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我背上行囊以诗歌的名义走进青海,走进玉树,以诗歌的名义去赴一场比诗歌更远的约会。   

    飞机落地西宁曹家堡机场,我的心和视界瞬间变得荒凉。成都平原的繁华和高原风景的沧桑令我一时适应不过来,西宁机场相对国内其它机场而言格外的小,只有两个航道,在拥有7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而言,西宁曹家堡机场是寂寞的。

    我站在七月的风里,等待。

 

一、  西宁,让以我奔跑的姿态轻触你的温暖

 

    朋友的电话在飞机刚刚着陆时及时的打了过来,告诉我接机的美女老师已在等待。一个人的他乡,暖暖的感动不由自主就漫上心间。从机场到塔尔寺是一片片荒凉的红土,山上山下除了红土还是红土,一棵树也没有,听说是海拔太高树无法生长。有那么一刻,我的心也跟着荒凉了起来,没有树的山是山么?

    在西宁,从下飞机开始算,我只有两天时间,现在已是中午两点,还有一天半时间供我自由发挥。酒店也不先去了,从机场直接驱车去塔尔寺,塔尔寺位于青海省西宁市西南25公里处的湟中县城鲁沙尔镇。得名于大金瓦寺内为纪念黄教创始人宗喀巴而建的大银塔,藏语称为“衮本贤巴林”,意思是“十万狮子吼佛像的弥勒寺”。它坐落在湟中县鲁沙尔镇西南隅的连花山坳中,游客和信众都在其中,其时,阳光好,凉意好,佛教氛围也好,人很多,但一切很安静。没有人大声说话,只听了导游的软声细语,这里,仿佛是只要一抬头就能与上天对话的神圣与静谧。

    塔尔寺外面,很多做生意的人,本地的,外地的,卖的东西特民族,牛尾、兽皮、珊瑚、玛瑙……这市场最与众不同的是卖毛主席像的特别多,纸质的宣传画、铜制的、铁制的像章,几乎每个摊位都有卖,这在现在的内地市场很少见。与我们同去的一个外地在西宁做生意的小伙子,趁我和祈老师逛塔尔寺的时间,他在市场里淘了一块毛主席像章,银制的。待我们出来,他已小心翼翼的用纸包了那枚像章,他说要增值的,包得特别的虔诚。我在色彩艳丽的披风市场,买了一条灰色的披风,45块钱,不贵,但围起来挺暖和。

    其实拍照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它把你来不及消化的美景和心情一起记录下来。得空时慢慢翻看,记忆又会慢慢浮现。

    可是,藏文化博物馆不许拍照。

    当我们驱车赶到藏文化博物馆时,已快到闭馆时间,夕阳的光均匀的铺陈在雄伟的建筑上。博物馆前有很多树,走在阳光和树构成的斑驳光影中,仿佛不小心就踩进了唐诗宋词飘逸里。

    朋友安排了专场讲解。青海藏医药文化博物馆位于青海省西宁市科技生物产业园区中心,是目前世界上惟一的展示藏医药文化内容的综合性博物馆。缓步平台,镶嵌有汉白玉雕刻的莲花、海螺、法幢、双鱼、宝伞、吉祥结等藏八宝图案,洁净无瑕,昂扬大气。平台围绕博物馆一周,台沿由石栏围定,东、西门各有上下踏步台阶,亦有石栏围护。当你迈入洁净无尘的大厅时,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块重数吨、用汉白玉雕刻的大书,上面镌刻有胡锦涛总书记视察金诃藏药时的一段讲话。大厅南侧照壁上绘着长宽各米的巨幅唐卡,药师佛端坐药王城中,在祥云缭绕、瑞树佳花围拱下,众弟子在洗耳恭听。大厅上方直通三楼顶部,更显得开阔大气,天花板上装饰有硕大的金色藏式图案,晶莹华丽的大吊灯把大厅照耀的一片金碧辉煌。大厅的地面上铺设着黛色的石板,与四周华丽的设施相比,更显得古朴而庄重。

    一个小时的参观时间实际上很短,专场讲解让我问了很多想问的问题,我不确定全国有几家藏文化博物馆,青海藏文化博物馆让人震撼,这里不仅有全世界最长的唐卡(618米),但而且技术之精湛,涉猎内容之多,令人叹为观止!仅画笔就有几百到千种,最细的画笔要用放大镜才能看得到,被称为狼毫。而那些颜料更为珍贵,有些甚至是黄金、白银、珊瑚、玛瑙等碾碎磨成粉末后和着人的唾液做成的,而这幅创吉尼斯世界之最的唐卡则是四百多位顶级唐卡画家历时四年才画完,且内容包括藏民族的历史、文化、宗教、生活、信仰、传说等,长达618米的画没有一幅重复,有的画仅厘米见方竟有几十个人物,表情细微到要用放大镜去观察,在放大镜里人物眉目、表情栩栩如生。在这里更能够看到藏族祖先们的在宗教、文化、医药、天文……等知识的演变与应用。

    从成都到西宁,马不停蹄的奔走,心和脚一刻也没有停下来,傍晚时分才到了宾馆,入住景江宾馆,祈老师也告别回家。西宁的夜很快就来了,在一阵风起云涌的潮动之后倏然间又变得温柔而美丽的夜在我眼前铺陈开来。我以高13楼的高度,拍下窗外灯光迷离的高楼、流光溢彩河流,以及红霞满天的天空,一个人静静的看着景江宾馆门前的那条宽约七、八尺,平缓而清亮的河缓缓向前流,像一只移动的明亮的镜子,一点一点流入我的梦境。

 

 二、 青海湖,在水的蓝色里坠入天空

 

    大清早乘了豪华大巴去青海湖,车上坐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听说青海湖边的油菜花开得正盛。于是,在这趟孤独的旅程里我用新鲜果子堵了寂寞的嘴,黑超风眼镜遮住了我的神情,听说青海湖那边油菜花正在盛开,我在闭上眼睛想象,在一片金色的嫩黄里我闻到了花蜜的味道。

    平行坐着一位北京来的女老师,估摸五十来岁,自带一个橙色的热水杯,一路上都在讲她在西宁的感动和她的行游多处的旅途的见闻,炫着她的亲情与人脉,她的唠叨刚好补充了行程的无聊。

    我老了会不会也这样,或者现在就是这样?突然想起某部片子的台词,“我们都在回忆过去或者期待未来,独独忘了提醒自己当下幸福。”明天会是什么样,谁知道,不如紧握这当下一个人独游的的自在与惬意,明天,我走不动的时候,这里曾给我了一片花香……

    途中参观了原子城,金银滩,金银滩也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据说王洛宾是在金银滩创作的《在那遥远的地方》。

