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艺术是老百姓的绘画艺术,是美术花苑中的奇葩,奇就奇在它不用笔端勾勒线条,不用色彩去强化明暗影调,而是用一把剪刀、一颗心灵美感去描绘大自然万物,描绘人间百态,活灵灵、鲜丽丽、栩栩如生,异彩纷呈,给人美的享受,精神愉悦。

        它很难和其他造型艺术的伙伴们称兄道弟,但它确实是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的精品,有着非同寻常的精美独到之处,是绝妙佳作,只不过人们还未认识到它的艺术审美价值罢了。不管认同与否,它就是绝活,就是来自于人类的生产实践、生活实践、社会实践,验证了艺术来源于劳动的真谛。如果追根溯源,最早的美术来自岩画,其次就是剪纸。剪纸艺术在全世界很罕见,那些发祥于岩洞、森林、城堡、帐篷的民族艺术中没有剪纸,唯独来自黄土高原住窑洞的华夏民族才创造了剪纸,用剪纸装饰窑洞、美化生活,调剂单调的岁月。但剪纸内容基本停留在反映生产生活画面,表达对未来的憧憬,题材朴实却单一,构图明晰却少层次,内涵鲜明却有点浅显。可令人难以想象的是在风雪凛冽的雪域高原,在金顶红墙的拉卜楞寺,无独有偶地出现了佛画剪纸,不仅令人眼界大开,耳目一新,还把剪纸艺术的品位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使反映生活的广度、深度出现了丰富多姿的层面。为剪纸画廊增添了新的品种,是“佛国净土”中又一朵馥郁芬芳的奇葩。

        综观藏传佛教寺院,包括西藏、内外蒙古,都见不到佛教的剪纸艺术,唯独拉卜楞寺内俯首皆是。以佛教教义为创作指导,以佛教七珍八宝等吉祥图案、吉祥物、吉祥飞禽走兽为形象素材,精心编制剪纸图型,栩栩如生,引人入胜,寓意深刻,耐人品味。可以说拉卜楞寺是佛教气息的剪纸艺术馆。

        拉卜楞寺的剪纸可分为动物、植物、事物、几何图案四大类。从具体剪纸来看,有“轮王七宝”“八吉祥相八吉祥物”等多种内容。较为普遍的有普贤菩萨,金刚手菩萨、度母、马头金刚等。还有“十相自在”“希索合郭贝松考尔”(护身符)“资俄更图布”“桑贝车珠布”“南木觉木知松”“白伞盖”“目合则木”等佛教密宗所说各种以药物、咒语、观想构成能防灾避难的保护轮符。此外,还有各种反映世俗生活的装饰图案的剪纸,是依附于墙壁和室内陈设而存在的装饰艺术,在群众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在门框、墙裙横梁、柱斗、藻井以及出外郊游的大彩帐,都绘制或剪附精美的图案,有的是花草树木,有的是飞禽走兽,有的是山水鱼虫,有的是几何图形,具有浓烈的乡土气息,表达了广泛的思想境界。

        拉卜楞的剪纸艺术中,最令人惊叹、富有代表性的是下列作品:

        《金轮宝造型图案》:莲花座上插法轮,法轮两边彩带飘扬,呈对称状,轮沿空间有花瓣来装饰,大空间多瓣,小空间小瓣,以此增强造型的整体艺术效果。藏传佛教寺院中,多供置此吉祥物,其来历,据史书载:“佛以涅槃因、果及其体性,二者随同一为所论主旨之语言,如此轮宝,能推异类,能舍能入,迅速运转,八圣道支以为八辐,具此同法,故名为轮”。

        《白象宝造型图案》是另一精品,主要造型是大象,呈动态。庞大的躯体、耳朵、眼睛、牙齿以及弯曲的鼻子及尾巴,都显得自然协调。象背上驮着一个巨大的珍宝,珍宝上发出燃烧的火焰。在特定的情况下,无论佛教经典中的记载,还是宗教寺院中的绘画以及各种造型艺术,“白象宝”总是与法轮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即象背上绘制巨大的法轮。民间艺术家们别出心载地将珍宝图案造型巧妙地移置在大象上,别具风格,使宗教风格浓郁的艺术,更加通俗和民间化。《绀马宝造型图案》的绒马,身负熊熊火焰的珍宝,呈奔腾状。耸耳昂首,后蹄蹬地,前蹄高悬,似纵身飞驰,势不可挡。显然是一匹有别于普通坐骑的神马。身负珍宝,珍宝发出熊熊火焰,使飞奔的骏马比普通马更富有风格。

