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五月,初到尼巴村,只见烂漫的山花像顽童的小手,争先招唤着我,蝴蝶牵着轻盈的白色绸裙,在青稞地里曼妙起舞;重重山峦与天光交映着,幻化出一派触手可及的神话远景。而我们驻村地的住处是土夯墙楼房,伫立在尼巴村梯田最高处,从坡下向上看高耸入云;暗影迷离的屋里到处是尘土,满地爬满了形状各异的虫子,老鼠在房梁上跑来跑去,像极了那部法国电影里女作家去往乡村写作借住的废弃古宅,弥漫着一种诡异的气息……这一切,带给我无限想象,令我格外喜悦,我兴奋地奔向波澜起伏的青稞地,奔向奶汁般洁白湍流的河畔;在鲜花丛里沉睡,去登山追逐漫山奔窜的长尾猕猴……

    一个月光之夜,当我正在流淌的诗歌里漫步时,山风掀起扉页,暴风雨骤然来临,山巅上,雷驰电鸣像地狱的烈火在燃烧,远处的一个山坡顷刻间在雷电中轰然倒塌了;就在这时,朗加卓玛,住在村下的那个孤身女人浑身湿透了,凄声拍打着我们的房门向我们求救。只见她浑身颤抖,呼吸急促,披头散发,我慌忙上前扶她时,只扶到一架骨骼……

   尼巴村掩埋亡者的乱石坟地,在雨夜仿佛传来断断续续的哀泣,朗加卓玛倒在我的小矮床上,也发出阵阵痛苦的呻吟:“阿妈——阿妈救我……”

    可是她的阿妈和阿爸早就去世了。当年还没来得及按照村里的习俗为女儿定一门亲、送女儿出嫁,就去世了。剩下她孤身一人在这远僻的尼巴村近五十年,病魔也在一步步逼近,这夜,她倒在我的床上,卷缩着像个无助的孤儿。

    “怎么办?怎么办!”我束手无策。 记得前天,我们还曾去看望过她,她换上新衣,要我们拍照,满脸的笑容纯如处子。

    “也许她是中暑了!”觉罗举着一只咖啡色液体的小塑料瓶说:藿香正气水能解暑……” 

    “她会不会是高血压?或者低血糖?要不可能寄生虫钻到脑袋里了!”

    尼巴村意为“湮没”,相传很早前这里的山上有一个圣湖,后来圣湖汹涌,湮没了这片峡谷,所以至今,峡谷里生存下来的乡亲似乎远离人寰,还过着人畜同居的生活,被苍蝇、跳蚤、虱子包围,从牲畜身上染上寄生虫的可能性很大。

    朗加卓玛捂着头还在呼唤阿妈, 痛苦的哭喊恍如刀锯撕割着我的心。我的泪水流下来,可是我不是医生,该怎么帮她啊!

    但没有时间考虑太多了。我们扶她起来,给她喂水,让她服下了一瓶藿香正气水和两片安定。深夜,雷雨渐渐停息,朗加卓玛轻声呻吟着渐渐睡着了。

    过了两天,我惦记着朗加卓玛的病情,觉罗便建议我们去她的青稞地帮她拔青稞。

    尼巴村处在深山峡谷的底部,海拔比藏区其它地方略低,青稞成熟的季节也较早,六月就可收割青稞了,然后再种荞麦。但因耕地少,全村一百多人平均每人只有半亩地,而且是层层梯田。这天,当我们从驻地去往朗加卓玛的两块窄小的梯田里,顶着烈日上坡下坎地走了近一个小时,我已累得汗水淋漓。

    “朗加卓玛……”远远的,只见山腰半坡上,摇曳的麦芒像金色的燕子在阳光中飞跃;朗加卓玛头上裹着红头巾,正弯腰在地里拔青稞。

    听见我喊她,朗加卓玛直起身回头对我们笑,满脸汗水。

    “你的头痛好些吗?你不能晒太阳的。”我说。当然我知道,这几天得赶快收青稞,雨季就要来了,而这些收成就是她一年唯一的口粮。

    “我好些了,只是时不时还会疼……”朗加卓玛有些凄凉地说,脸色憔悴而疲惫:“你们怎么来了?去我家喝茶吧?”她指着山下她的那所泥糊藤编的小屋子说。

    “不,不了……”我忙摆手。她的家我们去过。可谓一贫如洗,就连那矮木床、床上的化纤卡垫、被褥等据说都是我们单位工作队慰问困难户时买给她的。当然,在尼巴村,如此贫困的不只她一户。这里的村民没有任何收入,一年四季很难吃到肉、蔬菜和酥油,一日三餐只有糌粑、糌粑只有糌粑。虽然饿不死,但如果生病了,是没有医药的。如今虽有合作医疗保险,但林卡乡卫生所在百公里外,不通车、没有路,怎么去就医?

