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尼玛潘多短篇小说:晒太阳

    玛尔琼是第五个从桑丹跟前走过的人,和前面四个连看都不看一眼的家伙相比,玛尔琼算得上热情,他至少朝她咧嘴一笑。桑丹像受了鼓舞一般,问他到哪里去?玛尔琼往前指了指,算是回答。桑

    小说 2017-08-23

  • 海日卓玛:途中遇见,盛放的你(组诗)

    路遇桑科草原 途中遇见盛放的你唯有这样穿过你的地带让思绪在一场磅沱大雨中奔跑飞云漫过依然如故鹰的翅膀压弯了天空那边歌边舞的雪域王子此刻,与远处的一匹马静静的逐水草而居只想隐

    诗歌 2017-08-22

  • 白浩:阿来的移形换影三变与学者化隐忧——“山珍三部曲”读后

    知识越来越多,好不好呢?事情看得越来越透,又好不好呢?自然,就一般而言,这是难能可贵的,肯定是要恭喜加祝贺了。可是,对于一个作家而言呢,对于一个成熟的大作家呢? 一 阿来是一

    评论 2017-08-21

  • 洛桑更才:生命是黎明孵化的光明(组诗)

    拉萨•夜 城市总有雨习惯了蓝天也会习惯没有白云 你成全了世人的眼光,脱离天空酣睡在尘世的怀抱里至于那条古巷是有日子没见了 车夫的笑牧女的佩刀以及生怕被误解的风铃想必都还活

    诗歌 2017-08-20

  • 叶多多散文:高原在上

    眼前至今依然晃动着他那对硕大的象牙耳环。 在墨西哥城国家宫著名画家里维拉的壁画前,我惊讶地看见了这位戴着美丽松石和珊瑚的土著墨西哥人,俨然就是一位正行走在香格

    散文 2017-08-19

  • 丹珍草:“群山,或者关于我自己的颂辞” ——评《阿来的诗》

    一 2016年10月出版的《阿来的诗》,一共选了67首诗,增补了2001年8月出版的《阿来文集·诗文卷》中没有选入的十几首诗,正如阿来在自序中所言:“补遗的这一部分,都是初学

    评论 2017-08-18

  • 严英秀:绽放在茫茫雪原的半枝莲

    我似乎在等待一个人的到来,因为五月的理塘依然白雪皑皑。 这是梅萨的诗句。读到这句诗,我的眼前便浮现出一幅壮阔而绮丽的图画:雪域高原,千峰之间,大风激荡,经幡猎猎,一个身

    评论 2017-08-18

  • 丹珍草:藏族当代作家汉语写作的“身份焦虑”

    引子 2016年以藏区为背景,全藏语拍摄的电影《塔洛》改编自藏族作家、导演万玛才旦的同名短篇小说,影片用黑白画面、80多个长镜头,讲述了一个“身份寻找”“身份

    评论 2017-08-18

  • 徐琴:万玛才旦访谈录

    近年来,随着万玛才旦的电影在国际上屡屡获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位用母语拍摄电影,将藏民族的现实生活和精神风貌带上国际舞台的藏族导演。然而,万玛才旦还兼有作家、翻译家

    专访 2017-08-05

  • 索朗旺嘉:青铜般古朴的胸膛(组诗)

    阿爸的梦 他曾梦见天上的星星变成了羊群月亮是帐篷不灭的酥油灯还梦见过春天,梦见过阳光梦见他化成了晶莹的露珠闪烁在草原的胸膛 草原,撒野的风暴蹂躏你冷酷的雪剑宰割你你倒下了,却未

    诗歌 2017-08-05

  • 雍措散文:凹村纪实

    朵 嘎 凹村人说,记性差的人,是阎王爷趁着人还没有走进地狱之门时,在脑子里动了手脚。他挖去人前世的记忆,让人活在今生,不纠结前世。 我对凹村人的话半信半疑。绞尽脑汁想

    散文 2017-08-05

  • 鲁仓•旦正太:故土情深系列组诗

    我的故土,我的河 我是在你静穆的背后忘却前世的尘埃等待你蓦然的瞬间点亮今生的灯盏为来世的相遇 朗朗的诵经声萦绕在肃然的大殿有家到出家我站在古老与现代的门槛虔诚的祈祷不是在你

    诗歌 2017-08-04

  • 罗凌散文二章

    哦,宿命般的十月——贴近它吧,这座母亲一样的城 很久没有写作了,如果那也能算是写作的话。我很清楚,文字是一柄双刃剑,没有文字,心情就没有证据,没有证据,回忆便是一片空白

    散文 2017-08-04

  • 扎西措短篇小说:神鹰飞翔

    神鹰飞翔 在藏区,人们崇尚天葬。天葬师在天葬前要念一种“康珠高降”的经,这是一种祈请空行母降临的经文。天葬师把尸体加持为贡品,供奉来自四面八方的空行母。

    小说 2017-08-04

  • 王小忠短篇小说:金手指

    1 “皮肤光滑白嫩,很懂得保养。左脚拇指很显然有甲沟炎,修剪得沟槽很深。”小城刑警队队长一边看现场,一边对身边一个女警察说,“估计经常来这种地方。”

