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藏医学之传授

    医画系列之星体运作之规律    传统藏医学之授受,主要分为师徒式教育及学院式教育两种。两种方式之中,以师徒式教育......

    2008-01-21

  • 西藏医学源流

    西藏医学源流   在佛教传入西藏以前,西藏已有一定的医学知识。在当时,西藏之医学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有的只是较原......

    2008-01-18

  • 藏传佛教“毗卢七支”坐法

    藏传佛教“毗卢七支”坐法  对于入座修法者来说,虽然有坐、立、卧等多种方式,但正确的坐姿却是极其重要的。在《修道......

    2007-12-26

  • 转经轮的来源

    拉萨哲蚌寺中的水力转经轮   大悲怙主授记龙树祖师:在龙族地域的龙王宫里,菩萨拥有一个威猛的经轮,凡是看见、听说、触......

    2007-12-03

  • 转经轮的利益

    川北大藏寺转经轮长廊一角   在梭罗昆布,所有老一辈的男人、女人都每天转动着转经轮。早上他们在家里的时候,还有晚上......

    2007-12-03

  • 有关佛珠(念珠)的知识

      佛珠或念珠梵语为“玛那”(Mala),是用作诵佛号或诵咒等之计算用法器。证量与境界高的大行者,不需要这些外在的法器......

    2007-11-30

  • 藏传佛教祈愿大法会之缘起

      佛陀刚开始修学时,为了利益广大的众生,发起了无上的菩提心。并且在发起了菩提心之后,透由三大阿僧祗劫的时间,修学广......

    2007-11-30

  • 摘译居弥旁大师《宗喀巴大师赞·诚信之花》花絮

      《宗喀巴大师赞·诚信之花》的作者居弥旁·降扬南木杰嘉措(1846~1912)是一位近代藏传佛教史上赫赫有名的宁玛派顶级......

    2007-09-28

  • 藏传因明学中的假因

    一、释相违因  某是成立彼之相违因的性相为:由对决定某是成立彼之宗法的补伽罗决定某作为因于成立彼之随逆周遍上成......

    2007-09-20

  • 藏传佛教观音甘露丸(玛尼丸)

    一、玛尼丸之成分及加持   玛尼丸以舍利等五圣物、黄金等五宝石、青稞等五种子、牛油等五甘露、苦参等五药草及藏红......

    2007-09-20

  • 藏传因明学中真因的分类

    1、从体的方面来分类(1)真果因  真果因的性相为:是果之三相者。举例说明:以烟因成立有烟山中有火的真果因的性相为:既是......

    2007-09-19

  • 藏传因明学中真因的性相

      真因的性相为:是三相者。举例说明:是以所作性因成立声是无常的三相者,是其特殊的真因性相。  此中三相者,是宗法、......

    2007-09-18

  • 藏传因明学中真因的元素

    1、宗法的元素──无过欲知有法  以举例安立说明:“以所作性成立声是无常的无过欲知有法”的性相为:其既是被认作是“......

    2007-09-17

  • 富有传奇性的洋尼

      现今佛法已西渐至欧美各国,在各宗派中出家的白人与黑人都有不少,但最为笔者尊敬及广为人赞颂不绝的,恐怕是已往生的......

    2007-09-11

  • 藏传佛教死亡观

      “死”是分段生命的死亡。有生就有死,这是无法改变的生命规律,既然有生,也就有死。佛教对待生死,抱有一种正确的、积......

    2007-09-10

  • 佛教的祈愿与满愿

      祈愿有许多种类,有些是为了引导和鼓励我们,使我们的心趣向于某种功德或目的,这类祈愿能种下获得这些目标的因,如祈愿......

    2007-09-07

  • “以心为本”与“万法唯心”

      “以心为本”和“万法唯心”含义完全不同。  学佛“以心为本”是佛教界各派的统一观点,而“万法唯心”只是唯识......

    2007-09-05

  • 藏传佛教的擦擦

    绿度母擦擦  擦擦一词的来源主要有三种说法:其一,源于古代印度中、北部方言,藏语对梵语的音译,至今在中国西藏、青海、......

    2007-08-30

  • 宗喀巴止观思想管窥

      止观是佛教的核心,对于止观的论述,在佛教各教派都有不同的认识,宗喀巴大师在其很多著作中,依据无垢正理进行辨析,为后......

    2007-08-30

  • 《古印度中观论著九种》述评

      编者按 任杰先生自1976年至1997年,陆续将藏文大藏经中九部古印度论师及两部古代藏族高僧的中观学论著译为汉文,结......

    2007-08-29

  • 《入菩萨行论》对印藏佛教的影响

    (一)对印度佛教的影响  多罗那他在《印度佛教史》中说:此论由获得总持的班智达们心中忆持。迦湿弥罗诸师所传出的有......

    2007-08-27

  • 寻找及依止上师

      在现今的五浊恶世,尊师重道的精神已经慢慢湮没了,但在传统上,不单是佛法,即使是世俗上的医道、雕刻工艺等,也都是依师而......

    2007-08-26

  • 香巴拉净土

      与莲花生大师的铜色山净土一样,香巴拉(藏文Shambala)国也是位于凡俗地球上而却是净土的一个奇妙地方。香巴拉实际上......

    2007-08-24

  • 因明纲要

    〔内容摘要〕自民国以来,随法尊、杨化群等一辈留学西藏的学者介绍,藏传佛教因明开始被引来汉土。可惜其后一代即止,鲜少......

    2007-08-21

  • 佛教逻辑与因明论式的运用

    一、前言  佛教的逻辑学,通称为“因明”。因明源自印度,其大量的论典传译到藏地后,经过历代藏人的钻研,而有进一步的发......

    2007-08-20

Copyright © 2025 tibetcu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