    “她把两块梯田照顾得真好呀!”觉罗已经挽起衣袖劳动了:“看,这些青稞杆多粗壮!麦粒很饱满。”

    我也学着从地里拔青稞,但使劲一拔,自己拔得一身土,嘴里、怀里全是土。觉罗和朗加卓玛都在笑我。我干脆跪在地上拔,拔了一阵,太阳晒得我头晕目眩,远远落在了他俩的后面。

    这里的农耕就是如此。似乎还停留于原始社会的刀耕火种;播种耕地都是靠骡子拉木犁,收青稞也很奇怪,不用镰刀割,都用双手从地里连根拔。当然,乡亲们的勤劳也是我在西藏其它农区少见的。他们天天清理地里的杂草,每天引水浇灌麦地,家家囤积着牲畜的肥料。而西藏很多农区的田地几乎是“放养”,听天由命少有人天天照料。收割季节才有人。那时,一望无际的麦地里农人们总是一面收割,一面喝着青稞酒载歌载舞。但在尼巴村,在后来驻村一年多时间里,我从未从青稞地里听到过丰收的歌。只见乡亲们满身满脸黑土,顶着烈日默默拔青稞,然后立刻再播种,在地里播撒第二季荞麦种子。

    那天,帮朗加卓玛拔完青稞回到驻地,我和尼巴乡亲们一样,满身满脸都是黑土。我们一面劈柴烧水冲澡,心里升起深深的敬意:乡亲们祖祖辈辈就这样在自家的几亩地上耕耘,自给自足别无它求,如此安顺的百姓,是国家的福气啊!

    可让我们为难的是,几乎天天有乡亲上门找我们看病,当我们再三解释自己不懂医,乡亲就会对我们说出药名:青霉素、去痛片。

    这两个药名乡亲们每每用汉语说出来,几乎变成尼巴村方言。我听着,感到自己恍如在中世纪,因为那时,欧洲的人们也穿着厚重的袍子,青霉素的诞生也令他们如获新生……

    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吗?我仿佛从大自然以及文学化的幻景中跌回到了人间,看到朗加卓玛在一次次复发的病痛中,倒地哭泣;看到孕妇难产无法坐摩托车穿越泥石流和塌方赶往一百多公里的山外就医而死于非命;还有赤列卓玛,因患白内障已失明;次群培爷爷很多天咽不下食物病倒了,以及唯色拉姆、仁宗、扎西次仁……她们还不满五十岁,牙齿都脱落了;还有次西卓玛,她面色黑里透青,不断打嗝抽搐,肝区痛、晚上睡下又窒息得惊醒以及每天,妇女不断来找我,说腰痛、小腹痛、小便痛……她们生理期从没有卫生巾可用,产妇没有任何卫生和生命保障;没有人来村里给儿童打疫苗或接种,包括相邻的叶巴、色巴、普龙等上千村民住在远离城镇、没有医生的村庄,一旦患急症,便危在旦夕 -------

    尼巴村的村民啊,宿命的人生,就如此完全依靠自身的免疫力,要么活下来,要么未老先衰,要么死亡……

                 

2  

    我和觉罗变得愁眉不展。而我这样派驻的驻村工作队员据说每年有两万人左右,仅每天的生活补助费就达100万元。可我们大多数人既不懂医也不懂农牧业,面对人畜同居、不通车、不通邮和缺医少药被贫困及疾病包围的村民,我们无能为力,只能期待国家能把给带工资的驻村干部的生活补贴这项专款给农牧民。一年365天,就这项可知的国家投入的经费每年就达三亿六千五百万元!农牧区用来修公路、建医院都该够了!