    小说 2017-08-04

  • 胡沛萍:个人书写中的历史身影——关于丹增作品集《小沙弥》的一种解读

    丹增喜欢文学创作,但作为一位政府官员,由于政务缠身,很少有闲暇能够像一个专业作家那样在艺术的天地里“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然而,对文学的浓厚兴趣和艺术表达的强烈

    评论 2017-07-24

  • 杨艳伶:20世纪90年代以来藏族作家的“边界写作”

    【摘 要】如果说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在全球化时代面临的是对本土古代文化传统重估和对20世纪西化新传统重估的双重任务,从事汉语创作的藏族作家则要面对三重或更多重任务,“边界写作

    评论 2017-07-24

  • 刚杰•索木东:时常得到泥土的赞誉(组诗)

    短章 昨夜大风,街角总有席卷的狂热被吹入长空猎猎若旗 这样的夏日持续太久了而秋天依旧遥遥无期手植的那些花朵已经准备,提前枯萎 哪一朵云里还会藏着一片消暑的雨? 2017年7月20日晨随记

    诗歌 2017-07-24

  • 李蔚超:仁青的青海,青海的仁青

    龙仁青向我走来,北京的街景显然与他不相称。 他喜欢穿黑或红T恤,系麻布方巾,手上串着几绕的玛瑙佛珠,黑发铮铮,像马的鬃毛,面孔经了风斫日炙,棱角线条历历分明,北京芍药居一派

    特写 2017-07-22

  • 张定浩:绕过理塘就回——龙仁青小说印象

    龙仁青的作品中到处是歌,他也是一个会唱歌的人。听过龙仁青唱歌的人,大约会对民歌产生新的印象,他不是用我们习惯的那种如民族服饰般千人一面、甜亮脆柔供人玩赏的民族唱法,而是

    评论 2017-07-22

  • 黄德海:与世界从容相处——龙仁青和他的作品

    对我这样一个从未踏足青海这片土地、从未见过一个藏人、从未遇到一个藏汉译者的人来说,龙仁青身上的异质性太显而易见了。“下个月有个龙仁青的作品研讨会,你到时一起来?&r

    特写 2017-07-22

  • 哲贵: 关于龙仁青的五个非关键词

    喝 酒 龙仁青酒量不高。白酒七两,葡萄酒两瓶。这个酒量也不算低,酒场上足可自保。可他经常醉,是那种不省人事的醉。他醉后不闹事,倒头即睡。天塌下来也不管。这点非常好。

    特写 2017-07-22

  • 龙仁青随笔:故乡让我与众不同

    主持人语 贺绍俊 大概十多年前,在《芳草》做主编的刘醒龙很兴奋地对我说,他们发现了一位藏族作家,写得太有特点了,《芳草》将要连续几期拿出版面推他的作品。刘醒龙说的这位藏族

    随笔 2017-07-21

  • 刚尖翁琼:生活串成木质的念珠(组诗)

    思念像雨水漫過 天空收拢乌云开始雨水连绵打湿一块被搁浅的记忆 街上的行人照旧那么匆忙各自撑着伞鞋上沾满泥渍 听说河水涨高了不少许多山路也被冲走了 就像阴冷的雨天滴答滴答就像

    诗歌 2017-07-19

  • 唐亚琼:把路上的秘密写下来(组诗)

    黄涧子,一条小径 我知道,你不敢跟我走下去那怕只是一条林中小路 泥泞、潮湿的小路我已不止一次走过 腐烂的草叶、倒在路中央的枯树进退不能的选择 是的,不能再回去了这条路,到哪里都一样

    诗歌 2017-07-18

  • 江洋才让短篇小说:男神班嘎

    说件事,不要往心里去,也不要拿出去胡说。这年头,有很多人找着机会抓人把柄。然后,他们想咋办就咋办,可我们就该当心了,不会有什么好事会轻易降临到头上,但坏事总说来就来。像山上滚

    小说 2017-07-17

  • 觉乃•完玛才让:触碰大地的衣裳(组诗)

    阿妈啦,给我一串念珠,亲吻与你 酥油飘香轻轻的,拂过阿妈啦的乳房哭啼声伴着度母的阵阵经声悄悄降临匍匐于阿妈啦的胸前,吸吮一场慈爱母胎是属于我的港湾,十个月,无风无雨母胎里我是一个罪犯

    诗歌 2017-07-14

  • 那萨:灵魂中溢出的水(组诗)

    河流 雪下到淹没膝盖我们可以从空间上抽离感官尘土静谧,仿若世间无一桩灰暗的事 这个春天忆念某个背影喘着粗气,像是秉承了牦牛的器官所有原始的涌动,比如爱比如力量,似天命穿过我生命的

    诗歌 2017-07-13

  • 梁莉莉:在田野中凝望 在理性中书写——《白姆措的眼睛》读后

    白晓霞博士的散文集《白姆措的眼睛》是她多年来在田野调查基础上对特定地域民间文化的倾心书写,收录其中的是36篇具有不同时间跨度和地域广度的文化研究之作。散文集以个体的

    评论 2017-07-12

  • 王小忠散文:少年记

    (插图:周四新)1 颜文源最后一次到黑刺林捡拾枯枝的时候,还带着喜悦的神色。第二天,我们在村口的大石墩旁一直等到星星都落完了,他还没有出来。我们不住咒骂着,怏怏不乐去了学校。几

    散文 2017-07-11

经典文库排行

Copyright © 2025 tibetcul.com