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23年的一天,一位远洋而来的外国学者在甘肃临洮县马家窑村的黄土坪上发现了大量的彩陶。其绚丽的光彩,奇美的造型,使这位考古工作者惊喜不已。他抚摸着一件件惊世珍品,以当地地名激动命名:马家窑文化!从此一个惊人的文化遗存便进入了人类的视野。在不断的考察中,他又在周边更大的区域内发现了诸多彩陶文化群。

马家窑文化遗存点在临洮县城西南15华里处,这块沉默但内涵丰蕴的土地处于被称为瓦家大山的二级台地上。80多年后的一个冬日,沿着灰蒙蒙大地上泛着凌凌水波的洮河,记者在甘肃省马家窑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吴保强引领下,走进了这片享誉全球的文化遗存点,探寻发现者的足迹以及该文化的秘密。

安特生:伟大的发现者

记者跟着吴保强察看了台地上明显裸露着的灰层和陶土层。据说古人在这儿制造陶器,主要是从山上取粘土,从台地下就近取水,可以想象当年洮河之阔大。正如大地之沧桑,岁月之演变,这个文化遗存点的发现者,也如逝水东流,已不被常人所知晓。记者与马家窑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吴保强合影.JPG

记者与马家窑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吴保强合影

记者在寒风中聆听了吴保强的介绍,一个伟大的发现者的名字和生平才变得清晰。

1914年,北洋政府聘请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教授(1874-1960)来华任农商部矿业顾问,目的是想让他帮助中国寻找铁矿和煤矿。安特生热爱中国文化,一心想建功立业,于是经印度千里辗转从新疆抵达中国内地。但是连年军阀混战让他心灰意冷,后来他迷上了考古。1921年,他在北京龙骨山发现了具有锋利刃口的石英石片,从而推断“我们的祖先,很可能就沉睡在这下面!”不久其助手在周口店发现的两枚北京人牙齿验证了他的推断。北京人遗址的发现,犹如一颗重磅炸弹震撼了当时的科学界。

1921年4月安特生在河南渑池县城北9公里处的仰韶村调查矿物时,发现彩陶片和石器。经政府批准,安特生和考古学家袁复礼一起进行了首次发掘。以彩陶为标志的仰韶遗址的发现,被确认为距今7000年~5000年,这便是举世瞩目的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仰韶文化。

安特生认为中国更早的古文化应在黄河上游。1923年他从河南出发,沿着黄河走到兰州之后,从一个卖烟丝的货摊上发现了一件彩陶罐。获悉该陶器来自临洮,他立即赶赴临洮,足迹遍及周边各地,终于在马家窑村发现了一种新文化。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著名学者顾颉刚、裴文中等专程考察马家窑等遗址,从而确定了“马家窑文化”的地位。

随后安特生逆洮河而上,在衙下集发现了寺洼文化;顺洮河而下发现了辛店文化;在广河县的发现了半山文化;向西进入青海,在湟水流域发现了马厂文化。因此安特生成为华北地文期的早期研究者、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的首位调查者、仰韶文化及马家窑文化的最早发现者。

马家窑时期的人类文化

马家窑文化被确认距今约5000年到4000年,是由仰韶文化发展而来的一种有明显地方特色的远古文化。同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一起,成为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代表。

马家窑博物馆

为了了解马家窑文化的详细情况,记者又随吴保强到设于临洮县城的甘肃省马家窑文化研究会彩陶博物馆,拜访了研究会会长王志安先生,参观了博物馆彩陶藏品,并聆听了王志安会长对马家窑文化和彩陶艺术的解说。

据王会长介绍,马家窑文化遗址分布范围比较广泛,东到渭河上游,西到酒泉和青海东北部,南到西汉水流域,北到宁夏回族自治区,而以临洮为核心地带的周边各地,遍布着马家窑文化的遗存。马家窑文化时期,人类的生产技术和生活经验较前有了很大的发展,作为主要生产工具的石器,根据各种不同用途制造得更多更精细。随着种植业、饲养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的相对稳定,当时的审美理念和制作技术也与时俱进,陶器制作比以前更多、更精美、更具有特点,将史前彩陶文化推到了一个巅峰。