    终于,这天,我们从村里听到很不确切的传闻说,尼巴村原来有两位“村医”,其中一位叫拉加,每月还在领取六百元的国家工资。

    我整夜眺望着尼巴村漫天的星辰,等待拉加披星戴月从山岭伐木归来。

    拉加回村了。他腼腆地微笑着,带我们去他家看林卡乡卫生局发给他的血压器、听诊器和一个急救药箱以及一个白色的桌子。他有些吞吞吐吐地说,“这些,我不会用,我只参加过林卡乡卫生局举办的为期十天的培训。”

    “那你总会发药吧?”我心情复杂。不会为什么还领工资呢?是谁选你当村医的!

    “现在的药上全写得是汉文,我小学四年级就辍学了,我只懂藏文,看不懂汉文,再说……”拉加红着脸笑道:“林卡乡卫生局从没给我们尼巴村配发过药品。”

    “那另外那个村医呢?”我不死心地追问。

    “他去贡布江达了……他还没工资,他也只有小学毕业的文化水平,认不得药品上的汉文说明书,也只参加过十天培训,我们一样。”拉加挠着头,一脸无辜地一一回答道。

    我们的希望转瞬落空了。颓丧地回来,我趴到一张快要散架的桌子下拉出前面工作队留下的一个装有药品的纸箱,只有一些去痛片和感冒药。很多也已过期。觉罗皱着眉沉默了半响,背起包坚定地说:走,上山去找信号打电话。

    打电话在尼巴村对我们而言已成为另外的意思即:去求救。

    处在狭长山谷中的尼巴村,东南面山腰上有一块半悬空的岩石,那就是全村打电话的“信号石”,只有那里才有手机信号。要爬两个多小时才到半山腰的那块岩石上,对着电话“喊叫”,如此高空、高难度“作业”,每次都令我目眩胆颤。这天,我们在山路上快速攀爬 ,也用去了一小时四十多分钟,举起手机朝着普龙村的方向,拨通了通往山外的电话。电波在重叠的大山的缝隙中,穿过天边的晚霞,远远地送来朋友的声音:好的,我们马上帮你们募集药品给你们寄去……

    觉罗的那部老掉牙的黑色古董手机功不可灭,山西太原市的朋友将给我们尼巴村捐赠大批药物。

    大雨瓢泼的雨季,尼巴村的小伙子们冒着泥石流、塌方等生命危险,从林卡乡用摩托车拉回了一箱又一箱药。我们和乡亲一起急切地打开被雨淋湿的药箱看,药品品种齐全,还有好多妇科洗液。我立刻组织全村妇女开展妇科知识讲座。

    妇女们背着孩子陆续来齐了。她们在我们驻村办公室里围坐一圈,像听话的小学生一样,满怀期待地齐刷刷把目光聚到我身上。

    我心里有点紧张,走到中间,举起一瓶妇科洗液,小心拧开,再倒入瓶盖说明用量,之后再把瓶盖里的洗液倒入小盆子,一边演示一边讲解,村里的妇女们屏息凝神地看着……

    “大家一周最少洗一次,月经后一定要洗,这样才能预防妇科疾病的频发……”我的声音在三米多高的屋子里漂浮着 ,听上去是那么的单薄和稚嫩。

    女人们开始交头接耳,有人害羞地笑了,有的一脸迷茫。

    “全世界妇女都要洗的,真的!”这大话一出口我自己吓了一跳。这时觉罗不合时宜地出现了,他拿了几盒妇科消炎药要我给大家翻译,可上面关于盆腔、卵巢的句子,我当着一个男人面怎么好意思说给妇女们?

