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今约为3300年一2500年前后,相当于中原商代晚期和两周早期,陇中的洮河、渭河流域的先民们继承更早期的彩陶艺术,创造了独具特色的辛店文化和寺洼文化。这两种文化基本属于同一时代,但又各具特点,均为瑞典考古学者安特生于1923年至1924年间发现。记者在临洮采访期间,在甘肃省马家窑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吴保强引领下,考察了寺洼遗址。

寺洼文化因首先发现于临洮县衙下集镇寺洼山村而命名。经过后期更多的发掘,发现寺洼文化在今临洮县、漳县、渭源县等地均有分布。但正如吴保强介绍,学术界对该文化研究较少,诸多文章中都是一带而过,致使寺洼文化只成为古文化遗存中的一个符号,其详情至今鲜为人知。

寺洼:氐羌文化遗存?

临洮县衙下集是寺洼文化的发祥地,又是临洮南乡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南有南屏山,北有临洮城,其中东西两道山岗之间形成一宽阔平坦的川地。洮河纵贯南北,浇灌着千顷良田,滋润着一方百姓。据《狄道州志》记载,临洮南部这一地区原有藏族土司设立的衙门,有大衙、二衙、三衙,是藏族土司赵琨的封地,故寺洼村一带被称为衙下。属于历史上汉藏交汇地区,该地百姓骁勇强悍、粗犷豪放,民风纯朴独特,至今有藏族传统习俗“拉则节”兴盛不衰。而且该地也是“洮岷花儿”的发源地,据传还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貂蝉的出生地。作为古狄道州府的临洮,堪称文化的“富庶”之地。

寺洼文化遗址.JPG寺洼文化遗址

安特生发掘寺洼遗址时将一段山峦截断.JPG安特生发掘寺洼遗址时将一段山峦截断

记者一行到衙下中学边,吴保强示意停车。下车后他告诉记者,衙下中学正门前的小山包就是寺洼文化遗址。顺山包向右看去,他说当年均为连绵的山地,中间的凹地为安特生发掘遗存而形成,后改修成了公路。再右侧远处的山上既是几十年前被毁的赵土司衙门。

典型的双耳马鞍形口沿的寺洼陶器.JPG典型的双耳马鞍形口沿的寺洼陶器

吴保强就是本地人,面对遗址,他告诉记者,寺洼文化无疑是人类远古文明的一座山峰,是悠悠洮河亘古积淀的一方圣土。寺洼遗址内除寺洼文化外,还有丰富的马家窑文化遗存。寺洼文化的墓葬,有的打破了马家窑文化的灰层,同时还发现铜器,这说明寺洼文化晚于马家窑文化,其年代大约在公元前1000年前后。

当地有位文人写道:我展望寺洼遗存的一个个陶罐,无不被它的奇与美所惊叹,这些出自千百年前古人之手用泥土揉捏烧制的陶器,以多姿的形制和纯朴无华的色彩,创造了一种内蕴丰富的形式,这既是艺术的载体,展示了绘画艺术发展的渊源,又是历史的明证,传达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脉动。

据吴保强介绍,寺洼文化没有定论,包括夏鼐先生在内仅有几位学者认为,寺洼文化与其它文化之间没有继承关系,从器形和纹饰看,寺洼文化具有辛店文化的特征,可能是同时存在的两种不同的文化。根据其火葬的葬式,初步定义为氐羌原始文化。

寺洼文化的艺术特点

寺洼文化的器形,以罐最多,罐器都是灰砂粗陶,表面磨光,颈部都有对称的双耳,高肩,深腹下杀,马鞍形口沿,平底,表面多为红褐色,面有褐色斑点,一般不具纹饰,有的仅在耳和颈部有附加的泥条堆纹,作曲线状或指压纹。

