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大动荡的南北朝时期,有五个相连的地方政权,那就是陇右氐族杨氏在甘肃东南、四川西北地区建立的前仇池国、后仇池国、武都、武兴国和阴平国。
文化专题 2024-04-12
本文依据神话理论和文化人类学的相关理论 ,对藏族婚姻传说以及当今婚礼中“箭 ”的交换及其文化含义 ,进行了全面的剖析 ,指出藏族婚俗中“箭 ”的交换 ,是原始先民生殖文化理念的再现 ,它既象征着男人的生命和生殖力 ,表达出繁衍后代的美好心愿 ,又充当着“央 ”观念的载体 ,即箭的交换体现着“央 ”的流动。
文化专题 2024-04-10
据说竹南寨人手工制作泥塑的历史已有800多年,但是现在却硕果仅存。记者在成县采访期间,在当地学者、成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张剑君陪同下,就竹南寨泥塑艺术,走访了艺人“泥人张”及其研究专家张建文。
文化专题 2024-04-08
近年来在西藏西部的阿里地区出土了较多早于吐蕃时代的铜器,表明西藏西部是西藏早期铜器的主要流布区域之一.出土早期铜器的年代跨度较大,从公元前两千纪一直到公元3世纪,数量不多但种类较为丰富,并且显示出与周边的藏东、南亚和新疆地区存在密切的文化联系.已有的分析数据表明至迟在公元2世纪至3世纪前后,西藏西部地区铜器的合金和制作技术已发展到一定的水平,出现了锡青铜和淬火处理技术.西藏西部可能存在本土早期冶金生产,拉萨河谷、新疆和南亚地区都是可能的冶金技术来源方向。
文化专题 2024-04-03
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俄帝国主义在中亚展开了势力“大角逐”,我国边陲西藏亦成为了其角力的一个重要场域。英国通过武力入侵的方式与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打开了西藏对外通商贸易的大门,随后开始大肆倾销商品,掠夺原材料,并由此让大量英印卢比侵入西藏市场,进而流通至川边藏区,夺取高额利润并试图掌控西藏的金融命脉。面对国家主权尽失、利权财富外流的局面,历届边疆大臣开始思考边疆对于国家的意义,进而积极呼吁并推进本土币制改革,强而有力地还击了英帝国主义的入侵,维护了清朝中央政府在藏主权,稳定了川边藏区的金融秩序。
文化专题 2024-04-02
吴挺陵园遗迹如今湮没土中,被大地和微风中的稼禾所遮蔽。但记者拜谒时,在成县文化馆馆长张建文一个下午的回首顾盼和娓娓叙述中,一同沉湎、感动,并因此领略了一隅鲜为人知的辉煌。
文化专题 2024-03-29
二百多年来,藏族的民间艺人把它当作说唱的脚本,识字人把它当作小说来读,藏戏团把它当作演出台本。至今还深受藏、青、川、滇、甘广大藏族人民喜爱。
文化专题 2024-03-28
嘎琼石碑作为吐蕃时期13通石碑之一,记载了历代赞普崇佛建寺的功绩与赤德松赞时期扶持和保护佛教的政策内容,属于兴佛证盟石碑。
文化专题 2024-03-27
文章以田野调查为基础,结合文献资料及相关人类学理论,将安多若尔盖牧区“洁净观”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分析若尔盖牧人关于“洁净”的观念与实践,阐释了牧区“洁净”观念下的人群骨系分类、两性社会认知、信仰分类原则及观念思维模式。
文化专题 2024-03-26
位于成县县城东南侧的凤凰山,雄据奇峰秀岭之间,仿佛披挂了云水绿翎的灵禽,横卧苍茫,数千年来成为当地颇具神韵的一处胜景。其上云崖处,有一睡佛寺,悠悠钟声不眠,诉说着岁月的迎来送往和千秋的更迭。
文化专题 2024-03-22
《摄类·雷劈敌论之谬》是苯教摄类文献的巅峰之作,也是诸多苯教闻思院的通用教科书之一。以文献田野法审视《摄类·雷劈敌论之谬》,多项摄类单元与萨迦派更噶扎增的《摄类归纳偈颂》相通,18项摄类单元之数量与隆朵喇嘛所列恰巴·却吉僧格的《量论摄类除意暗论》相同。不同于二者的“小周遍”“能遍所遍”“你声回旋”等均属于多项摄类单元之融合,并且有些论证直接对应于萨迦派龙日华贝的《摄类梦幻镜》的相关辩论。尽管如此,从学科称谓、概念术语和认识论上不仅有别于佛教摄类文献,“无我”的定义及其外延问题上还摒弃了首部苯教摄类文献《量
文化专题 2024-03-21
成县鸡峰山所在的成县地区,整个地形地貌就像一只巨大的天然“神鸡”。鸡峰山就是这只巨大的天然“神鸡”的“鸡首”。这也许是一种地理巧合,但也不能排除其间所蕴藏的神秘的文化联系。海洋教授认为,黄帝及秦始皇等帝王选择成县鸡山祭天朝拜,很可能就隐含着这方面的因素。
文化专题 2024-03-15
青海民族大学教授仁增先生的研究专著《藏文文献汉译规范化研究》出版发行之后,引起了许多学者及翻译专业人士的高度关注,受到省内外相关老藏学家、翻译家,中青年翻译骨干和部分在读研究生的广泛称赞。
文化专题 2024-03-15
通过对藏传佛教中汉传佛教音乐遗存的相关研究文献的搜集、分类与研读,对现有成果进行分析,概述重要学者和文献以及不同视角、观点及方法等,可有助于较全面地了解该领域国内外的基本学术理念和研究现状。对藏传佛教音乐中汉传佛教音乐遗存问题的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文化专题 2024-03-08
西藏佛教从创造有头正楷藏文开始到现在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在这样漫长的岁月里没谁还用有头正楷藏文作为乐谱载入史册。而拉卜楞寺和五台山黄庙比甘丹寺(1409)晚建三百多年。在拉卜楞寺发现用有头正楷藏文写的这本切冈来乐谱不能不说是藏传佛教在音乐方面的一大发明。
文化专题 2024-03-07
看着一件件珍贵文物,仿佛梦回盛唐,在土地富饶的都兰地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商队往来不断,手艺精湛的工匠仔细打磨着手中的金银饰品。千年风雨后,这条古丝路犹在眼前。
文化专题 2024-03-04
西藏、青海等地考古发掘出土,以及由私人或国内外博物馆收藏的吐蕃金银器及饰件,数量可观,已成为研究吐蕃社会历史与文化面貌的实物材料之一。以吐蕃金银器、饰件上所含有的狮子纹样为线索,根据特点与形态将其进行初步分类,在此基础上与不同文化中的狮纹题材进行比对,可以观察到吐蕃金银器物、饰件上的狮纹在制作时参考、借鉴了唐代中原、西亚萨珊波斯以及中亚粟特文化中的艺术表现手法与风格,并且展现出较为清晰的艺术演变脉络。同时,吐蕃工匠在创制时并未一概照搬,而是融合多种狮纹样式于吐蕃金银器物之上,所形成的独特风格也是体现吐蕃多
文化专题 2024-02-29
周先祖继承了轩辕黄帝时代或者更早的农耕文化,并加以发展。在此基础上积累了更为丰富的政治、经济、道德等华夏文明传统。由于周先祖的功德,直接形成了周的礼仪,影响了整个华夏民族的道德观念和文化个性。
文化专题 2024-02-26
Copyright © 2025 tibetcu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