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以往的常识中,有名的苏武牧羊的故事,发生在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一带。但是记者在民勤县采访期间,当地人认为,苏武当年牧羊的地方就在今甘肃民勤县境内的苏武山周围。而且当地流传有诸多与苏武有关的民间故事,似乎也在佐证着这个事实。

苏武山,位于民勤县城东南约15公里处。记者想象中它应该是山高林密、水草丰美,然而出人意料的它竟然是一座荒凉的小山丘。据同行的朋友说,苏武的生活印迹遍布苏武山周围,附近的野鸽子墩、蒙泉、羊路乡、苏武乡都与苏武有关。如传说般,难道苏武山就是彪炳史册的苏武牧羊地?苏武真的与匈奴妻子在民勤共度过多年的时光?

千古流芳的苏武故事

苏武是公元前一世纪汉朝人。当时中原地区的汉朝和西北匈奴政权的关系时好时坏。公元前100年,匈奴政权新单于即位,汉朝皇帝为了表示友好,派遣苏武率领一百多人,带了许多财物,出使匈奴。不料,就在苏武完成了出使任务,准备返回自己的国家时,匈奴上层发生了内乱,苏武一行受到牵连,被扣留下来,并被要求背叛汉朝,臣服单于。

最初,单于派人向苏武游说,许以丰厚的奉禄和高官,苏武严词拒绝了。匈奴见劝说没有用,就决定用酷刑。当时正值严冬,单于命人把苏武关入一个露天的大地窖,断绝提供食品和水,希望这样可以改变苏武的信念。苏武在地窖里受尽了折磨。渴了,他就吃雪,饿了,就嚼身上的羊皮袄。过了好几天,单于见濒临死亡的苏武仍然没有屈服的表示,只好把苏武放出来了。

单于因劝说苏武投降没有希望,便敬重苏武的气节,不忍心杀他,又不想让他返回汉朝,于是把苏武流放到贝加尔湖一带,让他去牧羊。临行前,单于召见苏武说:“既然你不投降,那就让你去放羊,什么时候公羊生了羊羔,我就让你回到中原去。”

与同伴分开后,苏武被流放到了人迹罕至的贝加尔湖边。在那里,唯一与苏武作伴的,是那根代表汉朝的使节棒和一小群羊。苏武每天拿着这根使节棒放羊,心想总有一天能够回到自己的国家。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使节棒上面的装饰都掉光了,苏武的头发和胡须也都变白了。

在贝加尔湖,苏武牧羊达19年之久。十几年后,当初下令囚禁他的匈奴单于去世了,汉武帝也驾崩,由其子汉昭帝继位。这时候,新单于实行与汉朝和好的政策,汉昭帝立即派使臣把苏武接回汉朝。

苏武在汉朝京城受到热烈欢迎,从政府官员到平民百姓,都向这位富有民族气节的英雄表达敬意。

苏武牧羊的历史背景

公元前 123年,年仅18岁的霍去病随舅舅卫青出征匈奴。霍去病能骑善射,血气方刚,奉命孤军深入胡地,追杀数百里,大败匈奴,初露锋芒。又过了两年,刚满20岁的霍去病率骑兵万人出陇西,入胡地,历经五年,打过焉支山、居延海,直插祁连山下。河西匈奴被迫放弃焉支山和祁连山这两道天然屏障,他们悲歌道:

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无蕃息!亡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河西的匈奴惨败后,塞北的匈奴仍继续入侵。汉武帝再次派卫青、霍去病各率骑兵五万分道出征,并派十万步兵随后跟进,几乎是倾国远征。

卫青挥师追过大漠千余里至赵信城,匈奴单于远遁;霍去病穷追猛打,大败匈奴左贤王。匈奴连遭惨败,元气大伤,残余遁往漠北。

匈奴自从被卫青、霍去病打败以后,双方有好几年没打仗。他们口头上表示要跟汉朝和好,实际上还是随时想进犯中原。

匈奴单于一次次派使者赴汉求和,可是汉朝的使者到匈奴去回访,有的却被他们扣留了。汉朝也扣留了一些匈奴使者。

公元前100年,匈奴派使者向汉朝求和,并将汉朝的使者送回。汉武帝为了回复匈奴的善意,派中郎将苏武出使匈奴。因此有了千古传诵的苏武故事。

专家:民勤苏武山即苏武牧羊地

因为全国以苏武命名的山只有一个,所以有专家认为民勤的苏武山就是当年苏武牧羊的地方。

中国科学院院士任继周等人撰文认为:苏武于纪元前100年奉汉武帝命,出使匈奴,被囚禁北海牧羊19年。但北海所指何处?历史上似乎一直不大清楚。清代王先谦所撰《汉书补注·李广苏建传》“唐书地理志骨利干都播二部落北有小海,冰坚时马行八日可渡,海北多大山,即此北海也。今曰白哈儿湖,在喀尔喀极北,鄂罗斯国之南界。”所记“白哈儿湖”应为现称的贝加尔湖。过去所见文献都从此说,一无异议,似乎已成定论。但任老一直心存疑问。