    在海拔3800米的高原飚沙,是一件非常刺激的事情。虽然还是有些高原反应,但骨子里贪玩的本性就由不得和这片沙地擦肩错过。选租了一辆鲜艳的红色的摩托车,车主是一位当地土著民,满脸络腮胡子戴着遮檐帽,他娴熟的开车载我在高低起伏一望无边的沙地上狂飙。任呼吸急促,黄沙满身,彩色的真丝长衫高高飞扬,我的尖叫毫不掩饰,以深蓝的天空和纯白的云朵背景,自由的遨游在天地之间。

    如果说高原飚沙是动的极致的话,达玉部落就是一块静得可以让你愿意同它们融为一体的生灵,它是我见过最高最美的驿站,牛角、羊角绑在柱子上缠着哈达和着各种艳丽的珠子直接就与云朵缠绵,色彩明丽的经幡在微风中招遥着,茶楼以树皮为面,全木制的建筑散发着原木散发出淡淡的香气,有wife。盘腿坐在这片青草坪上发微信,看天蓝云白,真想,一坐就是永远。 “在达玉部落,无论是站还是坐,很容易就与这里的万物生灵融为一色、融为一体,或者,我原本就是这片土地的女儿。”发出这条微信,在导游的催促下离开了这片明艳的土地。

    终于看见了青海湖。只见万顷湖水从天上漫卷而来,铺平了万顷草原,水天之间之间瞬间混淆成一色。前后左在全然没有了界限,眼里是满满的蓝色,一天的水一水的天,全涌进了眼眶化作满脸肆意的感动。庆幸没有熟人,庆幸是我可以安静的以我的方式表达我的震撼,在这海拔4000米的青藏高原上我看到了比太湖还要大一倍多的青海湖,它那么安静那缥缈那么壮阔那么高洁,水天交融不留半点缝隙。它有那么多美好的名字“青海湖”“西海”,更有各个版本的美丽传说,汉族、藏族、蒙古族等版本,藏族版本的传说是这样的:“很早以前,千里草原上只有一眼清泉,一块石板盖在其上,泉水长流不溢。周围居住的放牧百姓,饮水后必须把石板盖上,否则将会大祸降临。有一年,吐蕃王朝宰相隆布嘎尔父子逃亡来到这里,儿子饮完水忘记盖石板,泉水便汹涌奔泻出来,越来越大,千千上万牧民被海水淹没。此事震憾了天神,天神将印度赤德山岗的峰头搬来压住了海眼,青海湖和海心山就这样形成了。”

    在美丽的传说和醉人美景里,只想做一只安静的水草,夜夜聆听只属于传奇的海涛。

    终是要醒的,那些属于旅程的梦。

    从震撼中醒来,我租辆单车,骑游青海湖。双肩包里纯白的裳已换在了身上,相机也已请陌生的游客修好。

    一个人骑车、拍照、也请游客帮忙拍自己。在一片汪洋的蔚蓝里,我是一片飘零的白色树叶。

    宁愿沉醉,不愿醒来。

 

三、玉树,比传说更美丽

 

1、醉相逢

    在去玉树的飞机上,相遇一位南京去玉树的找女儿回家的老师,他很健谈,讲她的女儿来到玉树不愿回去,他已来找过几回了,但她的女儿就是不回,说是要在结古镇安家,这让这位家庭条件优越的南京父母愁肠百结,同时也让我在在心底感到好奇,玉树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会让金陵女儿不愿归去?没有理会他表达的迫切,口臭的味道在空气里丝丝缕缕的弥漫,闭眼装睡。

    下得飞机,尼玛老师与青林老师已手捧哈达站在接机处,其实是早就知道他们会来接我的,但下飞机时,我还是有些激动,一个人久了,见到他们竟然就有了亲人般的踏实。一黄一白的哈达围在了脖子上,车子驶离了机场,向着玉树州府的方向驶去。

    玉树的海拔真的挺高的,车子在建设的特别好的公路上行驶,色彩艳丽的民居在流云下浮动。成片的低和矮,远远望去就像草地上开满的花儿。这是2014年7月的玉树,震后重建让这片土地更加充满了生机。

    入住离孤儿学校很近的诺布岭酒店。提前一天到达玉树的我也提前入住,尼玛老师设了藏餐招待我。共进晚餐的人有摄影家冶青林老师,著名词作家昂旺文章,还有州电视台的一个副台长。六成熟的手抓肉,牛肉血肠、和尚包子等食物盛在在精致奢化的餐盘里尽显食物的品质,令人感动的是他们还专做了一小钵酸辣粉丝汤,怕来自四川的我不习惯这里的吃食。开始都还是有些拘谨,青林老师送给我他的地震画册,他用镜头记录了地震发生时玉树当时百态,看来令人酸不已,青林讲到他在拍摄那些照片时几天几夜不曾合眼,更是在第一时间传出部分受灾照片,得到了外界及时增援。昂旺文章是著名的词作家,他作词的《遇上你是我的缘》、《妈妈的羊皮袄》等歌曲在全国家喻户晓。他讲了歌词的创作背景:1999年,昂旺老师的女儿患白血病去北京治疗,在等待女儿手术的病房外,昂旺写下了这首朴素深情的歌,当他再唱“高山下的情歌 ,是这弯弯的河 ,蓝天下的相思 是这弯弯的路 我的梦都装在行囊中 一切等待不再是等待 我的一生就选择了你 遇上你是我的缘,守望你是我的缘。我早已潸然泪下,因为天下父母心。

    遇见,注定有时,这样相逢的夜晚,也注定会醉,却与酒量无关。

2、孤儿学校,折翅重生的天使在飞翔

    孤儿院,顾名思义,是一个失去双亲疼爱的孩子的聚集地。是一个让人听到就难过,想起就心疼的地方,也是我玉树之行最想去的目的之一。饭后放下行囊,我和尼玛、青林去看夜色下的孤儿学校。已是晚上十点,学校在一片静谧中。昏黄的灯光下,依稀能在大理石碑上看到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来学校视察的记录。走在学生宿舍,走在伙食团,夜静谧而安宁,似乎听到孩子均匀的呼吸。我觉得自己矫情又充满负罪感,凭什么窥视他们的生活?有什么资格要去了解每个孩子背后的故事?你能为他们做什么,要让他们重新撕裂内心最不愿回顾的往事?我不断责问自己,越发的感觉自己的猥琐。 然而我仍然是控制不了自己的,因为我是一个母亲,每一个失亲孩子都能拔痛我心底最柔软的弦。我想知道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以及学习和生活背后的故事,这些故事,从我去青海的第一天,从西宁开始就一直从不同的渠道灌入耳中,以各种姿态呈现。

    还是我刚到西宁的时候,来接我的祈老师就说她是从医院赶过来的,西宁大学的一位从孤儿学校毕业的女生生了一种疾病,她和校长在那边陪护,因为手术涉及切除子宫,打电话给女孩的远房亲戚,连汉语也不懂远亲根本不知道子宫对一个二十岁女孩的重要性,他们说按医院决定就行。校长考虑再三在家属意见签字时注明保留子宫做手术。

