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十世班禅大师生前为祖国为家乡人民所做的贡献

本文节选自华彦龙主编的《十世班禅大师爱国思想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9年6月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

文化专题 2024-12-10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弘扬保护宗日文化遗产研究

本文通过对宗日文化遗址的考古发现、文化内涵、保护现状以及传承发展等方面的综合研究,探讨了宗日文化的重要价值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路径。

文化专题 2024-12-09

《京藏古道:基于元代北京至西藏古驿道研究》序言

本文节选自郑堆主编,噶尔哇·阿旺桑波著《京藏古道:基于元代北京至西藏古驿道研究》,2021年12月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

文化专题 2024-12-09

临洮石景峡:蟠龙寺下古崦滋

600多年来,各方信士不畏艰辛,走山路、爬陡坡、捐银两、出苦工,演绎了波澜壮阔的悲壮历史,强化了大自然的神奇造化和巧夺天工的古建筑,使这儿更富有诱人的民间色彩和传奇特点。

文化专题 2024-12-06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挖掘弘扬青海黄河文化保护研究

本文旨在探讨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背景下,通过分析黄河文化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本文提出了一系列保护黄河文化的策略,以期为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构建提供文化支撑。

文化专题 2024-12-05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三江源”区格萨尔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研究

摄影:觉果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背景下,如何有效传承与保护“三江源”区的格萨尔文化。通过对格萨尔文化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及现状的深入分析,揭示了其

文化专题 2024-12-04

论因明逻辑在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中的作用

本文系2023年6月16日至18日作者在陕西扶风县法门寺举行的“第十七届全国因明学术研讨会”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文化专题 2024-12-04

加快青海宏觉寺历史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意识构建

青海宏觉寺作为青海乃至全国具有较强代表性的一座历史悠久的藏传佛教寺院,是汉、藏、蒙等各民族千年交流的辉煌历史、团结印记和宣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

文化专题 2024-12-03

申时行帮了努尔哈赤大忙?

近来,常看到一个颇具趣味的观点:申时行帮了努尔哈赤大忙,应是清朝立国的大功臣,更有人说,若非申时行,建州小部落不会成气候,也不会御宇中原。鉴于此观点背后映射出的诸多严密的背景知识,虽然笔者个人觉得略显荒唐却也不乏是值得探究的。本文便由此出发,闲谈笔者对其之拙见。

文化专题 2024-12-02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挖掘藏族传统生态文化理念 推进人与自然和谐 共生的现代化

藏族传统生态文化理念蕴含着深厚的生态智慧,对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文化专题 2024-12-02

临洮马家窑:发现之谜和文化的魅力

马家窑文化被确认距今约5000年到4000年,是由仰韶文化发展而来的一种有明显地方特色的远古文化。

文化专题 2024-11-29

万玛才旦导演作品中的创作观念与反叙事表现

本文通过对万玛才旦导演的电影作品《雪豹》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了导演在这部影片中所呈现出的不同于过往作品的创作意识和创作观念,以及在叙事层面下作出的策略选择。

文化专题 2024-11-28

论中华藏学五大理论学科体系对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作用

本文系2023年8月14日作者在北京举行的“第七届北京国际藏学研讨会”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文化专题 2024-11-27

河西藏传佛教文化的包容性及其研究价值——以吐蕃和西夏时期为例

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对河西地区的藏传佛教文化遗存进行系统梳理,持续深化对河西藏传佛教文化的研究,不仅可以在揭示河西藏传佛教文化圆融汉藏的发展特点的过程中,深化我们对汉藏佛教亲缘关系的认识,增益汉藏佛教研究,而且又能以无可辩驳的历史事实彰显在中华民族形成过程中各民族所展现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智慧。

文化专题 2024-11-26

循化文都千户府

十世班禅大师故居的显著标志,就是前院有一棵郁郁葱葱、高耸参天的如意大树,即寻访九世班禅的转世灵童时,寻访组在观湖时看到的灵童出生地的神奇标志。

文化专题 2024-11-26

千年名刹旦斗寺

旦斗寺,全称具喜密乘兴旺洲(དགའ་ལྡན་གསང་སྔགས་དར་རྒྱས་གླིང་),坐落在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金源藏族乡南部北岸的小积石山中,距金源藏族乡政府有23公里。