    “赶走”觉罗,我又重新再讲述了几遍洗液的重要。妇女们听了一阵,主动要起洗液了。有的还要了两三瓶。见她们把洗液抱在怀里说说笑笑,我突然意识到事情不妙:“大家听好了,这可不是糖浆,要放到小孩拿不到的地方,不能口服,要用干净的水壶冲洗或者在干净的盆子里坐浴,要用干净的毛巾,要不然会交叉感染……”

    妇女们连连点头,表达着对我们工作的支持。等到妇女们抱着洗液三三两两地走了,望着窗外的大山,我心里一阵茫然。

    尼巴村至今还沿袭着一妻多夫的习俗,每个已婚妇女几乎每年都在生孩子,同时承担着孝敬老人、主持家务和农耕、放牧等繁重的劳动。每天天不亮就要下地拔草,背着孩子在山上放牧。劳动强度非常大,累得少有人洗脸洗头,所以,她们哪有心思和条件照顾自己的私处呢?何况尼巴村没有自来水,从遥远的山上引下来的河水下雨天会因泥沙淤积而堵塞,冬天管道会冻结。别说洗漱,就连喝水都十分困难。

    但接下来,我和觉罗做了更加冒险的一件事:建设小药房。

    那是十月雨季以后,山路终于通车了。停放在林卡乡的药品和衣物终于全部拉来了尼巴村。

    全村像过年一样喜庆,集中到我们驻地的坝子上开始分类衣服。先把裤子、上衣、冬衣、夏装、童装全部区分开,再按二十三户件件分好(本来只有十五户,但已搬迁出村的农户村民也回来要求分衣服),村里最有文化和威信的中年男人扎西顿珠也来了,他让我回避一下。原来,村民每户派代表各自选来木头块、树皮、石子儿、草根等各式各样作为自己领取衣服的记号,再交给我,由我一样样分别放到二十三堆衣服上。

    这样分衣服的方法很公平,每家几乎装满了一大麻袋,很满意地背回去了。我和觉罗忙留下拉加和他哥哥帮忙,我们要修药房。

    锯木头、钉隔墙,觉罗又熬开面粉做好满满两大盆糨糊,在隔墙上糊好了报纸,又和拉加两兄弟一起拉锯、刨板做起了药架,之后铺地板、钉门窗……两天后,尼巴村有史以来第一间药房兼卫生室落成了。

    我尽自己最大能力,努力把全部药的藏语意思翻译给拉加,他吃力地用藏文记录着,写到白胶布上,再贴到每瓶、每盒药品上。当拉加硬着头皮逐一用他很是差劲的藏文登记药品时,村里的晋美大叔系着崭新的红缨子,拿着一瓶白酒,摇摇晃晃进到了新落成的卫生室。

    “唉呀,你别喝了。我和觉罗正在给你和朗加卓玛争取去林卡乡养老院呢,你这样喝酒,养老院不要你的……”我着急地对他说。

    “拉加当医生了?”晋美大叔根本不听,而是嘲讽本已很头痛的拉加。“来,先喝一口,再给我打一针,我腰痛……哈哈哈……”晋美大叔醉醺醺地取笑拉加,挽起袖子还扭腰。

    “别闹了,您喝醉了吧!”我生气地劝他:“快回家吧,我们不打针!”话刚出口,我很是心虚。我们不是医生,不会打针,也没资格发药,却建起了卫生室,这冒牌行医真是严重了啊。

    但小小的药房兼卫生室好温馨,连我们养的小黑猫也抢着跑过来,我们中午在这里吃午餐,阳光好极了。这时乡亲们也听说村里有了药房,高兴得轮番来参观,扎西顿珠仔细检查药品上拉加写的藏文,逐一修改起来。

    “拉加行吗?再给扎西顿珠一把药房的药匙,我们走后,还是让他们俩一起给生病的村民发药吧?”我担忧地说。

    “放心,我很快又回尼巴村的!我们明年请自愿者来,请有医护资格的自愿者来尼巴村给乡亲们治病!”

    “哎,但愿吧!”我阴郁地嘀咕道。望着沉浸在幻想中的觉罗,我没勇气对他挑明。不是吗?这根本不可能。尼巴、普龙、叶巴虽是我们单位的驻村工作点,国家虽给我们下拨驻村补助等,但都没人愿意来驻村。而尼巴村山路如此艰险,自愿者如何进来?即使来了,也不过短期,往后漫长的岁月里,尼巴村和邻近上千人的村民,有人生病了,又将何去何从……

 

3

    天气渐渐变冷,每天上午十一点多太阳才从山尖升起,下午三点半就落了。尼巴村被大山的阴影笼罩着。短短的太阳令我们即将离别的日子变得格外仓促。而从白天到晚上,来我们“卫生室”看病拿药的乡亲仍无间断。这天,住在上村的诺布卷起衣袖让我看,只见他手臂上粗大的静脉凸起 ,说是一次生病赶到八宿县在一家私人诊所被输了液后,就得上这病了,现在一干活疼痛就加重 ,一直连到心脏疼。