寺洼遗存中鬲、鼎较少,但鬲却侈口,素面,短腿窄档,乳状空足,颈和腹部有时附有泥条堆纹。鼎,形小,鼓身浅腹,柱状小腿,都是泥质红陶。还有长颈圆腹双耳壶。三足形小罐和单耳杯(呈筒状)、彩陶罐,形制酷似辛店陶罐,底微凹人,侈口鼓肩,肩在腹适中处,肩附双耳,彩绘黑色,口沿处有条纹和曲线纹,肩部有交错的三角形带纹,腹部横以二平线。从器形和纹饰看,都具有辛店文化的特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寺洼文化陶器上不仅饰以“一”字、“人”字纹,而且还刻画有众多的符号和字形,被学术界认为是汉字的前文字形态。

清晰可见的文化层.JPG清晰可见的文化层

据吴保强介绍,有学者认为,在甘肃地区史前文化遗存中,四坝文化(前1950-千430)、卡约文化(前1600-前600)、辛店文化(前1400-前700)、诺木洪文化(前2195-1935)、寺洼文华(前1400-700)、沙井文化(前900-前409)均属于青铜时代的文化遗存。这些文化遗存都与古羌人生活有关。其中寺洼文化与古代羌人关系最为密切。

寺洼遗址发现的先民骨殖

《括地志》一书中说“陇右、岷、洮以西,羌也”。《后汉书•西羌传》:“河关之西南羌地是也。”河关之西南应包括兰州西南部及青海东部地区。即黄河上游的洮河、大夏河、湟水流域。这些地区恰好是辛店文化(还有卡约文化、寺洼文化)分布最密集的地区。辛店文化彩陶经碳14测定其年代为公元前1400-公元前700年。这一时期正是古代羌人在黄河上游活动最重要的时期。

古代羌人的经济生活以畜牧和狩猎为主,羌人即为游牧人之意,从寺洼文化遗存发现的陶罐罐口均为马鞍形,有学者因此初步断定其为羌文化遗存。

寺洼山景观与文化

在参观寺洼山的过程中,吴保强告诉记者,其实在1924年安特生发现寺洼文化遗存前,寺洼山就修建有庙观、佛寺,是当地人历朝历代朝圣赶庙会的地方,为一文化圣地。

寺洼山上的庙宇.JPG寺洼山上的庙宇

寺洼山下的月牙池.JPG寺洼山下的月牙池

出了山门,下面有一股四季长流的泉水,从一崖坎下涌出,据说是附近几个庄子和学校吃水的所在,那便是久负盛名的月牙池。据吴保强介绍,位于寺洼山下的月牙池为一神泉,水冬暖夏凉,久旱不竭,久雨不溢,滋润着一方土地。

关于月牙池,也有一段当地人引以为豪的故事。相传元世祖征浑都海,时瘟疫大发,元军将士病倒无数。当时,任皇太子阔端贴身亲卫的临洮府元帅赵阿哥潘之子赵重善,上奏阔端曰:“寺洼山有一神泉水,能医百病。”于是,阔端派赵重善乘世祖黄龙驹,带领军士日夜兼程,取来神水,医好了疫病,连战击败忽都达吉台散等。由于寺洼山神泉水使元军很快康复,夺得决定性胜利,世祖重奖赵重善,让其袭父职元帅,封为临洮达鲁花赤,授金虎符一只,并将世祖黄龙驹赠送。后来,人们视月牙池为神泉,铸镇池金驹一尊,每年农历五月十五日,都要举行庙会,千里之外的人都要来这里取水,以讨吉祥。

寺洼山旁的衙下集镇历史悠久,是南乡四个乡镇的中心,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每当一、四、七逢集,集日周边及邻县的商贩云集于此,赶集者把一条二三百米的长街挤得满满当当,山货、时装、百货琳琅满目,畜牧市场羊欢马叫。人们交易、购物、逛街,到处充满着兴旺繁荣。吴保强说他小时候的记忆正如当地一位文人的散文所记:赶一趟大集是期盼许久兴奋不已的事情,挤在人潮里左顾右盼着街旁的心爱之物,即是袋中无钱买不到手中,也大饱眼福。他说在他以前的影响里,衙下集永远这般热闹,他不知道这一天集日的交易额有多少,反正不会是一笔小数目,这里的集日构成了一条绵延的河流,从远古年代流到今天,又带着今日的文明和繁荣奔向未来,养育着一方百姓的富足和殷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