文化专题 2024-11-25

临洮:寺洼文化遗存探秘

寺洼文化因首先发现于临洮县衙下集镇寺洼山村而命名。经过后期更多的发掘,发现寺洼文化在今临洮县、漳县、渭源县等地均有分布。

文化专题 2024-11-22

十世班禅大师故居朵思麻文都驿城

朵思麻文都驿城,位于十世班禅大师故居北岸万佛山下,在萨迦班智达1246年前往凉州会盟途中为会盟的圆满顺利而在青海境内先后创建了贵德珍珠寺、尖扎虹光舍利宝塔、循化玛隆丹斗水晶殿。1

文化专题 2024-11-21

延续在洮河岸边的藏族女儿节

端午节在藏汉过渡区域成为了各民族的共同节日,就像舟曲的博峪藏族采花过端午、舟曲上河藏族朝水过端午、牧区的群众过曼拉节一样,犀牛山藏族群众也用一场特殊的送亲仪式祭祀神泉来庆祝端午节。

文化专题 2024-11-21

喜马拉雅与长寿五姊妹

藏族把喜马拉雅山脉中段的五座山峰统称为“长寿五姊妹”( ཚེ་རིང་མཆེད་ལྔ།)。因限定词的不同,具体名称有三个系列:珠穆长寿五姊妹(ཇོ་མོ་ཚེ་རིང་མཆེད་ལྔ།)、拉敏长寿五姊妹( ལྷ་སྨན་ཚེ་རིང་མཆེད་ལྔ།)、扎西长寿五姊妹(བཀྲ་ཤིས་ཚེ་རིང་མཆེད་ལྔ།),名称虽然不同,但指代目的一致。

文化专题 2024-11-20

探秘文都古城

文都古城,坐落在青海省循化县文都乡,十世班禅大师故居附近。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文都古城作为元代遗留的古城遗址被保护,1988年9月15日被青海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化专题 2024-11-15

藏羌走廊上的一对“活宝”———理县剪纸的传承故事

三个小时的漫谈,韩龙康以一句长句“开题”,侯崇贵以一句短句结尾,为他们未了的传承事业画上了美丽的注脚。

文化专题 2024-11-15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洛桑•灵智多杰喜马拉雅长寿五姊妹探寻纪略

2024年秋末,洛桑•灵智多杰不畏山高路远,以接近8旬的年纪轻松驱车走完2500多公里的喜马拉雅山神探寻之旅,这是他多年来秉持生态与发展思想谱系的一个点线延展。

文化专题 2024-11-15

藏传佛教宁玛派俄巴群体研究

俄巴是藏族地区民间的宗教师,属于藏传佛教宁玛派。他们既成家继嗣,又专营宗教,可谓“兼职宗教师”。

文化专题 2024-11-14

雪豹之眼:“视角主义”下电影《雪豹》的空间结构与魔幻隐喻

电影《雪豹》通过魔幻现实主义手法,营造了“魔幻”与“现实”两个极具特色的空间,并通过雪豹视角的转变,完成了影片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的融合。

文化专题 2024-11-13

古浪吴坚久智曲洋多杰生平事迹考究

古浪吴坚久智曲洋多杰系宁玛派活佛,大师讲经传法,传播宁玛派教法,引进先进科技,推动地方社会发展,并毕生致力于促进汉藏民族团结。

文化专题 2024-11-12

十世班禅大师祖寺——青海循化文都大寺今昔

本文节选自循化文史丛书《福天宝地》(作者:陈庆英、噶尔哇·阿旺桑波)(2024年1月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

文化专题 2024-11-11

林则徐在兰州的翰墨遗情

记者从有关史料中还了解到,他曾两度驻足甘肃兰州,在我们生存的这座古老省会里留下过弥足珍贵的遗迹。

文化专题 2024-11-08

藏传佛教“圣僧图”创作背景及宗教象征意义探析

“圣僧图”通过借物象征的艺术手法将藏民族的文化特质、思想智慧、信仰诉求及审美趣味等丰富意涵融入到了绘画之中。

文化专题 2024-11-07

阿底峡尊者在内蒙古地区藏传佛教艺术中的体现

阿底峡尊者,既是藏传佛教能够在藏区重振旗鼓的根源,也是藏传佛教有机会在蒙古地区产生深远影响的关键性人物。

文化专题 2024-11-06

Copyright © 2025 tibetcu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