据调查,我国有三个苏武庙,其中河北丰宁的苏武庙有文献记载“始建年代不详”,与苏武牧羊的北海故地无关。至于宁夏中宁的苏武庙,据文献记载,是明朝洪武年间,朱元璋第十五子庆王朱旃来宁夏就藩时,在寺口子一带建苏武庙,以保佑畜群平安。也未涉及苏武牧羊的北海。另一个苏武庙就在民勤苏武山。

经任老等人研究,初步认为甘肃省民勤县白亭海应为苏武北海牧羊故地。

依据之一,地名是最稳固的历史标注。其二,据《汉书·李广苏建传》:“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这段话揭示了白亭海地带特色。其三,民勤位于祁连山的山麓冲积地带,地处石羊河流域的尾闾,在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之间,为河西走廊深入蒙古高原的突出部分。至于白亭海名称,应在唐代以前就有。唐朝大足元年(公元701年)凉州都督郭元振在凉州(今武威)北界置白亭军,以拒突厥。

远处即为苏武山.jpg远处即为苏武山

其次,《民勤县志》,在民勤的“要地”条目中记载有“苏武山,县东南三十里,相传为汉中郞将苏武牧羊处,为邑东南屏障,见疆域图。”民勤县存在过苏武山、苏武庙、苏公祠、苏武牧羊处、苏武山墩等系列古迹,都从文字上印证了民勤就是苏武牧羊北海的故地。

苏武匈奴妻子的故事

出使匈奴前,苏武在汉有妻室和儿子。乍听民勤县县志办公室主任孙明远介绍,苏武在匈奴也有妻室,而且是匈奴右贤王的掌上明珠红嫒公主,记者有些诧异。想来古代英雄必高大全,而且苏武是以不辱汉节而有名,怎么会有匈奴妻子?查《汉书·苏武传》,确有记载,苏武“前发匈奴时,胡妇适产一子通国。”但没有详细记载。

孙明远向记者讲述了一个流传在民勤的民间故事:

民勤县有一个牧业乡叫花儿园,传说中就是红嫒公主的梅花鹿牧场。

苏武和红嫒公主安家后,过上了太平日子。苏武从此汉冠儒服,整日给匈奴后生和丝路商人教习汉语汉医,医治各色人种疑难杂病,翻译丝路各族各国语言,不再早起晚归去牧放羝羊。红嫒则穿一袭黑色豹皮战袍,骑一匹枣红色天马,放牧牛羊,弯弓射雕,拉网搜狐,仗义接济穷途商旅,行侠诛杀丝路强贼。转眼8年过去了,他们已生育了两男一女三个孩子,日子幸福美满。腾格里海子休屠泽方圆数千里,到处传颂着苏武红嫒夫妇行侠仗义的故事。后来汉室得知苏武尚在人世,就派使者营救。汉使为完成皇上使命,只将苏武秘密引渡到了长安。红嫒公主悲愤欲绝,遥望长安,流泪悲鸣,最后化作了一个奇异的动物——骆驼,隐身于红嫒山,即今当地有名的红崖山。

民勤苏武庙:曹操所建?

民勤县苏武山上的苏武庙,据明《镇番卫志 》记载“洪武初犹觑其迹,因知为先朝之制”。先朝为何时?孙明远向记者介绍了他自己的看法:

盛唐诗人高适写道:“浩荡去乡县,飘飘瞻节旄。扬鞭发武威,落日至临洮。”浩荡,描写的对象就是诗人出发地民勤“白亭海”地区浩淼的水势和辽阔的草原。“节旄”即指苏武庙。100年以后温庭筠写了《苏武庙》:“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诗中不但详细描述了苏武庙的古老,还明确指出了苏武牧羊的自然环境和具体地点“塞草烟”、“陇上”。庙宇可以随心所欲建到什么地方,但是“羊归”何处,却不能凭空臆造。苏武牧羊“陇上”唐朝人已经有了定论。旧苏公祠“汉中郎将苏武牧羝处”碑,立于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冬。现存于民勤县博物馆.jpg

旧苏公祠“汉中郎将苏武牧羝处”碑,立于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冬,现存于民勤县博物馆。

实质上,这一事实,早在《汉书·李广苏建传》里已经写到。先是“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19年后“言武等在某泽中”。可见,苏武并非被严格控制在北海19年整,而是随着时间和汉匈关系的缓和,逐渐宽松起来,牧羊的地点也由原来的“北海”,迁徙到了“某泽”,(某泽即民勤一带的休屠泽)并且让苏武的下属随员也回到了苏武身边。

新修的苏武庙.jpg新修的苏武庙

有史学家考证认为,最早的苏武庙,是曹操在迎接蔡文姬归汉续写《汉书》途经武威郡苏武牧羊故地时,有感而为的。至于明清时期武威人、民勤人的关于苏武牧羊在民勤的诗词歌赋铭文,则不胜枚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