跃入眼前,真有那种可惜当时已惘然的感觉。

        再后来,琼瑶、三毛和张爱玲读得少了,开始读世界名著里的书单,觉得那是一种自身品位的提升,可实际上,颇有点自己为难自己的意味,时常读不太懂,连名字也好拗口。但万事贵在坚持,我还是一本接一本地读着,实在读不下去也多少了解一下故事的大概,在朋友面前提起,能说出主要人物的名字也着实给我赚足了面子,年少时的虚荣心都很幼稚和天真!可是,也不是一点意义也没有,至少直到现在我还记得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那个漂亮的女主名叫特丽莎,当然具体的故事情节我真的一点都记不清了,但这样的大腕写的文字深刻晦涩,情节不明朗,叙述引导思考,思考提升境界,人性模糊而真实都是必需的。我芳龄二八时,自然不会读懂,如今搁到现在已是半老徐娘,也依然读不懂。

        但有一本书,我是读得懂的,而且读了很多遍,那就是《傲慢与偏见》,我坚持挚爱了很多很多年。我个人觉得喜欢读一本书,特别是一部长篇,一定是因为这本书中的某一个或某几个人吸引了你,让你有共鸣,否则只因为书中文字的精致你很难坚持把上百页的书读完。文字再精致,也终究精致不过唐诗宋词吧!

        当然,我一向不是一个深刻的人,所以想法不免浅薄,那些内心丰裕聪慧的智者自然不屑认可我的观点,也正因为如此,他们可以津津有味地看《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易经》和《瓦尔登湖》,而我读的是《简·爱》《茶花女》和《傲慢与偏见》。深邃和浅薄,单从书名就可见一斑了!

        第一次读到《傲慢与偏见》,就对傲慢的达西先生一见钟情了。故事拉开序幕,乡村舞会众人一一出场,作者对伊丽莎白做了颇为友好的描述,我觉得她是一个挺漂亮的女人,但达西先生却用毫无爱慕之意的眼神望着她,傲慢地说:“她还行,但是并不很漂亮,叫我动不了心。”

        当他们第二次会面时,他也只是吹毛求疵地审视一番,可后来却又开始希望了解伊丽莎白,留神地倾听她与别人的谈话,发现她虽然身材不是很理想,但脚步轻盈,谈吐幽默,有自己的见解,不人云亦云,她和别的女孩如此地不同!

        这种与众不同,加上漂亮的外表,便因此吸引了他。其实书中对外貌的描述,有时候不免苛刻,伊丽莎白和简·爱一样,书中的评价是相貌平平,但拍成电影,女主实际上都美上了天际,加上与众不同的、玲珑剔透的个性,男主不爱上都不可能了。

        而我,也是看了好几个版本的《傲慢与偏见》,达西先生保持了一贯的沉默、高冷、睿智、宽厚的风格。这个风格比热情、质朴和善良都更能打动少女的心。另一个值得一提的例子,就是《射雕英雄传》中桀骜不驯、风流倜傥的杨康,他比质朴善良的郭靖更受女性的倾慕,在整个80年代和90年代,港台剧风靡一时的时候,杨康是女孩子们集体暗恋的对象。

        应该是受达西先生的影响,我第一次有了想写一篇小说的冲动,之前写得都是短小的随笔,一张纸左右,只能自己看懂的那种。可是达西先生却让我也想在自己的笔下写出一个鲜活的他。

        很多时候,你最初爱上了一个人,这之后,你再爱上的人都有第一个人的影子。也许真是如此,在我后面的小说里,我最喜欢的男主大概都有达西先生的影子,而我想要丑化的某个男人物,那就一定会描述得和达西先生截然不同,仅此,我也就打心底很讨厌和鄙夷他了。

        当然,期许和现实的生活是完全不同的,我纵有文字之乐,也要有驾驭文字的能力,年岁渐长,皱纹抬头,心智却没有多大的长进,所以,我自己盼望的达西先生好像从来没有真正地出现在我的笔下,想象再美好,落笔也难生花,不完美自是常态中的常态!

        那就接受吧,不论是自己,还是笔下的人物,我都调整心态,好好接受。不苛求,认命,自可以带来浅薄的平静和满意,普通人的生活,真不必较真是否深刻和睿智。

        满屋书香,已经是阳光明媚,空气清新!

        唠叨了许久,左右瞎扯,究其原因,不过是我自己的文字之乐特别地单纯。充满喜悦感的阅读,书单很长,却都是极易读懂的,晦涩深刻的都被我忽略掉了;然后是下笔的冲动、纠结和快乐,浅薄的人物,我喜欢的,或是我讨厌的,都跃然纸上,白纸黑字,有人读,有人评论,有人喜欢,而我也因此感到幸福和满足。

        文字写在年初,那就祝福翻阅的读者们,余年静好!


原刊于《西藏当代文学研究》(第六辑)

13a93ec571b77501dfa261f27852152d.jpg

        格央,藏族,1972年生于昌都察雅县,1994年毕业于南京气象学院,西藏自治区气象局正研级高级工程师。西藏自治区第十届、十一届政协委员。1996-1997年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学习,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西藏作家协会会员。著有作品集《西藏的女儿》《雪域女性》《拉萨,我在这里路过爱》和长篇小说《拉萨故事──让爱慢慢永恒》等,作品集《雪域女性》2020年翻译成俄文出版。处女作《小镇故事》获西藏作家协会颁发的首届“新世纪”文学奖(汉文奖),1998年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研究新人奖,2003年获第二届“春天文学奖”入围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