    诸如此类的事情,尼玛仁增校长遇见了很多。他在孤儿学院当了近二十年的校长,从孤儿入学到成家立业他一直以家长的身份参与见证孩子的成长,二十年,他把自己的青春交给了这所学校,交给了这里的200多个娃娃。为学校里的孩子殚精竭虑,放弃了各种选择,自己快四十才结婚,这在有早婚习俗的藏族里实在少见。更令人感动的是2010年4月14日的地震时,他年迈的母亲埋在废墟里近十个小时才被救出来,妻女也受伤转院,然而他浑然不觉完全忘记了自己的亲人可能也受到了震灾。他奋不顾身的徒手抢救废墟下的孩子和老师,他看到倒塌的房屋,受伤的娃娃,这个坚强的康巴汉子流泪了,他说,这不是学校,这是200多个娃娃的家呐。值得庆幸的是,那么大的地震,学校师生无一人伤亡,尼玛校长的老母亲也被好心人救起。

    青海玉树地震受到了国家领导及社会各届爱心人士的关爱与援助,30多名孤儿被中华儿慈会接到北京休养营。三个多的休养让孩子身心得到了一些安慰,但现今已10岁的江永求措(地震时5岁)对我说,休养营的老师象妈妈一样好,可我还是每天都想妈妈,来了很多让我叫阿爸阿妈的人,可是我偏不叫,我知道阿爸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阿妈也在这次地震中死了,我想回玉树了,想回家了,虽然爸爸妈妈都不在了,我还是想回学校。

    其实,在孤儿学校,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洋葱,你舍得一点点去剥开,她们就会让你读得心痛。

    而我,终于放弃了一个了解他们的机会。我怕自己痛,也怕他们痛。他们已习惯在这里。这里没有孤单,没有歧视,有的是一起经历过的伤痛,拥抱取暖,像亲人一样互相疼爱。

    我和低年级的孩子们坐在草坪上说一些小时候的事,他们流着鼻涕,双颊高原红,很像小时候,在操场上、草坪上、巷道里捉迷藏、跳绳,我给身边的孩子讲我小时候的故事,讲我当老师时遇到的捣蛋鬼的调皮故事,开心处,我们都哈哈大笑。

    从玉树地震到现在一晃五年过去了,当年的孩子已经长成大人,被他们称作“尼玛爸爸”的校长也在渐渐老去,却依然在忙碌,不是在学校管理他的众多儿女,就是在去参加他的儿女们的婚礼的路上。 “尼玛”在藏语里的意思是太阳,它意味着生命、希望和吉祥。在孤儿的心里尼玛仁增是他们心中不落的太阳爸爸,给了他们重新飞翔的力量。

3、与“摄郎”同行,去比玉树更远的远方

    早上九点半才从诺布岭酒店出发,玉树摄影家青林已开车等在酒店门口,我穿了玉树全套藏装背了双肩包与青林老师一起向隆宝方向出方。

    隆宝是玉树州的一个镇子,离玉树州还有一百多公里。正在修建的道路黄土飞扬。我们在路边的小店买路上吃的东西,小店的老板问我,你是去跳舞的吗?玉树即将举行第15届康巴艺术节,小店老板已经完全把我当成玉树当地人了。

    一路上有些晕沉,估计是昨夜的宿醉与小小的高原反应吧,口渴剧烈,喝光酒店所有的饮品,却还是感到唇裂。在临近隆宝时被两个孩子清脆的叫卖声惊醒,两个卖蘑菇的小女孩,就在草甸上用塑料袋装着半袋子蘑菇,奶黄的蘑菇新鲜得根把上还冒着初摘的水珠,如小姑娘的稚嫩的吆喝脆生生的裸露在隆宝七月的凉爽里,和着泥土的芳香。

    刚和卖蘑菇的小姑娘分开,就听见青林老师说,到隆宝了,快看狐狸,看狐狸……在接天连地的隆宝湿地草原,三只可爱的狐狸在草甸自由自在的嬉戏玩耍、一会儿上了草甸一会又下去了,可爱至极。

    第一次看到野生狐狸的顾不得盛装在身,脱下高跟鞋换了旅游鞋一手提着相机一手提了藏装的下摆,飞叉叉的跑向草甸,结果还在隔栏外就把狐狸惊吓到草甸后头去了。我趴在铁丝栏上懊悔不已,大概过了十几分钟,一只可爱的家伙悄悄的露了个头,试探着觉着没有危险就又开始在草甸上活跃,紧接着那两个家伙也出来了,圆溜溜的眼睛四处逡巡,晃动着毛绒绒的大尾巴继续蹦来跳去,此刻,好想好想能懂它们的语言。受文学作品的影响,狐都是美的化身,且是悲情的美。忍不住心生怜爱,神思飞越。“我本千年一白狐,流落深山与世殊。惯看花开花又谢,春秋变换成人躯。灵性有忆须报恩,数载倏忽不留痕。偶见书生窗畔读,青灯昏昏风曳竹。”这样的句子毫不防备的就冒了出来,狐与书生的故事也就肆无忌惮的在脑海里浮现,此刻的隆宝草原静得只听得到快门摁动的咔嚓声,天水相接的湿地草原无数个闪亮的小湖泊如同缀在绿毯上的珍珠,然而此刻,它们再美也只是沦为了背景。

    普布是隆宝湖景区管理者,当他提着长镜头照相机出现在我眼前时,我真的怀疑玉树是不是每个人配发了一部相机,要把最美的风景都留存在镜头里。1米8几的黝黑的汉子挎着相机从帐篷里走出来骑着摩托在寂静的景区巡逻时,是王者的孤独还是独处的寂寞?普布向我们介绍说,景区上面的黑颈鹤正在孵蛋,可以去拍些照片。黑颈鹤扑楞着翅膀起飞、停下,若有所思的望着草地深处。

    再从隆宝湿地草原出发时就是一行三人了,目标是长江源。车子一直行走在云朵和烂漫的野花之间,什么小动物都能遇见,旱獭、野兔、藏原羚……都时不时在花草间露一个脸儿,或者惊慌的从你眼前跑过,有的甚至就那么目光萌萌的与你对视,直让自己的眼神退到光阴深处……。一路上最难遇到的是人,车行一百多公里看见的听见的只是我们仨的声音。青林老师说这是一条适合恋爱的路,我想这更是一条山盟海誓的路吧。在这条能听到云朵飘飞的声音的路上,天和人如此的接近,任何言语都能直上云霄,谎言又怎敢出口,只有真心敢与天地相接。