马家窑文化彩陶除作为日常生活用具的缸、碗、盆、壶、瓶、钵、罐等外,还有祭祀、庆贺专用的陶质乐器“土鼓”。土鼓像一口深腹缸,口沿外有蒙兽皮的鋬纽,中部有对称的散音孔,可以放在地上敲击,也可以由二人抬着,边走边敲。

马家窑文化的建筑、石器制作、骨器制作、纺织技术亦达到很高的水平。房屋为半地穴式,分方形和圆形两种,并进行了地面的防潮处理,在筑平的地面上抹一层草衣泥,然后在上面盖一层“白石灰面”,表面打磨得很光滑。房屋用木柱支撑,下面还垫有石柱础。人们以兽皮、粗麻布为衣,头发盘起后用骨笄、石(玉)笄或木笄别住。妇女颈部、胸前佩戴着蚌壳、兽牙、兽骨制成的项链,头上插着鸟羽做的装饰品,手臂上戴着陶环(镯)或用鸟腿骨做成的臂链(钏)。骨器如骨匕、骨刀、骨锥等均磨制精良,刃部锋利,式样美观。特别是缝纫用的骨针,其大小相当于现在用的中号钢针,令人叹为观止。

马家窑彩陶的艺术之谜

马家窑文化地质层特点明显.JPG马家窑文化地质层特点明显

右侧土层是典型的马家窑文化类型遗址.JPG右侧土层是典型的马家窑文化类型遗址

马家窑文化可分为马家窑、半山、马厂三种类型。三种类型一脉相承,但又有各自不同的艺术风格,其主要区别在于彩陶图案。如马家窑类型的彩绘以黑色为主,马厂类型的彩绘为黑红两色,半山类型不但黑红二彩相间,而且还有锯齿形花边纹。

马家窑类型彩陶质地细腻,造型优美.JPG马家窑类型彩陶质地细腻,造型优美

马家窑文化的陶器造型独特而丰富,花纹图案绚丽多彩。仅马家窑文化研究会彩陶博物馆藏就有一千多件珍品,为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证据。经过对彩陶多年观察、思考以及对相关文物研究的王会长介绍,马家窑彩陶图案有反映农业和植物采集的草叶纹、花卉纹,有反映渔猎的网格纹,有反映生育观念的葫芦纹、鱼纹,有反映大自然的流水漩涡纹、水波纹、起伏山川纹,有反映社会活动的人形踏歌舞蹈纹,有代表文字雏形的“田”、“十”、“米”字纹等。

马家窑彩陶

王会长认为,马家窑类型的彩陶上大量画着的水波纹,是先民们对水的敬畏和歌颂。随着农耕文明的产生,马家窑类型彩陶出现的后期,田地出现了。到半山类型时期,先民们已经完成了人类实现农业文明的第一次飞跃。所以这一时期彩陶上画着的图案,大量出现了与表达田地有关的内容。但是,随着靠水地域的农田和家园的增加,先民们遭受水患的频率也越来越高,可以推断出当时曾发生过非常大的洪水。民间也流传着大洪水淹没了世界,只留下兄妹两人“滚磨盘”而结婚的传说。这从马厂彩陶上大量绘制的“蛙纹”图案、对蛙的崇拜可以得到说明,这也应该是龙文化的起源。马家窑类型的彩陶上起先所画蛙是具象的。新石器时代晚期,“蛙纹”已经不是马家窑类型时期的具象蛙纹,而是抽象化了的蛙:驾水神灵。

王会长介绍说,马厂彩陶上多画有驾水神灵和圆球形的田园,这是表达驾水神灵对田园的保护。这也使我们了解到一个信息,就是三皇五帝之后用疏导法治水的大禹存在的原型背景。大禹治水的故事至今在临洮及其周边地区留传,说明了历史和文化中某种神秘的遗传。依此类推,事实上彩陶还蕴含着可供研究的无限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