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在一次作品研讨会上,关于甘南文学,一位著名作家有过一个形象的比喻,他认为少数作家用自己傲人的创作成就与独特的写作风格,形成了一道文学的“悬崖峭壁”,上面风景
评论 2017-09-14
在生命里边诗边行 思念是一只洁白的纸鹤在暗夜,恣意开花 第一次向格聂神山朝拜,向世界高城倾诉第一次好似死而复生第一次聆听你的诗歌,拥抱你的黎明在远方,远方的远方我,痴情于陌生尘世间
诗歌 2017-09-13
母亲的背影 午后浸泡在一首曲子里回去的母亲抱着自己不到两个月的孙子她的背影一直在我的眼里她的背影里没有了昨天的时光在我的心里姐姐家到弟弟的家只有几步路可我总觉得这条路是那
诗歌 2017-09-13
诗一般的话语 我始终难以知晓你的思绪并非是我不具先知的本领你的心灵,内外不透、且无门恰似令人迷瞪的摧残城堡 一个个清晨,如阿妈手中转不完的佛珠一圈又一圈中我在蒙蒙
诗歌 2017-09-12
一 雪整整下了三天三夜。 松林里的野兔、野鸡、野鹿、野猪似乎突然都在一夜之间消失。山林静寂得有些可怕。 猎人怕足掀开散发着恶臭的鹿皮褥子挣扎着下了床。
小说 2017-09-11
你 你是一条蚰蜒,来自美丽的达娲湖畔。 你曾在我的河岸驻足,你说:“我更喜欢潮湿与阴暗。” 我想结一张网,网住你的修长肢体,网住我的异域情缘。 你说:“我爱邂逅,但我更喜欢
诗歌 2017-09-08
山柏,是老一辈人留下正能量的精神,永远值得现在的年轻人学习。有信仰,有敬畏,知道过去,了解自己从哪里来,守住精神家园这片净土,才能活得旧,方可走的远。
散文 2017-09-06
梭磨河谷 长达半个白昼的失声让寄生的物种一一归根一切都顺其自然地生长包括祭祀、也包括梭磨河 羊群在故事中归圈蹄子和咀嚼肌依次蜷缩白石堆积在人户一侧云雾停格在眉梢与峰峦之间
诗歌 2017-09-04
金银滩草原上,一条溪流蜿蜒流淌,把金银滩草原不均匀地切割成了两块,神奇的是,每每到了夏天,在溪流的此岸,盛开着金黄的金露梅,而在溪流的彼岸,盛开着银白的银露梅。这样的自然造化,命
散文 2017-09-02
一 你寻求长辫三根,把幸运绑在银币上寻求妩媚动人的泉水一汪你寻求的那位前世冤家,鲜蓝开放在长筒衫 漫长的河岸中石头闪烁碰到像样的宽阔就停下了脚步你爱河滩的平坦
诗歌 2017-09-01
【编者按】 拉萨的边巴次仁老师,是藏人文化网文学频道忠实的作者和读者之一。他毕业于东北师大,在校时就在创作并给藏网投稿。每过一段比较长的时间,他就会投来一组自己的诗歌。
诗歌 2017-09-01
狰厉 命悬一线,你大喊了一声一头骡子应声闯进卧室祂会保佑你,护佑你离开这张床尽管你背负沉重,在床上挣扎了四十六分钟 “温顺如你,赤手空拳,路过黑暗的街时刻警惕——与
诗歌 2017-08-31
甘南辞 真喜欢,坐在这面熟悉的山坡上读诗和清风,任阿信老师深情的叙述 每一朵都学会了微笑,像蒙娜丽莎 。羞涩的爱人平静地受孕,像苹果树 。 其实我的内心,拒绝任何形式的风暴和闪电撕裂
诗歌 2017-08-31
在甘南藏区,有着这样一个特殊的地方,她的历史,一次又一次的被人们提起,她叫卓尼,是藏语“马尾松”的意思。传说是松赞干布的后裔嘎尔家族,被赞普派往安多边疆,经历了几个世
随笔 2017-08-30