    一直认为树是山的灵魂,但玉树不是这样。玉树的山与别处的山不一样, 重岩迭嶂,千岩竞秀,有些石头甚至横空而出,或者巨石叠于微石,中间的支撑点只有巨石的百分之一,最巧妙的是这些看似遥不可及的石头竟然刻满了色彩艳丽的六字真言,绘满了佛像,在湛蓝的空下,简直就是一幅幅充满神秘色彩的天然唐卡。路两边全是与天相接的山,然而却没有一座是重复的,冷峻坚强凌厉,像玉树的汉子,坦坦荡荡顶天立地,在这样的山水里游历,再懦弱的男人也会变得强大,再强势的女人也会变得柔软而美好。山势由高向低,再由低向高,蜿蜒起伏,车子自由自在的行在天边山间宛如游龙。

    天地间,就只有一辆车,三个人,如此安静,如此丰盈。

    听语山位于长江源途中 ,山下是一条浅浅的河,据普布介绍,如果起得早坐在山顶上可以听见人说话的声音,我听得浑身起鸡皮疙瘩,青林老师却用科学的说法解释了这一奇怪的现象,再仰望听语山,它就在我眼前活了起来,会动会说话也有诉求,这样美。

    去长江源的的路是从高山往下冲的,夸张点说就是俯冲,车子在起伏不平的碎石路上往下蹦达着,失重的感觉严重。以至到了三江源头(黄河、长江、澜沧江)一下还不适应不了眼前所呈现出水波辽阔、波澜不惊的景象。历史上,三江源曾是水草丰美、湖泊星罗密布、野生动植物种群繁多的高原草甸区,被称为生态和生命的"净土"。但近几十年来,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因素,整个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已在明显恶化,目前,位于高原腹地的"三江源"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冰川、雪山逐年萎缩,我眼前三大河流的源头据说也比以前水量小了很多。会不会,有一天也彻底的消失了?

    一行白唇鹿,十来个吧。商量着从山上下山来喝水,我站在河的对面,把相机调至最大化,还是不能看清那些可爱家伙的长相,它们惊醒得很,声音稍大便集体又原路返回。通天河畔、三江源头是《西游记》的拍摄地,故事本身已忘记了很多,但唐僧取经不忘初心的执着与专一估计所有人都不会忘记。眼前的母亲河,用自己的包容大度与沉静孕育的三个孩子在各自出发的路上还能有几个记得初心?

    长江源头有一个古老的村子,青林说至少有六七百年的历史,全石而筑,村子大概有一、二十户人家,还有一个古老的小庙宇,他们不顾我不想再走的想法,说是要去把这尚存的古迹记录在影像里,因为,村里有些住户重建家园时,已用了钢筋水泥。

    我独自坐在溪水边,打开零食,吸食天地之灵气,看落花随波逐流……

    青林驾的越野车在玉树山里崎岖的碎石路上狂奔三百余里,终于在天黑时走到了有信号的地方,正庆幸时,青林的车胎毫无预兆的瘪了,在离玉树州府不到五十公里的大道上。此时暮色已经严严实实的裹住了这片土地,路上鲜有人来往。累了一天的“摄影疯子”青林独自趴在地上换轮胎,没有光亮没有人帮忙,我束手无策的站在旁边,一时间也不知道能为他做些什么。这时走过来俩个修路的年青小伙子,他们主动帮青林换车胎,完了,拍拍手上的泥土就走了,连青林问他们要号码也没有留。而此前,在黑暗里的我脑海里浮想联翩,打劫、敲诈等诸多属于我的狭隘与偏激在黑暗里肆意漫延,甚至做好了各种准备。直到他们拍手离开时,我才被这片土地的温暖感化,青林用仅剩矿泉水洗了手,我们在灯火阑珊时回到了玉树州。

4、巴塘草原上的酒与诗歌

    巴塘草原,地处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巴塘乡,是藏区著名草原之一。位于结古镇二十多公里外。诗歌节后,玉树红会的领导格扎先生邀请与会的藏族诗人一起在巴塘草原耍坝子,已经连续颠簸了七八天的我真心想偷一个下午休息,但雍措美妹来电说人都在大厅等我,心下那份感动换作更利索的行动,向着巴塘草原出发,去赴一场属于草原的约会。

    阳光很近,伸手就能捧一大捧,直舔肌肤。草原很美,绿草上星星点点颜色艳丽的小花灿若繁星,而白色的帐篷则如流动的云朵栖息在了这一望无际的原上。献哈达是藏族人表达尊重表达欢迎的特殊礼节,皮肤黝黑的格扎先生从帐篷里钻出来迎客时,他的朋友益西已双手捧满了白,红、蓝、黄四种颜色的哈达,亮闪闪的直晃人的眼睛。格扎从益西手上接过哈达半弯着腰双手捧呈给前来文朋诗友,那份用心的虔诚与尊贵在哈达挂上胸前就生发了,同时生发的还有感恩之情。

    盘腿坐在白底黑花的帐蓬里,格扎先生为我们准备了丰盛的午餐,托盘里大块的手抓牦牛肉,和尚包子、奶茶、烈酒……一一摆放在雕满艳丽花朵的木盘上,开始敬酒,开始唱歌,开始吟诗,玉树州文联主席彭措达瓦专门为此次玉树州获奖的列麦彭措和旺秀才丹敬献了哈达,表达了他对诗歌,对文化的敬重。青海的华多太的来自云南的、阿布司南在草原上跳起了锅庄,甘肃的索木东开始吟诵他即兴而作的诗歌“我命定的草原/双膝跪地/依旧不能仰望/您的伟岸/唯有匍匐在地/才能和那些格桑梅朵/用心书写/一地灿烂。”接下来诗和酒就始了交融,一杯酒一首诗,连同开车的小伙子,做饭的大姑娘都和着诗的节奏或唱或跳,这样的状况下人总是很容易被感染。与其说是酒催发了潜在骨子蓬勃诗情不如说是这片土地滋养了这方水土。

5、天葬台,我和秃鹫有个约定

    七月的草地鲜花烂漫,巴塘的天葬台被青草和鲜花包围。那么朴素的一块坡地仅用砖头隔出四块八尺见方的长方形地盘,天葬师告诉我们,说是分年龄段在不同的隔断的进行分解。我们去的时候,两个老人刚好天葬完毕,漫山遍野的秃鹫吃饱了在山间徜徉,悠闲自在。

    我在网上看过天葬,个人内心也是很接受这种最后的离开。但在真正走进天葬台时,我却被天葬师的眼光吓得落荒而逃,原本是去表达敬意的,却因自己的胆怯变成了慌不择路的逃逸。一个人平静了好长一段时间,才渐渐恢复心跳。阳光下青林整个人贴着地面挨着白骨把自己摆成一个大字,阳光倾泄而下,周围花草艳丽,有那么一刻我恍惚觉得,死亡如此美丽如此干净。

    康定美女雍措认真的跟天葬师交流,我向着秃鹫所在的地方向上走,大概是海拔太高的缘故,也可是秃鹫太聪明,当我气喘吁吁的接近一点它们时,它们又扑楞着翅膀飞几步,我再跑几步,它们又飞几步,如此反复。我是终究追不上的,就在山的尽头,在悬崖上的洞子里是秃鹫的家,而那里,任谁也到达不了。我的脚踩在各种不知名的小花和青草上一点一点的走下坡路,天葬台边成群的白鸽起起落落,我想拍它们飞起的样子使劲吆喝它们,它们也就配合着飞起或者落下。样子很美!

