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的小獒

上世纪90年代初,去西藏,一袋大米可以换回一只藏獒,贩卖到内地,可以卖几千元。

后来,当地人对行情越来越精通,藏獒的价格越来越高。1万元1只的獒,贩卖到内地,一二十万元也正常。

现在,由于藏獒身价飞升,全国已建立1000多家养殖基地。

然而,在从高原迁徙到内地后,藏獒还是昔日驰骋高原的“神犬”吗?

3月28日,泰州,24℃~12℃;扬州,26℃~13℃。阳春三月,却弥散着夏日的气息。西藏那曲,6℃~-11℃。似乎还在冬天,但这就是它的春天。

这一天,3只刚出生3个月的藏獒从西藏那曲来到了泰州。

此前,2006年7月,两只藏獒,一雄一雌,落户邗江区头桥镇的一户农家;2004年10月,16只藏獒,八雄八雌,安家藏獒研究基地之一的江苏牧医学院藏獒繁育中心……

越来越多的藏獒,正从西域高原来到东部平原,来到喧嚣的城市。

一幕从高原到内地的行程 

从西藏到泰州直接进了医院

“一下车,就发现它们病了。”3月28日,从西藏那曲到泰州,经历了长途奔波,3只藏獒的病症让它们的新主人心疼不已。它们的主人,从西藏的一个牧民换成了泰州的一个老板。它们的身价是3万—5万元/只。

结束了长途奔波,它们被直接送进了位于泰州的江苏牧医学院“爱牧”美容保健中心。

病榻上,它们双目布满眼屎,流着鼻涕,没有一点“东方神犬”的威猛。经诊断,它们患上了“犬瘟热”。赵学刚医生说,3天内继续恶化,它们便没救了。专家估计,目前,贩到内地的藏獒存活率只有40%。-40℃,海拔4000米,高寒缺氧,这是藏獒所习惯的生活环境。

刚上车就晕,一路不停呕吐

“刚上车就晕了,一路不停地呕吐,”在江苏牧医学院藏獒繁育中心,负责人许琴瑟描述着两年前藏獒刚进中心时的情形,“到了中心后,两三天不吃不喝。”

2004年10月,江苏牧医学院藏獒繁育中心成立,从西藏、甘肃引进16只藏獒。经过两年多的选育,目前该中心已拥有50只藏獒。“口干吧,喝点水!”许琴瑟回忆,当初,在运藏獒的长途车上,他一直不停地“讨好”它们。

藏獒是犬中唯一没有被时间和环境改变的活化石,一犬可敌五狼,充满野性,“咬力达到300千克/平方厘米。”刚进中心时,16只藏獒装在铁笼中,也没人敢靠近。“第一次打防疫针,挺紧张,几乎是冒死,经过长时间的‘语言交流’后,才敢靠近。16针全部打完,已经是大汗淋漓。那时正值寒冬腊月!”

不是一辈子只忠诚于一个主人

据说,藏獒一辈子只忠诚于一个主人。而对此,许琴瑟说:“獒会接受新主人,也会适应新的环境,只不过比普通狗要慢一点。”

一位藏獒养殖者的生意经

放弃生意,回家养獒

周飞和他的“泰罗”

周飞,31岁,家住邗江区头桥镇安阜村。他养着两只成年獒和5只幼獒。2004年,他去烟台做生意,结交了一位养獒的朋友,“看到藏獒的第一眼,那叫震撼!”

去年,母亲生了一场病,周飞只得放弃烟台的生意,回到老家。“回家干点什么行当呢?”离开烟台前,他这么一琢磨,便想到了养獒。随后,他花了5万元,从中原藏獒养殖中心淘回两只4个月大的獒,1公1母。他给公獒取名“泰罗”,母獒名叫“明月”。

贩卖,使藏獒价格飞涨

“作为商品的藏獒,市场越来越大,价格无疑越来越高。”从玩獒到卖獒,现在,周飞很看好这一行。

“上世纪90年代初,去西藏,一袋大米可以换回一只藏獒,贩卖到内地,可以卖几千元。后来,当地人对行情越来越精通,藏獒的价格随之也越来越高。而1万元1只的獒,贩卖到内地,一二十万元也正常。”

“三四月份是贩獒的高峰,每年的这个时候,内地会有数千人涌向西部寻獒。”周飞一直关注藏獒的信息。

公獒配次种价格就是1万元

今年大年初一,“明月”产下8只獒崽,其中3只不幸死去。现在,活下来的5只已有3只被订购,“1万元1只,买主都是老板,有一个是扬州市区的。”“玩藏獒,看的是体形,市场上能卖出好价钱的,都是身材好的,獒的野性强不强,没有人关注。”周飞有着自己的生意经。

除了卖獒,周飞还可以通过公獒的配种获得收益,“按照市场行情,公獒配一次种,收费相当于卖一只幼獒。”也就是说,“泰罗”交配一次,价格是1万元左右。

200万元没肯卖

“雪山”,浑身雪白,是江苏牧医学院藏獒繁育中心唯一的雪獒。“曾经有人出价200万,要买走‘雪山’,我们没卖。这个品种太少了,我们要做繁育研究。”许琴瑟随后话锋一转,“一只獒,动辄标价几十万几百万,有炒作之嫌。”

一次天性泯灭的“迁徙”

