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00303150107.jpg


        我的电话簿里有一个人,他的备注是“医生和诗人”。 他是一名医生:穿着白大褂,在甘南草原上兢兢业业行医三十余年,他也是一位诗人,曾送我一本诗集,上面密密麻麻的记录着他写过的诗篇。

        他曾握着钢笔,望着寂寥的星空,让一首首诗在笔尖开花;也曾抱着一把老吉他,低头深情吟唱罗大佑和郑智化;他曾穿着当时流行的牛仔裤,蓄着随风飘扬的卷发,也曾骑着破旧的单车,徜徉在纯洁的象牙塔;他曾挥汗如雨驰骋在运动场,穿着鲜艳的足球袜;也曾穿梭于教学楼和实验室,仔细钻研着某个解题方法……他是八十年代卓尼县为数不多的大学生之一,从兰州大学临床医学院毕业后,他背着行囊,怀揣着医者仁心的情怀和救死扶伤的理想,毅然决然回到了他的家乡。

        如今,他脸上的皱纹和两鬓斑白的头发,都在诉说着这三十多年“光阴的故事”。在我心里,曾经的他是一位浪漫的校园诗人,经过岁月的沉淀和磨练,如今的他是一名仁心仁术的基层医生。

        他就是我的父亲,卓尼县人民医院内科副主任医师李宏,一名普普通通的基层医务工作者。 

        “监测出来是阴性的话就不用隔离了……隔离人员不要走这个楼梯……”这是夜班归来,父亲在浅睡中喃喃自语的梦话,也是他心心念念的牵挂。作为女儿,听到这样的梦话,不禁潸然泪下……

        新型冠状病毒大肆蔓延,有一群人却逆向而行,他们取消了春节、周末假期,时时刻刻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父亲就是他们中间的一员。随着卓尼县外来人员的不断增加,出现了部分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从普通门诊到发热门诊,从一般病房到留观病房,父亲始终奋战在卓尼县抗疫一线,已经将近一个多月没有休息了,尽管他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却已经年过半百,自己的身体状况也欠佳,我们只能一次又一次的叮嘱着:“不要过度劳累,不要忘记带降压药和痛风药,一定要按时吃饭!”

        “别担心,钟南山老先生多少岁了?和人家比我才多少岁?”“十七年前我没事,这次我也会没事的!放心吧!”这是父亲宽慰家人的话语,让我回想起十七年前,冬末春初,乍暖还寒时候,父亲也是作为一线医生进入了非典隔离病房工作,与我们失联整整一周,当时年幼的我,在心里千千万万遍祈祷:愿父亲平安归来……那一周没有父亲的生活,我不愿回忆,也不想重温!

        小时候不理解父亲,不理解他为什么会无数次被深夜的电话叫走,更不理解为什么妹妹出生时他都因为下乡出诊而没有陪伴在母亲身边;不理解为什么随时随地都会有人找他看病,更不理解他去康多杓哇等农牧区下乡为什么总会弄脏衣服和鞋;不理解他为什么要参加那么多学术论坛;更不理解他这样的年纪还在挑灯夜战辛苦复习学习考试;不理解他痛风发作无法走路都要忍痛一瘸一拐去上班;更不理解他对那些黑心医生的深恶痛绝……

        如今早已长大成人的我,逐渐懂得了父亲的义无反顾和勇往直前,也懂得了他舍小家顾大家的情怀;懂得了他的付出带来了病人的信任和好人缘,也懂得了他满身泥泞却毫无怨言;懂得了他坚持学习不忘“充电”,也懂得了他活到老学到老的心态;懂得了他所坚守的理想和信念,也懂得了他虽然沉默寡言但却严肃认真一针见血……因为我的父亲是一名医生,这不但是他热爱的工作,也是他光荣的使命,更是他宝贵的初心!

        在我即将落笔的此时此刻,父亲仍然没有休息,他在为进入大峪宾馆隔离点做准备,同时,已经积极报名支援武汉。随着确诊病例不断减少,也许他并不能第一时间去武汉与战友并肩作战可是不管在卓尼还是武汉,我的父亲,是我此生的骄傲和榜样,是我心中的诗和远方!

        我相信父亲,也相信千千万万的白衣天使,更相信寒冬终将过去,期待春暖花开!这篇文章写给他,也写给他们——在他们当中,有人无畏向前,奋战在抗疫一线;有人时刻等待,积极响应祖国的召唤;有人默默付出,在幕后保障和支援……他们是万千世界中普通的一员,他们也曾年轻过,他们也是父母心中的宝贝疙瘩、子女眼中的天和地、爱人心中深深地眷恋和牵挂,愿时光善待他们。致敬、感恩!


原刊于“卓尼之窗”微信公号


微信图片_20200303144056.jpg

        央洁,女,藏族,1993年6月出生,甘肃卓尼人,西北师范大学管理学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