    “难道是静脉炎?”我暗自猜测,不知该给他什么药吃。他们一家老少七口,他可是主要劳动力啊,病倒了可怎么办?正在焦急中,下村村口的向秋卓玛也赶上来了,说是多要些青霉素,怕我们走后就没有了。当然,我只给她了一版,并反复叮嘱不要滥用抗生素。她答应着,把药贴身揣进怀里,高兴得像得到了巧克力一般。这时色巴村、普龙村的村民也骑着摩托车载着病人远道来找我们看病领药。看来,我们的小药房和卫生室以及冒牌医生的名号已远近闻名了-----

    这晚,当2014年我们在尼巴村的最后一晚来临,我仔细收拾着每一样东西,再次走进我们建起的小药房,小心查看留下的药品中,是否有漏写了藏文的药品。

    但离开尼巴村却并不容易啊,第二天一早,车子刚开到下村,就被涌上来的乡亲们包围了。次西卓玛哭了,旺姆戴着口罩也含满了泪水,大嘴姐急得语无伦次,还想问我们要药-----我们的车里被乡亲们塞进来更多的荞麦酒、核桃、苹果,后备箱、后座、前座下面全满了还有乡亲骑着摩托车追上来。就在这时,我望见了朗加卓玛。她站在我们车对面的那株核桃树下,眼神凄婉而绝望地望着我。

    我的心一阵痛,泪水涌满双眼。“我还会回来的!”,我与朗加卓玛默默地两相遥望着,在心里对她说,虽然冒牌行医的我,无力为她医好病,也无力从根本上帮尼巴村民改变贫困的生活处境,但这些决不会成为我忘记和逃避尼巴村的理由。

【作者简介】

    白玛娜珍,藏族当代著名作家。著有长篇小说《拉萨红尘》《复活的度母》,散文集《生命的颜色》《西藏的月光》,诗集《在心灵的天际》《金汁》,剧本《寻找格萨尔》《西藏爱人》等,即将出版纪实散文集藏东篇《乘着大鹏鸟的翅膀》。

    自幼喜欢阅读文学故事,沉溺在独自所见的幻像中。生性敏感而善良,常被生活中种种特别的情境所吸引。十二岁尝试诗歌写作,十七岁开始发表诗歌和短篇小说。随后开始散文和长篇小说创作。作品文采飞扬,浪漫而哀伤。字里行间透露着对藏民族的挚爱和忧思;以当代藏族知识分子的情感立场,以作家的视角深入浅出,一个个唯美却又锐利的故事和诗篇,紧扣藏族现实社会及个体藏族人别样的情感命运。作品一经发表和出版,就被多种文学刊物及相关网站和博客等转载。其中,部分作品被翻译成英文、蒙文、维吾尔文、藏文。

                 

2  

    我和觉罗变得愁眉不展。而我这样派驻的驻村工作队员据说每年有两万人左右,仅每天的生活补助费就达100万元。可我们大多数人既不懂医也不懂农牧业,面对人畜同居、不通车、不通邮和缺医少药被贫困及疾病包围的村民,我们无能为力,只能期待国家能把给带工资的驻村干部的生活补贴这项专款给农牧民。一年365天,就这项可知的国家投入的经费每年就达三亿六千五百万元!农牧区用来修公路、建医院都该够了!

    终于,这天,我们从村里听到很不确切的传闻说,尼巴村原来有两位“村医”,其中一位叫拉加,每月还在领取六百元的国家工资。

    我整夜眺望着尼巴村漫天的星辰,等待拉加披星戴月从山岭伐木归来。

    拉加回村了。他腼腆地微笑着,带我们去他家看林卡乡卫生局发给他的血压器、听诊器和一个急救药箱以及一个白色的桌子。他有些吞吞吐吐地说,“这些,我不会用,我只参加过林卡乡卫生局举办的为期十天的培训。”

    “那你总会发药吧?”我心情复杂。不会为什么还领工资呢?是谁选你当村医的!