        《八吉祥相》即金轮、宝伞、宝瓶、妙莲、金鱼、胜幢、法螺、吉祥结。在广大藏族人民的心目中,它是吉祥、圆满的象征。将这八种纹样巧妙处理,使八种图样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整体。看似一个吉祥宝瓶,仔细欣赏,系八种吉祥图案的组合。在排列组合过程中,以法轮为中心外延,瓶盖自然是宝伞,颈为胜幢,宝伞与胜幢重叠,金鱼分画在法轮左右两侧,形成瓶腹,瓶足系吉祥结,瓶底为祥莲,吉祥结和莲花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瓶座。仿效和运用类似的组合手法,常见的还有《金鱼、法螺、金轮二联造型图案》《宝瓶插二联造型图案》,单图样的有《法螺造型图案》等。

        三组合的《金鱼、法螺、金轮三联造型图案》,以法轮为中心,上连右旋海螺,左右两侧为金鱼,从整体看,似双鱼供轮螺,形象逼真,仔细观赏,则酷似一平底大腹宝瓶。《吉祥结、胜幢、宝伞三联造型图案》三宝上下纵联,上为吉祥,交织成网,中间为胜幢,幢穗呈齿状,底部为宝伞,伞把微突。从整体看,似一花蓝,吉祥上方左右两侧两珍宝外突,花蓝左右彩带飘扬,胜幢收腹,宝伞为足。给人一种极为平稳之感。两种图案组合的《吉祥结、妙莲二联造型图案》,上下纵联,上为吉祥结,下为妙莲交织的祥结中,莲叶穿插,整个图案下围,彩带飘绕。若仔细看,莲花中又有两条联尾金鱼,吉祥结中两只联尾鸟,绝妙别致。《宝瓶插样连二联造型图案》,直颈圆折腹厚足宝瓶,瓶面上剪贴了各种图案,瓶中插着祥莲,瓶身彩带飘绕。单图样的《法螺造型图案》,极为优美,造型逼真。海螺的海纹以及螺柄所系的彩带都在高超的剪技中表现出来。《珍宝造型图案》,在藏族各种造型艺术中极为常见。巨大的高足盘中,盛着三颗珍宝,珍宝呈塔状,珍宝边沿发着熊熊火焰。火焰与珍宝,仅用三四处联接,这样即显示出了二图各自的造型特点,又保持了相互的联系,简单的线条、逼真的造型,给人以如睹实物的美感。

        《牡鹿造型图案》是动物类的典型作品,有两类:第一类中的《牡鹿造型图案》有两种不同的造型,第一种呈恐惧状,耸耳回首,卷尾提前蹄,站立在花草中,惊恐地观望远处强敌的行踪,第二类游戏状,四蹄蹬地,抿耳耸肩,仰首摆尾,显示出牡麂在辽阔草原上尽情娱乐的憨态。《牡麂造型图案》,也有两种不同的造型:第一种,母与子,牡麂造型与第一类的第一种完全一样,所不同的是麂随后。既牡麂一面吃草,一面警惕地守护着小麂安心吃草。小麂竖起两耳,紧随其母亲后面低头吃着草。从它稍微弯曲的后腿,撅起的短尾可以断定,小麂刚刚降生不久,那柔弱肉嫩的四肢勉强支撑着身躯。母与子有机地构成了一幅栩栩如生的画面,使人产生无穷的遐想;第二种是变换了一种手法,图中的动物造型已不是前面所提到的“麂”,而是“狍”。在狍子哺乳图中,牡狍挺颈耸耳,回首眺望,曲背挺胸,前腿并立,后腿相交, 幼狍在腿间吃奶,嘴吸乳顶,两耳耸起,曲背,收缩后腿,用尽力量,生活气息十分浓郁。无论从构图和题材,都费尽苦心,用剪不多,可艺术技巧步步升华,美好的构思渐趋完美。