    天藏台旁边一个藏族老阿妈安静的站立在那里捻着佛珠,面容慈祥目光淡然,脸上皱纹很深,似乎每一道褶子里都能容下一个人一生的故事。乌黑发亮的佛珠在粗糙的手里一圈一圈的转着属于自己的轨迹。平时不敢说不能说却又常年纠结于心的往事一古脑就冒了出来,任泪在脸上肆意纵横,我以为老人听不懂汉语,没想到却在我抽泣的间隙,老人用捻佛珠的手擦拭我的泪水,只说了一句,孩子,一切都会过去的。

    草地依旧、鲜花依旧、水中的嘛尼石依旧,草地上的我还依旧吗?坐在回程的车上,我感觉车子仿佛在天上行走,我知道压在心底几十年的前尘旧事,我放在了世界上最美的天葬台了,在那里,秃鹫会帮我消化掉。

    2014年8月9日,诗会结束。诗会的时间并不长,但是连续几天来大家同吃同住又有共同的语言所以就有了分别的浅浅伤感,来得最早的我机票却比别人晚三个小时,这让我又成了所有人的送行者。我们假意拥抱真心伤离别,每一个人兴高彩烈的说着分别的话,却明明又掩饰不了别时的情绪。

    还是尼玛老师开车和青林老师一起送我,来时的情景和回去的样子如此的相近,然而在我停留在西宁和玉树的9天里我得到了他们关心和照顾是那么无微不至。从西宁到玉树一路上的接送,我这个路盲女子在一个人的行程里充满愉悦。这些年走过了很多地方,也接触了不少人,放得下的是风景,放不下的是人情,似乎做不到轻离别。一个人的候机室里静静写下:把向你借来的美还你吧/一切都发生在回首的刹那/他们说这世间必有开始和结束/就象这远古的村庄正一点点被钢筋水泥替代/把向你借来的美珍藏吧/目送我逐渐远去背影/飘动的巾幡轻扬祝福。

    

【作者简介】

    韩玲,藏族,四川金川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作品散见于《读者》《青年作家》《爱人》《四川日报》《四川画报》等多家媒体,出版散文集《遇见自己》。

 

 二、 青海湖,在水的蓝色里坠入天空

 

    大清早乘了豪华大巴去青海湖,车上坐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听说青海湖边的油菜花开得正盛。于是,在这趟孤独的旅程里我用新鲜果子堵了寂寞的嘴,黑超风眼镜遮住了我的神情,听说青海湖那边油菜花正在盛开,我在闭上眼睛想象,在一片金色的嫩黄里我闻到了花蜜的味道。

    平行坐着一位北京来的女老师,估摸五十来岁,自带一个橙色的热水杯,一路上都在讲她在西宁的感动和她的行游多处的旅途的见闻,炫着她的亲情与人脉,她的唠叨刚好补充了行程的无聊。

    我老了会不会也这样,或者现在就是这样?突然想起某部片子的台词,“我们都在回忆过去或者期待未来,独独忘了提醒自己当下幸福。”明天会是什么样,谁知道,不如紧握这当下一个人独游的的自在与惬意,明天,我走不动的时候,这里曾给我了一片花香……

    途中参观了原子城,金银滩,金银滩也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据说王洛宾是在金银滩创作的《在那遥远的地方》。

    在海拔3800米的高原飚沙,是一件非常刺激的事情。虽然还是有些高原反应,但骨子里贪玩的本性就由不得和这片沙地擦肩错过。选租了一辆鲜艳的红色的摩托车,车主是一位当地土著民,满脸络腮胡子戴着遮檐帽,他娴熟的开车载我在高低起伏一望无边的沙地上狂飙。任呼吸急促,黄沙满身,彩色的真丝长衫高高飞扬,我的尖叫毫不掩饰,以深蓝的天空和纯白的云朵背景,自由的遨游在天地之间。

    如果说高原飚沙是动的极致的话,达玉部落就是一块静得可以让你愿意同它们融为一体的生灵,它是我见过最高最美的驿站,牛角、羊角绑在柱子上缠着哈达和着各种艳丽的珠子直接就与云朵缠绵,色彩明丽的经幡在微风中招遥着,茶楼以树皮为面,全木制的建筑散发着原木散发出淡淡的香气,有wife。盘腿坐在这片青草坪上发微信,看天蓝云白,真想,一坐就是永远。 “在达玉部落,无论是站还是坐,很容易就与这里的万物生灵融为一色、融为一体,或者,我原本就是这片土地的女儿。”发出这条微信,在导游的催促下离开了这片明艳的土地。

    终于看见了青海湖。只见万顷湖水从天上漫卷而来,铺平了万顷草原,水天之间之间瞬间混淆成一色。前后左在全然没有了界限,眼里是满满的蓝色,一天的水一水的天,全涌进了眼眶化作满脸肆意的感动。庆幸没有熟人,庆幸是我可以安静的以我的方式表达我的震撼,在这海拔4000米的青藏高原上我看到了比太湖还要大一倍多的青海湖,它那么安静那缥缈那么壮阔那么高洁,水天交融不留半点缝隙。它有那么多美好的名字“青海湖”“西海”,更有各个版本的美丽传说,汉族、藏族、蒙古族等版本,藏族版本的传说是这样的:“很早以前,千里草原上只有一眼清泉,一块石板盖在其上,泉水长流不溢。周围居住的放牧百姓,饮水后必须把石板盖上,否则将会大祸降临。有一年,吐蕃王朝宰相隆布嘎尔父子逃亡来到这里,儿子饮完水忘记盖石板,泉水便汹涌奔泻出来,越来越大,千千上万牧民被海水淹没。此事震憾了天神,天神将印度赤德山岗的峰头搬来压住了海眼,青海湖和海心山就这样形成了。”

    在美丽的传说和醉人美景里,只想做一只安静的水草,夜夜聆听只属于传奇的海涛。

    终是要醒的,那些属于旅程的梦。

    从震撼中醒来,我租辆单车,骑游青海湖。双肩包里纯白的裳已换在了身上,相机也已请陌生的游客修好。

    一个人骑车、拍照、也请游客帮忙拍自己。在一片汪洋的蔚蓝里,我是一片飘零的白色树叶。

    宁愿沉醉,不愿醒来。

 