    “现在的药上全写得是汉文,我小学四年级就辍学了,我只懂藏文,看不懂汉文,再说……”拉加红着脸笑道:“林卡乡卫生局从没给我们尼巴村配发过药品。”

    “那另外那个村医呢?”我不死心地追问。

    “他去贡布江达了……他还没工资,他也只有小学毕业的文化水平,认不得药品上的汉文说明书,也只参加过十天培训,我们一样。”拉加挠着头,一脸无辜地一一回答道。

    我们的希望转瞬落空了。颓丧地回来,我趴到一张快要散架的桌子下拉出前面工作队留下的一个装有药品的纸箱,只有一些去痛片和感冒药。很多也已过期。觉罗皱着眉沉默了半响,背起包坚定地说:走,上山去找信号打电话。

    打电话在尼巴村对我们而言已成为另外的意思即:去求救。

    处在狭长山谷中的尼巴村,东南面山腰上有一块半悬空的岩石,那就是全村打电话的“信号石”,只有那里才有手机信号。要爬两个多小时才到半山腰的那块岩石上,对着电话“喊叫”,如此高空、高难度“作业”,每次都令我目眩胆颤。这天,我们在山路上快速攀爬 ,也用去了一小时四十多分钟,举起手机朝着普龙村的方向,拨通了通往山外的电话。电波在重叠的大山的缝隙中,穿过天边的晚霞,远远地送来朋友的声音:好的,我们马上帮你们募集药品给你们寄去……

    觉罗的那部老掉牙的黑色古董手机功不可灭,山西太原市的朋友将给我们尼巴村捐赠大批药物。

    大雨瓢泼的雨季,尼巴村的小伙子们冒着泥石流、塌方等生命危险,从林卡乡用摩托车拉回了一箱又一箱药。我们和乡亲一起急切地打开被雨淋湿的药箱看,药品品种齐全,还有好多妇科洗液。我立刻组织全村妇女开展妇科知识讲座。

    妇女们背着孩子陆续来齐了。她们在我们驻村办公室里围坐一圈,像听话的小学生一样,满怀期待地齐刷刷把目光聚到我身上。

    我心里有点紧张,走到中间,举起一瓶妇科洗液,小心拧开,再倒入瓶盖说明用量,之后再把瓶盖里的洗液倒入小盆子,一边演示一边讲解,村里的妇女们屏息凝神地看着……

    “大家一周最少洗一次,月经后一定要洗,这样才能预防妇科疾病的频发……”我的声音在三米多高的屋子里漂浮着 ,听上去是那么的单薄和稚嫩。

    女人们开始交头接耳,有人害羞地笑了,有的一脸迷茫。

    “全世界妇女都要洗的,真的!”这大话一出口我自己吓了一跳。这时觉罗不合时宜地出现了,他拿了几盒妇科消炎药要我给大家翻译,可上面关于盆腔、卵巢的句子,我当着一个男人面怎么好意思说给妇女们?

    “赶走”觉罗,我又重新再讲述了几遍洗液的重要。妇女们听了一阵,主动要起洗液了。有的还要了两三瓶。见她们把洗液抱在怀里说说笑笑,我突然意识到事情不妙:“大家听好了,这可不是糖浆,要放到小孩拿不到的地方,不能口服,要用干净的水壶冲洗或者在干净的盆子里坐浴,要用干净的毛巾,要不然会交叉感染……”

    妇女们连连点头,表达着对我们工作的支持。等到妇女们抱着洗液三三两两地走了,望着窗外的大山,我心里一阵茫然。

    尼巴村至今还沿袭着一妻多夫的习俗,每个已婚妇女几乎每年都在生孩子,同时承担着孝敬老人、主持家务和农耕、放牧等繁重的劳动。每天天不亮就要下地拔草,背着孩子在山上放牧。劳动强度非常大,累得少有人洗脸洗头,所以,她们哪有心思和条件照顾自己的私处呢?何况尼巴村没有自来水,从遥远的山上引下来的河水下雨天会因泥沙淤积而堵塞,冬天管道会冻结。别说洗漱,就连喝水都十分困难。