        几何图案,均为两底角450的等腰三角形。这种图案的题材,有《三角连心法轮造型图案》《三角连心仙果造型图案》《三角连心狗层纹样造型图案》和《三角连心福寿造型图案》等四种。其中,《三角连心法轮造型图案》三角正中最大空间为法轮,两相底角的空间用彩带来补白,底边下沿为锯牙纹样系穗子的变异造型。整个画面,严密紧凑,脉络清晰,造型逼真;《三角连心仙果造型图案》,从三角形一底角长出一棵果树,以弓型延伸至另一底角,枝叶繁茂,中间结三颗巨大的仙果,让人垂涎欲滴。三角形内纹样构思按照藏族传统的绘画造型纹样中的“果木纹样”而剪出的,藏语称为“香老巴查”;《三角连心狗层纹样造型图案》藏语称“奇俄巴查”。藏族传统绘画艺术,善于捕捉日常生活中的一切具体、细微的形象。狗作为最为常见的普通家畜,其卷曲的尾巴,也成为藏族艺术家笔下的题材。此图案,用数条长短不一的狗尾层相互连接,用狗尾自然的曲线,顺三角形的空间弯曲,构成了一幅相当完美的图案,脱狗尾之平俗,给人一种美好的感觉。

        《阴阳鹿供法轮造型图案》中间为法轮,两侧雌雄两鹿相视,或立或卧。但剪纸中,在保持阴阳鹿供法轮造型款式的基础上,对其局部的样式加以大胆的变异、创新,使原有的造型艺术从静态变为动态,增添了活力和生机。这种剪纸图有三种,第一种中间置法轮,轮下有座,两侧有阴阳鹿对立,前腿一攀座顶,一蹬座底,后腿并立,呈弯曲状,卷尾举首,嘴顶法轮。第二种,法轮中间有“阴阳”图案,藏语称“诺布噶奇”,意即“喜旋珠”。轮外有光焰,底座为一造型独具的木架,阴阳鹿仍如前状。由于法轮高于木架,故鹿高大的身躯,腿腰弯曲度大,与第一种图有差异。第三种,法轮外围左右有草木纹样对称,其外围又有一光滑的整个轮廓线形成一个椭圆形,轮底又以大的弧度和底座相连,法轮与底座形成一个整体。为使阴阳鹿与法轮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两鹿缩身曲颈,嘴供法轮,费颈地保持整个身体的平衡。

        《和气四瑞造型图案》中的和气四瑞,内容讲一佛经故事。述说从前迦尸国东南方一片密林中的一棵大树下,生活着大象、猴子、兔子和锦鸡,它们朝夕相处,团结友爱,快乐而居。为了摘取树上的仙桃,它们各尽其能其技,齐心协力,顺利摘到了仙桃。《和气四瑞造型图案》形象地再现了这一生动的故事。锦鸡居高临下,短层长翅,双爪紧抓温顺的玉兔头顶,长耳的玉兔又将后爪站立在聪明的猴子头上,猴子前爪做出比划状,长层卷曲,后爪站立在大象背上。从小到大,形成了四种动物浑然一体的顺理成章串联。剪纸的形体处理也相巧妙,一反传统绘画的形体绘制方法,四个动物从不同方向交织搭配,掌握平衡,更富有特色和生机。因此,这幅喜闻乐见的剪纸造型,每缝佳节,僧俗房宅都必贴无疑。

        《虎狮鹏龙造型图案》,虎狮鹏龙为利爪禽兽中的强悍者,藏民族将它们并称为“达僧琼珠”。虎狮是自然现实中存在的两种动物,鹏龙则是藏语神话传说中的动物。艺人将其抽象的形象搬进剪纸艺术之中,成为广大僧俗群众喜爱的窗花工艺品。《老虎造型图案》,呈长啸状,虎体斑纹交错,虎口大张,锋齿剑牙伸露,仰首伸出前爪,身躯后缩,曲尾咆啸,气势凶猛,大有欲吞下天下之势。《狮子造型图案》,传说中雪域高原是白狮出没之地,百兽之王雄狮始终赢得藏族人民的敬仰。剪纸中的雄狮,呈游嬉状,体魄雄壮。头大面阔,摇头摆尾,玉鬃尾毛飞扬,四爪锋利,令人生畏。《大鹏造型图案》,大鹏藏语称“夏群”,意为金翅鸟,被人们视为神鸟,在藏族绘画、雕刻中,如主佛背靠上方,多有大鹏出现。剪纸造型艺术中的大鹏,呈飞翔状,嘴长宽扁,顶鬃高饰,两翼伸展,尾羽细长,顶端呈放射状,呈现出华丽的孔雀羽毛纹样,构图自如,轻松活泼,似有展翅万里之感。《飞龙造型图案》剪纸造型中的“龙”,与其它“龙”的造型有所不同,其细长身躯,在剪刻处理下,显得较为集中紧凌,巨首长牙,长满鳞片的身躯,巨大锋利的爪子,显示出其腾云驾雾的本领、气势磅礴的气概和凶猛异常的品性。