三、玉树,比传说更美丽

 

1、醉相逢

    在去玉树的飞机上,相遇一位南京去玉树的找女儿回家的老师,他很健谈,讲她的女儿来到玉树不愿回去,他已来找过几回了,但她的女儿就是不回,说是要在结古镇安家,这让这位家庭条件优越的南京父母愁肠百结,同时也让我在在心底感到好奇,玉树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会让金陵女儿不愿归去?没有理会他表达的迫切,口臭的味道在空气里丝丝缕缕的弥漫,闭眼装睡。

    下得飞机,尼玛老师与青林老师已手捧哈达站在接机处,其实是早就知道他们会来接我的,但下飞机时,我还是有些激动,一个人久了,见到他们竟然就有了亲人般的踏实。一黄一白的哈达围在了脖子上,车子驶离了机场,向着玉树州府的方向驶去。

    玉树的海拔真的挺高的,车子在建设的特别好的公路上行驶,色彩艳丽的民居在流云下浮动。成片的低和矮,远远望去就像草地上开满的花儿。这是2014年7月的玉树,震后重建让这片土地更加充满了生机。

    入住离孤儿学校很近的诺布岭酒店。提前一天到达玉树的我也提前入住,尼玛老师设了藏餐招待我。共进晚餐的人有摄影家冶青林老师,著名词作家昂旺文章,还有州电视台的一个副台长。六成熟的手抓肉,牛肉血肠、和尚包子等食物盛在在精致奢化的餐盘里尽显食物的品质,令人感动的是他们还专做了一小钵酸辣粉丝汤,怕来自四川的我不习惯这里的吃食。开始都还是有些拘谨,青林老师送给我他的地震画册,他用镜头记录了地震发生时玉树当时百态,看来令人酸不已,青林讲到他在拍摄那些照片时几天几夜不曾合眼,更是在第一时间传出部分受灾照片,得到了外界及时增援。昂旺文章是著名的词作家,他作词的《遇上你是我的缘》、《妈妈的羊皮袄》等歌曲在全国家喻户晓。他讲了歌词的创作背景:1999年,昂旺老师的女儿患白血病去北京治疗,在等待女儿手术的病房外,昂旺写下了这首朴素深情的歌,当他再唱“高山下的情歌 ,是这弯弯的河 ,蓝天下的相思 是这弯弯的路 我的梦都装在行囊中 一切等待不再是等待 我的一生就选择了你 遇上你是我的缘,守望你是我的缘。我早已潸然泪下,因为天下父母心。

    遇见,注定有时,这样相逢的夜晚,也注定会醉,却与酒量无关。

2、孤儿学校,折翅重生的天使在飞翔

    孤儿院,顾名思义,是一个失去双亲疼爱的孩子的聚集地。是一个让人听到就难过,想起就心疼的地方,也是我玉树之行最想去的目的之一。饭后放下行囊,我和尼玛、青林去看夜色下的孤儿学校。已是晚上十点,学校在一片静谧中。昏黄的灯光下,依稀能在大理石碑上看到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来学校视察的记录。走在学生宿舍,走在伙食团,夜静谧而安宁,似乎听到孩子均匀的呼吸。我觉得自己矫情又充满负罪感,凭什么窥视他们的生活?有什么资格要去了解每个孩子背后的故事?你能为他们做什么,要让他们重新撕裂内心最不愿回顾的往事?我不断责问自己,越发的感觉自己的猥琐。 然而我仍然是控制不了自己的,因为我是一个母亲,每一个失亲孩子都能拔痛我心底最柔软的弦。我想知道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以及学习和生活背后的故事,这些故事,从我去青海的第一天,从西宁开始就一直从不同的渠道灌入耳中,以各种姿态呈现。

    还是我刚到西宁的时候,来接我的祈老师就说她是从医院赶过来的,西宁大学的一位从孤儿学校毕业的女生生了一种疾病,她和校长在那边陪护,因为手术涉及切除子宫,打电话给女孩的远房亲戚,连汉语也不懂远亲根本不知道子宫对一个二十岁女孩的重要性,他们说按医院决定就行。校长考虑再三在家属意见签字时注明保留子宫做手术。

    诸如此类的事情,尼玛仁增校长遇见了很多。他在孤儿学院当了近二十年的校长,从孤儿入学到成家立业他一直以家长的身份参与见证孩子的成长,二十年,他把自己的青春交给了这所学校,交给了这里的200多个娃娃。为学校里的孩子殚精竭虑,放弃了各种选择,自己快四十才结婚,这在有早婚习俗的藏族里实在少见。更令人感动的是2010年4月14日的地震时,他年迈的母亲埋在废墟里近十个小时才被救出来,妻女也受伤转院,然而他浑然不觉完全忘记了自己的亲人可能也受到了震灾。他奋不顾身的徒手抢救废墟下的孩子和老师,他看到倒塌的房屋,受伤的娃娃,这个坚强的康巴汉子流泪了,他说,这不是学校,这是200多个娃娃的家呐。值得庆幸的是,那么大的地震,学校师生无一人伤亡,尼玛校长的老母亲也被好心人救起。

    青海玉树地震受到了国家领导及社会各届爱心人士的关爱与援助,30多名孤儿被中华儿慈会接到北京休养营。三个多的休养让孩子身心得到了一些安慰,但现今已10岁的江永求措(地震时5岁)对我说,休养营的老师象妈妈一样好,可我还是每天都想妈妈,来了很多让我叫阿爸阿妈的人,可是我偏不叫,我知道阿爸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阿妈也在这次地震中死了,我想回玉树了,想回家了,虽然爸爸妈妈都不在了,我还是想回学校。

    其实,在孤儿学校,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洋葱,你舍得一点点去剥开,她们就会让你读得心痛。

    而我,终于放弃了一个了解他们的机会。我怕自己痛,也怕他们痛。他们已习惯在这里。这里没有孤单,没有歧视,有的是一起经历过的伤痛,拥抱取暖,像亲人一样互相疼爱。

    我和低年级的孩子们坐在草坪上说一些小时候的事,他们流着鼻涕,双颊高原红,很像小时候,在操场上、草坪上、巷道里捉迷藏、跳绳,我给身边的孩子讲我小时候的故事,讲我当老师时遇到的捣蛋鬼的调皮故事,开心处,我们都哈哈大笑。

    从玉树地震到现在一晃五年过去了,当年的孩子已经长成大人,被他们称作“尼玛爸爸”的校长也在渐渐老去,却依然在忙碌,不是在学校管理他的众多儿女,就是在去参加他的儿女们的婚礼的路上。 “尼玛”在藏语里的意思是太阳,它意味着生命、希望和吉祥。在孤儿的心里尼玛仁增是他们心中不落的太阳爸爸,给了他们重新飞翔的力量。