水晶晶花盛开的季节已经过去。 一个月前吧,在央珍家帐篷门前的那片沼泽地里,水晶晶花开成了片,把整个沼泽地包容在了一片粉红色之中,远远看去,好似一片朦胧的粉红色云雾铺
小说 2017-08-30
不久前,《时代文学》“名家侧影”栏目推介我,我的几位好友应我之约,写了对我和我的作品的印象。约稿之时,我第一个想到了在鲁迅文学院学习时期的同学哲贵。我和哲贵早
随笔 2017-08-30
笔者曾在一篇评论中这样评价藏地作家龙仁青小说创作宽厚的背景与视野:“出生于青海湖畔铁卜加草原一个游牧家庭中的龙仁青从小就徜徉于汉藏双重文化之中,加之所受的良好的
评论 2017-08-29
与康若文琴相识,源于2007年至2009年期间,彼此在阿坝州理县任职,她做县委纪委书记,我干县武装部部长。尽管早夕相处,工作偶有交集,私下没什么往来,只认为她是个美女,并不知道她是个诗
评论 2017-08-29
狮子 狮子正把我的灵魂如同尸体般拖走狮子迈出狂傲的步伐随后带着森林 2002.1.2写,2002.4.3改,2004.9.29再改 热与冷 因为那红焰你假装自己有勇气当我放下锯子看着你没有疙瘩和凹凸的
诗歌 2017-08-29
端智嘉先生是作家龙仁青的文学启蒙者,在众多与文学有关的问题中,龙仁青都提到了他的名字,他被人们称为“藏族的鲁迅”。受端智嘉先生的影响,龙仁青也基于青藏高原藏民
专访 2017-08-28
秋,涂鸦 有点凉意了,是谁的扇在身内摇晃突然不想喝水了突然想起长江,雅鲁藏布江,格河,金沙江的热倦意,草帽是大地上的必须消费 想起出发,朦胧的稍纵即逝的有着些许雪的所谓雪山之巅环境主义
诗歌 2017-08-28
菩提光阴 不远处,谁在说一场风向又一场凉我静立窗前等待一幕暖阳温暖这冰凉的时光闭上眼,轻吻我的眼前,时光依旧静美如诗花开菩提深深依旧晴天满载 长夜 夜更深黑色的夜气温降低零下℃
诗歌 2017-08-28
以临梦的方式邂逅 我曾经在梦中不慎打开了一本名为《凡经》的书,像突然打开了一个衣橱,没有纸张,惟有绫罗绸缎倾囊而出。我是如此的反应迟钝、像高速镜头下一个书童慌乱、缓慢
随笔 2017-08-25
我们已经远离了那个铺展开羞涩皱褶的稿纸,用低声的朗诵来交流诗歌的岁月。技术的迅捷抹掉了那些诗歌被传播、筛选的“乡村情调”和“时光法则”,网络的普
其他 2017-08-24
一 随着经济、文化等领域全球化的进程,文化的同质化走向以不可阻挡之势将世界各地不同民族文化纳入到一个更大的话语权利结构中,使民族文化的特性和民族文化的原质逐渐失语乃至
评论 2017-08-24
一 生态文学因生态危机的愈演愈烈引起文学家们的关注而成为21世纪文学中的显学。这个发轫于20世纪60、70年代的欧美,于20世纪末21世纪传播到中国的生态思潮,几乎波及所有人文与
评论 2017-08-24
(《南方人物周刊》记者大食 摄) 藏地密码 人物周刊:在藏地生活和在别的地方生活,有什么不同? 扎西达娃:西藏的确有很多神迹的东西,不仅仅是传说,很多都让人不可思议。除了传
专访 2017-08-23
(《南方人物周刊》记者大食 摄) 对于中国当代文学而言,1985年是重要的一年,文学忽然集中“爆炸”,各种观念、技巧和变革,都在这一年汹涌而来。对文艺怀有乡愁的人,会不断地
特写 2017-08-23
Copyright © 2025 tibetcu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