        其他剪纸造型还不少,不一一举例了。

        拉卜楞的剪纸造型艺术的诀窍在于:(1)对叠剪:将纸的彩面对叠,然后剪刻,一般不保留整个纸张的四边外形,剪出的作品呈对称状,如动物图案造型,往往成双张贴,也可尾对张贴,结构的变换,促使图案更显得有艺术的魅力;(2)对叠单边剪:以裁剪的具体事物为图形(限于能对称的事物)。将纸张对叠,保留连接的两边,破剪两边,然后对其中的内部结构加以镂刻,即可出现称心如意、造型优美的求心式的造型图案。如《鹿供法轮造型图案》,两面为鹿,中间为轮,以轮中与底边垂直折叠,保留垂直面与底边,其它两边用剪;(3)对叠三边剪:将纸张对叠,以具体事物以图形,保留一边,其余三边用剪,如《牡狍小狍造型图案》;(4)阴线剪:不破坏整张纸的四边或三边外型,将所表现的事物细部用剪刀刻刀精剪细刻,即能显示出精美的图案,如《三角连心造型图案》;(5)阳线剪:与阴线剪相反,不保留整个纸张的四边或三边外型,将所表现的事物,用流利的线条表现出来,如《和气四瑞造型图案》……

        为什么在藏区几千座藏传佛教寺院中,唯独拉卜楞寺有烂漫吐芳、缤纷多姿的剪花艺术?这是因为拉卜楞寺遵循的是一条开放的办寺方针,尊重知识,尊重学者,尊重人才,广揽人才的道路,他忠实于佛教对艺术的热忱态度,明确艺术与佛教不解的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内在联系,所以能够得到大力弘扬继承、倡导。

        绘画、雕塑、赞词、美诗、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在佛教创始之际,就在古印度有着肥沃的土壤,形成花苑,得到社会的鼓励和僧俗教民的欢迎,成为他们表达信仰、剖白心迹的象征。寺院教育里的佛教大小五明中专门有传播美术、语言辞藻、法舞、音乐、戏剧等等方面的系统知识。对艺术传播佛教教义的深刻领悟,和具有的特殊情感,以及其对情感世界穿透能量之强的明确,使藏传佛教的大小佛殿,仰目看到的是高大仁慈的佛像、威武英猛的护法神、端庄和蔼的菩萨,精致美妙的唐卡,还有许多手工制作的佛教工艺品。

        或许是受内地剪纸艺术的启迪,或许是受藏传佛教其他造型艺术的影响,或许是创作灵感的萌发,总之,拉卜楞寺内那些聪明绝顶、才华横溢的佛僧,学会、掌握并创造性地发展了剪纸艺术,并把他变为弘扬佛教理念的有力工具,推广到了民间,寺郊周围的村落里涌现出了一批剪纸能手,当地土生土长的大妈大姐。在集市上常能看到她们售卖的剪纸,以佛画为主,又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民族韵味的剪纸,处处洋溢着吉祥、平安、和谐、升平、欣欣向荣的气象,给人们美好的情趣、愉悦性情,带来新的希望。

        拉卜楞的佛画剪纸,有着造型艺术鲜明的审美特征,他有直观性,给人直接性、抽象性、确定性和永固性。他遵循形式美的规律和法则,讲究对称均衡、调和对比、节奏韵律、多样统一等。也体现出撷取生产生活中瞬间性与永固性的有机结合,他还体现了艺术创作中的再现性与表现性的高度统一,真是绝妙至极,不能不钦佩。 

尕藏才旦.jpg

        尕藏才旦(1944—2022),藏族,青海省同仁县人。西北民族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曾任职于甘南州委宣传部、文化局、文联,甘肃省文联。著有长篇小说《红色土司》《首席金座活佛》《入驻拉卜楞》《唃厮啰传》《凉州会谈》,中短篇小说集《半阴半阳回旋曲》,长诗集《益西单玛》等文学集、学术专著13部,编著有《当代藏族短篇小说选》《甘肃藏区纪行》《藏族民歌集》《藏族情歌选》等典籍,获国家级及省部级奖30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