3、与“摄郎”同行,去比玉树更远的远方

    早上九点半才从诺布岭酒店出发,玉树摄影家青林已开车等在酒店门口,我穿了玉树全套藏装背了双肩包与青林老师一起向隆宝方向出方。

    隆宝是玉树州的一个镇子,离玉树州还有一百多公里。正在修建的道路黄土飞扬。我们在路边的小店买路上吃的东西,小店的老板问我,你是去跳舞的吗?玉树即将举行第15届康巴艺术节,小店老板已经完全把我当成玉树当地人了。

    一路上有些晕沉,估计是昨夜的宿醉与小小的高原反应吧,口渴剧烈,喝光酒店所有的饮品,却还是感到唇裂。在临近隆宝时被两个孩子清脆的叫卖声惊醒,两个卖蘑菇的小女孩,就在草甸上用塑料袋装着半袋子蘑菇,奶黄的蘑菇新鲜得根把上还冒着初摘的水珠,如小姑娘的稚嫩的吆喝脆生生的裸露在隆宝七月的凉爽里,和着泥土的芳香。

    刚和卖蘑菇的小姑娘分开,就听见青林老师说,到隆宝了,快看狐狸,看狐狸……在接天连地的隆宝湿地草原,三只可爱的狐狸在草甸自由自在的嬉戏玩耍、一会儿上了草甸一会又下去了,可爱至极。

    第一次看到野生狐狸的顾不得盛装在身,脱下高跟鞋换了旅游鞋一手提着相机一手提了藏装的下摆,飞叉叉的跑向草甸,结果还在隔栏外就把狐狸惊吓到草甸后头去了。我趴在铁丝栏上懊悔不已,大概过了十几分钟,一只可爱的家伙悄悄的露了个头,试探着觉着没有危险就又开始在草甸上活跃,紧接着那两个家伙也出来了,圆溜溜的眼睛四处逡巡,晃动着毛绒绒的大尾巴继续蹦来跳去,此刻,好想好想能懂它们的语言。受文学作品的影响,狐都是美的化身,且是悲情的美。忍不住心生怜爱,神思飞越。“我本千年一白狐,流落深山与世殊。惯看花开花又谢,春秋变换成人躯。灵性有忆须报恩,数载倏忽不留痕。偶见书生窗畔读,青灯昏昏风曳竹。”这样的句子毫不防备的就冒了出来,狐与书生的故事也就肆无忌惮的在脑海里浮现,此刻的隆宝草原静得只听得到快门摁动的咔嚓声,天水相接的湿地草原无数个闪亮的小湖泊如同缀在绿毯上的珍珠,然而此刻,它们再美也只是沦为了背景。

    普布是隆宝湖景区管理者,当他提着长镜头照相机出现在我眼前时,我真的怀疑玉树是不是每个人配发了一部相机,要把最美的风景都留存在镜头里。1米8几的黝黑的汉子挎着相机从帐篷里走出来骑着摩托在寂静的景区巡逻时,是王者的孤独还是独处的寂寞?普布向我们介绍说,景区上面的黑颈鹤正在孵蛋,可以去拍些照片。黑颈鹤扑楞着翅膀起飞、停下,若有所思的望着草地深处。

    再从隆宝湿地草原出发时就是一行三人了,目标是长江源。车子一直行走在云朵和烂漫的野花之间,什么小动物都能遇见,旱獭、野兔、藏原羚……都时不时在花草间露一个脸儿,或者惊慌的从你眼前跑过,有的甚至就那么目光萌萌的与你对视,直让自己的眼神退到光阴深处……。一路上最难遇到的是人,车行一百多公里看见的听见的只是我们仨的声音。青林老师说这是一条适合恋爱的路,我想这更是一条山盟海誓的路吧。在这条能听到云朵飘飞的声音的路上,天和人如此的接近,任何言语都能直上云霄,谎言又怎敢出口,只有真心敢与天地相接。

    一直认为树是山的灵魂,但玉树不是这样。玉树的山与别处的山不一样, 重岩迭嶂,千岩竞秀,有些石头甚至横空而出,或者巨石叠于微石,中间的支撑点只有巨石的百分之一,最巧妙的是这些看似遥不可及的石头竟然刻满了色彩艳丽的六字真言,绘满了佛像,在湛蓝的空下,简直就是一幅幅充满神秘色彩的天然唐卡。路两边全是与天相接的山,然而却没有一座是重复的,冷峻坚强凌厉,像玉树的汉子,坦坦荡荡顶天立地,在这样的山水里游历,再懦弱的男人也会变得强大,再强势的女人也会变得柔软而美好。山势由高向低,再由低向高,蜿蜒起伏,车子自由自在的行在天边山间宛如游龙。

    天地间,就只有一辆车,三个人,如此安静,如此丰盈。

    听语山位于长江源途中 ,山下是一条浅浅的河,据普布介绍,如果起得早坐在山顶上可以听见人说话的声音,我听得浑身起鸡皮疙瘩,青林老师却用科学的说法解释了这一奇怪的现象,再仰望听语山,它就在我眼前活了起来,会动会说话也有诉求,这样美。

    去长江源的的路是从高山往下冲的,夸张点说就是俯冲,车子在起伏不平的碎石路上往下蹦达着,失重的感觉严重。以至到了三江源头(黄河、长江、澜沧江)一下还不适应不了眼前所呈现出水波辽阔、波澜不惊的景象。历史上,三江源曾是水草丰美、湖泊星罗密布、野生动植物种群繁多的高原草甸区,被称为生态和生命的"净土"。但近几十年来,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因素,整个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已在明显恶化,目前,位于高原腹地的"三江源"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冰川、雪山逐年萎缩,我眼前三大河流的源头据说也比以前水量小了很多。会不会,有一天也彻底的消失了?

    一行白唇鹿,十来个吧。商量着从山上下山来喝水,我站在河的对面,把相机调至最大化,还是不能看清那些可爱家伙的长相,它们惊醒得很,声音稍大便集体又原路返回。通天河畔、三江源头是《西游记》的拍摄地,故事本身已忘记了很多,但唐僧取经不忘初心的执着与专一估计所有人都不会忘记。眼前的母亲河,用自己的包容大度与沉静孕育的三个孩子在各自出发的路上还能有几个记得初心?