藏獒贵在原生态的凶猛野性

凶猛野性,是藏獒的原生态。

马可·波罗曾在他的游记中这样注释:“此种番狗大逾印度狗两倍,头大毛长,颇狞猛,其力可敌狮。”“力甚强,足制种种野兽,尤能制大而可畏之野牛”。而在公元1240年,蒙古人横扫欧洲时,3万只藏獒组成的军团立下了汗马功劳。

全国有1000多家养殖基地

纯正血统,原始野性,这是江苏牧医学院藏獒繁育中心在选育时面临的主要课题。“有人提出基因繁殖,但藏獒繁殖能力不强,需要经过自然交配来刺激卵子的分泌。”许琴瑟介绍,现在,他们通过给藏獒植入芯片,记录交配信息,以最大限度保证“优生优育”。中国犬业协会公布的一份资料显示,目前,全国共有1000多家藏獒养殖基地。

平原藏獒,天性逐渐泯灭

“为了让藏獒适应城市生活,许多养殖场选用性情温顺的犬与藏獒杂交。结果,藏獒越来越‘温柔’,渐渐失去‘东方神犬’的昔日威风。”一业内人士透露。

《藏獒》一书的作者杨志军说,由于藏獒是高寒动物,其速度、力量都只有在高原上才能体现,“所以那些把藏獒价值仅仅归于价钱的人,把藏獒囚禁起来是对它最大的伤害。” 在草原上,藏獒的嗅觉和听觉异常灵敏,顺风能闻出十几公里外的主人气味,并听到主人的脚步声,但在城市里各种怪异味道的刺激下,藏獒的嗅觉开始退化。此外,到了平原,藏獒还会“醉氧”——氧气多了,天气太热,被细菌困扰。“只要是犬类病,藏獒都可能感染。”许琴瑟说,相比高原环境,藏獒在平原的发病率要高得多。

一次“神犬”到宠物的沦落

按獒展要求进行训练

王亚军,江苏牧医学院藏獒繁育中心饲养员。为了采访他,记者等了1个小时,但最终也没能说上几句话。他实在太忙了。藏獒身上出现了螨虫,他得给藏獒们泡药浴,“在高原上,螨虫是没有的。”无疑,这给他增加了新的工作内容。

而这些天,他又接到一项新任务:按照比赛项目要求训练藏獒走直线、走三角形。4月份,中心将选派4只藏獒参加河北廊坊的獒展。他得让这4只獒有个“漂亮的表现”。 繁育中心一建立,王亚军就成了饲养员,所以跟藏獒最亲近。“还有两三只不听话。”王亚军说,其余的差不多都被他驯服了。

50只藏獒将迁进空调房

走进獒舍,藏獒的咆哮令记者毛骨悚然。可是只咆哮了稀疏的几声,便归于平静。拴住藏獒的木桩,中间被咬细,但咬痕已很陈旧,见证了藏獒们当初的反抗。“环境改变人,也会改变獒。”许琴瑟介绍,现在参观的人多了,藏獒的咆哮越来越少了。

今年夏天,江苏牧医学院藏獒繁育中心的50只藏獒将乔迁新居。

在现有的繁育中心,约有一半藏獒生活在露天,其余则寄居于经过改建的猪舍。而搬进新的繁育中心后,藏獒们将彻底告别简陋的住所,住进空调房。“新的繁育中心很漂亮,青砖黛瓦,但主要是防暑降温设施的改善。” 许琴瑟说。

与此同时,周飞也正在盘算着,给他家的藏獒弄一个空调房。

藏獒成了财富的象征

但杨志军认为,藏獒的风骨只能在青藏高原的凌厉风土中磨砺,而不可能在人们无微不至的“关怀”中延续。自然灾难对人类是悲剧,但对动物却是一种洗礼,因为那将使它们野性的生命力更加顽强。“伟大的野性应该是人类躬亲致敬的一面旗帜。”

因为野性和智慧,藏獒成为了宠物,成为了财富的象征。而同时,因为没有了狼,没有了责任,藏獒又失去了能力和智慧。从高原到平原,从“神犬”到宠物,在命运改变的背后,是大自然所赋予藏獒的天性的悄然变化。

天性丧失还叫獒?

初识藏獒,源于一本小说《藏獒》。

小说中,大自然赋予了藏獒忠诚、智慧和勇猛的天性。于是,早早便有了一种探秘的冲动。

然而,随着这次采访的深入,原本对藏獒的神秘感一点点褪去。

在人们的“囚禁”中,藏獒失去了驰骋高原的勇猛;在人们的“关怀”中,藏獒一天天变得“温柔”起来。在“环境可以改变人,也可以改变獒”的背后,是藏獒成为商品、成为宠物的现实。

事实上,人们对于藏獒的宠爱,本源于对藏獒特有天性的推崇;而恰恰又是这种宠爱和推崇,正在改变着藏獒的天性。一家家养殖场开设起来,一只只藏獒成为宠物,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在自己的脚边就能看到叱咤高原的英雄。然而,这种在笼子里吃着美食的獒们,还是当年与野兽搏斗,与敌人战争,随着成吉思汗横扫欧洲的猛犬吗?

在人们的贪婪中,藏羚羊成群地死去。在人们的“宠爱”中,藏獒也许将成为一副徒有虚名的躯壳。生物种类越来越少,动物天性渐渐泯灭,这难道是人类发展所要继续付出的代价?

“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顺应天道是最美的生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