    但接下来,我和觉罗做了更加冒险的一件事:建设小药房。

    那是十月雨季以后,山路终于通车了。停放在林卡乡的药品和衣物终于全部拉来了尼巴村。

    全村像过年一样喜庆,集中到我们驻地的坝子上开始分类衣服。先把裤子、上衣、冬衣、夏装、童装全部区分开,再按二十三户件件分好(本来只有十五户,但已搬迁出村的农户村民也回来要求分衣服),村里最有文化和威信的中年男人扎西顿珠也来了,他让我回避一下。原来,村民每户派代表各自选来木头块、树皮、石子儿、草根等各式各样作为自己领取衣服的记号,再交给我,由我一样样分别放到二十三堆衣服上。

    这样分衣服的方法很公平,每家几乎装满了一大麻袋,很满意地背回去了。我和觉罗忙留下拉加和他哥哥帮忙,我们要修药房。

    锯木头、钉隔墙,觉罗又熬开面粉做好满满两大盆糨糊,在隔墙上糊好了报纸,又和拉加两兄弟一起拉锯、刨板做起了药架,之后铺地板、钉门窗……两天后,尼巴村有史以来第一间药房兼卫生室落成了。

    我尽自己最大能力,努力把全部药的藏语意思翻译给拉加,他吃力地用藏文记录着,写到白胶布上,再贴到每瓶、每盒药品上。当拉加硬着头皮逐一用他很是差劲的藏文登记药品时,村里的晋美大叔系着崭新的红缨子,拿着一瓶白酒,摇摇晃晃进到了新落成的卫生室。

    “唉呀,你别喝了。我和觉罗正在给你和朗加卓玛争取去林卡乡养老院呢,你这样喝酒,养老院不要你的……”我着急地对他说。

    “拉加当医生了?”晋美大叔根本不听,而是嘲讽本已很头痛的拉加。“来,先喝一口,再给我打一针,我腰痛……哈哈哈……”晋美大叔醉醺醺地取笑拉加,挽起袖子还扭腰。

    “别闹了,您喝醉了吧!”我生气地劝他:“快回家吧,我们不打针!”话刚出口,我很是心虚。我们不是医生,不会打针,也没资格发药,却建起了卫生室,这冒牌行医真是严重了啊。

    但小小的药房兼卫生室好温馨,连我们养的小黑猫也抢着跑过来,我们中午在这里吃午餐,阳光好极了。这时乡亲们也听说村里有了药房,高兴得轮番来参观,扎西顿珠仔细检查药品上拉加写的藏文,逐一修改起来。

    “拉加行吗?再给扎西顿珠一把药房的药匙,我们走后,还是让他们俩一起给生病的村民发药吧?”我担忧地说。

    “放心,我很快又回尼巴村的!我们明年请自愿者来,请有医护资格的自愿者来尼巴村给乡亲们治病!”

    “哎,但愿吧!”我阴郁地嘀咕道。望着沉浸在幻想中的觉罗,我没勇气对他挑明。不是吗?这根本不可能。尼巴、普龙、叶巴虽是我们单位的驻村工作点,国家虽给我们下拨驻村补助等,但都没人愿意来驻村。而尼巴村山路如此艰险,自愿者如何进来?即使来了,也不过短期,往后漫长的岁月里,尼巴村和邻近上千人的村民,有人生病了,又将何去何从……

【作者简介】

    白玛娜珍,藏族当代著名作家。著有长篇小说《拉萨红尘》《复活的度母》,散文集《生命的颜色》《西藏的月光》,诗集《在心灵的天际》《金汁》,剧本《寻找格萨尔》《西藏爱人》等,即将出版纪实散文集藏东篇《乘着大鹏鸟的翅膀》。

    自幼喜欢阅读文学故事,沉溺在独自所见的幻像中。生性敏感而善良,常被生活中种种特别的情境所吸引。十二岁尝试诗歌写作,十七岁开始发表诗歌和短篇小说。随后开始散文和长篇小说创作。作品文采飞扬,浪漫而哀伤。字里行间透露着对藏民族的挚爱和忧思;以当代藏族知识分子的情感立场,以作家的视角深入浅出,一个个唯美却又锐利的故事和诗篇,紧扣藏族现实社会及个体藏族人别样的情感命运。作品一经发表和出版,就被多种文学刊物及相关网站和博客等转载。其中,部分作品被翻译成英文、蒙文、维吾尔文、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