    长江源头有一个古老的村子,青林说至少有六七百年的历史,全石而筑,村子大概有一、二十户人家,还有一个古老的小庙宇,他们不顾我不想再走的想法,说是要去把这尚存的古迹记录在影像里,因为,村里有些住户重建家园时,已用了钢筋水泥。

    我独自坐在溪水边,打开零食,吸食天地之灵气,看落花随波逐流……

    青林驾的越野车在玉树山里崎岖的碎石路上狂奔三百余里,终于在天黑时走到了有信号的地方,正庆幸时,青林的车胎毫无预兆的瘪了,在离玉树州府不到五十公里的大道上。此时暮色已经严严实实的裹住了这片土地,路上鲜有人来往。累了一天的“摄影疯子”青林独自趴在地上换轮胎,没有光亮没有人帮忙,我束手无策的站在旁边,一时间也不知道能为他做些什么。这时走过来俩个修路的年青小伙子,他们主动帮青林换车胎,完了,拍拍手上的泥土就走了,连青林问他们要号码也没有留。而此前,在黑暗里的我脑海里浮想联翩,打劫、敲诈等诸多属于我的狭隘与偏激在黑暗里肆意漫延,甚至做好了各种准备。直到他们拍手离开时,我才被这片土地的温暖感化,青林用仅剩矿泉水洗了手,我们在灯火阑珊时回到了玉树州。

4、巴塘草原上的酒与诗歌

    巴塘草原,地处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巴塘乡,是藏区著名草原之一。位于结古镇二十多公里外。诗歌节后,玉树红会的领导格扎先生邀请与会的藏族诗人一起在巴塘草原耍坝子,已经连续颠簸了七八天的我真心想偷一个下午休息,但雍措美妹来电说人都在大厅等我,心下那份感动换作更利索的行动,向着巴塘草原出发,去赴一场属于草原的约会。

    阳光很近,伸手就能捧一大捧,直舔肌肤。草原很美,绿草上星星点点颜色艳丽的小花灿若繁星,而白色的帐篷则如流动的云朵栖息在了这一望无际的原上。献哈达是藏族人表达尊重表达欢迎的特殊礼节,皮肤黝黑的格扎先生从帐篷里钻出来迎客时,他的朋友益西已双手捧满了白,红、蓝、黄四种颜色的哈达,亮闪闪的直晃人的眼睛。格扎从益西手上接过哈达半弯着腰双手捧呈给前来文朋诗友,那份用心的虔诚与尊贵在哈达挂上胸前就生发了,同时生发的还有感恩之情。

    盘腿坐在白底黑花的帐蓬里,格扎先生为我们准备了丰盛的午餐,托盘里大块的手抓牦牛肉,和尚包子、奶茶、烈酒……一一摆放在雕满艳丽花朵的木盘上,开始敬酒,开始唱歌,开始吟诗,玉树州文联主席彭措达瓦专门为此次玉树州获奖的列麦彭措和旺秀才丹敬献了哈达,表达了他对诗歌,对文化的敬重。青海的华多太的来自云南的、阿布司南在草原上跳起了锅庄,甘肃的索木东开始吟诵他即兴而作的诗歌“我命定的草原/双膝跪地/依旧不能仰望/您的伟岸/唯有匍匐在地/才能和那些格桑梅朵/用心书写/一地灿烂。”接下来诗和酒就始了交融,一杯酒一首诗,连同开车的小伙子,做饭的大姑娘都和着诗的节奏或唱或跳,这样的状况下人总是很容易被感染。与其说是酒催发了潜在骨子蓬勃诗情不如说是这片土地滋养了这方水土。

5、天葬台,我和秃鹫有个约定

    七月的草地鲜花烂漫,巴塘的天葬台被青草和鲜花包围。那么朴素的一块坡地仅用砖头隔出四块八尺见方的长方形地盘,天葬师告诉我们,说是分年龄段在不同的隔断的进行分解。我们去的时候,两个老人刚好天葬完毕,漫山遍野的秃鹫吃饱了在山间徜徉,悠闲自在。

    我在网上看过天葬,个人内心也是很接受这种最后的离开。但在真正走进天葬台时,我却被天葬师的眼光吓得落荒而逃,原本是去表达敬意的,却因自己的胆怯变成了慌不择路的逃逸。一个人平静了好长一段时间,才渐渐恢复心跳。阳光下青林整个人贴着地面挨着白骨把自己摆成一个大字,阳光倾泄而下,周围花草艳丽,有那么一刻我恍惚觉得,死亡如此美丽如此干净。

    康定美女雍措认真的跟天葬师交流,我向着秃鹫所在的地方向上走,大概是海拔太高的缘故,也可是秃鹫太聪明,当我气喘吁吁的接近一点它们时,它们又扑楞着翅膀飞几步,我再跑几步,它们又飞几步,如此反复。我是终究追不上的,就在山的尽头,在悬崖上的洞子里是秃鹫的家,而那里,任谁也到达不了。我的脚踩在各种不知名的小花和青草上一点一点的走下坡路,天葬台边成群的白鸽起起落落,我想拍它们飞起的样子使劲吆喝它们,它们也就配合着飞起或者落下。样子很美!

    天藏台旁边一个藏族老阿妈安静的站立在那里捻着佛珠,面容慈祥目光淡然,脸上皱纹很深,似乎每一道褶子里都能容下一个人一生的故事。乌黑发亮的佛珠在粗糙的手里一圈一圈的转着属于自己的轨迹。平时不敢说不能说却又常年纠结于心的往事一古脑就冒了出来,任泪在脸上肆意纵横,我以为老人听不懂汉语,没想到却在我抽泣的间隙,老人用捻佛珠的手擦拭我的泪水,只说了一句,孩子,一切都会过去的。

    草地依旧、鲜花依旧、水中的嘛尼石依旧,草地上的我还依旧吗?坐在回程的车上,我感觉车子仿佛在天上行走,我知道压在心底几十年的前尘旧事,我放在了世界上最美的天葬台了,在那里,秃鹫会帮我消化掉。

    2014年8月9日,诗会结束。诗会的时间并不长,但是连续几天来大家同吃同住又有共同的语言所以就有了分别的浅浅伤感,来得最早的我机票却比别人晚三个小时,这让我又成了所有人的送行者。我们假意拥抱真心伤离别,每一个人兴高彩烈的说着分别的话,却明明又掩饰不了别时的情绪。

    还是尼玛老师开车和青林老师一起送我,来时的情景和回去的样子如此的相近,然而在我停留在西宁和玉树的9天里我得到了他们关心和照顾是那么无微不至。从西宁到玉树一路上的接送,我这个路盲女子在一个人的行程里充满愉悦。这些年走过了很多地方,也接触了不少人,放得下的是风景,放不下的是人情,似乎做不到轻离别。一个人的候机室里静静写下:把向你借来的美还你吧/一切都发生在回首的刹那/他们说这世间必有开始和结束/就象这远古的村庄正一点点被钢筋水泥替代/把向你借来的美珍藏吧/目送我逐渐远去背影/飘动的巾幡轻扬祝福。

    

【作者简介】

    韩玲,藏族,四川金川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作品散见于《读者》《青年作家》《爱人》《四川日报》《四川画报》等多家媒体,出版散文集《遇见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